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人民派我们来代表他们发声,他们清楚这些声音时常汇集为大声争论,但同样希望我们可以避免采取令人不快的方式表示不认同。美国人民希望华府少些党争,但这里的每个人都清楚如果多数党选择改变终止民主讨论的规则,那么只会带来更为糟糕而残酷的斗争与僵局。”国会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诺如此强硬地回应着民主党领袖哈里·里德关于将停止“冗长发言”的60票规则改为简单多数即51票的动议。在即将拉开大幕的第113届国会中,驴象两党以55席比45席维持了参议院的尴尬僵持。正基于此,里德及其民主党人才在11月中旬忙不迭地抛出修规建议。而当共和党人最终以冗长发言的方式阻止对冗长发言规则的修正之时,未来两年的华府上空所笼罩的政党恶斗阴霾已清晰可见。
一场加深极化的选举
本次选后,国会两院两党对比看似并未发生重大调整,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多数优势缩水为234席比201席,民主党则在参议院扩大了多数势力。虽然此次国会选举中的席位更迭无法与2006年或2010年的翻盘等量齐观,但其流露出的两个趋势仍具有一贯性,即回归基本盘和极化加深。
随着近几次国会选举中温和派的纷纷退场,两党意识形态站位更为疏离而对峙,达成妥协的可能性陡然降低。就共和党人而言,虽然“茶党”在本次选举中已然遇冷,如国会众议院“茶党”连线领袖米歇尔·巴克曼仅以50.5%比49.3%艰难连任,另一位“茶党”积极分子、非洲裔国会众议员艾伦·韦斯特则惜败认输,而其与社会议题极端保守派的合流趋势还断送了共和党在参议院翻盘的可能性,但“茶党”议员的连任率仍高于整体水平两个百分点(83.8%)。在新一届国会中,“茶党”势力在众议院基本保持原规模的同时,在参议院扩展到十位左右。在这股财政和社会议题保守化持续加深的党内势力的驱动下,共和党势必更为难以向民主党低头。2012年选战刚刚休兵,2014年国会中期选举马上擂起战鼓。多个民调显示,甚至就连身为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的麦康诺都将遭遇“茶党”势力的严峻挑战,这也就驱使麦康诺们不得不在院会立法中顾及保守派的利益诉求,拒绝与民主党合作。
民主党方面则展现出空前的族裔结构多元化。其在众议院的201个议员中至少有60位女性、43位非洲裔、27位拉美裔以及10位亚裔,进而国会主要政党党团有史以来首次出现了白人男性处于少数地位的情况。在参议院中,由于来自夏威夷、马萨诸塞、内布拉斯加、北达科他以及威斯康星等五州的女性候选人当选,女性参议员的规模刷新纪录、上升为20位,其中民主党人为16位,凸显了两党政治中的性别鸿沟还远未消弭。这一新发展基本符合民主党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得到女性和少数裔选民关键支持才可获胜的事实,也预示着国会内两党所代表利益之间的鸿沟日趋加深,寻求共同利益契合点的余地持续缩小。
走到悬崖的不只是财政
在制宪国父们眼中,宾夕法尼亚大街两端架起的天平刚好维护着分权制衡的金科玉律,但在驴象共治的今天,分立府会的拉锯与撕扯得以持续,无形中增加了政策制定的成本与内耗。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已迫在眉睫的联邦财政议题,包括应对所谓的“财政悬崖”、债务上限以及是否延续小布什减税计划等多个困点。自去年七八月份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暂且化解以来,由两院两党组成的“削减赤字特别联席委员会”并未有效达成一致,彻底解决赤字与债务的难题已经无望。截至今年11月中旬,联邦债务上限已提升至16.286万亿美元,并呈现出长期持续趋势。鉴于特别联席委员会机制无效,奥巴马将于明年1月启动封存程序,用以削减至少1.2万亿美元的国会授权拨款。此举将直接缩减联邦政府行为与服务,为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如何有效化解财政危机,无疑是奥巴马必须与国会共和党人讨价还价的首要任务,但后者更为关心的却是减税计划的延续。小布什在2001年和2003年推动通过的两项巨额减税计划,在2010年中期选举后共和党在众议院翻盘的前提下,被“跛了脚”的奥巴马同意延长至2012年年底,如今是否继续再度摆上了奥氏和国会共和党的党争议程。对奥巴马而言,减税未必一定是其政治立场,而且也无助于联邦财政及早摆脱困境;而对共和党而言,延续减税计划又极为符合其政治诉求,且可以将其作为党争工具遏制奥巴马推进其他政策议题。
