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阐释了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人文素质 高职教育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迫切要求抓住人文素质教育,突破就业瓶颈限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人保部称2009年2400万人待就业 含700万毕业生。与如此巨大的就业需求相比较,用人需求却日见萎缩。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一批中小企业关停倒闭,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用工需求急剧下降,并且这种不利影响正逐步扩大,出现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生产企业向内向型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的趋势。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甚至还在加劇,对实体经济影响究竟有多大,还未见底。大学生就业也将迎来非常的“冬天”,尤其是这700万中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答案只有一个:大学生要练好“内功”以备在找工作之时不因为自身原因而碰钉子。所谓“内功”,就是人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有了过硬的“内功”,就能够“任凭风浪起而稳坐钓鱼台”,就可以经受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而无不适应,就能够找到比较理想的就业出路。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的用人标准也为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例如,IBM用人标准可以用一个“I”和三个“C”来表示:“I”表示一个人的品德(integrity),3个“C”分别代表“沟通(communication)”、“协作(collaboration)”和“工作投入(concentration)”。这个标准与教育部提出的“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①相吻合。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经理及中国北方区校园招聘负责人刘节2009年05月26日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谈“喜欢招怎样的人”时,他强调了几点:“第一,我们这个行业决定了我们要一个很稳定的人,你要能够吃苦;再有你要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第三,你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世纪之交,美国的《未来学家》就提出“跨世纪的学生必须掌握哪些技能”的问题,提及的第一条,就是“能使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写作技能”。因为“写作有助于人们在整理思维、组织思路和进行比较过程中培养首创精神”。②
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是不断深化我国高职教学改革的成功法宝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③教育部门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其核心是创造力的开发。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参与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竞争。由此可见,推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与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是改革教育思想、人才培育模式的一种重要探索,它能在根本上引导我国高职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更深层的改革,它能从我国当代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出发,作为德育的补充,逐步提高当代高职生的精神生活品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文教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与技术教育相比,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体系,并且是相互渗透,合二为一的。人文教育更多是体现情感、意志、直觉及综合的非理性方面;而技术教育则是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辩的理性方面。对二者任何一方的偏颇,均会导致不良后果。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当今高职发展新趋势、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美国学者怀特赫在《教育目的》一文中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能教育是不完备的”,因此,以往轻视人文教育的问题已广泛被人们所重视,淡化人文教育已成为残缺的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掌握职业技能,达到提升人性与人力的相互统一,必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三、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当代高职生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个人发展完善的内驱力。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有很强的渗透力。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干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质需要高职阶段加以弥补和充实。尤其是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已经打了败仗,成了失败者,在他们的身上存在着过去和现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杨叔子说过:“教育,首先是教会如何做人,是要开发人性”,“人性的开发与培育,主要靠人文教育”。学生只有通过接受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学习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人文知识,积累人文知识,领悟人文思想,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学生才会关注自己,思考人生道路,培养职业兴趣,树立职业意识,进而利用人文思想来修正、补充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吸收所有前人所总结的精华,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增强抗挫折能力,使人文素养得到了培育提升,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科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人文素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能量和内驱力,终生受益。学生在精神上的追求,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引导着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方向,人文素质提高了,会产生新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需求,这种需求会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个人融入社会的必备条件
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人文与技能素质并重,且人文品质更具优先的地位,这已是全球人才学家和企事业决策者们的共识。因为,学生首先是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需要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用专业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④一个人只要有对社会的责任心、对他人的爱心、对自己的信心,他才会冲破狭隘功利主义思想束缚,成就、欣赏别人,他才会积极面对人生,他才会敬业守信,他才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他才会多做一些有利于集体,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高职毕业生如果人文素养不高,无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能力低,很难融入社会,且缺少发展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同样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明确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都需要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从而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继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甄金智;;加强大学人文教育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前沿;2008年03期
