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历史人物的解读和评论是一件冒险的事,我们极易囿于时代的偏见或误判,或谬托知己。举例来说,生活在阶级斗争年代的论者一定相信,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拖出黎元洪来做他们的领袖,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与软弱性”;而以为自己站在人性立场上的人则会分析,黎元洪是一个没有什么本事的“墙头草”……这些说法都有其自身立场上的正确性,但跟黎元洪本人似乎没有多大关系。
比起孙中山、黄兴等开国之父,黎元洪被矮化、丑化了。如果我们能够客观地考察他的一生,其实可以看到:他虽缺少崇高和壮美的风采,但他的宽柔亲和是更具有“现代性”的国民理性。
黎元洪出身贫寒。父亲黎朝相为谋生到天津投军,黎元洪和姐姐衣食无着。13岁时,父亲接他们到天津,生活才稳定一些。1883年,为了拿奖学金,19岁的黎元洪报考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教育家严复、海军将领萨镇冰等人是其恩师。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黎元洪随舰队北援。舰船被击沉,黎元洪投海后因穿救生衣而逃生。甲午战后,两江总督张之洞深感练兵重要,组建南洋新军。黎元洪投奔张之洞。短短几个月内,帮张建成西式炮台7座、弹药房8间、总药房6间、暗路4道等众多的工程。张之洞亲自手书“智勇深沉”相赠。
此后,黎元洪成为张之洞最为赏识的将官。但不学无术的将领张彪娶了张之洞的丫环,被称为“丫姑爷”,地位反在黎元洪之上。复杂的官场里,黎元洪表现出了宽容大度、老成持重的性格,人送外号“黎菩萨”,谐音“泥菩萨”。
1906年,清军改制,黎元洪任协统。次年,张之洞奉调入京,黎元洪则成为南洋新军真正能一呼百应的首领。有人说,晚清两大汉人官僚集团,袁世凯是李鸿章系的继承人;黎元洪是张之洞系的继承人。在某种意义上,南洋新军的文化程度更高,故辛亥革命最终能在南洋新军内部发动。
武昌起义了,然而彼时黄兴、宋教仁远在上海,孙中山远在美国,义军只能寻找近水楼台,黎元洪众望所归。但他一时作难,躲到部下刘文吉家中。追踪而来的革命党人要他出来,对他喊话:“今日举动,实我公平日教育之所致,对我公绝无残害之理,请公速出,主持大计。”革命党人朱继烈甚至要自杀以逼黎元洪就范。因为这段插曲,黎元洪后来被妖魔化:人们说他是“床下都督”;还说义军到时,他连说“莫害我,莫害我”……这些都没有事实根据。
10月13日,黎元洪最终同意出任都督。他在革命党人的劝说下剪掉辫子,摸着光头笑道:“有点像弥勒佛了。”一反此前“不合作”之态,即刻主持会议,称“自此以后,我即为军政府之一人,与诸君共生死”。
当时的湖广总督瑞澂乘舰艇在长江上观望。他原以为这是一小撮士兵作乱,当听说乱军首领是黎元洪时,顿时绝望。清政府派萨镇冰率舰队前来镇压,黎元洪在给恩师的私信里如此表白:“谁无肝胆?谁无热诚?谁不是黄帝子孙?岂甘作满族奴隶而残害同胞?”萨镇冰见信后沉吟良久,最终选择了弃军而走。
学者周锡瑞断言:“确定黎元洪领导新的湖北军政府,这恐怕是在武昌起义过程中做出的最关紧要的选择。他成了袁世凯在长江流域的重要同盟者。更重要的是,他创立了一种由军界上流人物与绅士及官僚的支持者结合起来的统治方式。这种方式直接延续到军阀时代。”(未完待续)
黎元洪
(1864年—1928年)字宋卿,汉族,湖北黄陂人。1888年,入海军服役。袁世凯死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1928年6月3日,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死后,以国葬的形式葬在土公山(现华中师范大学东南门附近)。
比起孙中山、黄兴等开国之父,黎元洪被矮化、丑化了。如果我们能够客观地考察他的一生,其实可以看到:他虽缺少崇高和壮美的风采,但他的宽柔亲和是更具有“现代性”的国民理性。
黎元洪出身贫寒。父亲黎朝相为谋生到天津投军,黎元洪和姐姐衣食无着。13岁时,父亲接他们到天津,生活才稳定一些。1883年,为了拿奖学金,19岁的黎元洪报考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教育家严复、海军将领萨镇冰等人是其恩师。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黎元洪随舰队北援。舰船被击沉,黎元洪投海后因穿救生衣而逃生。甲午战后,两江总督张之洞深感练兵重要,组建南洋新军。黎元洪投奔张之洞。短短几个月内,帮张建成西式炮台7座、弹药房8间、总药房6间、暗路4道等众多的工程。张之洞亲自手书“智勇深沉”相赠。
此后,黎元洪成为张之洞最为赏识的将官。但不学无术的将领张彪娶了张之洞的丫环,被称为“丫姑爷”,地位反在黎元洪之上。复杂的官场里,黎元洪表现出了宽容大度、老成持重的性格,人送外号“黎菩萨”,谐音“泥菩萨”。
1906年,清军改制,黎元洪任协统。次年,张之洞奉调入京,黎元洪则成为南洋新军真正能一呼百应的首领。有人说,晚清两大汉人官僚集团,袁世凯是李鸿章系的继承人;黎元洪是张之洞系的继承人。在某种意义上,南洋新军的文化程度更高,故辛亥革命最终能在南洋新军内部发动。
武昌起义了,然而彼时黄兴、宋教仁远在上海,孙中山远在美国,义军只能寻找近水楼台,黎元洪众望所归。但他一时作难,躲到部下刘文吉家中。追踪而来的革命党人要他出来,对他喊话:“今日举动,实我公平日教育之所致,对我公绝无残害之理,请公速出,主持大计。”革命党人朱继烈甚至要自杀以逼黎元洪就范。因为这段插曲,黎元洪后来被妖魔化:人们说他是“床下都督”;还说义军到时,他连说“莫害我,莫害我”……这些都没有事实根据。
10月13日,黎元洪最终同意出任都督。他在革命党人的劝说下剪掉辫子,摸着光头笑道:“有点像弥勒佛了。”一反此前“不合作”之态,即刻主持会议,称“自此以后,我即为军政府之一人,与诸君共生死”。
当时的湖广总督瑞澂乘舰艇在长江上观望。他原以为这是一小撮士兵作乱,当听说乱军首领是黎元洪时,顿时绝望。清政府派萨镇冰率舰队前来镇压,黎元洪在给恩师的私信里如此表白:“谁无肝胆?谁无热诚?谁不是黄帝子孙?岂甘作满族奴隶而残害同胞?”萨镇冰见信后沉吟良久,最终选择了弃军而走。
学者周锡瑞断言:“确定黎元洪领导新的湖北军政府,这恐怕是在武昌起义过程中做出的最关紧要的选择。他成了袁世凯在长江流域的重要同盟者。更重要的是,他创立了一种由军界上流人物与绅士及官僚的支持者结合起来的统治方式。这种方式直接延续到军阀时代。”(未完待续)
黎元洪
(1864年—1928年)字宋卿,汉族,湖北黄陂人。1888年,入海军服役。袁世凯死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1928年6月3日,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死后,以国葬的形式葬在土公山(现华中师范大学东南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