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黑洞照片被网友们玩坏了

来源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mahoo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一张照片很火,照片中的主角体形有点像甜甜圈,肤色有点像“小太阳”,总体看起来像一个燃烧不均的火焰圈。其实这张照片本身并没有多特别,它能火遍全网络主要是因为这个圈圈里圈的是的。大家好,我是来自室女座星系团中M87星系中心的黑洞。没想到我们原本待在暗处的黑洞家族因为这张照片一下子登上了热搜榜。既然大家现在这么关注我,那我就给你们讲讲关于我的家族和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地地道道的“吃货”
  我们黑洞家族跟历史上的好多名人都有关,比如提出广义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得出“史瓦西解”的史瓦西、第一次提出我们家族名字的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等等。能跟这么多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扯上关系,足以证明我们黑洞家族在宇宙中的地位不一般。如果按照官方说明来介绍我们的身份实在是太深奥,同学们就简单地把我们理解为一群生活在宇宙中、质量和引力都非常大的“吃货”吧。说到“口乞”,我现在还没发现有谁比我们家族更厉害。我们不仅什么都“吃”,还可以一直“吃”。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我们能够得到,最终都会进到我们的“肚子”里。做“吃货”,我们可是很称职的。
  “曲线救国”拍照片
  虽然我们黑洞家族一直是“幕后工作者”,但我们黑洞家族的名字早就传遍了大街小巷,从约翰·阿布博尔德·惠勒正式为我们家族命名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了,人们对我们的研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和大熊猫的愿望差不多,科学家们也一直希望能给我们拍张照片,毕竟无图无真相呀!虽然大家在大屏幕上见过我们,但那都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虚构出来的,没人知道那究竟是不是我们的“庐山真面目”。这个愿望一直没变成现实的原因是科学家们看不到我们。想一想,黑洞洞的我们待在黑洞洞的宇宙中,别说科学家们看不到我们,我都不知道我的兄弟姐妹长啥样。不过,看似已经无解的问题,最终还是被聪明的科学家们找到了突破口,他们想到了一招“曲线救国”的方法。既然拿我们没办法,那就从我们身边的下手,比如会在我们周围出现的吸积盘和喷流。这是两种会产生明亮的光和大量辐射的现象,它们很容易被科学家们探测到。拍到了它们,也就意味着拍到了我们的身影。这个方法就好比穿着隐身衣的你遇上了下雨天,虽然人们看不到你,但看周围的雨水就能确定你的存在。
  事件视界望远镜“天团”
  既然有了寻找我们的办法,那是不是随便找个望远镜就能发现我的家族成员了呢?事情当然不会那么简单,不然我的这张“黑洞照”也不會引起这么大的轰动。第一,人们想确定我们的存在非常不容易,像我这样的超大质量黑洞,更是要下很多功夫。据说,在银河系里,我有上千万个块头比较小的兄弟姐妹,但目前真正在你们人类那里有“备案”的只有可怜的二十几个。第二,虽然现在望远镜家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无论它们家族中的哪个成员想凭一己之力观测到我们,都是“痴人说梦”。我们家族成员的特点是质量非常大,但尺寸相对小得可怜,再加上距离地球本来就非常遥远,想看到我们真的非常困难。就拿我来说,我距离地球5 500万光年,根据人们的计算,想要在地球上看到我的身影,基本相当于要在地球上看清一个“生活”在月球的苹果的容颜,难度可想而知。这么高的难度,自然没一个望远镜能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不过,一个不行,可以多个。这次科学家们就用8台全球顶尖的望远镜组成的“天团”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观测。据说,这个“天团”组合的能力可以和一台口径与地球直径相当的“超级巨无霸”望远镜媲美。对了,这个“天团”还有个专用名字——“事件视界望远镜”。
  知识链接
  构成事件视界望远镜“天团”的8个成员“居住”的地方都充满了挑战,有“待在”沙漠里工作的,有“跑到”火山上“安家”的,有在山区“待命”的,还有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挨冻”的。要让这些全球顶尖的“大咖”一起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学家们在调试的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事件视界望远镜于2017年开始对黑洞进行集中拍摄。
  “洗照片”进行时
  2017年开始拍摄,2019年才首次看到我的照片,相信有不少同学会问,这中间间隔的两年干啥了?答案是“洗照片”。要知道想给我拍张照片,可不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首先,在对我进行观测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量非常庞大。据说,仅一个晚上的数据量就能达到2PB( 1PB=1 000TB=1 000 000GB),这么大的数据量处理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其次,科学家们在处理这些数据时还会遇到新的技术难题,解决这些难题自然也会需要不少的时间。最后,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科学家们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还有验证和校对的环节,这都是需要时间的。总之,一句话,在你们看到的这张照片的背后是科学家们巨大的付出。
  小照片大意义
  当然,科学家们费了这么大劲把留有我身影的照片公布于众可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看个新鲜,这里面还有很多科学意义呢!比如,有图有真相,我的“黑洞照”的出现直接给人们提供了我们家族在宇宙中存在的“视觉”证据,同时也验证了爱因斯坦曾经提出的伟大预言;随着照片的公布,科学家们对我们家族的“进食”过程也可能会有新的理解;这样的“黑洞照”对科学家们测量我们的质量也会有帮助,等等。当然,目前的研究和发现只能算是一个起点,相信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望远镜的加入,科学家们一定会发现更多关于我们的“小秘密”,我的兄弟姐妹的照片也许会陆续被曝光,那些关于我们的奥秘也会一个接一个被揭开。一想到我这个“幕后工作者”以后可能就要在大家的眼皮底下“生活”了,还真有点不习惯呢!
