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有过服药的经历。药该什么时候服,一般医生都会关照。但是,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晚一点或早一点服,有多大关系呢?
其实,择时用药,中医很早就已认识到了,叫做“时辰医学”。 中医历来就有“时方”、“时病”、“时药”与“时禁”之说,主张不同的药要在不同的时辰或季节使用。如补阳药、利湿药和催吐药宜清晨或午前服;益气药、解表药宜午前服;泻下药宜午后、入夜服;滋阴安神药宜入夜服。另外,还有“春时有痰加大热药,夏月有痰加大寒药”、“冬不用白虎(白虎汤),夏不用青龙(青龙汤),春夏不用桂枝,秋冬不用麻黄”等经验之谈。哮喘冬病夏治、妇女病因月调理(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温养或补阳,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滋阴和安胎,望时——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十七逐瘀,朔时——农历每月初一止带)等治则,也是中医时辰治疗思想的体现。
时辰用药,既可以发挥药物本身的补泻作用,还可借助昼夜、月相和四季阴阳消长的变化,辅助人体的阴阳变化,大大提高中药的疗效。近代大量研究证实:许多疾病具有时间节律,许多药物也具有时间药效学规律、时间毒理学规律及时间动力学规律。如果人们正确掌握这两者之间的规律,掐着时间选择用药,确实可以巧妙地以极小的药量发挥极大的效应,打乱疾病节律,恢复机体的正常生命节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见病有特殊的发病规律: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僵直以清晨为重,周期性偏头痛多发生于早晨4~8时,哮喘在夜间加重,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多发生于午夜,胃溃疡疼痛常在餐后1/2~1小时发作,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常在进食后3~4小时发生。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白天高于夜间,所以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白天的血压是否降至正常就非常重要。这些时间生物学规律,无疑为预防、观察和诊断疾病提供了大量线索。在治疗上,如果能正确掐时用药,药效会十分满意。有人认为硝苯地平(心痛定)等钙离子拮抗剂和普萘洛尔(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的白天降压效果较夜间显著,所以白天用量可酌减。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如能按不同时辰测定血钙浓度,调整降钙素剂量,比常规用药更有效。服用美乐托宁等松果体素调整时差反应、顽固失眠和神经紧张,以睡前半小时服为宜。
患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他们的胃酸分泌往往早上低,下午及夜间高。研究人员发现,雷尼替丁等H 2受体阻滞剂在下午或夜间胃酸分泌增多时一次服用,跟通常的一天两次服用等效,而且不会干扰消化系统正常的生理节律。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昼夜不同,用药也应根据这些节律调整;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夜间比白天高40倍,所以夜间用洋地黄要加倍小心,以小剂量为宜。用皮质激素或甲状腺素治疗疾病,一般主张清晨一次服药或按检查结果调整。
此外,还有一些大家经常会碰到的掐时用药知识: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健胃药宜饭前服,镇静、催眠药宜睡前服。服用治疗胆道蛔虫及胆石症的药物时要记住先后顺序:治胆道蛔虫先服安蛔药,再服驱蛔药;治胆石症先大量饮水和服用利胆药,1~2小时后服用胆囊收缩药,再过1小时后使用十二指肠括约肌解痉药。服止痛药,一般白天效果优于夜间,而且午后优于午前,据此可调整药量。夜间是人体皮肤细胞代谢再生的高峰期,因此夜间做皮肤美容护理较早晨为好。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治疗,以秋冬季效果为好。
这里介绍的疾病和用药的生物时间规律,有些已经成为共识并被利用,有些仍在摸索、完善中。我们相信,古老的时辰医学插上了现代科学的翅膀,一定能飞得更快、更高。
其实,择时用药,中医很早就已认识到了,叫做“时辰医学”。 中医历来就有“时方”、“时病”、“时药”与“时禁”之说,主张不同的药要在不同的时辰或季节使用。如补阳药、利湿药和催吐药宜清晨或午前服;益气药、解表药宜午前服;泻下药宜午后、入夜服;滋阴安神药宜入夜服。另外,还有“春时有痰加大热药,夏月有痰加大寒药”、“冬不用白虎(白虎汤),夏不用青龙(青龙汤),春夏不用桂枝,秋冬不用麻黄”等经验之谈。哮喘冬病夏治、妇女病因月调理(上弦——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温养或补阳,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滋阴和安胎,望时——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十七逐瘀,朔时——农历每月初一止带)等治则,也是中医时辰治疗思想的体现。
时辰用药,既可以发挥药物本身的补泻作用,还可借助昼夜、月相和四季阴阳消长的变化,辅助人体的阴阳变化,大大提高中药的疗效。近代大量研究证实:许多疾病具有时间节律,许多药物也具有时间药效学规律、时间毒理学规律及时间动力学规律。如果人们正确掌握这两者之间的规律,掐着时间选择用药,确实可以巧妙地以极小的药量发挥极大的效应,打乱疾病节律,恢复机体的正常生命节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常见病有特殊的发病规律: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僵直以清晨为重,周期性偏头痛多发生于早晨4~8时,哮喘在夜间加重,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多发生于午夜,胃溃疡疼痛常在餐后1/2~1小时发作,而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常在进食后3~4小时发生。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白天高于夜间,所以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白天的血压是否降至正常就非常重要。这些时间生物学规律,无疑为预防、观察和诊断疾病提供了大量线索。在治疗上,如果能正确掐时用药,药效会十分满意。有人认为硝苯地平(心痛定)等钙离子拮抗剂和普萘洛尔(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的白天降压效果较夜间显著,所以白天用量可酌减。用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如能按不同时辰测定血钙浓度,调整降钙素剂量,比常规用药更有效。服用美乐托宁等松果体素调整时差反应、顽固失眠和神经紧张,以睡前半小时服为宜。
患消化性溃疡的病人,他们的胃酸分泌往往早上低,下午及夜间高。研究人员发现,雷尼替丁等H 2受体阻滞剂在下午或夜间胃酸分泌增多时一次服用,跟通常的一天两次服用等效,而且不会干扰消化系统正常的生理节律。糖尿病患者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昼夜不同,用药也应根据这些节律调整;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夜间比白天高40倍,所以夜间用洋地黄要加倍小心,以小剂量为宜。用皮质激素或甲状腺素治疗疾病,一般主张清晨一次服药或按检查结果调整。
此外,还有一些大家经常会碰到的掐时用药知识: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健胃药宜饭前服,镇静、催眠药宜睡前服。服用治疗胆道蛔虫及胆石症的药物时要记住先后顺序:治胆道蛔虫先服安蛔药,再服驱蛔药;治胆石症先大量饮水和服用利胆药,1~2小时后服用胆囊收缩药,再过1小时后使用十二指肠括约肌解痉药。服止痛药,一般白天效果优于夜间,而且午后优于午前,据此可调整药量。夜间是人体皮肤细胞代谢再生的高峰期,因此夜间做皮肤美容护理较早晨为好。乙肝患者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治疗,以秋冬季效果为好。
这里介绍的疾病和用药的生物时间规律,有些已经成为共识并被利用,有些仍在摸索、完善中。我们相信,古老的时辰医学插上了现代科学的翅膀,一定能飞得更快、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