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制造”抛出“绣球”

来源 :中国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t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观“意大利制造”
  
  身着笔直古匀铅笔裤、双手插在裤袋中、面带礼貌的微笑,鞋展上意大利皮鞋制造商们留给笔者的第印象就是:绅士又略带拘谨。然而,当笔者走上前仔细端看样鞋时,与他们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不少。
  Augusto Gaudenzi是35家参展的本土品牌中FioraRfelo品牌的销售经理,与笔者开起玩笑时依然有着孩童般的单纯,他轻触笔者脚上的鞋,一脸自信地说:“这是皮的,而且是小牛皮。”
  笔者了解到,成立于1976年的Fioranfelo位于意大利马尔凯大区中心地带Falerone市,主要生产女鞋,是典型的家族企业,拥有3名设计师。早些年,品牌出口地仅限于英国、法国、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公司达产时的日产量在800双/天。而这一数字到了浙江温州的中型规模皮鞋生产企业,一条流水线的日产量就在1万双/大。
  Augusto Gaudenzi并不避讳近几年公司产量的下滑“不仅是我们一家品牌,我想在意大利,大多数鞋企都面临着减产的困境。这里面,一部分是受欧元对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但意大利皮鞋‘真、轻、软’的品质并不会缩水。一只皮鞋从放样到整只鞋的组装,至今还需要经过10多道工序。”
  展区内,笔者从多家参展品牌商中了解到,意大利皮鞋多年来延续真皮制作的传统风格,在强调质感的同时要求成品鞋重量轻,同时在帮材及底材上追求“软”的舒适感。令笔者颇感意外的是,目前,意大利皮革的原材料大多从南非一些国家进口。而在鞋面的装饰工艺上,意大利人从上世纪70年代就学会通过激光切割等高科技手段设计出微型皮革的网状材料。
  
  品牌知名度:进军国内市场的敲门砖
  
  作为这次鞋展的举办方,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简称ICE)于1926年成立以来,在中国已设有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办事处。近几年,ICE每年在中国组织约100余项贸促活却,其投入资金已占政府促进预算的14%左右。
  ICE北京办事处副代表杰比诺用一组数据向笔者介绍了意大利皮鞋品牌出口中国的概况:“据ICE统计,2006年意大利向中国出口的皮鞋贸易总额达到6600万美元,这一数字到了去年达到1.48亿美元,去年,意大利全年的鞋业总产值达到70亿欧元,其中八成来自出口。”
  “作为最能反映意大利传统工业历史、时尚设计和精良制作的一大行业,意大利的制鞋产业链集中在当地23个大区,包括已为中国经销商熟悉的马尔凯太区、托斯卡纳大区等。”
  据悉,前来参加鞋展的外埠经销商在京的一切行程费用均由ICE解决。面对世界鞋都的热情召唤,经销商有的现场下单,带回当地的“外贸精品店”试探市场反应。有的经销商则显得谨慎许多。
  —位主营温州品牌“奥康”代理业务的温州贸易商告诉笔者:“意大利品牌要想全面进军国内市场,品牌知名度是一块很重要的敲门砖。鞋展上的皮鞋品牌在款式上的确做到了新颖别致,我这次从温州特意赶来就是为了听听现场参展商对意大利制鞋工艺的介绍。”
  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零售业的日益开放使得国际品牌直营店大批进入国内市场,许多由温州人代理的啄木鸟、华伦天奴等品牌被迫转向二、三线城市。寻找有潜力的国际品牌成为温州众多贸易人士的当务之急,温州奥康集团于去年收购意大利万利威德的全球品牌经营权,踏出了中国皮鞋制造商收购国外品牌的第步。
  然而,国内品牌大手笔买下洋品牌,令其成为自己的海外研发部门,也有自己的一番考量。这位负责人向笔者盘了一笔账:“目前,一双意大利鞋在当地的成本价大概在66欧元左右,出口到国内再进入商场,均价就要超过4DOO元。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的提高。”
  
