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试与评价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新课程改革以后,教育评价作为其核心主题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新的教育评价理念和方法得到大力倡导和积极实践。过程性评价采用目标、过程、结果三位一体的价值取向,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深刻、及时灵活的可持续评价。同时要注意杜绝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非此即彼,排斥其他评价的想法,正确认识并合理使用教育评价方法。
【关键词】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新课程改革
一、过程性评价相关理论
(一)多元智力理论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具有多元智能结构,每个人的职能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1983年,多元智能理论在《智能的结构》中指出人是有七种智能组合而成:即语言、音乐、身体-动觉、数学-逻辑、视觉-空间、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其中智能共同构成。人的智能是由多种层次、种类、比例的构成的智能体系,所以呈现出独特性。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知识基本上就是建构”。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发生的的相互作用。他不赞成纯粹的感官经验的经验主义也反对知识来自于纯理性的理性主义。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是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将知识的学习视为一种真实生活的应用。在建构主义理念的课堂中,学生不在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二、过程性评价内涵
过程性评价其侧重点在于过程二字,过程一般是指事物发展的经过和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得到提升,教师指导学生新知识的建构,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对教师产生影响,将自身的状态和情感反馈给教师,通过在课程过程的实施中不断调节,优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语言、状态等方面,进行判断,学生是否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有疑惑或者是明白的。所以说,过程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三、过程性评价优势和不足
(一)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1.全面深刻
过程性评价不论在理念方面还是在功能方面都更加考虑到评价的全面性。相对传统评价,过程性评价在重视评价标准的同时同样看重对过程的评价,强调目标、过程、效果三位一体。过程性评价还从学生、教师、同伴等不同视角进行描述和评价,深入到学习过程中个各个方面,对学习质量进行更深刻的评价。
2.及时灵活
过程性评价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评价方式,能够及时准确的反应教学问题,依据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及时更改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想有利的方向发展。正式因为过程性评价没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在不会刻意规划学生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充分展现学生才能。
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期间都不断进行。教师和学生长期受这种评价方式的影响会不自觉地形成过程性评价的习惯,将这种习惯内化为个体的一种行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得到运用,促进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终身学习和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的不足
1.评价结果主观性强
根据《韦伯大辞典》对评价的解释是(人们作出)判断或决定时所依据的规格。在评价过程中带入过多的主观情绪是不受欢迎的,应该尽量避免。例如有的教师过于宽松,对学生表现不好的地方也说好。另外,有的教师过于严格,往往会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也评为不好。有的教师还会对某一学生的总体印象影响了某一评估结果的得分,也就是晕轮效应。
2.评价分寸难以把握
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给学生的评估强度不易把握,教师在试图通过观察对学生精心评估时会忽略学生的反应能力。作为教师要明晰过程性评价不是刻意观察学生反应的评价,而是学生自身能力的自然反应。如果过于看重对过程的评价会导致教学过程十分繁琐,师生双方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四、实施过程性评价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
虽然过程性评价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家所倡导的评价方式,但是并不代表我们要针对和放弃原有的评价方式。只是就传统评价方式而言将难以量化的、动态的、深层次的学习过程通过过程性评价展示出来,进行评估。因此,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这两种评价方式只是从不同侧重点对教学进行评价,各有优势。
(二)过程性评价不等同于过程性评价工具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工具是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时所采用的工具,例如观察与轶事记录,评价量表,成长记录(学习档案袋)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扬或者批评也属于过程性评价,这时学生或老师本人就属于是评价工具。
【参考文献】
[1]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2]王斌兴.新课程学生评价[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49
【关键词】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新课程改革
一、过程性评价相关理论
(一)多元智力理论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说,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具有多元智能结构,每个人的职能是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1983年,多元智能理论在《智能的结构》中指出人是有七种智能组合而成:即语言、音乐、身体-动觉、数学-逻辑、视觉-空间、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其中智能共同构成。人的智能是由多种层次、种类、比例的构成的智能体系,所以呈现出独特性。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知识基本上就是建构”。一切经验和知识的源泉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发生的的相互作用。他不赞成纯粹的感官经验的经验主义也反对知识来自于纯理性的理性主义。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是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将知识的学习视为一种真实生活的应用。在建构主义理念的课堂中,学生不在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二、过程性评价内涵
过程性评价其侧重点在于过程二字,过程一般是指事物发展的经过和步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得到提升,教师指导学生新知识的建构,学生也会在此过程中对教师产生影响,将自身的状态和情感反馈给教师,通过在课程过程的实施中不断调节,优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表情、语言、状态等方面,进行判断,学生是否对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有疑惑或者是明白的。所以说,过程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
三、过程性评价优势和不足
(一)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1.全面深刻
过程性评价不论在理念方面还是在功能方面都更加考虑到评价的全面性。相对传统评价,过程性评价在重视评价标准的同时同样看重对过程的评价,强调目标、过程、效果三位一体。过程性评价还从学生、教师、同伴等不同视角进行描述和评价,深入到学习过程中个各个方面,对学习质量进行更深刻的评价。
2.及时灵活
过程性评价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评价方式,能够及时准确的反应教学问题,依据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及时更改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想有利的方向发展。正式因为过程性评价没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在不会刻意规划学生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充分展现学生才能。
3.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期间都不断进行。教师和学生长期受这种评价方式的影响会不自觉地形成过程性评价的习惯,将这种习惯内化为个体的一种行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会得到运用,促进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终身学习和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的不足
1.评价结果主观性强
根据《韦伯大辞典》对评价的解释是(人们作出)判断或决定时所依据的规格。在评价过程中带入过多的主观情绪是不受欢迎的,应该尽量避免。例如有的教师过于宽松,对学生表现不好的地方也说好。另外,有的教师过于严格,往往会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好的学生也评为不好。有的教师还会对某一学生的总体印象影响了某一评估结果的得分,也就是晕轮效应。
2.评价分寸难以把握
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给学生的评估强度不易把握,教师在试图通过观察对学生精心评估时会忽略学生的反应能力。作为教师要明晰过程性评价不是刻意观察学生反应的评价,而是学生自身能力的自然反应。如果过于看重对过程的评价会导致教学过程十分繁琐,师生双方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
四、实施过程性评价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
虽然过程性评价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家所倡导的评价方式,但是并不代表我们要针对和放弃原有的评价方式。只是就传统评价方式而言将难以量化的、动态的、深层次的学习过程通过过程性评价展示出来,进行评估。因此,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并不是对立的,非此即彼的。这两种评价方式只是从不同侧重点对教学进行评价,各有优势。
(二)过程性评价不等同于过程性评价工具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的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工具是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时所采用的工具,例如观察与轶事记录,评价量表,成长记录(学习档案袋)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表扬或者批评也属于过程性评价,这时学生或老师本人就属于是评价工具。
【参考文献】
[1]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2]王斌兴.新课程学生评价[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