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路上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hofa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年前,迎着课改的曙光,踏着课改的脚步,我迈进了新的岗位。大浪淘沙,面对课改的锐不可当之势,我别无选择。应付、逃避,穿新鞋走老路,似乎都无法应对。然而,正是在不断的纠结,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和不停歇的实践中,我渐渐走上了课改的轨道。一路走来,经历了在疑惑中思索,在思索中痛苦,在痛苦中进步,在进步中快乐的过程。接下来,我主要从“我对课改的认识”和“我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做法”这两方面跟大家交流,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课改课堂教学改革
  
  1、课改重在理念转变
  课改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与个性发展,就是要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也是传统教育观念中人们的普遍认识。认为只要老师有渊博的知识,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2005年,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作为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我深刻的认识到,新课改正是为当前的教育困境输送的一股新鲜的血液,它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期待。因此,我说“课改并不是我们某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大家的事,只要我们肯从思想上打破过去,坚定不移的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放在心上,用实际行动去切身践行,另辟蹊径,就一定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走出一条属于我们的光明之路。
  2、课改重在方式创新
  2.1、精心设计“导学案”
  两年来,我们的“导学案”制作一直本着“目标具体化,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过程目标化,问题知识化”的六化思想,坚持“集体研备,分工执笔,出稿再审”三环节落实,最终呈现了数学“导学案”设计的七个流程,即“教师寄语,学习目标,学法指导,课前热身,课堂探究,巩固提升,课堂小结”。简称为“六三七”导学设计方案。
  在“六三七”导学设计方案的指引下,我们数学组的“导学案”的编写有“四注重”:
  2.1.1、注重与教材的有机的整合,必要时对知识点进行重新排序。
  2.1.2、注重知识的“相连性,探究性,层次性,创新性”,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2.1.3、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为构建和谐课堂打下基础。
  2.1.4、注重“导学案”使用后的再次修改,增强“导学案”的实用性。
  2.2、高效应用“导学案”
  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场地,理应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做了一个比喻,若“导学案”是一把枪,课堂就是锋火硝烟的战场,如何能用好这把“枪”,打赢每一仗,除了“枪”好不行,关键还要看“人”,看“人”怎么用好这把枪。综合“十二字”课堂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我注重三个方面:
  2.2.1、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自然的学习环境。环境成就习惯,习惯成就未来。没有动力,就没有冲力。因此,课堂上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信念”。
  2.2.2、做好课堂的“引领者”,把探究展示的机会留给学生。
  首先,搞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与否,预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课堂展示能否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做好预习指导至关重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是这么做的。当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我会参与到各小组中去,通过观察、提问、询问、了解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若遇到共性问题,及时予以点拨、释难,引导学生度过预习难关,顺完成预习任务。同时,我还会搜集预习难题,作为课上展示的重点。
  其次,搞好课堂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交流展示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测和掌握知识的巩固,此环节共分为“合作交流”和“展示讲解”两步骤:
  鉴于对预习课的了解情况,在学习的重难点和疑点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集中本组的问题疑点。此过程中,我会深入1至2个小组进行讨论,进一步了解学情,或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情。展示讲解时,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一题多解的,能培养创新能力的,将是展示的重点。展示的方式,分为大展示和小展示,尽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于通过简单讲解能解释清楚的问题,采用小展示;对于利用图形说明或要求写出严格过程的问题,采用大展示。当学生展示讲解过程中出现思路不明确,方法不具体时,我通常是通过及时引导、诱导、疏导,倾听同时,逐一引导,总结方法,调理思维,让学生的讲解更精炼,知识更系统。
  3、“赏识”教育,让评价成为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针催化剂
  新课改尊重“人”的发展,作为教师,在课堂上,除了生生评价之外,我一直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因为没有自信心的学习,是不可能获取成功的。因此“赏识”教育也成为我课堂改革的一种方式,每当学生在学习数学取得一点成绩,我都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经常性的成就感,从而把老师的赞赏和活动中的成绩作成成功道路上的新起点、加油站。假如教师能用“赏识”的目光去伴随学生的成长,那他们学到的不光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将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学校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地活泼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果我们教育终极目的是塑造孩子们的幸福生活的话,在校园里的教育过程,自然是一段可圈可点的生命历程。尽管走这样的理想学校要经历许多的艰难与风险,包括经营者心灵的孤独和磨难,但是,这样的追求是崇高的,值得我们用毕生的经历去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坚定而踏实地走在课改的康庄大道上,我们的前方一定会有更美的风景!
  
  作者简介:曹丽琴,女,汉,山西省乡宁县,本科,中学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主要运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即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分数的作用,使相当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目的只是为了考试或升学。这种工具型的学习动机,显然不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保持学习的持久性,不利于英语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增加。  1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其作用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是美国著名评价学
随着中国劳动力,土地、原料等各种制度要素成本的上升,产品制造成本逐年上升,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国家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中国制造企业的生存环境。在市场竞争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技术是建立快速高效的物流运输体系,农村电商想要在扶贫任务最重的西部地区发挥重要作用仍有诸多瓶颈亟待突破。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数学课程标准》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三个学段目标中,都有这样的要求:“掌握必要的运算 (包括估算) 技能”,可见估算能力的培养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使估算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的数量及数量之间关系的直觉判断。学习估算的意义在于:第一,有实际价值。因为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不需要精确计算,如上街买菜带的钱数、上学时何时从家里出发等并不需要精确计算
【摘 要】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社会生产和人的需要是产生兴趣的源泉,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有一个思想上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 数学学习 兴趣 联系实际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