几乎所有局外人都清楚,解决美国财政困境惟有开源与节流并举。但在驴象困境中,前者倾向于“开源而不节流”,后者则偏好“不开源的节流”。如此两个背道而驰的立场,在选举政治的扭曲之下,导出的只有“既不开源又不节流”的怪胎政策。而民主、共和两党最终也只能以此作为妥协的基点,把问题的解决再次拖延到未来。
与财政悬崖几乎同时发酵的还有奥巴马第二任期人事布局的受阻。2013年开年之后,包括国务卿希拉里、财政部长盖特纳、国防部长帕内塔等多位重要官员都将离任,而商务部长等职位仍旧空缺,奥氏将向国会参议院提交较多重要提名,届时参议院共和党人极可能借机采取冗长发言等方式阻挠人事任免,或借题发挥抨击奥氏某些政策。目前看,奥巴马可能提名接任国务卿的现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就遭到了国会共和党人的强力反弹。可见,奥巴马要顺利安排人事布局,就必须在坚持己见和讨价还价之间作出权衡。
此外,进入第二任期后的奥巴马将摆脱选举连任的压力,更多注意力可能集中于建立其所谓的“政治遗产”之上。目前看,全民医疗改革虽已立法,但其实施过程仍面临千沟万壑,而2008年奥氏变革所承诺的移民改革、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议题还迟迟无法兑现。可以预期,至少未来两年内,这些关乎国家未来方向的重大议题或将被驴象两党反复推向悬崖边缘。
对华政策再次面对调整
从相对宏观的政策决策过程观察,国会政治的调整将与连任的奥巴马一起构成外交决策的大环境,这势必会引发对华政策的调整。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持续走低,对人民币汇率、经贸、直接投资、高科技合作等涉华议题的炒作存在着从选举政治走向常态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面对华府党争僵局,奥巴马极可能将外交事务作为突破口,极力维持美国所谓“全球领导力”,大举强化“亚太再平衡”战略。选举刚刚尘埃落定,奥巴马、希拉里以及帕内塔等人就密集访问亚太地区正是该态势的最好明证。更为严峻的是,面对美国经济复苏迟缓和亚太经济高速发展的强烈对比,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再平衡”可能是从军事安全转为经济、军事、外交等多层面并重的战略调整,比如推进TPP、分亚太经济一杯羹,以此回应国会和国内民众在经济议题上的压力与诉求。从这个判断出发,中美未来在亚太地区的竞逐将多层面地持续加剧。
从较为微妙的国会政治调整观察,可能牵动国会涉华行为的因素包括相关委员会领袖及关键议员的某些变动。其中以直接管辖外交事务的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和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最为引人关注,因为两党四位领袖中的三位甚至全部都将更新。
在参议院,来自田纳西州的共和党人鲍勃·考尔克将出任对外关系委员会首席成员。考尔克在外交政策上持有较为理性的态度,更为倾向于自由贸易。就涉华议题而言,考尔克在2011年10月参议院通过施压人民币汇率法案中曾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该提案无助于美国经济,反而会导致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争。从这个角度看,其领导下的对外关系委员会或持有较为审慎的态度,或尽量避免极端化。富有戏剧性的是,考尔克在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民主党搭档约翰·克里也可能因被提名为国防部长或国务卿而很快离任,继任者将是来自新泽西州的拉美裔鲍勃·马丁内兹,此公在经贸、涉台等议题上的涉华记录极为消极。
在众议院,来自加州的埃德·罗伊斯接任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必须高度警惕的是,罗伊斯属于国会山上彻头彻尾的“亲台派”,身为台湾连线的最初参与者之一。同时,来自纽约州的民主党人艾略特·恩格尔将接手外交事务委员会首席成员。此前,恩格尔曾投票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并支持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施压人民币升值。2011年年底金正日去世后,曾经访问朝鲜的恩格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出对东北亚事务的浓厚兴趣和对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明显偏见。这些态势,或都可以判断恩格尔的对华态度极可能陷入意识形态与经济竞争混合的负面倾向。
