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介绍了近二十年来国内15种外语核心刊物上关于英语语义场的研究,以此总结出其主要成果,发现此领域内有待探索的课题并提出该领域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 语义场理论 总结 评述 反思
引言
语义场理论(Semantic Field Theory)是德国学者特雷尔(J.Trier)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提出来的:“语义场是在能指的层面上,把一群有某一共同语义特征的词汇单位聚合在一块而组成的,它们相互界定语义特征,也与其他义场的边沿成分区别开来。”(Dictionnaire de Didactique des Langues)根据Trier的观点,语义场指的是由一组有共同义素的语言单位构成的结构系统,代表着相同的范畴概念,即“场”。根据语义场理论,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概念的支配下组成一个语义场,而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它们在语义上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文旭1995:27-32)贾彦德先生在《语义学导论》中将语义场分为七类:分类语义场、顺序语义场、关系语义场、反义语义场、两极语义场、部分否定语义场和同义语义场。
我国外语界对语义场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本文回顾、思考了近二十年来语义场理论的研究,希望增进人们对语义场的了解,以探索该领域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本文的文献资料源自刊登在国内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或主要外语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注)。
1.近二十余年中国英语界研究语义场理论的状况
我国英语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始是对国外有关理论的借鉴和译述,之后才逐步拓展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道路上来。1979年成立中译述了科索夫斯基的观点,并写出《语义场理论概述》,将语义场理论的产生、各语言学家对此论的见解及语义场理论对确定词义的作用做了详细的介绍。1981年陆尊梧同样根据国外译著对这一理论和流行观点进行介绍。之后陆续在1983年、1987年都有关于语义场理论的研究文章出现。
自1983年以来,在国内15种外语核心期刊中有关语义场理论研究论文有12篇。其中1983年1篇、1997年1篇、1998年1篇、1999年2篇、2000年1篇、2001年1篇、2002年2篇、2007年3篇。可见,投入此论的研究还是不多,甚至曾出现空白期。
2.已发表论文归类
为便于分析,笔者将其归为理论探索和理论联系实际两大类。其中5篇属于理论研究类,占总数的41%,理论与应用7篇,占总数的59%。
3.研究成果总结
3.1侧重于理论探索的研究成果
王德春(1983:1-8)详细定义了义素与语义场,并指出二者极为重要的联系及二者的应用范围。周维杰(1997:21-24)在《英语语义场探微》一文中探究了语义场的来源、涵义、类型及其特点,强调了语义场理论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应用范围广。赵一农(1999:36-38)依据语义场理论中的两个主要论点,分析语义场内的词义联动现象,进而提出词义联动既与两种思维方式有关,也与社会观念的变化有关联。周维杰(2001:30-35)在《英语语义场新探》中,追加探讨了语义场的界限,以及传递性与模糊性的特点,更加深对语义场的了解。李乐君(2002:42-44)通过对俄语中“可能性”场的四组语义区别特征的对比分析,揭示“可能性”的语义本质特征及其差异。
3.2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成果
3.2.1词典编纂方面的研究
何家宇(1998:51-52)根据语义场理论,提出有关词典收词的一些启示。意义在于,加强对语义场的分析可以增进对词语之间关系的了解,从而有利于词典编纂中的选词工作。王俊(2007:19-20)的文章以“高兴”语义场为例,对英汉语义场释义的对比研究进行具体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使人们对词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对词典释义工作有一定启示。
3.2.2语言表达方面的研究
罗永合(1999:19-21)从上义词和下义词相互替代不同词类的语义场及上义词和下义词所指的确定的三个方面,将语义场运用到语言表达上面,以证语义场理论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3.2.3词汇方面的研究
杜小红(2007:48-49)借语义场理论相关知识,对医学英语词汇的习得问题进行探讨。王凤英(2007:32-35)在《语义场理论和篇章研究》中,试用语义场理论分析篇章中词汇,语句的衔接方式和篇章语义衔接模式。这一成果,拓宽了语义场理论涉及的领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3.2.4理论整合方面的研究
孙慧洁(2002:61-63)通过对俄语中“气味”语义场称名结构中换喻的分析,指出换喻称名模式在“气味”场中的使用方法。郎天万、蒋勇(2000:61-66)在文中提出理论契合点,将语义原子论和语义场理论结合,构造关于词义的理论,使互不相容的两理论形成互补。本文贡献也在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评析二者。
4.评述
4.1结论
近20年的语义场理论在英语学习中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结如下:
