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环境下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素质的要求,作为工科类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用人单位的要求,明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体系,创建专业基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以及专业课实践平台。不断深化课程实验教学,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创新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  优化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36-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新时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这使高校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体系,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企业要求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工程应用实践能力,这就必须要不断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体系,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一、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传统领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的招人规模在不断缩小,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比较大,学生也很少选择类似的企业。鉴于学科发展以及市场需求,在课程体系的优化方面,增设选修课程以及选修的覆盖范围,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公共基础平台的建设,包含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个部分。必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马克思基本原理、大学英语等课程。选修课程有大学生健康心理教育、人文科学概论、办公自动化管理软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公用基础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人文素养习得的基本的物质基础[1]。
   必修课程包含根据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增设的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等;根据材料科学设置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材料现代测试技术、固体物理导论等课程,其中材料物理性能课程主要是双语课,帮助学生掌握与材料学相关的专业术语,深化其国际交流能力。根据无机金属材料设置的计算机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这个平台的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身为工程师需要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为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2]。
   实践平台的建设主要包含必修实验课程、必修非实验课程。必修实验课程,主要包括专业综合实验、材料化测试技术实验、无机非金属设备操作技能训练、无机材料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必修非实验课包含热工过程与设备课程设计、金工实习、接卸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课程。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接觸实际操作流程的机会,深化了学生的操作实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创新策略
  (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树立科学的职业观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对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产教融合具有多种方法,包括校企联合、企业协助等模式。在高校实际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是以教师为主导,将专业的实际应用作为重要背景,以市场规律、工作需求作为重要的价值导向。高校要将专业的实际应用作为重要背景,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应教学。要想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还要企业共同参与。高校教育是国家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高校的职业素养培养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密切。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某种意义上造成学生具备的职业素养,缺少坚实的专业基础。企业要从行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出发,创建专门的岗位机制,根据岗位工作的具体要求、操作流程,创建不同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保证学生学习的专业性、实用性。按照企业用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满足不同岗位的个性化需求。
  (二)工学交替教学方式,深化学生职业观
   目前,许多院校使用“工学交替”的教学理念,统筹发展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生活。在产融结合的模式发展下,学校可以按照其具体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实践、生活实践活动,实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在产融结合的目标下,学校开设直接面向岗位的课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学生学习课程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要强化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其专业技能,提升其职业素养。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指引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是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这种驱动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有利于专业技能掌握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优化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体系,是提升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生职业素质重要教学方法,可以及时解决企业用人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秀珍.基于CDIO理念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课程体系优化与内容设计[J].才智,2014,(30):209-210.
  [2]王爱国,孙道胜,吴修胜.基于CDIO理念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课程体系优化与内容设计[J].科技信息,2013,(3):18-19.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其以精炼韵致的作品语言、抑扬顿挫的内涵旋律和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来直接感染并有效熏陶人们的情感世界。如果教师能够将音乐活动与游戏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那么就能在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因此,教师不妨巧用游戏活动,优化音乐教学过程,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关键词】游戏活动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
期刊
【摘要】核心素养不仅是个人就业的基本需求,也是其未来发展和对社会适应能力、改造能力的具体表现。将核心素养的教育贯穿于班级文化建设、日常教学、活动、社会实践之中,培育中职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职学生 班级文化 人文素养 发展能力 社会参与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
期刊
【摘要】从创意实践层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拓展教育方面而言,应创造性分析研究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案,在教学过程突出创意实践,进而拓展到课外,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创意实践 美术核心素养 拓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24-01  2019年3月,我有幸以评委的身份参加了全县中小学体艺
期刊
【摘要】幼儿游戏活动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延伸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分享回顾过程,帮助幼儿整理与归纳,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巩固,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与记录幼儿游戏的过程,全面、深入地对幼儿身心发展状态进行了解,对游戏事实、游戏活动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为幼儿游戏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关键词】幼儿游戏活动 评价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STEAM教育应用于通用技术课程应遵循的原则,以此体现STEAM教育应用于通用技术课程的可行性。  【关键词】STEAM教育 通用技术课程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28-01  STAEM教育,是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结合到一起,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将原本分散的学
期刊
【摘要】一直以来,归因于小学生有限的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导致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益始终不太理想。因此,探索小学音乐欣赏课有效教学的新途径也就成为了每一位小学音乐教师持续不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课 有效性教学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19-01  小学音乐欣赏课是一种旨在让学生感受音乐美
期刊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全面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作业当中,在应用互联网技术以后,可以实现创建良好的家校共育模式,使得教师和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家校共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29-02  在互联
期刊
【摘要】本文以現阶段高职院校生化分离技术实验教学潜在弊端为切入点,对实现教学教改方案确定、实施进行了深入阐释。  【关键词】生化分离技术 实验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241-02  作为药学课程内容的关键组成部分,生化分离技术一直被作为医学专业的重点培养课程,其具有极高的实践性、专业性特征,是链接化学、药学二
期刊
【摘要】为了让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做好工程制图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课题组教师查阅了大量文献和案例,并结合教学内容,对该课程的思政教育进行了探索实践,并总结出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程制图 课程思政 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教育阶段,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学习能力,还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当今,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艺术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这样的原因,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文章主要对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措施及策略进行了分析,望能够为促进高中美术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