坦诚地讲,存在消极影响可能的变化不仅发生在两院分管外交事务的委员会中,参众两院其他委员会,如拨款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等不乏对华强硬派。他们或持有意识形态偏见,或鼓吹“中国威胁论”,或属于“汇率强硬派”,或选区利益受到“中国制造”的所谓“冲击”,皆有可能诱发新一届国会中新一轮的消极涉华攻势。如何积极而有效地应对,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整体外交中务必考虑的一个关键议题。
一场加深极化的选举
本次选后,国会两院两党对比看似并未发生重大调整,共和党在众议院的多数优势缩水为234席比201席,民主党则在参议院扩大了多数势力。虽然此次国会选举中的席位更迭无法与2006年或2010年的翻盘等量齐观,但其流露出的两个趋势仍具有一贯性,即回归基本盘和极化加深。
随着近几次国会选举中温和派的纷纷退场,两党意识形态站位更为疏离而对峙,达成妥协的可能性陡然降低。就共和党人而言,虽然“茶党”在本次选举中已然遇冷,如国会众议院“茶党”连线领袖米歇尔·巴克曼仅以50.5%比49.3%艰难连任,另一位“茶党”积极分子、非洲裔国会众议员艾伦·韦斯特则惜败认输,而其与社会议题极端保守派的合流趋势还断送了共和党在参议院翻盘的可能性,但“茶党”议员的连任率仍高于整体水平两个百分点(83.8%)。在新一届国会中,“茶党”势力在众议院基本保持原规模的同时,在参议院扩展到十位左右。在这股财政和社会议题保守化持续加深的党内势力的驱动下,共和党势必更为难以向民主党低头。2012年选战刚刚休兵,2014年国会中期选举马上擂起战鼓。多个民调显示,甚至就连身为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的麦康诺都将遭遇“茶党”势力的严峻挑战,这也就驱使麦康诺们不得不在院会立法中顾及保守派的利益诉求,拒绝与民主党合作。
民主党方面则展现出空前的族裔结构多元化。其在众议院的201个议员中至少有60位女性、43位非洲裔、27位拉美裔以及10位亚裔,进而国会主要政党党团有史以来首次出现了白人男性处于少数地位的情况。在参议院中,由于来自夏威夷、马萨诸塞、内布拉斯加、北达科他以及威斯康星等五州的女性候选人当选,女性参议员的规模刷新纪录、上升为20位,其中民主党人为16位,凸显了两党政治中的性别鸿沟还远未消弭。这一新发展基本符合民主党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得到女性和少数裔选民关键支持才可获胜的事实,也预示着国会内两党所代表利益之间的鸿沟日趋加深,寻求共同利益契合点的余地持续缩小。
走到悬崖的不只是财政
在制宪国父们眼中,宾夕法尼亚大街两端架起的天平刚好维护着分权制衡的金科玉律,但在驴象共治的今天,分立府会的拉锯与撕扯得以持续,无形中增加了政策制定的成本与内耗。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已迫在眉睫的联邦财政议题,包括应对所谓的“财政悬崖”、债务上限以及是否延续小布什减税计划等多个困点。自去年七八月份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暂且化解以来,由两院两党组成的“削减赤字特别联席委员会”并未有效达成一致,彻底解决赤字与债务的难题已经无望。截至今年11月中旬,联邦债务上限已提升至16.286万亿美元,并呈现出长期持续趋势。鉴于特别联席委员会机制无效,奥巴马将于明年1月启动封存程序,用以削减至少1.2万亿美元的国会授权拨款。此举将直接缩减联邦政府行为与服务,为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如何有效化解财政危机,无疑是奥巴马必须与国会共和党人讨价还价的首要任务,但后者更为关心的却是减税计划的延续。小布什在2001年和2003年推动通过的两项巨额减税计划,在2010年中期选举后共和党在众议院翻盘的前提下,被“跛了脚”的奥巴马同意延长至2012年年底,如今是否继续再度摆上了奥氏和国会共和党的党争议程。对奥巴马而言,减税未必一定是其政治立场,而且也无助于联邦财政及早摆脱困境;而对共和党而言,延续减税计划又极为符合其政治诉求,且可以将其作为党争工具遏制奥巴马推进其他政策议题。
几乎所有局外人都清楚,解决美国财政困境惟有开源与节流并举。但在驴象困境中,前者倾向于“开源而不节流”,后者则偏好“不开源的节流”。如此两个背道而驰的立场,在选举政治的扭曲之下,导出的只有“既不开源又不节流”的怪胎政策。而民主、共和两党最终也只能以此作为妥协的基点,把问题的解决再次拖延到未来。
