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早期胃癌采用胃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82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实验组采用胃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根治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及胃肠通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6个月内实验组患者的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對照组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胃癌患者采用胃部分切除术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效果比较显著。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部分切除术;疗效分析
早期胃癌的概念是由日本胃癌研究会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提出,指的是癌腺只局限于黏膜中或黏膜下层,淋巴结并不一定发生转移[1]。近年来,早期胃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国早期胃癌患者占所有胃癌患者的6%-9%[2]。如何对早期胃癌开展有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已经在医学上受到普遍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胃癌的治疗越来越多的采用胃部分切除术,这样能够保留幽门,控制胃排空功能,并抑制十二指肠反流。我院近年来对胃癌早期患者行胃部分切除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2月-2014年1月共收治早期胃癌患者82例,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年龄53.7±12.5岁;胃病史1-21年,平均9.3±5.6年;82例患者中有24例无明显症状,其余5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上腹隐痛或不适、轻度贫血、泛酸等症状;发病部位分布:胃窦37例,胃体26例,贲门19例;病灶分布:凹陷型41例,隆起型25例,表浅型16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治手术进行治疗,按照常规手术的操作步骤进行。切除部分原发病灶、十二指肠的第一部分、胃远端2/3或4/5、区域淋巴结、局部浸润脏器及大小网膜。
实验组患者采用胃部分切除术: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把手术切口定于上腹正中的位置,探查病灶部位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于幽门近侧约2.5cm处做胃切除线的标记,并对胃小弯侧与大弯侧做相应的处理。胃部分切除包括胃远端切除线和幽门括约肌远侧缘距离保持约3cm,近端切除线与肿瘤边缘距离约5cm。以幽门括约肌中十二指肠侧为界,选幽门近侧约2.5cm进行胃部分切除,通过GIA于Demel线上行胃大部分的切除。保留患者的幽门支、前后干、腹腔支及迷走神经支。清除胃体周围部分淋巴结,切除完成之后做胃胃端吻合的处理,吻合口距幽门约2.5cm.
手术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保切口的上下边缘无肿瘤细胞存在,并做术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5年。在患者完成术后胃排空功能检查之后,于术后14d起吞服钡餐,观察钡剂穿过残胃所用时间。在术后6个月时测量两组患者的体重,并做好记录。调查两组患者在随访5年内的生存率及胃癌复发率并做好记录。记录胃肠通气时间,以及从手术结束到胃管拔出时胃肠的通气时间。对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得数据以SPSS19.01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排空时间、肠胃通气时间及体重增加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胃排空时间、肠胃通气时间及体重增加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多见的恶性肿瘤,对人们的健康 造成严重危害。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多为呕吐、恶心、食欲减退、泛酸、轻度贫血等。患者等到症状明显时再就诊,就已经发展为中晚期了,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早期胃癌的确诊率及患者5年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临床上治疗早期胃癌一般采用常规根治术及胃部分切除术。常规根治术后容易引发倾倒综合征、胆汁反流行胃炎等并发症,而胃部分切除术能够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对照组为46.34%,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胃排空时间、肠胃通气时间及体重增加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对早期胃癌患者行胃部分切除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胃部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及胆囊收缩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因此,胃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胃癌的比较理想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小春.胃部分切除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11(20):168-169
[2]刘郁鹏,蒋松琪,朱汉达.早期胃癌保留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交通医学.2010.24(5):538-540
[3]曹亮,胡祥,等.早期胃癌行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胃部分切除术85例经验[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3.7(1):23-28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部分切除术;疗效分析
早期胃癌的概念是由日本胃癌研究会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提出,指的是癌腺只局限于黏膜中或黏膜下层,淋巴结并不一定发生转移[1]。近年来,早期胃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我国早期胃癌患者占所有胃癌患者的6%-9%[2]。如何对早期胃癌开展有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已经在医学上受到普遍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胃癌的治疗越来越多的采用胃部分切除术,这样能够保留幽门,控制胃排空功能,并抑制十二指肠反流。我院近年来对胃癌早期患者行胃部分切除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2月-2014年1月共收治早期胃癌患者82例,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为32-69岁,平均年龄53.7±12.5岁;胃病史1-21年,平均9.3±5.6年;82例患者中有24例无明显症状,其余5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上腹隐痛或不适、轻度贫血、泛酸等症状;发病部位分布:胃窦37例,胃体26例,贲门19例;病灶分布:凹陷型41例,隆起型25例,表浅型16例。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根治手术进行治疗,按照常规手术的操作步骤进行。切除部分原发病灶、十二指肠的第一部分、胃远端2/3或4/5、区域淋巴结、局部浸润脏器及大小网膜。
实验组患者采用胃部分切除术: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把手术切口定于上腹正中的位置,探查病灶部位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于幽门近侧约2.5cm处做胃切除线的标记,并对胃小弯侧与大弯侧做相应的处理。胃部分切除包括胃远端切除线和幽门括约肌远侧缘距离保持约3cm,近端切除线与肿瘤边缘距离约5cm。以幽门括约肌中十二指肠侧为界,选幽门近侧约2.5cm进行胃部分切除,通过GIA于Demel线上行胃大部分的切除。保留患者的幽门支、前后干、腹腔支及迷走神经支。清除胃体周围部分淋巴结,切除完成之后做胃胃端吻合的处理,吻合口距幽门约2.5cm.
手术过程中对两组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保切口的上下边缘无肿瘤细胞存在,并做术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5年。在患者完成术后胃排空功能检查之后,于术后14d起吞服钡餐,观察钡剂穿过残胃所用时间。在术后6个月时测量两组患者的体重,并做好记录。调查两组患者在随访5年内的生存率及胃癌复发率并做好记录。记录胃肠通气时间,以及从手术结束到胃管拔出时胃肠的通气时间。对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对所得数据以SPSS19.01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卡方进行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排空时间、肠胃通气时间及体重增加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胃排空时间、肠胃通气时间及体重增加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多见的恶性肿瘤,对人们的健康 造成严重危害。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多为呕吐、恶心、食欲减退、泛酸、轻度贫血等。患者等到症状明显时再就诊,就已经发展为中晚期了,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早期胃癌的确诊率及患者5年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临床上治疗早期胃癌一般采用常规根治术及胃部分切除术。常规根治术后容易引发倾倒综合征、胆汁反流行胃炎等并发症,而胃部分切除术能够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1%,对照组为46.34%,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胃排空时间、肠胃通气时间及体重增加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对早期胃癌患者行胃部分切除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胃部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胃排空功能及胆囊收缩功能,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因此,胃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胃癌的比较理想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小春.胃部分切除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3.11(20):168-169
[2]刘郁鹏,蒋松琪,朱汉达.早期胃癌保留幽门的胃部分切除术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交通医学.2010.24(5):538-540
[3]曹亮,胡祥,等.早期胃癌行保留幽门及迷走神经胃部分切除术85例经验[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3.7(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