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岳阳楼记》,如何?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改大潮中,传统名篇《岳阳楼记》如何教出新意,教出成效?笔者作了下面的尝试:
  
  一、诗兴引入
  
  首先要求学生背诵涉及名楼的诗句。(启发:《登鹳鹊楼》、《黄鹤楼》……)然后补充:祖国游览胜地甚多,但南方最负盛名的首推岳阳楼;历代吟咏岳阳楼的诗文数不胜数,在这些数不清的名家名作中,又首推杜甫的《登岳阳楼》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诗道:“杜诗范记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楼。”语文出版社的教材编者让我们有幸欣赏《岳阳楼记》,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
  
  二、简介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为方便学生对文中一些内容的理解,侧重介绍范仲淹被贬后的勤政爱民的事迹、滕子京当时的处境以及相互间的深厚友谊。
  
  三、师生共赏美文(这一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要求学生仿照例子造句赏析(发动学生发言)。
  例1、“衔远山,吞长江”这句写得好,好在“衔”、“吞”二字,化静为动,表现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例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写得好,好在表现了古代仁人的博大胸怀———“忧”与“乐”都跟自己的进退、荣辱无关。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写得好,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阶段的最后,再安排5分钟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摘录下来,制成读书卡片。
  第二阶段:在老师设定的情境中,重点欣赏课文的2—4自然段。
  第2段,老师播放激昂高亢的《十面埋伏》,以突出洞庭湖的浩淼磅礴。
  第3段,老师播放《伤感》,以烘托出洞庭湖淫雨绵绵而又浊浪排空,使商贾旅人前无去路而又虎啸猿啼的阴森悲凉气氛。
  第4段,播放悠扬动听的《渔舟唱晚》,与洞庭湖的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水天一色、花香鱼游的美景相映衬。
  最后,把2—4自然段的动画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边诵读边欣赏边感受,使洞庭湖的美文美景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拓展
  
  用多媒体展示并配乐朗诵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面坼(chè,裂开),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老师将杜甫诗讲解后,让学生讨论:两篇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尝试的结果基本令人满意,课虽有漂浮之嫌,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还为下节课学习字词等枯燥的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广东北江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国内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效率,从目前国民经济动员现状和所遇到的问题着手,通过实际调研的案例进行分析,指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二者的职能范畴,明确地方政府在国民经
诗歌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意境,进而感受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所描绘的对象融成一体的一种艺术境界。意与境的结合是诗歌创作中主客观结合的结果,是合景与情而言的。古人就有所谓“情缘景发”、“意与境会”、“思与境偕”的说法。因而,有无优美的意境是评价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准。而情与景是意境的两个要素,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征,真挚的感情、真实的形象和真切的语言是意境
“我国6到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中,超六成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青少年睡眠质量令人堪忧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是彰显中国司法智慧的制度创举。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是行政机关积极主动参与行政诉讼的法定义务,是行政机关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必要之举,又是
采用聚乙二醇1 000固定液填充柱,甲苯为溶剂气相色谱法测定丙烯酸及其酯类聚合物中残留单体,通过单纯形法优化得到的色谱条件为:柱温158 ℃,气化温度172 ℃,载气流量11.53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