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在中学归为文科,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地理是一门靠记忆就可以学好的学科,而学科的思维价值受到质疑。其实,真正接触过地理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仅仅用文科的方法来学地理是不行的,这样会导致很多知识点无法掌握,甚至根本不懂。这就说明了地理学习需要理科的思维,尤其是数学思维。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数学思维,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运用反证法,假设推理
有些数学几何题按常规的方法去推理解题,往往很复杂,甚至不得其解,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用反证法去推理就豁然开朗了。解地理题时同样可以运用反证法。比如:介于0℃~100℃之间的温度是存在生命物质的温度条件,原因是什么?这是一道简单的分析题,按常规我们就该拼命地去思考“书上什么地方讲到这个原因,是因为这个温度不冷不热,生物可以接受吗?”其实现在如果用反证法推理就容易多了。我们可以证明它的逆命题,即0℃以下和100℃以上是不适合生命物质存在的;再继续分析——0℃以下,温度太低,分子只能以晶体的形式存在,生物无法生存;100℃以上,温度太高,热扰动太强烈,原子不能结合在一起,因而不会形成分子。
二、举反例,逐一排除
在数学中,为了证明某一个命题不成立,常常采用举反例的方法,这种方法地理学科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在选择题中用得比较多。比如:有甲、乙两地,甲地纬度高,乙地纬度低,则( )
A.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 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相等
C.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 D.甲地昼长比乙地长
题目中只有纬度,没有规定甲乙两地的具体位置,即在哪个半球的问题;另外也没有说明时间,即可以是一年中任何时间。用举反例法一一排除:A、C选项反例——甲在极点,乙在赤道;D选项反例——甲在北极点,乙在赤道,是北半球冬季。最后选B。
三、找中间量,联系已知和未知
在几何证明中,有些本来无从下手的题目只要作一条恰到好处的辅助线就可以一眼看出解题思路,我们把这种在已知和未知之间设置一个联系点的方法称作中间量法。在解地理题目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当然不是作“辅助线”。比如:三峡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题目学生多多少少都会答上一两点,但是答全的学生不会太多,原因是学生是零散思考的,没有对题目进行整体把握。如果要答题简单,而且做到万无一失就应该设置中间量。水能是一种动能,可以把动能公式(E=1/2MV2)设为中间量,根据公式可知水能的多少与水量和水流速度有关。接着再分析水量与气候和流域面积有关;水流速度与河流的落差有关。这样,通过中间量一步步展开去分析就容易多了,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死记硬背。
四、借用数学概念,使繁杂变简明
地理中有不少的计算题,虽然计算的量不大,但是计算的方法很重要,如果单用地理上的公式让学生记忆去算,时间一长就忘记算法了。如果在讲授新课时把地理和数学中的某些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学生就茅塞顿开,彻底又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比如高一上册的第一单元的计算主要有“地方时、区时、正午太阳高度”,以区时的计算为例说明。“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这是区时的计算公式,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运用公式。解释时区差:引用数学里的数轴概念,0时区相当于数轴上的0,西时区即为负数,东时区即为正数,时区差就会算了。解释±:引用数学里的向量概念,向东为+,向西为-。这样两个学科的概念进行类比,学生就能更快、更轻松的接受知识。
五、运用数学的逻辑推理
虽然地理学科以定性分析为主,但是,很多问题的定性分析是建立在严密的数学逻辑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顾数学关系,盲目作答,就会出现偏离。比如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气候是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学得很吃力,就是想花时间去记忆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我个人认为是因为老师没有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去教学,没有让学生学会去分析、去解剖气候类型。首先学习的顺序是“复习准备知识(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气候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类型的判别”。在学习“分布、成因、气候特征”时,应该用数学的逻辑关系来教学,由因到果,循循善诱,逐一突破。
数学思维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自然地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数学思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
一、运用反证法,假设推理
有些数学几何题按常规的方法去推理解题,往往很复杂,甚至不得其解,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用反证法去推理就豁然开朗了。解地理题时同样可以运用反证法。比如:介于0℃~100℃之间的温度是存在生命物质的温度条件,原因是什么?这是一道简单的分析题,按常规我们就该拼命地去思考“书上什么地方讲到这个原因,是因为这个温度不冷不热,生物可以接受吗?”其实现在如果用反证法推理就容易多了。我们可以证明它的逆命题,即0℃以下和100℃以上是不适合生命物质存在的;再继续分析——0℃以下,温度太低,分子只能以晶体的形式存在,生物无法生存;100℃以上,温度太高,热扰动太强烈,原子不能结合在一起,因而不会形成分子。
二、举反例,逐一排除
在数学中,为了证明某一个命题不成立,常常采用举反例的方法,这种方法地理学科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在选择题中用得比较多。比如:有甲、乙两地,甲地纬度高,乙地纬度低,则( )
A.甲地的气温高于乙地 B.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相等
C.甲地的降水多于乙地 D.甲地昼长比乙地长
题目中只有纬度,没有规定甲乙两地的具体位置,即在哪个半球的问题;另外也没有说明时间,即可以是一年中任何时间。用举反例法一一排除:A、C选项反例——甲在极点,乙在赤道;D选项反例——甲在北极点,乙在赤道,是北半球冬季。最后选B。
三、找中间量,联系已知和未知
在几何证明中,有些本来无从下手的题目只要作一条恰到好处的辅助线就可以一眼看出解题思路,我们把这种在已知和未知之间设置一个联系点的方法称作中间量法。在解地理题目时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当然不是作“辅助线”。比如:三峡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题目学生多多少少都会答上一两点,但是答全的学生不会太多,原因是学生是零散思考的,没有对题目进行整体把握。如果要答题简单,而且做到万无一失就应该设置中间量。水能是一种动能,可以把动能公式(E=1/2MV2)设为中间量,根据公式可知水能的多少与水量和水流速度有关。接着再分析水量与气候和流域面积有关;水流速度与河流的落差有关。这样,通过中间量一步步展开去分析就容易多了,最重要的是不需要死记硬背。
四、借用数学概念,使繁杂变简明
地理中有不少的计算题,虽然计算的量不大,但是计算的方法很重要,如果单用地理上的公式让学生记忆去算,时间一长就忘记算法了。如果在讲授新课时把地理和数学中的某些相关概念联系起来,学生就茅塞顿开,彻底又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比如高一上册的第一单元的计算主要有“地方时、区时、正午太阳高度”,以区时的计算为例说明。“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这是区时的计算公式,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运用公式。解释时区差:引用数学里的数轴概念,0时区相当于数轴上的0,西时区即为负数,东时区即为正数,时区差就会算了。解释±:引用数学里的向量概念,向东为+,向西为-。这样两个学科的概念进行类比,学生就能更快、更轻松的接受知识。
五、运用数学的逻辑推理
虽然地理学科以定性分析为主,但是,很多问题的定性分析是建立在严密的数学逻辑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顾数学关系,盲目作答,就会出现偏离。比如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气候是重点,更是难点,学生学得很吃力,就是想花时间去记忆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我个人认为是因为老师没有用数学的逻辑思维去教学,没有让学生学会去分析、去解剖气候类型。首先学习的顺序是“复习准备知识(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气候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类型的判别”。在学习“分布、成因、气候特征”时,应该用数学的逻辑关系来教学,由因到果,循循善诱,逐一突破。
数学思维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自然地理。所以在地理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数学思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