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检测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cagpase)-1] 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在GA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4例GA患者和24名健康体检者PBMCs中NLRP3炎性体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
【机 构】
:
637000,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637000,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637000,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研究所,637000,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痛风性关节炎(G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炎性体[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cagpase)-1] 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在GA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4例GA患者和24名健康体检者PBMCs中NLRP3炎性体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疾病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ASC mRNA在GA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29±0.021)和(0.009±0.007),P<0.01],而GA组NLRP3、caspase-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62±0.084)和(0.133±0.106).P<0.05;(0.025±0.014)和(0.117±0.156),P<0.01].GA患者ASCmRNA的表达量与球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胆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7、-0.540,P均<0.05),caspase-1mRNA的表达量与球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分别为-0.773、-0.465,P<0.01或P<0.05).GA患者ASC mRNA表达量与NLRP3 mRNA呈负相关(r=-0.450,P<0.05),与caspase-1 mRNA呈正相关(r=0.604,P<0.01).结论 NLRP3炎性体在GA患者中表达异常,提示 NLRP3炎性体可能参与了痛风炎症反应过程,在痛风炎症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弥漫性结缔组织病(DCTD)伴皮肤软组织结核(CSTB)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3年7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6例DCTD伴CSTB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12~19个月内患CSTB.CSTB的发生部位分别为大腿、臀部、小腿、前臂、颈部和上臂.其中4例形成窦道同时合并普通细菌感染.从CSTB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1~11个月.经
类风湿关节炙(RA)和强直性脊柱是(AS)患者在饱受疾病的折磨的同时还会伴随发生不同程度功能丧失,如不进行及时治疗,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将受到极大影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刊自2010年7月在临床研究栏目中加入临床病例评析类文章,其并非新设栏目,属于临床研究。临床病例评析类文章水平要高于本刊已有拦日——临床病例(病理)讨论文章,并经专家审稿通过。格式同临床研究,包含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引言、病历摘要、临床分析(专家发言、医生分析)和讨论等,并有必要的参考文献。
肿瘤坏死因子(turnor necrosis factor,TNF)-α拮抗剂已广泛地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克罗恩病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是也增加了感染发生的危险性[1].尽管有研究显示,TNF-α拮抗剂治疗可增加多种病原体的易感染性,但是还没有足够的资料表明这种治疗是否影响宿主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病程。
目的 探讨山西汉族人群血清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Ⅰ (sHLA-Ⅰ)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关系.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sHLA-Ⅰ类抗原水平.将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和待检血清分别加人包被有特异性sHLA-Ⅰ抗体的酶标板,与生物素化的sHLA-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链霉亲和素共同孵育,弃上清并用洗涤液洗涤,加底物应用液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以酶标仪450 n
患者女,27岁.因反复腹胀、下肢水肿3个月入院;3个月前出现水肿、腹腔积液,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低蛋白血症(白蛋白16~18 g/L),予输注白蛋白及利尿剂治疗后好转;1周后症状复发,查尿蛋白阴性,肝功能正常,行99Tcm标记的人白蛋白闪烁显像发现蛋白经肠道丢失,诊断为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losing enteropathy,PLE),为明确PLE病因而入住消化科.入院前2周曾有轻度腹泻的
背景:缓解病情和控制其在放射学上的进展是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目标。甲氨蝶呤联用依那西普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试验目的是对比单纯应用甲氨蝶呤和其联用依那西普对于患者的病情缓解和放射学上病情无进展有无差异。
风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或是由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治疗等原因,成为结核病的易感人群,除活动性肺结核外,很多患者表现为痰菌阴性、无症状的潜在结核病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cction,LTBI),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方法来诊断LTBI。
患者男,75岁.因面部、背部皮疹12 d,加重伴乏力1周于2007年7月21日首次入院.患者来诊前12 d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紫红色皮疹伴水肿,以双睑,额部为主,后逐渐累及头皮、背部、双上肢,1周前出现四肢乏力,查红细胞沉降率(ESR)20 mm/1 h,抗核抗体(ANA)阴性,肌活检示:血管周及肌束间有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破坏、变性,符合皮肌炎改变,收入院.入院查体:面部、背部见紫红色皮疹、红斑,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治疗会引起关节骨质破坏,关节永久受损,最终导致畸形。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RA虽然可以缓解症状并有可能延缓关节破坏,但存在着起效慢和安全性问题,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的问世则为RA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进展,依那西普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和临床症状,最关键的是还能:阻止甚至修复关节骨质破坏,下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