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在备课中,我发现《掌声》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把同学们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读来十分感人。然而,作为担当“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两位老师形象却与之相悖。请问我的看法“存此一说”吗?
答:我在文本细读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作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第八单元中的首篇精读课文,《掌声》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由此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样写道: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这个段落不可或缺,它为故事的发展做好了铺垫,但同时暴露出了一个与课文主题相悖的问题。为此,笔者很想问一句:老师,你知道英子是残疾吗?
不难读出,英子前后受业于两位老师。不知何故,第一位老师始终不让英子上台讲故事或参与其他活动,因为课文写道:“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试想一下,如果第一位老师经常一视同仁,同学们就司空见惯,就不会“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就不会“立刻把头低下去”。从“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可知,第二位老师也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才让英子上台讲故事的。尽管课文第一自然段交待说英子“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但是作为老师(从课文推测,很可能是语文老师或者班主任),如果连班级中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没有关注到,无论怎么说都不能算称职。
这样看来,作者(包括编者)原本想表达的“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这个向善主题,不经意间被两位老师的所作所为打了一个大折扣。如果说第一位老师的行为既为“过去式”,那么第二位老师就没有理由不加入“两次掌声”之中,然而很遗憾,因为英子在信中写得明白:“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看,英子的感谢信写得多么清楚,是“同学们”而没有“老师”。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责任编辑:辛铭)
答:我在文本细读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作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第八单元中的首篇精读课文,《掌声》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由此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这样写道:
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讲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这个段落不可或缺,它为故事的发展做好了铺垫,但同时暴露出了一个与课文主题相悖的问题。为此,笔者很想问一句:老师,你知道英子是残疾吗?
不难读出,英子前后受业于两位老师。不知何故,第一位老师始终不让英子上台讲故事或参与其他活动,因为课文写道:“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试想一下,如果第一位老师经常一视同仁,同学们就司空见惯,就不会“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就不会“立刻把头低下去”。从“老师是刚调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可知,第二位老师也是在不知情的前提下才让英子上台讲故事的。尽管课文第一自然段交待说英子“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但是作为老师(从课文推测,很可能是语文老师或者班主任),如果连班级中学生的身体状况都没有关注到,无论怎么说都不能算称职。
这样看来,作者(包括编者)原本想表达的“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这个向善主题,不经意间被两位老师的所作所为打了一个大折扣。如果说第一位老师的行为既为“过去式”,那么第二位老师就没有理由不加入“两次掌声”之中,然而很遗憾,因为英子在信中写得明白:“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看,英子的感谢信写得多么清楚,是“同学们”而没有“老师”。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小学〓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