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尽管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白血病的发病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白血病是可以通过血液细胞学检查实现早期检测,其过程是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载有样本血液的血涂片,因此血涂片的制备和染色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截止到目前,血涂片的制备大多依靠人工操作,重复性低,结果没有均一性,很容易造对病情的误判,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应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血涂片制备和染色装置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相关装置存在或价格昂贵,或功能不够齐全,或效率低下、过程复杂等问题。基于目前这种状况,本论文对成本低廉,性能完善的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白血病 血液细胞学检查 血涂片
1绪论
血涂片的制作包括推片和染色两大步骤,如果血片制备和染色不良:比如细胞重叠,分布不均匀,白细胞集中在边缘,细胞着色不够,界限不清晰,就会影响血涂片的镜下观测,使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直接影响对细胞的观察,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减少不良涂片,防止误判发生,提高血涂片质量,必须要尽可能地提高血涂片制备和染色水平。血涂片制备和染色的标准化是能够保证血涂片质量的关键。
当前市场上现存的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都普遍存在造价昂贵,自动化功能不够完善的弊端,本文旨在研发出一款适用于各类型医院、检测中心的低成本、高效、便捷的高通量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它能够进行全自动的推片染色工作,尽量避免人工干预。因此,该设备必须能够简化繁琐复杂的人工操作,稳定运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还要做到低成本,操作简单方便,推片染色效果好,成品率高。因此,高通量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应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2系统方案设计
如图2-1所示,本作品设计出了一套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全自动推片染色系统。该系统分为主控、推片、染色清洗、人机交互四大模块。其中,主控模块采用高性价比的STM32嵌入式处理器,完成多线程多任务控制;推片模块和染色清洗模块均采用三维移动平台和2个直线模组,前者完成载玻片传送、血液样本取样及推片,后者完成样本染色及清洗操作。位于染色清洗模块中的染色仓采用独特的阵列式浅斜槽结构,大大节省试剂用量,同时确保多玻片之间隔离,避免污染并方便清洗。该系统只需将装有血液样本的试管和空载玻片放置在指定位置,便可通过人机交互模块的设置完成对设备初始化和相应的设定,与进口设备相比此系统价格可降低近30%,也更符合国内众多医院的需求。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血液推片模式:以血液粘稠度检测模块为基础,利用检测到的血液粘稠度,经过固定算法計算,得到与之对应的推片角度和速度。推片模块由舵机和运动轴控制来调整推片角度及速度,使得血液均匀的涂在载玻片上。
染色方式: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柱塞泵对样片滴加染色试剂A和试剂B,第二步是混匀,也是本设计的创新点,采用舵机抬升和下降载物台一定角度的方式模拟人工混匀的方式吗,既节省了试剂的使用量,也通过试剂与样片的充分接触提升了染色质量。
清洗方式:
(1)、浸泡式清洗:浸泡式清洗是在染色完成后,防止清洗过程中,样片自然晾干情况的发生,当系统接收到染色完成的信号后,由蠕动泵完成废液的清排和清洗液的注入,使样片充分浸泡在清洗液中。
(2)、流水式冲洗:流水式冲洗是通过两本蠕动泵配合,一个注水,一个排水,通过MCU微控制二者的流量,当各参数符合一定要求时,系统模拟为流水冲洗,使得残留在样本玻片表面的染色试剂顺利排走。
并且本设备有如下设计特点:1)全新的推片角度调整结构(设计加入了一个全新的血液粘稠度检测模块,利用检测到的血液粘稠度,经过固定算法计算,得到与之对应的推片角度和速度。推片模块可以调整推片角度及速度,能够让血液均匀的涂在载玻片上,提升血涂片制备的质量,从而提高染色质量)2)可升降阵列式斜槽染色仓结构(产品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染色片仓,片仓底部带有斜槽,并且可以控制升降。在染色过程中,将染片仓抬高,使片槽底部保持水平,使染色更加充分,同时能够减少试剂的消耗;清洗时将片仓发下,便于清洗和排废)3) 能高效处理多个样本(采用阵列式斜槽结构的染色仓,使染色试剂能够铺满载玻片涂片部分,而吸盘吸附部分不受影响,不会对吸盘产生污染,所以不会对下一玻片产生影响,能够高效处理多个样本,提高了效率) 4) 全自动化控制(设计使用了自动化控制,医护人员只需要把血液样本放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置好相应参数,就可以安心等待运行结束,然后结束之后取出片仓,从片仓中取出制备好的血涂片,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了安全等级)
