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得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容易感受到古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寄托的情感。文言文阅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发掘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正面积极的作用。文章中将结合小学语文的具体课堂教学分析,如何发掘出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美育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美育功能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觀的文言文审美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
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很少有教师会意识到,要利用文言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或者说,即使有教师认知到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也没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没能体现出文言文教学美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善于利用语言描述、图片和视频资料等素材将文言文的美传达给
学生。
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这首诗词是大诗人苏轼被雨后的西湖美景所吸引而写下的抒发情感,观赏西湖美景的写景诗,将雨后的西湖景色比作著名的美人西施。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搜集一些西湖美景的优秀摄影作品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直接站在诗人的角度去观赏西湖美景,感受到诗人所看到的美。也借由这样的方式,用美丽景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诗人优美的语句表达直接给学生诠释美的定义,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诗人所描写的情景当中,借助文言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剖析文言文中的人文情感,用人文美来引导学生
文言文的美感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优美的韵律和精致的措辞,让其更富有文化内涵的核心,是古人高洁的思想道德情操,是蕴藏在古老文字当中的人文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懂得深入剖析作者赋予文章的思想感情,用人文美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习《伯牙绝弦》时,整篇文章体裁虽小,对于伯牙与钟子期的友情却阐述的淋漓尽致,擅长鼓琴的于伯牙恰巧遇上了擅长聆听的钟子期,二人诠释了何为知音,在钟子期死亡之后,伯牙终身不再鼓琴。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整篇文章的立意,了解古人之间纯粹而又深厚的友谊,用“知音”二字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领略文言文当中的人文美。
结语:综上所述,要发掘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教师就要了解学生鉴赏美的方式,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文言文当中所蕴含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用直观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然和谐的文言文审美氛围。
参考文献:
[1]牛姗杉.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
[2]吴剑峰.小学语文高年级文言文教学初探[J].新课程.2020(34).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少年之家101300)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美育功能
一、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觀的文言文审美氛围,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
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很少有教师会意识到,要利用文言文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或者说,即使有教师认知到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也没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没能体现出文言文教学美育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善于利用语言描述、图片和视频资料等素材将文言文的美传达给
学生。
以《饮湖上初晴后雨》为例,这首诗词是大诗人苏轼被雨后的西湖美景所吸引而写下的抒发情感,观赏西湖美景的写景诗,将雨后的西湖景色比作著名的美人西施。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搜集一些西湖美景的优秀摄影作品和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直接站在诗人的角度去观赏西湖美景,感受到诗人所看到的美。也借由这样的方式,用美丽景色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诗人优美的语句表达直接给学生诠释美的定义,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诗人所描写的情景当中,借助文言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二、剖析文言文中的人文情感,用人文美来引导学生
文言文的美感并不仅仅是因为它优美的韵律和精致的措辞,让其更富有文化内涵的核心,是古人高洁的思想道德情操,是蕴藏在古老文字当中的人文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懂得深入剖析作者赋予文章的思想感情,用人文美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在学习《伯牙绝弦》时,整篇文章体裁虽小,对于伯牙与钟子期的友情却阐述的淋漓尽致,擅长鼓琴的于伯牙恰巧遇上了擅长聆听的钟子期,二人诠释了何为知音,在钟子期死亡之后,伯牙终身不再鼓琴。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整篇文章的立意,了解古人之间纯粹而又深厚的友谊,用“知音”二字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领略文言文当中的人文美。
结语:综上所述,要发掘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教师就要了解学生鉴赏美的方式,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文言文当中所蕴含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用直观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然和谐的文言文审美氛围。
参考文献:
[1]牛姗杉.统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18).
[2]吴剑峰.小学语文高年级文言文教学初探[J].新课程.2020(34).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少年之家1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