4.1.1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逐步探究了语义场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并对其进行追加研究探索,比较完善对语义场的理解,而且提出并拓宽语义场的应用领域。
4.1.2研究切入点敏感,将语义场理论内部现象作为分析对象,充分阐明语义场内部语汇变化的联动性,即一个词汇的词义起了变化,其它词汇的词义也会发生变化,更深层地开发了语义场理论。
4.1.3语义场理论较多用于研究词汇体系中词与词的语义关系。该领域已出现针对篇章语义的研究态势,而且成果喜人。
4.1.4场论是一种区域整体论,原子论可以内化客观核心的语义。如何使两种理论形成互补并有效分析词语,我们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结构理论的评述得到启示。
4.1.5场论提出以后,对于某一特定的概念场的理论已不乏证明,但学者们可以将概念场中的特征或修辞的应用加以研究,可谓深层剖析场论,具有创新意识。
4.1.6应用语义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贡献在于:能从词汇、语言表达上提出创新意识,不仅对教师有指导意义,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利用该理论来进行更系统有效的学习。
4.2问题与不足
国内学者在语义场理论研究领域里无疑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贡献对我国英语学习者有重要启示,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问题如下:
4.2.1在语言教学方面的语义场理论研究不多,只是在写作方面有浅显阐述,欠深入研究;相比而言,虽然在词典编纂方面有些研究,但也仅从收词释义方面,未有全面充分的研究;对翻译方面的语义场的研究还未有零的突破,难以在教学其它方面进行有效利用,譬如,阅读、学习策略等方面。
4.2.2语义场理论应用领域广,但专门针对理论的转移研究可说是凤毛麟角。
4.2.3理论研究也只是单纯地有过译作,而真正理论的研究也远远不够,让学习者们无从了解透彻该理论的优点。
4.3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4.3.1关于怎样用语义场理论指导英语教学,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研究值得探讨。
4.3.2从语义学的角度看,靠语义场理论来描述词义是很不够的,如何多方位从邻近学科吸收养分并结合语言学流派分析现象,是一个值得更深层次探讨的问题。
4.3.3各种语言怎样表达同一语义场的意义,怎样应用到现代应用语言学?
4.3.4人类语言具有模糊性,语义场理论如何在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成一问题。
结语
笔者在本文中对近二十年我国英语界研究语义场理论方面的状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这些只是笔者初步探索的一管之见,尚祈行家赐教。同时,也衷心盼望有更多学者能对此论有进一步的研究,拓展其更宽的应用领域。
注:国内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或主要外语学术期刊包括:外语研究;中国英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界;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国外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Kittay,E.F.Semantic Fields and the Individuation of Content[A].Frames,Fields and Contrast[C].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
[2]Lyons,J.Seman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Palmer,F.R.Seman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杜小红.语义场理论在医学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2):48-49.
[5]何家宁.语义场理论对英汉词典选词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9):51-52.
[6]李乐君.“可能性”语义场的语义区别特征[J].外语研究,2002,(3):42-44.
[7]郎天万,蒋勇.概念结构对语义原子论和语义场理论的整合[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61-66.
[8]罗永合.语义场理论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与理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19-21.
[9]孙慧洁.“气味”语义场称名结构中换喻的使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61-63.
[10]王俊.英汉词典的语义场释义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7,(10):19-20.
[11]王凤英.语义场理论和篇章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32-35.
[12]王德春.论义素和语义场[J].外语教学,1983,(1):1-8.
[13]周维杰.英语语义场探微[J].山东外语教学,1997,(3):21-24.
[14]周维杰.英语语义场新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30-35.
[15]赵一农.语义场内的词义联动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36-38.
