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颐和园修十七孔桥时,召集了许多能 工巧匠。他们把从房 山开采出的汉白玉雕凿成各种 形狀,精心地修建石桥。
一天,工地上来了个破衣烂衫、打扮古怪的老人。他背着石匠的工具,边走边吆喝:“谁要龙门石?谁要龙门石啊?”工 匠 们以为他是疯子,都没理会。
老人转了好一会儿,见没人理他,便往 东去了六郎 庄。经过一棵大槐树时,老人住了下来。夜里,他睡在树下;白天就抡锤敲打一块大石头。附近的人觉得奇怪,但都没去过问。
有天傍晚,突然下起了大雨。老人在树下抱头躲雨,正好被经过的王大爷看到了。王大爷觉得老人可怜,便搀着他回了家。
住进王大爷家后,老人的日子舒坦多了,但还是天天凿那块石头。
一年后,老人对王大爷说:“我要走了。没什么可报答的,就把这块石头留给你吧!”
龙门石”指的是拱形的石料。
“你为它辛苦了这么久,还是带走吧!”
老人摇摇头,笑笑说:“好心终有好报!”说完,背起工具离开了。
不久,十七孔 桥即将完工,但不知为什么,桥顶 正 中最后一块拱形石料,就是掌握不好尺寸,凿出来的都砌不上。
工 程 总管大臣 正着急时,有人说起了当年龙门石的事,他立刻眼睛一亮,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王大爷家找到了那块石头。量完尺寸,大臣立刻乐了,忙 用一百两银子酬谢了王大爷,把石头带走了。
人们毕恭毕敬地把龙门石放到十七孔 桥 正 中 央,结果严丝合缝,大桥 终于竣工了!
总 算没有拖延工期,大家都松了口气。这时,有个老石匠 说:“原来那次是鲁班爷下凡帮咱们修桥啊!咱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从此,鲁班爷与十七孔 桥的故事便 传开了。
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一天,工地上来了个破衣烂衫、打扮古怪的老人。他背着石匠的工具,边走边吆喝:“谁要龙门石?谁要龙门石啊?”工 匠 们以为他是疯子,都没理会。
老人转了好一会儿,见没人理他,便往 东去了六郎 庄。经过一棵大槐树时,老人住了下来。夜里,他睡在树下;白天就抡锤敲打一块大石头。附近的人觉得奇怪,但都没去过问。
有天傍晚,突然下起了大雨。老人在树下抱头躲雨,正好被经过的王大爷看到了。王大爷觉得老人可怜,便搀着他回了家。
住进王大爷家后,老人的日子舒坦多了,但还是天天凿那块石头。
一年后,老人对王大爷说:“我要走了。没什么可报答的,就把这块石头留给你吧!”
龙门石”指的是拱形的石料。
“你为它辛苦了这么久,还是带走吧!”
老人摇摇头,笑笑说:“好心终有好报!”说完,背起工具离开了。
不久,十七孔 桥即将完工,但不知为什么,桥顶 正 中最后一块拱形石料,就是掌握不好尺寸,凿出来的都砌不上。
工 程 总管大臣 正着急时,有人说起了当年龙门石的事,他立刻眼睛一亮,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王大爷家找到了那块石头。量完尺寸,大臣立刻乐了,忙 用一百两银子酬谢了王大爷,把石头带走了。
人们毕恭毕敬地把龙门石放到十七孔 桥 正 中 央,结果严丝合缝,大桥 终于竣工了!
总 算没有拖延工期,大家都松了口气。这时,有个老石匠 说:“原来那次是鲁班爷下凡帮咱们修桥啊!咱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从此,鲁班爷与十七孔 桥的故事便 传开了。
有眼不识泰山比喻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