  洋品牌对中国市场繁衍能力的担忧
  
  笔者注意到,早在今年3月份,7家意大利皮鞋制造商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出公告,集体转让股权。如此大批量来华融资,其规模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北交所投资服务中心相关人士告诉笔者,这7家意大利皮鞋制造商的规模从400万欧元到1700万欧元不等,尽管前后有多家国内贸易商问津,其中也不乏资金雄厚的大集团,但意大利皮鞋制造商们却有着自己的担忧。
  “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剽行能力一直持有顾虑,尤其是有着中国鞋都之称的温州。”这位人士对记者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以中小型私营企业居多的意大利皮鞋制造商们手中的现金流捉襟见肘。尽管并购门槛降低许多,他们在主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更希望自己的品牌形象能走的长远。
  谈及温州人与国际品牌的结缘,鞋展现场一位从事贸易行业20多年的贸易商对笔者说:“在温州,仅永嘉、瑞安一带就有3000多家国际品牌代理商。代理的品牌大多是金利来、花花公子、梦特娇、皮尔·卡丹等等。但是,代理行业已经是‘昨日黄花’。温州人现在自己也会设计皮鞋,而且设计的水平在国内已经排在前列。”
其他文献
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很多经济发达体都深陷衰退。虽然英美等国的经济开始出现“回暖”,但复苏之路仍不确定,而且失业率有增无减。如何保住手中饭碗对大部分普通百姓而言是当务之急,“最佳工作”只能想想而已。不过,仍有一些公司各出奇招,为惶恐于衰退与失业中的人们增添—份遐想空间。  这些“最佳工作”是何种差事,又有哪些人能如此幸运呢?英国人向来自称“点子大王”,创意产业在当地发展迅速,而且日益成
期刊
一个成功又不失自我品味的男人,衣橱里除了衬衫、西服,想要彰显自身的身份和独特的鉴赏力,不可或缺的就是“与时俱进”的配饰。不要以为配饰是女人的专利,手表、眼镜、钢笔、皮带、袖口甚至打火机、皮夹,每一样都要进行仔细选购和搭配。与女性饰品的装饰性相比,男性饰品更具实用性。这些男士必需的随身品,对塑造男人形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细节之处经过雕琢,就能成为点睛之笔。男性在饰品的选择上要注意整体的协调性,
期刊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日本的媒体很愿意去宣传自己的企业,并宣传这些企业的创新形象,其目的是为了树立和加深消费者对日本以及日本企业积极创新的感受和记忆。  这种传播,日本企业和媒体坚持了很多年,相信还将坚持下去,他们是为了改变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产品留给世界市场“低质廉价货”这个代名词的印象。日本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创新突围,经过努力,日本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得以“脱胎换骨”,企业实现的财富得以“水涨船
期刊
为何要节选80年?    “1930·2010这个推介主题看似横空出世,实则是蓄谋已久。”上海市旅游局新闻发言人程梅红笑言,在迎接世博会倒计时300天的节点赴京、津促销,规模之大近十年来首次,“2010年世博会期间,上海将迎来7000万游客,预测数据出来后,我们很快做了分析,在此期间旅游市场的主力军依然是国内游客。很多人都知道上海有东方明珠、城隍庙、金茂大厦,这些固然是上海的旅游招牌,但是如果说知
期刊
经济危机当前,在钱袋尚饱的中国企业向日趋式微的国际知名品牌频频伸出橄榄枝的背景下,“中国民企收购皮尔·卡丹”这则消息不胫而走:中国南方某媒体称“广州市健升贸易有限公司出价2亿欧元购买皮尔·卡丹品牌,将在—个月内达成协议”。坊间顿生波澜,力挺与反对两大阵营的争辩可谓激烈。    红脸与白脸的对唱    然而6月29日,皮尔·卡丹公司否认了中国媒体有关其将出售所有品牌的报道。“这不是要卖整个皮尔·卡丹
期刊
对现代都市里终日繁忙的人们来说,便利的网络购物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日本网络购物市场近几年一直稳定增长,商品包罗万象的大型购物中心式网站逐渐成为网购的“主场”。  日本网购的兴盛与其硬件环境发展密不可分。日本总务省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早在2007年年末,日本互联网用户达8811万人,人口普及率为69%:面向消费者的(B2C和C2C)电子贸易市场规模在2006年时就已达4.4万亿日元,同比大幅增长27
期刊
身在异地,没有家人朋友途中相伴,身边的旅行箱往往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选择一个风格简洁不失优雅,又具有高级制作工艺的旅行箱无疑也会体现箱包主人的身份特质和高雅品味。就像LV创始人路易威登先生说的那样:“让我看你的旅行箱,我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我们周游世界时,人体胸腔保护重要器官,行李箱则在我们旅行和把财产放在里面安全运输时扮演了同样的角色。”一向以天马行空的创意为乐的鬼才设计师亚历山大
期刊
在2009年7月这个骄阳似火的盛夏,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2》在中国内地市场创下了12天票房突破3亿元的新纪录,而作为该影片系列服饰中国唯一品牌合作方的美特斯邦威(Meters/bonwe),则已经开始收获《变形金刚2》带来的营销成果:不仅有影片中的植入式广告,还有变形金刚系列服饰热卖,变形金刚系列产品广告片热播……中国本土品牌美特斯邦威是如何携手变形金刚的?二者有哪些具体的合作,又分别从中收获了什
期刊
“独中三元”在绿茵场上或许有些可遇不可求,然而足坛的“帽子戏法”应用到商界却亮点频频。从拿到首张“输美水产绿卡”、独获“中国制造”零关税,到鲜活对虾首次直通香港,水产大亨广东湛江国联集团在进军国际品牌的道路上,已完成三次漂亮的进攻。如今。布阵内销的国联能否为打造中国对虾第一品牌实现完美转身?    与Acc的不解之缘    内地鲜活对虾直通香港首发仪式前,笔者来到了广东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期刊
7月底,徐工集团以“奋斗,奔向世界级”为主题举行了20周年纪念活动。这个由徐州重型机械厂、徐州工程机械制造厂、徐州装载机厂和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组建而成的工程机械集团,从年销售额3.5亿元的小规模企业,发展为年销售额400亿元的大型综合集团,并始终位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位置,成为了行业产品品种系列最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一个曾经面临种种困难甚至危机的老国企,如今为什么能够长期立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