关键词: 语义场理论 总结 评述 反思
引言
语义场理论(Semantic Field Theory)是德国学者特雷尔(J.Trier)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提出来的:“语义场是在能指的层面上,把一群有某一共同语义特征的词汇单位聚合在一块而组成的,它们相互界定语义特征,也与其他义场的边沿成分区别开来。”(Dictionnaire de Didactique des Langues)根据Trier的观点,语义场指的是由一组有共同义素的语言单位构成的结构系统,代表着相同的范畴概念,即“场”。根据语义场理论,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概念的支配下组成一个语义场,而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它们在语义上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文旭1995:27-32)贾彦德先生在《语义学导论》中将语义场分为七类:分类语义场、顺序语义场、关系语义场、反义语义场、两极语义场、部分否定语义场和同义语义场。
我国外语界对语义场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本文回顾、思考了近二十年来语义场理论的研究,希望增进人们对语义场的了解,以探索该领域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本文的文献资料源自刊登在国内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或主要外语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注)。
1.近二十余年中国英语界研究语义场理论的状况
我国英语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开始是对国外有关理论的借鉴和译述,之后才逐步拓展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道路上来。1979年成立中译述了科索夫斯基的观点,并写出《语义场理论概述》,将语义场理论的产生、各语言学家对此论的见解及语义场理论对确定词义的作用做了详细的介绍。1981年陆尊梧同样根据国外译著对这一理论和流行观点进行介绍。之后陆续在1983年、1987年都有关于语义场理论的研究文章出现。
自1983年以来,在国内15种外语核心期刊中有关语义场理论研究论文有12篇。其中1983年1篇、1997年1篇、1998年1篇、1999年2篇、2000年1篇、2001年1篇、2002年2篇、2007年3篇。可见,投入此论的研究还是不多,甚至曾出现空白期。
2.已发表论文归类
为便于分析,笔者将其归为理论探索和理论联系实际两大类。其中5篇属于理论研究类,占总数的41%,理论与应用7篇,占总数的59%。
3.研究成果总结
3.1侧重于理论探索的研究成果
王德春(1983:1-8)详细定义了义素与语义场,并指出二者极为重要的联系及二者的应用范围。周维杰(1997:21-24)在《英语语义场探微》一文中探究了语义场的来源、涵义、类型及其特点,强调了语义场理论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应用范围广。赵一农(1999:36-38)依据语义场理论中的两个主要论点,分析语义场内的词义联动现象,进而提出词义联动既与两种思维方式有关,也与社会观念的变化有关联。周维杰(2001:30-35)在《英语语义场新探》中,追加探讨了语义场的界限,以及传递性与模糊性的特点,更加深对语义场的了解。李乐君(2002:42-44)通过对俄语中“可能性”场的四组语义区别特征的对比分析,揭示“可能性”的语义本质特征及其差异。
3.2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成果
3.2.1词典编纂方面的研究
何家宇(1998:51-52)根据语义场理论,提出有关词典收词的一些启示。意义在于,加强对语义场的分析可以增进对词语之间关系的了解,从而有利于词典编纂中的选词工作。王俊(2007:19-20)的文章以“高兴”语义场为例,对英汉语义场释义的对比研究进行具体分析。这一研究成果使人们对词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对词典释义工作有一定启示。
3.2.2语言表达方面的研究
罗永合(1999:19-21)从上义词和下义词相互替代不同词类的语义场及上义词和下义词所指的确定的三个方面,将语义场运用到语言表达上面,以证语义场理论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3.2.3词汇方面的研究
杜小红(2007:48-49)借语义场理论相关知识,对医学英语词汇的习得问题进行探讨。王凤英(2007:32-35)在《语义场理论和篇章研究》中,试用语义场理论分析篇章中词汇,语句的衔接方式和篇章语义衔接模式。这一成果,拓宽了语义场理论涉及的领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3.2.4理论整合方面的研究
孙慧洁(2002:61-63)通过对俄语中“气味”语义场称名结构中换喻的分析,指出换喻称名模式在“气味”场中的使用方法。郎天万、蒋勇(2000:61-66)在文中提出理论契合点,将语义原子论和语义场理论结合,构造关于词义的理论,使互不相容的两理论形成互补。本文贡献也在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评析二者。
4.评述
4.1结论
近20年的语义场理论在英语学习中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结如下:
4.1.1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逐步探究了语义场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并对其进行追加研究探索,比较完善对语义场的理解,而且提出并拓宽语义场的应用领域。
