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复律抢救快速性恶性心律失常24例

来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应用电复律抢救快速性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5~2011年住院的24例快速性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电复律抢救治疗。结果 24例快速性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电复律后转为窦性心律22例,成功率91.67%,死亡2例,其它并发症少。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熟悉掌握电复律的适应证和方法,克服除颤的不利因素,积极采用电复律抢救恶性心律失常,才能挽救更多的心脏病患者和猝死的高危人群。
其他文献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获得性肾囊肿(acquiredcystickidneydisease,ACKD)是终末期肾病的远期并发症之一。ACKD在长期透析患者中
目的观察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使用中药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的改变。方法将40例PCOS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同期选择20例健康女性作为健
重症医学(又称危重病医学,criticalcaremedicine)是研究任何损伤或疾病导致机体向死亡发展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性,并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性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学科。重症医学所服务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乳腺放射状切口手术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30例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椎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改革出发,论述井冈山大学基础医学实验室的原状与问题,实验中心的改革思路、定位、规划和方案,实验队伍的现状和建设,及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改革的
本文首先从理论分析指出,在机械设计确定情况下,影响空调器制冷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制冷剂的灌注量。并且通过实验作出验证,在此基础上,对于一拖二空调系统的制冷性能作出分析,认为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PAS)逐渐增多,成为导管介入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PAS临床上处理方法众多,我院近年开展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P
神经病学在医学专业教学中课时较少,同时要求要有比较牢固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比较难学。我们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虽然在课堂授课中,很多老师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