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跨境监管合作谈判在今夏雷雨频发的北京草草收场。
7月11日至12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联合组成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国财政部和证监会举行谈判,就中美两国审计监管合作进行商谈。
尽管中美双方都对此次谈判异常低调,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频频涉嫌财务造假丑闻,将审计机构纳入跨境监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使得本次谈判引人关注。
在来北京谈判之前,PCAOB乐观预计,中美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达成关于跨国审计监管的明确双边协议。
不过,这一愿景可能随着此次谈判失败而推迟。
一位接近谈判的中方人士称,美国代表团提出了一份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名单,希望对它们进行调查,但中方坚称此举涉及主权,拒绝了美方的要求。
该人士透露,“其实根本谈不上谈判,美方要求入境监管,即便中国与欧盟签订了等效监管的备忘录,欧盟也没有入境监管的权力,中方跟美方这次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谈判的失败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企业赴美国上市仍将面临困难。
一家美资投行中国业务负责人说,打破这一僵局需要美国监管者进一步规范市场制度;另外,中美两国政府应该合作通过一定的方式追索涉嫌造假的公司,降低发生类似欺诈的可能性。
中美管辖权的争议可能在短期不会对市场有所助益,市场也不会等待政治法律方面的改进。中国公司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处境,这样,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获得更大认同。
谈判失败
中美跨境监管的谈判得以成行,得益于今年5月举行的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取得的突破。
中美两国在此次《经济对话中方成果说明》中提道:“双方争取就跨境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这一表态一改以往双方在此问题上的保守态度。
此次谈判,美方团队由PCAOB董事福格森带领,另外四名成员分别来自该组织国际事务办公室、注册与监察部门以及SEC的国际事务办公室和首席会计师办公室。中方团队则由财政部会计司与中国证监会国际部、会计部的人员共同组成。
在美国,PCAOB和SEC为平级的政府监管部门,PCAOB专门针对审计机构进行检查,SEC负责上市公司审查。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这两个部门受到来自美议员和业界的压力非常大。在出现中概股涉嫌财务造假之后,美国不少大的机构投资者向美议员投诉,要求加强对中概股的监管。现在,美国监管部门和投资者不单对中国公司不信任,对没有社会公信力的审计公司也持怀疑态度,所以此次美方提交的一份审查名单则由PCAOB和SEC一起提供。
接近谈判的人士未能向《财经》提供具体名单,称其涉及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和审计机构的业务。
此前中美已经对监管合作有过接触,但中方高层一直因跨境监管涉及主权问题,不愿正面接触。
此次谈判虽然成行,但结果却未及预期。有熟知中国政商体系的资深人士透露,中美联合监管一事在目前的政治气氛下,恐怕是谈不妥的。中美之间监管理念上的差异,有关干涉内政的嫌疑,都让此事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他分析,许多通过反向收购在美上市公司,“壳”都不在中国,中美之间也没有司法合作协议,除遗产继承有合作备忘录之外,执法追溯、洗钱等方面都没有合作协议,中美间缺少必要的监管合作渠道。中国证监会采取目前的态度有其合理的一面。
一位了解中美监管合作进程的人士说,除了主权因素,监管能力、需求以及保护国内行业发展的考虑也令中方在此次谈判中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他说,首先,监管合作必须是对等的,如果美方要来中国审查,那么中国也要到美国审查,目前中国暂时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需求;其次,当前中国行业协会与政府的沟通机制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
美国监管者在中国审查结果很快会在行业内传播。中国许多行业发展仍不成熟,中方担心中国的一些行业数据被国外公司利用,进而抢占中国的市场。
中美就跨境监管合作的谈判破裂,市场对此已有反应。
7月22日,原定于前一天登陆纳斯达克的迅雷,因长线基金看低中国公司价值,再度推迟IPO时间。
