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腹痛腹泻为首发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dongb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17岁,学生.因腹痛、腹胀、腹泻4个月余,加重伴恶心、呕吐5 d,于2004年11月17日住我院消化科.患者于2004年7月无诱因出现腹胀、排便困难、脐周持续性绞痛,外院予"大黄"治疗后出现腹泻6~7次/d,为黄色稀水或黏液便,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样物,症状时好时坏.8月份住外院拟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给予泼尼松20 mg/d,治疗约10 d后大便成形,腹痛无减轻,又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停用泼尼松,予抗结核治疗(异烟肼0.3 g/d,利福平0.45 g/d,乙胺丁醇0.75 g/d),腹痛、腹胀缓解于10月份出院.此后大便均成形,但仍时有腹痛、腹胀.入院前5 d症状加重,再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既往史:无特殊.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9℃,脉搏112 次/min,呼吸21 次/min,血压 86/65 mm Hg(1 mm Hg= 0.133 kPa),急性痛苦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软,上腹正中及脐周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6~8 次/min,下肢不肿。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宜兴市旅游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了宜兴旅游业发展的环境要素,明确了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通过旅游空间布局与区域联动,加强旅游项目主题策划、新景策划,整合旅游资源,突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根本,是教师教学任务完成、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最为重要的场所,直接关系到老师是否顺利有效地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之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为了响应新课标改革对中学化学课堂的要求,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本文先从探讨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而后探索了若干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提高 有效性  在改革
由中华医学会黑龙江分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黑龙江省第四届风湿病学术会议于2005年7月16日在牡丹江市镜泊湖顺利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50人.本次会议首先进行了中华医学会黑龙江分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5篇,其中基础科研6篇、临床研究及病例报告34篇、综述7篇、医学护理8篇,涉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