与财政悬崖几乎同时发酵的还有奥巴马第二任期人事布局的受阻。2013年开年之后,包括国务卿希拉里、财政部长盖特纳、国防部长帕内塔等多位重要官员都将离任,而商务部长等职位仍旧空缺,奥氏将向国会参议院提交较多重要提名,届时参议院共和党人极可能借机采取冗长发言等方式阻挠人事任免,或借题发挥抨击奥氏某些政策。目前看,奥巴马可能提名接任国务卿的现任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就遭到了国会共和党人的强力反弹。可见,奥巴马要顺利安排人事布局,就必须在坚持己见和讨价还价之间作出权衡。
此外,进入第二任期后的奥巴马将摆脱选举连任的压力,更多注意力可能集中于建立其所谓的“政治遗产”之上。目前看,全民医疗改革虽已立法,但其实施过程仍面临千沟万壑,而2008年奥氏变革所承诺的移民改革、新能源与环境保护议题还迟迟无法兑现。可以预期,至少未来两年内,这些关乎国家未来方向的重大议题或将被驴象两党反复推向悬崖边缘。
对华政策再次面对调整
从相对宏观的政策决策过程观察,国会政治的调整将与连任的奥巴马一起构成外交决策的大环境,这势必会引发对华政策的调整。一方面,由于美国经济持续走低,对人民币汇率、经贸、直接投资、高科技合作等涉华议题的炒作存在着从选举政治走向常态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面对华府党争僵局,奥巴马极可能将外交事务作为突破口,极力维持美国所谓“全球领导力”,大举强化“亚太再平衡”战略。选举刚刚尘埃落定,奥巴马、希拉里以及帕内塔等人就密集访问亚太地区正是该态势的最好明证。更为严峻的是,面对美国经济复苏迟缓和亚太经济高速发展的强烈对比,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再平衡”可能是从军事安全转为经济、军事、外交等多层面并重的战略调整,比如推进TPP、分亚太经济一杯羹,以此回应国会和国内民众在经济议题上的压力与诉求。从这个判断出发,中美未来在亚太地区的竞逐将多层面地持续加剧。
从较为微妙的国会政治调整观察,可能牵动国会涉华行为的因素包括相关委员会领袖及关键议员的某些变动。其中以直接管辖外交事务的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和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最为引人关注,因为两党四位领袖中的三位甚至全部都将更新。
在参议院,来自田纳西州的共和党人鲍勃·考尔克将出任对外关系委员会首席成员。考尔克在外交政策上持有较为理性的态度,更为倾向于自由贸易。就涉华议题而言,考尔克在2011年10月参议院通过施压人民币汇率法案中曾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该提案无助于美国经济,反而会导致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战争。从这个角度看,其领导下的对外关系委员会或持有较为审慎的态度,或尽量避免极端化。富有戏剧性的是,考尔克在对外关系委员会的民主党搭档约翰·克里也可能因被提名为国防部长或国务卿而很快离任,继任者将是来自新泽西州的拉美裔鲍勃·马丁内兹,此公在经贸、涉台等议题上的涉华记录极为消极。
在众议院,来自加州的埃德·罗伊斯接任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必须高度警惕的是,罗伊斯属于国会山上彻头彻尾的“亲台派”,身为台湾连线的最初参与者之一。同时,来自纽约州的民主党人艾略特·恩格尔将接手外交事务委员会首席成员。此前,恩格尔曾投票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并支持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施压人民币升值。2011年年底金正日去世后,曾经访问朝鲜的恩格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出对东北亚事务的浓厚兴趣和对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明显偏见。这些态势,或都可以判断恩格尔的对华态度极可能陷入意识形态与经济竞争混合的负面倾向。
坦诚地讲,存在消极影响可能的变化不仅发生在两院分管外交事务的委员会中,参众两院其他委员会,如拨款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等不乏对华强硬派。他们或持有意识形态偏见,或鼓吹“中国威胁论”,或属于“汇率强硬派”,或选区利益受到“中国制造”的所谓“冲击”,皆有可能诱发新一届国会中新一轮的消极涉华攻势。如何积极而有效地应对,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整体外交中务必考虑的一个关键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