显然,在审计标准还没有被严格推行,欺诈行为还没有被法律追索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美国投资者难以再信任中国公司。
市场惩罚
今年以来,有20多家中国概念股的审计机构宣布退出或者曝光审计对象有财务问题。据美迈斯律师事务所(O’Melveny & Myers LLP)的统计,今年以来,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诉讼案数量激增,已发生近20起,占美国全部证券集体诉讼案的四分之一。
专注于中国业务的美资券商Global Hunter的董事总经理Joe Glamichael说,很多关于借壳上市的问题被曝光,导致监管者和公众质疑这些公司收入的透明问题、内部操作问题以及股东管理行为的正当性问题。这些行为不是中国公司独有的,华尔街上到处都充斥着这种行为。但是这次出现的中国公司的集体行为还是空前的,给人感觉像是系统性的问题。
通过编造业绩、伪造材料来通过简单的资格审查,进而获得可观的收益,是上述问题公司主要的手段。而审计公司在公司上市过程中的失职也是造成多数财务造假公司上市的原因之一。
上市审计分为常规审查和假账审查。按照常规审查,审计师的工作是,按照对方提供的情况,进行确认核实。但是,客户提供的数据或凭证就是不真实的,在常规审查的框架下,审计师难以审查出真实情况。
在美国,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有一套“风险评定机制”,对于高风险的公司,会进行提问,然后以查假账的方式去查对方。它们更关注公司的内部设计和原始财务数据。
Joe Glamichael称,既然这些中国公司可以很轻易地将圈得的大量资金拿回中国投入到任何它们感兴趣的地方,而潜在的风险只是自己的声誉可能遭受影响,那么它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欺诈。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7月11日发布报告,给予61家受评中资企业“红旗”标示。穆迪称,这些“红旗”是为了突出那些值得仔细观察的问题,以发现新兴市场中的非金融企业发行人在公司治理或会计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有四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公司因获得较多“红旗”,在报告发布次日股价大幅下挫。西部水泥(02233.HK)因获得12面“红旗”,开盘后一度急挫26.5%;永晖焦煤(01733.HK)获得11面;中国旭光(00067.HK)红旗数10面;恒鼎实业 (01393.HK)红旗数为9面。这三家公司股价均下跌超过了6%。
面对管理团队的自私及违法行为,投资者采取了“用脚投票”的方式来惩罚上市公司。不过,由于缺乏事后对违规公司进行追索的渠道,法律规则已遭到破坏,跨境监管合作迫在眉睫。
跨境难题
跨境监管合作,对这次坐到谈判桌前的中美两国都有先例。
2010年底,香港交易所宣布,认同中国内地会计准则,两地相关部门签订了跨境监管谅解备忘录。
2011年1月,欧盟通过了关于认可部分第三国审计监管体系的决议,确认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个国家审计监管体系与欧盟审计监管体系等效。
对应地,美国也已经跟35个国家开展了监管合作,合作形式并不都是共同监管的形式。
按照美国SEC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在PCAOB注册登记后,才可以从事对美国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并接受PCAOB的监督检查。PCAOB需要对每年拥有超过100家SEC注册公司客户的会计公司实施年度检查,对拥有不超过100家客户公司的会计公司每三年实施一次检查。
此前欧盟由于敏感信息无法共享而拒绝与PCAOB进行合作,但在美国国会去年修改规定之后,欧盟也转变了态度,部分欧盟国家已经与PCAOB签署了合作协议。
前述接近谈判的人士称,中美在监管合作上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以中国政府矢志推出的国际板市场为例,中国未来同样面对境外上市公司监管的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学习成熟的监管理念对中国监管者而言都是必经的过程。
在操作层面,中国可以借鉴与欧盟谈判的经验。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在与欧盟的监管合作方面即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双方正拟定相互认可的中介机构名单,无论是中国企业去欧盟国家的证券市场上市,还是欧盟企业来上海国际板上市,此举都是很好的铺垫。
除了政治因素,中美跨境监管合作在技术层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美国一家大型审计机构的合伙人称,即便未来中美签署了跨境监管谅解备忘录,但涉及具体细则的谈判将会旷日持久。双方具体监管部门的合作敲定到哪一层级都难以确定。
另外,美国市场本身就有三个层级的审计标准,中美共同监管到哪一级的标准?即便中国政府开放共同监管,SEC、PCAOB在中国工作花美国纳税人的钱,来保障美国投资人的机构,监管的尺度定在哪里?
