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人文老龄学发轫的基础上,文学老龄学将研究领域进一步集中到文学的范畴.而文学老龄学研究之于戏剧研究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践应用.同时,由于戏剧本身艺术形式的媒体间质性,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学老龄学研究多为老年人物形象研究或者老年剧场表演研究.而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学老龄伦理学研究将文学老龄学与中国学者所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相结合,采用跨学科方法,研究当代美国戏剧中展现的老年群体的道德问题,包括老年人作为剧中伦理场主体所体现的独特伦理价值观、老年人群体生活的伦理表达等.
【机 构】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美国戏剧的老龄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7YJC7520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文老龄学发轫的基础上,文学老龄学将研究领域进一步集中到文学的范畴.而文学老龄学研究之于戏剧研究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践应用.同时,由于戏剧本身艺术形式的媒体间质性,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学老龄学研究多为老年人物形象研究或者老年剧场表演研究.而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学老龄伦理学研究将文学老龄学与中国学者所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相结合,采用跨学科方法,研究当代美国戏剧中展现的老年群体的道德问题,包括老年人作为剧中伦理场主体所体现的独特伦理价值观、老年人群体生活的伦理表达等.
其他文献
节日食品是节日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宇多天皇御记》宽平二年二月卅日记事是中国古代节日食俗影响进入日本宫廷最重要的一条记事,它反映出在公元890年这一时间点,节粥、桃花饼、粽子、索饼与亥饼等中国古代节日食品被纳入日本宫廷节日生活中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展示出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在日本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丰富变化以及中国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传统在日本的流传状况,也论证了古代东亚文化交流史的丰富性、多元性、多层面性.
在最近的二十年中,人类学界兴起了一场"伦理转向"运动.此次伦理转向从涂尔干与福柯关于伦理的道德的讨论开始,关注人的境况以及社会如何提供实现伦理生活的可能性.重新理解行动的主体与把握经验世界的纹理是转向中的两条显著路径.此次转向以伦理为核心议题,普通伦理、伦理供身性与价值领域等理论引发了充分的讨论.在普通伦理概念中,日常生活中伦理发生场合的细碎使得对其不连贯和自相矛盾的解释得以可能.互动中的伦理供身性以及作为结果的伦理反思使得普通伦理提出的话语或者实践剖析有了一条明确的研究路径.价值领域理论则试图解决再生产
在历史中同一地域不同民族或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因拥有不同的历史记忆产生差异性景观符号,呈现出民族认同的多维状貌.在民族识别后,景观符号渐趋同一,反映了民族认同维度减少的状貌.近年来在全球化中"再地方化"运动背景下,景观符号蕴含的民族认同复杂性遭到遮蔽,难以获得广泛认同.应以民意为主导,对认同的多面性给予梳理与提炼,方能重塑出具有广泛认同度的景观符号.
农田考古是农业考古的重要专题和新的生长点.它以古代农田的发现为起点,通过对农田、农田体系和农田环境的揭示深入到对人、地关系和古代农业社会的研究.古代农田可以用田野考古常规方法来揭示,但农田又具有界面(田面)和土壤的两重特性,决定了对古代农田的探寻必须走田野考古地层学与科技考古土壤分析技术相结合的路子.农田并不是孤立的田块,由农田内部微结构到田地、沟渠、道路等组成的农田体系,再到农田所处的宏观环境,构成观察农田的三个层次,三层次理念可以为农田探查提供更多的线索.走多学科合作之路,农田考古一定会在古代农田发现
能够创造大禹治水之类传说的历史主体,应是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由稻作定居社会发展而来并传承下去的大型农耕文明;大禹是长江中游活动于后石家河文化晚期的历史英雄,并在后来的文化记忆中加以神格化了;颛顼、尧舜禹和三苗等故事,都代表了楚文明的神史.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或不证自明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政治智慧有意识地推动和建设的过程.澄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必然性、指认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合理性、明确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合法性,既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的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三重逻辑.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发展阶段的艰苦探索实践中所形成的文明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载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可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从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推动新时代社会共识的达成、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论证、抵御各种"非意识形态化"的侵袭、演绎新时代中国文明新风尚等方面,全面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解释力、战斗力和引领力.
传统村落作为特殊的活态文化遗产须强调核心社区的价值认知,依据各自历史文化背景及环境进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活态化"保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因地理位置、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原因,自然生态保存完整且有较好的文化传承环境,其"活态化"方式应有别于其他传统村落.其空间结构与当地社会的信仰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是相对应的,侗寨的物质空间与意义空间以侗寨人日常的观念行动为媒介而产生互动关联,延续着侗寨的生命.因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可通过文化挖掘呈现村落营造的有序化历程,重新唤醒村落共同体意识,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达
红色文化经典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历史事件为原型,经过审美诗化生成为文化现象,进而从文化现象生成为文化事典,再进一步实现文化事典的符号化,并以符号化方式更普遍地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红色娘子军"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为历史原型事件,经过多种文艺形式的审美诗化,形成了"红色娘子军审美崇拜"的文化现象,进而转化成为红色文化事典之一,其所生发的一系列人物、音乐、歌曲、物象亦成为象征中国红色革命的重要符号,深深嵌入大众的集体记忆,展示和建构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扛枪革命、为劳
宋元以来的民间神灵,大多有从人到神的叙事,地方信仰中更加突出.通过田野调查,对常熟地区以"师娘宝卷"为中心的一批底端土神进行了叙事与信仰相结合的考察,发现祂们有着自己的成神模式,其中与高端土神最大的差异在于,其成神契机更多依赖于"怪异死亡"而非"生前义行".不过,祂们依然会被努力制造义行美化神格,以向高端神灵发展,其间的运作机制及其成败得失,显示出整个土神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及其不同的阶段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