4.1.2研究切入点敏感,将语义场理论内部现象作为分析对象,充分阐明语义场内部语汇变化的联动性,即一个词汇的词义起了变化,其它词汇的词义也会发生变化,更深层地开发了语义场理论。
4.1.3语义场理论较多用于研究词汇体系中词与词的语义关系。该领域已出现针对篇章语义的研究态势,而且成果喜人。
4.1.4场论是一种区域整体论,原子论可以内化客观核心的语义。如何使两种理论形成互补并有效分析词语,我们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结构理论的评述得到启示。
4.1.5场论提出以后,对于某一特定的概念场的理论已不乏证明,但学者们可以将概念场中的特征或修辞的应用加以研究,可谓深层剖析场论,具有创新意识。
4.1.6应用语义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贡献在于:能从词汇、语言表达上提出创新意识,不仅对教师有指导意义,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利用该理论来进行更系统有效的学习。
4.2问题与不足
国内学者在语义场理论研究领域里无疑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贡献对我国英语学习者有重要启示,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继续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问题如下:
4.2.1在语言教学方面的语义场理论研究不多,只是在写作方面有浅显阐述,欠深入研究;相比而言,虽然在词典编纂方面有些研究,但也仅从收词释义方面,未有全面充分的研究;对翻译方面的语义场的研究还未有零的突破,难以在教学其它方面进行有效利用,譬如,阅读、学习策略等方面。
4.2.2语义场理论应用领域广,但专门针对理论的转移研究可说是凤毛麟角。
4.2.3理论研究也只是单纯地有过译作,而真正理论的研究也远远不够,让学习者们无从了解透彻该理论的优点。
4.3未来值得研究的问题
4.3.1关于怎样用语义场理论指导英语教学,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研究值得探讨。
4.3.2从语义学的角度看,靠语义场理论来描述词义是很不够的,如何多方位从邻近学科吸收养分并结合语言学流派分析现象,是一个值得更深层次探讨的问题。
4.3.3各种语言怎样表达同一语义场的意义,怎样应用到现代应用语言学?
4.3.4人类语言具有模糊性,语义场理论如何在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成一问题。
结语
笔者在本文中对近二十年我国英语界研究语义场理论方面的状况和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这些只是笔者初步探索的一管之见,尚祈行家赐教。同时,也衷心盼望有更多学者能对此论有进一步的研究,拓展其更宽的应用领域。
注:国内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或主要外语学术期刊包括:外语研究;中国英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界;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国外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山东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参考文献:
[1]Kittay,E.F.Semantic Fields and the Individuation of Content[A].Frames,Fields and Contrast[C].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
[2]Lyons,J.Seman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Palmer,F.R.Seman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4]杜小红.语义场理论在医学英语词汇习得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2):48-49.
[5]何家宁.语义场理论对英汉词典选词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9):51-52.
[6]李乐君.“可能性”语义场的语义区别特征[J].外语研究,2002,(3):42-44.
[7]郎天万,蒋勇.概念结构对语义原子论和语义场理论的整合[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61-66.
[8]罗永合.语义场理论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与理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19-21.
[9]孙慧洁.“气味”语义场称名结构中换喻的使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61-63.
[10]王俊.英汉词典的语义场释义对比研究[J].外语研究,2007,(10):19-20.
[11]王凤英.语义场理论和篇章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32-35.
[12]王德春.论义素和语义场[J].外语教学,1983,(1):1-8.
[13]周维杰.英语语义场探微[J].山东外语教学,1997,(3):21-24.
[14]周维杰.英语语义场新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30-35.
[15]赵一农.语义场内的词义联动现象[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