其实,此次中概股信任危机也给美国监管者一个教训。Joe Glamichael说,许多通过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被发现有问题,于是借壳上市就被赋予了消极的内涵。这次事件后,美国政府必然会在反思借壳上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规制体系,规范借壳上市交易。
7月11日至12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联合组成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国财政部和证监会举行谈判,就中美两国审计监管合作进行商谈。
尽管中美双方都对此次谈判异常低调,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频频涉嫌财务造假丑闻,将审计机构纳入跨境监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使得本次谈判引人关注。
在来北京谈判之前,PCAOB乐观预计,中美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达成关于跨国审计监管的明确双边协议。
不过,这一愿景可能随着此次谈判失败而推迟。
一位接近谈判的中方人士称,美国代表团提出了一份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名单,希望对它们进行调查,但中方坚称此举涉及主权,拒绝了美方的要求。
该人士透露,“其实根本谈不上谈判,美方要求入境监管,即便中国与欧盟签订了等效监管的备忘录,欧盟也没有入境监管的权力,中方跟美方这次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谈判的失败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企业赴美国上市仍将面临困难。
一家美资投行中国业务负责人说,打破这一僵局需要美国监管者进一步规范市场制度;另外,中美两国政府应该合作通过一定的方式追索涉嫌造假的公司,降低发生类似欺诈的可能性。
中美管辖权的争议可能在短期不会对市场有所助益,市场也不会等待政治法律方面的改进。中国公司需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处境,这样,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获得更大认同。
谈判失败
中美跨境监管的谈判得以成行,得益于今年5月举行的中美第三轮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取得的突破。
中美两国在此次《经济对话中方成果说明》中提道:“双方争取就跨境审计监管合作达成协议。”这一表态一改以往双方在此问题上的保守态度。
此次谈判,美方团队由PCAOB董事福格森带领,另外四名成员分别来自该组织国际事务办公室、注册与监察部门以及SEC的国际事务办公室和首席会计师办公室。中方团队则由财政部会计司与中国证监会国际部、会计部的人员共同组成。
在美国,PCAOB和SEC为平级的政府监管部门,PCAOB专门针对审计机构进行检查,SEC负责上市公司审查。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这两个部门受到来自美议员和业界的压力非常大。在出现中概股涉嫌财务造假之后,美国不少大的机构投资者向美议员投诉,要求加强对中概股的监管。现在,美国监管部门和投资者不单对中国公司不信任,对没有社会公信力的审计公司也持怀疑态度,所以此次美方提交的一份审查名单则由PCAOB和SEC一起提供。
接近谈判的人士未能向《财经》提供具体名单,称其涉及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和审计机构的业务。
此前中美已经对监管合作有过接触,但中方高层一直因跨境监管涉及主权问题,不愿正面接触。
此次谈判虽然成行,但结果却未及预期。有熟知中国政商体系的资深人士透露,中美联合监管一事在目前的政治气氛下,恐怕是谈不妥的。中美之间监管理念上的差异,有关干涉内政的嫌疑,都让此事很难有实质性进展。
他分析,许多通过反向收购在美上市公司,“壳”都不在中国,中美之间也没有司法合作协议,除遗产继承有合作备忘录之外,执法追溯、洗钱等方面都没有合作协议,中美间缺少必要的监管合作渠道。中国证监会采取目前的态度有其合理的一面。
一位了解中美监管合作进程的人士说,除了主权因素,监管能力、需求以及保护国内行业发展的考虑也令中方在此次谈判中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他说,首先,监管合作必须是对等的,如果美方要来中国审查,那么中国也要到美国审查,目前中国暂时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需求;其次,当前中国行业协会与政府的沟通机制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
美国监管者在中国审查结果很快会在行业内传播。中国许多行业发展仍不成熟,中方担心中国的一些行业数据被国外公司利用,进而抢占中国的市场。
中美就跨境监管合作的谈判破裂,市场对此已有反应。
7月22日,原定于前一天登陆纳斯达克的迅雷,因长线基金看低中国公司价值,再度推迟IPO时间。
显然,在审计标准还没有被严格推行,欺诈行为还没有被法律追索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内,美国投资者难以再信任中国公司。
市场惩罚
