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所有中学体育教师需要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使所有中学体育教师需要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呢?
  一、什么是终身体育锻炼?
  所谓终身体育锻炼,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总和。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增强体质、使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所以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服务,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起打下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二、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策略
  1、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锻炼的认识
  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人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不进行锻炼,强的会变成弱,经常有规律地锻炼,弱的可以变强。只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才能长久地拥有健康的身体。学生在学校,学习是主要任务,也是每天的主要活动,成绩的好坏与大脑的工作效率有密切的关系,事实证明体育运动可以使大脑保持清醒,工作、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体育活动能使人产生成功感和愉快的体验。体育活动对于个人的自信,自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降低紧张与焦虑情绪。体育与个性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体育运动可以对良好的个性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现代运动心理学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会逐渐减弱,最后平静下来。
  2、重视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学生中起着良好的表率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在积累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努力修正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但要教会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要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去影响更多的受教育者自觉地加入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行列之。
  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要有终身体育教学思想。过去不少体育教师把教学的任务都局限在传授运动技术与锻炼学生体质上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树立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的思想,把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向学生传授"三基"锻炼学生的体质与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有机地联系和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要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丰富的知识、熟练的运动技术、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要广泛宣传终身体育的深远意义。在教学方法上要勇于创新,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与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自我锻炼方法和独立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所以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和自我提高,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渗透,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可把预先录制好的师范动作利用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分析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直观搬上讲台。如奥运知识、各项赛事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使他们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4、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1)加强思想教育,明确锻炼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体验到体育的魅力,意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
  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不失时机地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培养学生持续性的体育自学能力。
  2)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比如,在进行一分钟运球上篮教学时,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练习达到这一目标。阶段练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自我锻炼成绩进行检测,了解学生的指标完成情况,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其他文献
一.研究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其病理为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死亡,并伴有残存神经元内出现路易氏小体。大量证据表明,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去推导。教师只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去发现、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高
摘要: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把学生的感知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针对小学生写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改变小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必须从小抓起,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观察力 审美情趣  作文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运用,所以基础知识必不可少。作文是一个人思想的表述,说白了,有想法才能做出文章来,“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写不出文章来的。小学生作文同样也应该是小学生幼小心灵对人对事的一种思想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我们教师应训练学生从读字母、读单词、读句子入手,过渡到读故事、读短文;从拼读、认读到朗读、阅读,循序渐进,并要与听、说有机结合,才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小学和初中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目的:急性卒中的治疗是否有效首要的决定因素为患者送院治疗的是否及时。为了了解温州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院前和院内延迟的情况、溶栓治疗的现况和影响溶栓治疗开
摘要: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觉得相对于原标准,它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数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教师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这一基本活动。作业还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因此,必须对作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当前,新课程的改革步伐正在不断加大,鉴于我国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的作业形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符合当前课改的作业形式,将直接影响科学教学的成果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
长期以来,一般体育教师在增强学生体质、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能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而在进行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则不够重视,认为是“软任务”又不考核。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学到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素质教育,做到寓思想素质于愉快地体育教学与活动之中。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
摘要: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为此,教师应彻底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有效进展,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初中数学则是数学领域里的一个小单元。在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要想达到教学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