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中小学生呢!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出错是屡见不鲜、极为正常的事情。教育专家成尚荣说过:“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堂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倘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出现一丁点儿错,那是很不正常的;太完美了,只会让人觉得教师是在弄虚作假,是作秀。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而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能发现学生的错误,或者无视、忽视学生的错误,那么就会犯一个严重的错误——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这是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相悖而行。在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这种现象仍屡屡存在,值得警醒!
转变观念,正确对待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客观存在的,是学习活动中必然的产物,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呢?教师的态度又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在现实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是看到以下几种情况:
怕出错,课堂成了“几人堂” 有的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如果一路畅通无阻,学生不出现意外学习状况,师生对答如流、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那就是一堂精彩的课。这种情况在公开课、竞赛课中尤为突出。一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出错,害怕教学中出现预料不及的差错,以免造成尴尬的局面,影响正常的教学程序,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降低课的质量,往往把几十人的课堂中,变成了“几人堂”,精彩的对答只是在老师和几个优秀生之间进行,而把更多需要关注的学生置之度外。“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理性的老师都清楚,这样的“精彩”课堂的背后,是“表演”,是“炒冷饭”。
批出错,伤害学生自尊心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有的教师非但没有挖掘其可利用的资源、有价值的成分,反而采取简单甚至粗鲁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那就更不可原谅了。例如:听一位老师的课,某学生的回答错误,与老师期待的答案相差甚远,这位老师也就没理会他,把他晾在了一边,继续指名其他学生回答,以便尽快得到预设的答案。而该同学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许可,依然站着,一脸尴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笔者正好坐在该学生旁边,就示意他坐下。确实,有的老师对期待的回答,满心欢喜溢于言表,倍加赞许。而对不满意的回答,则态度冷漠,忽视学生的成果。同样坐下,前者用“请坐”,后者用“坐下”,甚至还能听到粗鲁的“笨蛋”“傻瓜”“你笨的像头猪”等之类的话语。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是最活跃的,学生的情感才得以舒展,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思维的成果,是参与探究的一个标志。简单甚至粗鲁地对待,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锐减,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学实践表明:宽容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教师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
运用机智,挖掘价值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错,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包容学生的错误。不仅仅局限于此,更为重要的是要运用教学机智,抓住这个教学契机,用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智慧,去发现和挖掘学生错误中有价值的因素,加以利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宝贵资源。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做呢?
预见错误,培养内省之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当下一次进行教学时,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前一班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教案会做出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其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进行预测,设计一些学生容易“上当”的练习。例如:教学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时(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学生虽然知道了“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但在实际计算800-200÷50时,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先算800-200,然后再计算600÷50;在计算50 50×3时也是如此。当一个算式中只有同一级运算时,比如计算60÷4×5,学生往往会先计算乘法,再计算除法,因为“先乘除”,“乘”字在前面,所以先做乘法,后做除法的;同样计算61-45 5时,学生往往会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又如:学习了简便计算后,口算25×4÷25×4,学生计算的结果等于1;受乘法分配律的干扰,计算480÷(4 8)时,会写成480÷4 480÷8。再如:学习了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后,设计以下练习:“张大伯家有一块菜地,长50分米,宽40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4米,宽10米。如果沿花圃四周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教师预见学生的错误,通过设计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让学生“上当”,在正确与错误的相互论证当中,“吃一堑,长一智”,不断促进学生内省能力的培养。
挖掘错误,建构自主意识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机智,捕捉住瞬间即逝的教学契机,挖掘学生错误回答中的有价值的东西,转化成教学的宝贵资源。学生的错误不是能够依靠老师的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而进行纠正的,而是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进行反复思辨、自我否定,从而使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例如:在用简便方法计算537-98时,笔者发现有以下几种做法:①537-100-2;②537-(100 2);③537-100 2;④537-(100-2)。笔者没有直接做出判断,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可以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发表意见。 生1:我认为第②种是错的!因为按照第②种的做法,根据计算顺序,应先算小括号里的100 2=102,那么就变成537里面减去102,而原题537里面减去98,多减了4,与原题不符,所以肯定错了!
