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 方法:我院2011年仍采用旧的护理制度,从该阶段中随机选取60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象;2012年我院改革护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查对制度,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从该阶段中随机选取6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第一阶段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而第二阶段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纠纷发生次数和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对照组出现19例护理纠纷,而实验组仅出现3例护理纠纷,大大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大大降低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护理纠纷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更好地加强和完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护理纠纷;防范;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现代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疾病,手术逐渐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伴随着手术频率的不断增加,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断出现护理纠纷和意外状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质量安全,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对每一位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了要求,不仅需要具有基本的护理素质。我院通过不读那完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通过研究和分析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特点及应用意义,可知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简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仍采用旧的护理制度,从该阶段中随机选取60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象;2012年我院改革护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查对制度,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从该阶段中随机选取6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第一阶段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而第二阶段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纠纷发生次数和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对照组6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0例,女性患者300例;年龄为15~81岁,平均年龄为(41.25±9.13)岁。实验组6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42例,女性患者258例,平均年龄为(43.8±9.98)岁。排除具有精神病患者或者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同时排除急诊病人和严重疾病、无意识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人员依旧按照旧的查对制度进行护理。而对于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完善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主要内容有:1.查对患者: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严格核对,包括病人的住院号、科室、年龄、性别、手术的部位、诊断结果及手术名称等,根据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对其用药状况和输血状况进行严格核对,同时也需要对患者手术所用品进行严格核对,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并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过敏状况,一定要是患者本人回答。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一定要及时的帮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尽可能的暴露术野,以防发生坠床。在进行手术之前一定要再次认真核对患者的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手术部位及诊断结果等所有相关信息。在手术完成后一定要再对患者皮肤的完整性进行确定,观察术后皮肤是否存在损伤性,若发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及时上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2.查对手术物品: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及实际情况,认真详细的检查患者的手术器械、手术用品的基本信息、消毒情况等。需要两名护士对手术所需的纱布、纱垫、缝针等用具进行数目核对,并进行记录。在手术完成之后,一定要再次对这些物品进行认真清点整理,一切确认无误后,方可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3. 查对临时医嘱: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口头医嘱,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医生的口头医嘱再三进行查对,确认完全无误后再给药,给药后再进行一次核对。在用药之前,采用三查七对的方式再进行确认,并对患者的过敏结果进行认真的核对[2]。4.查对标本:手术完成之后,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本人的标本放入对应的标本袋中,认真记录患者的科室、住院号、姓名、性别及标本的名称,将标本签进行核对后贴在标本袋上,医护人员要认真填写病理申请单,所有的信息与手术医师进行详细核对后,送到病理科再次进行信息核对,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个阶段护理过程中护理纠纷的观察和统计,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对两阶段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质量评价,并将两组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医院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手术逐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因此,手術室成为抢救生命的重要场所,但由于手术室进行手术时,具有复杂的环境和较快的工作节奏,极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产生护理纠纷。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要求护理人员在实施各种治疗项目、护理工作前后,时刻坚持护理查对制度,依照要求标准进行严格核对,需要时两人或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复查,以防出现差错。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和质量,护理人员不断进行学习,提高个人的护理素质。通过对查对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有效的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大大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郑娟瑛.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中国实用护理杂志[J].2011(9)
[2]薛玉文,房丽艳,金萍.浅谈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2013(9)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 方法:我院2011年仍采用旧的护理制度,从该阶段中随机选取60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象;2012年我院改革护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查对制度,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从该阶段中随机选取6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第一阶段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而第二阶段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纠纷发生次数和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对照组出现19例护理纠纷,而实验组仅出现3例护理纠纷,大大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大大降低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护理纠纷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更好地加强和完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护理纠纷;防范;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医院的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面对现代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疾病,手术逐渐成为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伴随着手术频率的不断增加,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断出现护理纠纷和意外状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质量安全,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对每一位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了要求,不仅需要具有基本的护理素质。我院通过不读那完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通过研究和分析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特点及应用意义,可知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简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仍采用旧的护理制度,从该阶段中随机选取600例患者作为对照对象;2012年我院改革护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查对制度,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从该阶段中随机选取60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第一阶段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而第二阶段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纠纷发生次数和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对照组6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00例,女性患者300例;年龄为15~81岁,平均年龄为(41.25±9.13)岁。实验组60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42例,女性患者258例,平均年龄为(43.8±9.98)岁。排除具有精神病患者或者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同时排除急诊病人和严重疾病、无意识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人员依旧按照旧的查对制度进行护理。而对于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完善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主要内容有:1.查对患者:医护人员在对病人进行严格核对,包括病人的住院号、科室、年龄、性别、手术的部位、诊断结果及手术名称等,根据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对其用药状况和输血状况进行严格核对,同时也需要对患者手术所用品进行严格核对,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并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过敏状况,一定要是患者本人回答。病人在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一定要及时的帮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尽可能的暴露术野,以防发生坠床。在进行手术之前一定要再次认真核对患者的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手术部位及诊断结果等所有相关信息。在手术完成后一定要再对患者皮肤的完整性进行确定,观察术后皮肤是否存在损伤性,若发现异常状况一定要及时上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2.查对手术物品: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及实际情况,认真详细的检查患者的手术器械、手术用品的基本信息、消毒情况等。需要两名护士对手术所需的纱布、纱垫、缝针等用具进行数目核对,并进行记录。在手术完成之后,一定要再次对这些物品进行认真清点整理,一切确认无误后,方可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3. 查对临时医嘱:手术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口头医嘱,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医生的口头医嘱再三进行查对,确认完全无误后再给药,给药后再进行一次核对。在用药之前,采用三查七对的方式再进行确认,并对患者的过敏结果进行认真的核对[2]。4.查对标本:手术完成之后,护理人员一定要对患者本人的标本放入对应的标本袋中,认真记录患者的科室、住院号、姓名、性别及标本的名称,将标本签进行核对后贴在标本袋上,医护人员要认真填写病理申请单,所有的信息与手术医师进行详细核对后,送到病理科再次进行信息核对,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
1.3观察指标
通过对两个阶段护理过程中护理纠纷的观察和统计,根据相关的评价标准,对两阶段的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质量评价,并将两组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采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对手术室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医院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手术逐渐成为重要的治疗方式,因此,手術室成为抢救生命的重要场所,但由于手术室进行手术时,具有复杂的环境和较快的工作节奏,极易发生各种不良事件,产生护理纠纷。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要求护理人员在实施各种治疗项目、护理工作前后,时刻坚持护理查对制度,依照要求标准进行严格核对,需要时两人或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复查,以防出现差错。不断提高手术室护理水平和质量,护理人员不断进行学习,提高个人的护理素质。通过对查对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有效的改善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大大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郑娟瑛.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及意义.中国实用护理杂志[J].2011(9)
[2]薛玉文,房丽艳,金萍.浅谈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中的应用.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