本设计已经与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并开展实验。论文根据常规血涂片制备和染色的要求,给出了相应的高通量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的系统方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每个小模块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实物搭建和实验测试,使得该设备最终能够满足大通量的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的要求。该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使用人员只需放入样本,操作屏幕,等待,就可取出已经制备好的血涂片,全程无接触,能够有效保护操作人员;且设备操作简单,易于培训,对使用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能够使血液细胞学检查更为简单,可靠。
作者简介:陈正启(1995-),男,汉族,湖北省黄冈市人,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嵌入式医疗设备开发
【关键词】 白血病 血液细胞学检查 血涂片
1绪论
血涂片的制作包括推片和染色两大步骤,如果血片制备和染色不良:比如细胞重叠,分布不均匀,白细胞集中在边缘,细胞着色不够,界限不清晰,就会影响血涂片的镜下观测,使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直接影响对细胞的观察,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减少不良涂片,防止误判发生,提高血涂片质量,必须要尽可能地提高血涂片制备和染色水平。血涂片制备和染色的标准化是能够保证血涂片质量的关键。
当前市场上现存的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都普遍存在造价昂贵,自动化功能不够完善的弊端,本文旨在研发出一款适用于各类型医院、检测中心的低成本、高效、便捷的高通量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它能够进行全自动的推片染色工作,尽量避免人工干预。因此,该设备必须能够简化繁琐复杂的人工操作,稳定运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还要做到低成本,操作简单方便,推片染色效果好,成品率高。因此,高通量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应满足以下设计要求。
2系统方案设计
如图2-1所示,本作品设计出了一套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的全自动推片染色系统。该系统分为主控、推片、染色清洗、人机交互四大模块。其中,主控模块采用高性价比的STM32嵌入式处理器,完成多线程多任务控制;推片模块和染色清洗模块均采用三维移动平台和2个直线模组,前者完成载玻片传送、血液样本取样及推片,后者完成样本染色及清洗操作。位于染色清洗模块中的染色仓采用独特的阵列式浅斜槽结构,大大节省试剂用量,同时确保多玻片之间隔离,避免污染并方便清洗。该系统只需将装有血液样本的试管和空载玻片放置在指定位置,便可通过人机交互模块的设置完成对设备初始化和相应的设定,与进口设备相比此系统价格可降低近30%,也更符合国内众多医院的需求。具体工作方式如下:
血液推片模式:以血液粘稠度检测模块为基础,利用检测到的血液粘稠度,经过固定算法計算,得到与之对应的推片角度和速度。推片模块由舵机和运动轴控制来调整推片角度及速度,使得血液均匀的涂在载玻片上。
染色方式: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通过柱塞泵对样片滴加染色试剂A和试剂B,第二步是混匀,也是本设计的创新点,采用舵机抬升和下降载物台一定角度的方式模拟人工混匀的方式吗,既节省了试剂的使用量,也通过试剂与样片的充分接触提升了染色质量。
清洗方式:
(1)、浸泡式清洗:浸泡式清洗是在染色完成后,防止清洗过程中,样片自然晾干情况的发生,当系统接收到染色完成的信号后,由蠕动泵完成废液的清排和清洗液的注入,使样片充分浸泡在清洗液中。
(2)、流水式冲洗:流水式冲洗是通过两本蠕动泵配合,一个注水,一个排水,通过MCU微控制二者的流量,当各参数符合一定要求时,系统模拟为流水冲洗,使得残留在样本玻片表面的染色试剂顺利排走。
并且本设备有如下设计特点:1)全新的推片角度调整结构(设计加入了一个全新的血液粘稠度检测模块,利用检测到的血液粘稠度,经过固定算法计算,得到与之对应的推片角度和速度。推片模块可以调整推片角度及速度,能够让血液均匀的涂在载玻片上,提升血涂片制备的质量,从而提高染色质量)2)可升降阵列式斜槽染色仓结构(产品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染色片仓,片仓底部带有斜槽,并且可以控制升降。在染色过程中,将染片仓抬高,使片槽底部保持水平,使染色更加充分,同时能够减少试剂的消耗;清洗时将片仓发下,便于清洗和排废)3) 能高效处理多个样本(采用阵列式斜槽结构的染色仓,使染色试剂能够铺满载玻片涂片部分,而吸盘吸附部分不受影响,不会对吸盘产生污染,所以不会对下一玻片产生影响,能够高效处理多个样本,提高了效率) 4) 全自动化控制(设计使用了自动化控制,医护人员只需要把血液样本放入,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设置好相应参数,就可以安心等待运行结束,然后结束之后取出片仓,从片仓中取出制备好的血涂片,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了安全等级)
本设计已经与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并开展实验。论文根据常规血涂片制备和染色的要求,给出了相应的高通量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的系统方案,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每个小模块的方案设计,并进行了实物搭建和实验测试,使得该设备最终能够满足大通量的血液细胞学检查装置的要求。该设备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使用人员只需放入样本,操作屏幕,等待,就可取出已经制备好的血涂片,全程无接触,能够有效保护操作人员;且设备操作简单,易于培训,对使用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能够使血液细胞学检查更为简单,可靠。
作者简介:陈正启(1995-),男,汉族,湖北省黄冈市人,武汉纺织大学电子与电气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嵌入式医疗设备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