生2:我也赞成!我计算了一下,从结果来看也不相等,说明有问题了。
(前一位学生的发言思路清晰,表达通顺,富有道理;加上后一位学生的补充,从两个角度来论证,理由更充分,得到全班学生的赞同。)
生3:我觉得第④种是正确的。因为根据刚才第②种的算法,同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100-2=98,就得到537-98,而原题也是537-98,大家都是537-98。我认为结果肯定相等,所以第④种是正确的。
生4:我认为第③种是对的。因为按照运算顺序,先算537-100,而原题是537-98,537里面多减了2,所以要补给它,就是再加上2,符合原题。而且我也计算过了,结果相等。所以我认为是对的。
生5:我认为第①种是错的。因为537里面先减去100,再减去2,相当于减去了102了,而原题是537里面只要减掉98,也多减了4,所以错了。
看似简单的一题,迸发出那么多智慧的火花,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捕捉学生的错误,变不利因素为有效资源,在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客观评价,尊重学生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利用有价值的因素,展开讨论、辩论,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否定,从而进一步达到认知平衡,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尊重出错的学生,并努力让他的“错”闪光,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不仅不以“错”为耻,而且还以“错”为荣,是一种贡献,给课堂增添了活力、生机,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设置错误,提升认知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错误,加以合理利用,转化为教学资源。而且,有时还可故意设置错误,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一步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笔者事先布置学生回家用塑料吸管分别做成10厘米、5厘米和4厘米三根吸管,然后用线依次首尾相连,穿成一个三角形面,而且需要人人动手完成,可以和父母共同参与。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当中,三角形早就不是陌生的了。在他们的头脑中,三角形就是有三个角,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的。他们甚至觉得,只要有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借用学生的这种认知定式,笔者就预先布置了以上这个作业,完全就是设置了一个错误。第二天数学课上,当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再请学生拿出完成的作品,顿时像炸开了锅,有的学生“义愤填膺”,满脸上当后的不满;有的一脸窘态,拿出一个扇形形状的;有的拿出一个开口的三角形形状的;也有居然做成功的……这正是笔者预想的效果!请学生分类展示,集体讨论:
①扇形形状的。
生1:所围成的这个面不是三角形,因为三条线段中,两条是直的,一条是弯的,不具备三角形三条线段都是直的这个特征。
②开口的形状的。
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现在只有两个角,所以也不是三角形。
生3:三角形三条线段是依次首尾相连的(围成),要封闭的。它有开口,所以不是三角形。
③围成的三角形面的。
生4:老师给我们挡上了,所以我把10厘米的剪成了6厘米的这样就能做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数据)
生5:我把5厘米的换成了8厘米的,也可以围成三角形面。(根据回答板书)
生6:我把4厘米的换成了7厘米的,也能围成。
师: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10厘米、5厘米和4厘米的不能围成三角形,而6厘米、5厘米和4厘米能行?10厘米、8厘米和4厘米的也能行?10厘米、5厘米和7厘米的也能行呢?这里到底蕴藏着什么规律呢……
下面的教学,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规律的探索,最后不仅得出三角形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而且还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得出三角形两短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明知是个错误,还故意如此设置,合理利用错误这个宝贵资源,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思维上的碰撞,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求,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观察、推测、分析、判断、总结等整个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真更实,使教学更加灵动。
参考文献
[1]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兆正.以学为核心,构建新型课堂关系——基于“颠倒课堂”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转型[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6).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心小学)
转变观念,正确对待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是客观存在的,是学习活动中必然的产物,是非常正常的一种现象。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呢?教师的态度又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在现实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是看到以下几种情况:
怕出错,课堂成了“几人堂” 有的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如果一路畅通无阻,学生不出现意外学习状况,师生对答如流、配合默契,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那就是一堂精彩的课。这种情况在公开课、竞赛课中尤为突出。一些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出错,害怕教学中出现预料不及的差错,以免造成尴尬的局面,影响正常的教学程序,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降低课的质量,往往把几十人的课堂中,变成了“几人堂”,精彩的对答只是在老师和几个优秀生之间进行,而把更多需要关注的学生置之度外。“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理性的老师都清楚,这样的“精彩”课堂的背后,是“表演”,是“炒冷饭”。
批出错,伤害学生自尊心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有的教师非但没有挖掘其可利用的资源、有价值的成分,反而采取简单甚至粗鲁的方式对待学生的错误,那就更不可原谅了。例如:听一位老师的课,某学生的回答错误,与老师期待的答案相差甚远,这位老师也就没理会他,把他晾在了一边,继续指名其他学生回答,以便尽快得到预设的答案。而该同学因为没有得到老师的许可,依然站着,一脸尴尬,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笔者正好坐在该学生旁边,就示意他坐下。确实,有的老师对期待的回答,满心欢喜溢于言表,倍加赞许。而对不满意的回答,则态度冷漠,忽视学生的成果。同样坐下,前者用“请坐”,后者用“坐下”,甚至还能听到粗鲁的“笨蛋”“傻瓜”“你笨的像头猪”等之类的话语。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是最活跃的,学生的情感才得以舒展,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学生的错误也是一种思维的成果,是参与探究的一个标志。简单甚至粗鲁地对待,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锐减,而且会使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学实践表明:宽容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教师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
运用机智,挖掘价值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错,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包容学生的错误。不仅仅局限于此,更为重要的是要运用教学机智,抓住这个教学契机,用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智慧,去发现和挖掘学生错误中有价值的因素,加以利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宝贵资源。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做呢?