其他文献
说到杜甫,相信同学们已经诵读过不少他写的诗篇。杜甫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作为杜甫诗作中的精品,这首《登高》也常被推举为七言律诗中的上乘之作,被称为“七律之冠”。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隐
期刊
公元前6世纪,当时崇尚拜火教的波斯人认为凡俗之人的气息是不洁的,所以每当举行宗教仪式时,要求信众以布遮面,以防被外界不洁之物所玷污。这可以算是口罩最早的原型。   1861年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空气中存在会使食物腐败的微生物。   1897年   英国一位外科医生在纱布内装了一个细铁丝的支架,使纱布与口鼻间留有间隙,使呼吸更顺畅,口罩也不易被唾液弄湿。   1895年  
期刊
飞机的窗户为什么是椭圆的?   其实,最初飞机的窗户并不是椭圆形的,而是矩形的。为了减少飞行阻力、降低油耗以及避免低压层的气流,飞机飞得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内部空气和外界空气之间的压力差就会越来越大。由于机舱内压力很大,当窗户为矩形时,在4个角上会发生应力(应力,即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集中,容易在内部产生裂纹。而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又承受着各种载荷,这都对机身的材料造成一定程度上
期刊
人类是进化而来的,在其化许多生命的发展历程中,进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化是一种伟大的自然力量,它是如此神奇,以至于科学家希望在实验室里模仿生命的进化方法,实现生物大分子(主要是蛋白质)的快速进化。这种掌控生物大分子进化的方法,被称为“定向进化”。美国科学家弗朗西丝.阿诺德、乔治.史密斯和英因科学家格雷戈里.温特因为在定向进化研究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  酶的定向进化
期刊
鸭跖草花最醒目的两片花瓣拥有一尘不染的蔚蓝,就像纯净的天空,蓝得能涤荡一个人的灵魂。我不禁疑惑:这鸭跖草花是风儿吹落的片片蓝天吗?   与众不同的雄蕊   精致动人的不仅仅是花瓣,鸭跖草将自己的雄蕊也设计得别出心裁!   在植物的眼里,美丽的花瓣对本身并无多少用处,不过是些衣着光鲜的配角,用以招蜂引蝶,吸引“媒人”的眼眸。而相对低调的花蕊,才是演绎植物传宗接代的主角。   鸭跖草用6根分工不同的雄
期刊
当我们打开一袋可口的零食时,可能会注意到包装袋里有一个特殊的小袋子。袋子上面通常都标注着“不可食用”“不可开袋”“幻儿勿取”等提示。如果找开包装用用手摸一摸,你会发现里面有颗粒状或粉末状的物质。这些物质到底是什么?小小的一包又是如何保证食物美味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寻的食品干燥剂和脱氧剂了。  顾名思义,干燥剂就是能够除去水分的物质,而脱氧剂则是指能除去氧气的物质。因为不同的食品对保存条件各有
期刊
要换心脏,3D打印一个就成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4月15日宣布,他们利用患者细胞和生物材料,首次成功设计和打印出充满细胞、血管并有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脏。3D打印的人工心脏是以人体细胞和具有患者特异性的生物材料作为生物打印原料制成的。虽然,在现阶段这颗3D打印心脏的大小仅适合兔子,但研究人员相信,采用相同的技术,他们能够获得尺寸更大的人类心脏。研究人员下一步打算先进行动物心脏移植实验,并最终
期刊
为什么夏天小朋友留在车内会有危险?  在炎热的天气里,停在露天的汽车车内温度上升很快。阳光从车玻璃透射进车内,热量却无法发散出去,车内温度会越来越高,甚至几十分钟就会上升到50℃以上。如果把小朋友留在车内,他(她)又无法自己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逃生,那么在高温环境下就会出现危险。随着在高温环境内的时间延长,小朋友的体温调节功能会失调,从而引起神经器官损伤,也就通常所说的热射病。而小朋友在这种环境里
期刊
说到骨骼,也许同学们都知道,成人有206块骨骼,儿童有217~218块,初生婴儿多达305块;骨骼有大有小……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呢?你近距离观察过骨骼吗?你知道每根骨骼的作用是什么吗?你知道人体的骨骼和动物的骨骼有什么不同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骨骼世界,一探究竟吧!  动物和人的骨骼差异  在超过100万种的各种动物中,只有人会用两只脚直立行走(两足直立行走),这主要是因为人有独特的骨
期刊
在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5单元《人体的“司令部”》》的第1课《大脑》中,同学们了解了大脑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明的大脑有记忆力和创造力,还深入学习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对于人工智能这个人类智慧彗的产物,我们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也让很多人心存疑惑: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它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未来的人工智能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我们就跟随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孙晨晨老师,一起走进本期的“加油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