今年以来,有20多家中国概念股的审计机构宣布退出或者曝光审计对象有财务问题。据美迈斯律师事务所(O’Melveny & Myers LLP)的统计,今年以来,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诉讼案数量激增,已发生近20起,占美国全部证券集体诉讼案的四分之一。
专注于中国业务的美资券商Global Hunter的董事总经理Joe Glamichael说,很多关于借壳上市的问题被曝光,导致监管者和公众质疑这些公司收入的透明问题、内部操作问题以及股东管理行为的正当性问题。这些行为不是中国公司独有的,华尔街上到处都充斥着这种行为。但是这次出现的中国公司的集体行为还是空前的,给人感觉像是系统性的问题。
通过编造业绩、伪造材料来通过简单的资格审查,进而获得可观的收益,是上述问题公司主要的手段。而审计公司在公司上市过程中的失职也是造成多数财务造假公司上市的原因之一。
上市审计分为常规审查和假账审查。按照常规审查,审计师的工作是,按照对方提供的情况,进行确认核实。但是,客户提供的数据或凭证就是不真实的,在常规审查的框架下,审计师难以审查出真实情况。
在美国,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会计师事务所有一套“风险评定机制”,对于高风险的公司,会进行提问,然后以查假账的方式去查对方。它们更关注公司的内部设计和原始财务数据。
Joe Glamichael称,既然这些中国公司可以很轻易地将圈得的大量资金拿回中国投入到任何它们感兴趣的地方,而潜在的风险只是自己的声誉可能遭受影响,那么它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欺诈。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7月11日发布报告,给予61家受评中资企业“红旗”标示。穆迪称,这些“红旗”是为了突出那些值得仔细观察的问题,以发现新兴市场中的非金融企业发行人在公司治理或会计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有四家在香港上市的中资公司因获得较多“红旗”,在报告发布次日股价大幅下挫。西部水泥(02233.HK)因获得12面“红旗”,开盘后一度急挫26.5%;永晖焦煤(01733.HK)获得11面;中国旭光(00067.HK)红旗数10面;恒鼎实业 (01393.HK)红旗数为9面。这三家公司股价均下跌超过了6%。
面对管理团队的自私及违法行为,投资者采取了“用脚投票”的方式来惩罚上市公司。不过,由于缺乏事后对违规公司进行追索的渠道,法律规则已遭到破坏,跨境监管合作迫在眉睫。
跨境难题
跨境监管合作,对这次坐到谈判桌前的中美两国都有先例。
2010年底,香港交易所宣布,认同中国内地会计准则,两地相关部门签订了跨境监管谅解备忘录。
2011年1月,欧盟通过了关于认可部分第三国审计监管体系的决议,确认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个国家审计监管体系与欧盟审计监管体系等效。
对应地,美国也已经跟35个国家开展了监管合作,合作形式并不都是共同监管的形式。
按照美国SEC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在PCAOB注册登记后,才可以从事对美国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并接受PCAOB的监督检查。PCAOB需要对每年拥有超过100家SEC注册公司客户的会计公司实施年度检查,对拥有不超过100家客户公司的会计公司每三年实施一次检查。
此前欧盟由于敏感信息无法共享而拒绝与PCAOB进行合作,但在美国国会去年修改规定之后,欧盟也转变了态度,部分欧盟国家已经与PCAOB签署了合作协议。
前述接近谈判的人士称,中美在监管合作上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以中国政府矢志推出的国际板市场为例,中国未来同样面对境外上市公司监管的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学习成熟的监管理念对中国监管者而言都是必经的过程。
在操作层面,中国可以借鉴与欧盟谈判的经验。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在与欧盟的监管合作方面即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双方正拟定相互认可的中介机构名单,无论是中国企业去欧盟国家的证券市场上市,还是欧盟企业来上海国际板上市,此举都是很好的铺垫。
除了政治因素,中美跨境监管合作在技术层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美国一家大型审计机构的合伙人称,即便未来中美签署了跨境监管谅解备忘录,但涉及具体细则的谈判将会旷日持久。双方具体监管部门的合作敲定到哪一层级都难以确定。
另外,美国市场本身就有三个层级的审计标准,中美共同监管到哪一级的标准?即便中国政府开放共同监管,SEC、PCAOB在中国工作花美国纳税人的钱,来保障美国投资人的机构,监管的尺度定在哪里?
其实,此次中概股信任危机也给美国监管者一个教训。Joe Glamichael说,许多通过借壳上市的中国公司被发现有问题,于是借壳上市就被赋予了消极的内涵。这次事件后,美国政府必然会在反思借壳上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规制体系,规范借壳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