预见错误,培养内省之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同样的教学内容,当下一次进行教学时,有经验的教师,会根据前一班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师的教学反思,对教案会做出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其中,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进行预测,设计一些学生容易“上当”的练习。例如:教学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时(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学生虽然知道了“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但在实际计算800-200÷50时,还是会有部分学生先算800-200,然后再计算600÷50;在计算50 50×3时也是如此。当一个算式中只有同一级运算时,比如计算60÷4×5,学生往往会先计算乘法,再计算除法,因为“先乘除”,“乘”字在前面,所以先做乘法,后做除法的;同样计算61-45 5时,学生往往会先做加法,后做减法。又如:学习了简便计算后,口算25×4÷25×4,学生计算的结果等于1;受乘法分配律的干扰,计算480÷(4 8)时,会写成480÷4 480÷8。再如:学习了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后,设计以下练习:“张大伯家有一块菜地,长50分米,宽40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一个长方形花圃长14米,宽10米。如果沿花圃四周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教师预见学生的错误,通过设计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让学生“上当”,在正确与错误的相互论证当中,“吃一堑,长一智”,不断促进学生内省能力的培养。
挖掘错误,建构自主意识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机智,捕捉住瞬间即逝的教学契机,挖掘学生错误回答中的有价值的东西,转化成教学的宝贵资源。学生的错误不是能够依靠老师的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而进行纠正的,而是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进行反复思辨、自我否定,从而使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例如:在用简便方法计算537-98时,笔者发现有以下几种做法:①537-100-2;②537-(100 2);③537-100 2;④537-(100-2)。笔者没有直接做出判断,而是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可以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发表意见。 生1:我认为第②种是错的!因为按照第②种的做法,根据计算顺序,应先算小括号里的100 2=102,那么就变成537里面减去102,而原题537里面减去98,多减了4,与原题不符,所以肯定错了!
生2:我也赞成!我计算了一下,从结果来看也不相等,说明有问题了。
(前一位学生的发言思路清晰,表达通顺,富有道理;加上后一位学生的补充,从两个角度来论证,理由更充分,得到全班学生的赞同。)
生3:我觉得第④种是正确的。因为根据刚才第②种的算法,同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100-2=98,就得到537-98,而原题也是537-98,大家都是537-98。我认为结果肯定相等,所以第④种是正确的。
生4:我认为第③种是对的。因为按照运算顺序,先算537-100,而原题是537-98,537里面多减了2,所以要补给它,就是再加上2,符合原题。而且我也计算过了,结果相等。所以我认为是对的。
生5:我认为第①种是错的。因为537里面先减去100,再减去2,相当于减去了102了,而原题是537里面只要减掉98,也多减了4,所以错了。
看似简单的一题,迸发出那么多智慧的火花,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捕捉学生的错误,变不利因素为有效资源,在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数学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客观评价,尊重学生 在教学中,笔者常常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利用有价值的因素,展开讨论、辩论,引导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否定,从而进一步达到认知平衡,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尊重出错的学生,并努力让他的“错”闪光,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不仅不以“错”为耻,而且还以“错”为荣,是一种贡献,给课堂增添了活力、生机,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设置错误,提升认知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错误,加以合理利用,转化为教学资源。而且,有时还可故意设置错误,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一步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笔者事先布置学生回家用塑料吸管分别做成10厘米、5厘米和4厘米三根吸管,然后用线依次首尾相连,穿成一个三角形面,而且需要人人动手完成,可以和父母共同参与。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当中,三角形早就不是陌生的了。在他们的头脑中,三角形就是有三个角,有三条线段,首尾相连的。他们甚至觉得,只要有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借用学生的这种认知定式,笔者就预先布置了以上这个作业,完全就是设置了一个错误。第二天数学课上,当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再请学生拿出完成的作品,顿时像炸开了锅,有的学生“义愤填膺”,满脸上当后的不满;有的一脸窘态,拿出一个扇形形状的;有的拿出一个开口的三角形形状的;也有居然做成功的……这正是笔者预想的效果!请学生分类展示,集体讨论:
①扇形形状的。
生1:所围成的这个面不是三角形,因为三条线段中,两条是直的,一条是弯的,不具备三角形三条线段都是直的这个特征。
②开口的形状的。
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现在只有两个角,所以也不是三角形。
生3:三角形三条线段是依次首尾相连的(围成),要封闭的。它有开口,所以不是三角形。
③围成的三角形面的。
生4:老师给我们挡上了,所以我把10厘米的剪成了6厘米的这样就能做成。(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数据)
生5:我把5厘米的换成了8厘米的,也可以围成三角形面。(根据回答板书)
生6:我把4厘米的换成了7厘米的,也能围成。
师: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10厘米、5厘米和4厘米的不能围成三角形,而6厘米、5厘米和4厘米能行?10厘米、8厘米和4厘米的也能行?10厘米、5厘米和7厘米的也能行呢?这里到底蕴藏着什么规律呢……
下面的教学,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数据进行规律的探索,最后不仅得出三角形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而且还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得出三角形两短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明知是个错误,还故意如此设置,合理利用错误这个宝贵资源,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思维上的碰撞,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求,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观察、推测、分析、判断、总结等整个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使课堂变得更真更实,使教学更加灵动。
参考文献
[1]郑毓信.国际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兆正.以学为核心,构建新型课堂关系——基于“颠倒课堂”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转型[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5(6).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