2.吴洁;;试论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作者简介:蒋艳娟,大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关键词:人文素质 高职教育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迫切要求抓住人文素质教育,突破就业瓶颈限制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人保部称2009年2400万人待就业 含700万毕业生。与如此巨大的就业需求相比较,用人需求却日见萎缩。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一批中小企业关停倒闭,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用工需求急剧下降,并且这种不利影响正逐步扩大,出现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生产企业向内向型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的趋势。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甚至还在加劇,对实体经济影响究竟有多大,还未见底。大学生就业也将迎来非常的“冬天”,尤其是这700万中的职业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怎样应对?答案只有一个:大学生要练好“内功”以备在找工作之时不因为自身原因而碰钉子。所谓“内功”,就是人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有了过硬的“内功”,就能够“任凭风浪起而稳坐钓鱼台”,就可以经受各种各样严峻的考验而无不适应,就能够找到比较理想的就业出路。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的用人标准也为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以适应市场的需要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例如,IBM用人标准可以用一个“I”和三个“C”来表示:“I”表示一个人的品德(integrity),3个“C”分别代表“沟通(communication)”、“协作(collaboration)”和“工作投入(concentration)”。这个标准与教育部提出的“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①相吻合。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经理及中国北方区校园招聘负责人刘节2009年05月26日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谈“喜欢招怎样的人”时,他强调了几点:“第一,我们这个行业决定了我们要一个很稳定的人,你要能够吃苦;再有你要有很强的学习欲望;第三,你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世纪之交,美国的《未来学家》就提出“跨世纪的学生必须掌握哪些技能”的问题,提及的第一条,就是“能使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写作技能”。因为“写作有助于人们在整理思维、组织思路和进行比较过程中培养首创精神”。②
二、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是不断深化我国高职教学改革的成功法宝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③教育部门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其核心是创造力的开发。只有具备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参与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竞争。由此可见,推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与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是改革教育思想、人才培育模式的一种重要探索,它能在根本上引导我国高职教育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更深层的改革,它能从我国当代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出发,作为德育的补充,逐步提高当代高职生的精神生活品位,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文教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与技术教育相比,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体系,并且是相互渗透,合二为一的。人文教育更多是体现情感、意志、直觉及综合的非理性方面;而技术教育则是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辩的理性方面。对二者任何一方的偏颇,均会导致不良后果。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适应当今高职发展新趋势、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美国学者怀特赫在《教育目的》一文中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能教育是不完备的”,因此,以往轻视人文教育的问题已广泛被人们所重视,淡化人文教育已成为残缺的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掌握职业技能,达到提升人性与人力的相互统一,必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三、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当代高职生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个人发展完善的内驱力。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有很强的渗透力。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和干扰,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质需要高职阶段加以弥补和充实。尤其是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已经打了败仗,成了失败者,在他们的身上存在着过去和现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杨叔子说过:“教育,首先是教会如何做人,是要开发人性”,“人性的开发与培育,主要靠人文教育”。学生只有通过接受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学习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人文知识,积累人文知识,领悟人文思想,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学生才会关注自己,思考人生道路,培养职业兴趣,树立职业意识,进而利用人文思想来修正、补充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吸收所有前人所总结的精华,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增强抗挫折能力,使人文素养得到了培育提升,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科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人文素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能量和内驱力,终生受益。学生在精神上的追求,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引导着对物质生活追求的方向,人文素质提高了,会产生新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需求,这种需求会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个人融入社会的必备条件
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人文与技能素质并重,且人文品质更具优先的地位,这已是全球人才学家和企事业决策者们的共识。因为,学生首先是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需要与他人和社会和谐相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用专业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④一个人只要有对社会的责任心、对他人的爱心、对自己的信心,他才会冲破狭隘功利主义思想束缚,成就、欣赏别人,他才会积极面对人生,他才会敬业守信,他才会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他才会多做一些有利于集体,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的事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高职毕业生如果人文素养不高,无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能力低,很难融入社会,且缺少发展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也同样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明确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都需要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从而达到高职教育的目的,继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甄金智;;加强大学人文教育 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前沿;2008年03期
2.吴洁;;试论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作者简介:蒋艳娟,大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