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围绕着航线维修的方案制定、过程控制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航线;维修;措施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8-0222-01
1 前 言
飞机是我们常见的交通工具。飞机航线的安全是每一个航空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航线的维修效率高低也关系到航空公司的效益。
2 维修方案制定
维护程序,维护计划和维护程序是维护工作顺利维护的指导性文件。维护程序(MRB)是由航空公司和制造商组成的工业指导委员会(ISC)组织制定运输经营人维护计划的框架和基础。
由MSG-3维护理论制定的初步最低定期检查和维护要求,并由局方为特定运输等级或已安装的发动机批准,以确保民用飞机的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制造商的维护计划文件(MPD)使航空公司可以轻松地参照本文档制定合规维护计划(AMP),并更合理地执行维护计划和相关规定。维护计划提供详细信息,例如计划维护工作所需的手动维护,每个维护间隔计划的维护任务项目以及维护工作组合后的手动和维护停机时间分析。航空公司制定的维修计划(MP)是维修飞机的最后基础。
3 预见性航线维修管理的闭环控制
持续适航维护计划(CAMP)是行业内最高级别的安全管理。它包含连续分析和监督系统(CASS)等10个要素,CASS不断分析和监控CAMP的有效性,以确保实现CAMP的安全目标。通过持续的分析监督和实时数据监控,确保CASS的维护方案和维护手册的有效性,并达到预期效果。从运营角度来看,CAMP绩效指标是飞机可用率。如果由于维修原因飞机不可用,则意味着计划维护任务的效果不如预期,或维护管理计划需要进一步改进。航空维修方案继续改善,以实现预期的运营指标。预测性路线维护管理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级属于生产经理的管理责任范围。要求提前发现故障,以便有足够的处理时间来减少对操作的影响;及时管理和改进,以便更容易检测或避免日常维护的发生。目标是通过生产管理来控制车队的技术条件并满足运营需求。
第二级属于主管工程师的技术管理责任范围。要求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处理,避免或减少对操作的影响;之后,可以及时进行技术总结,以便下次更好更快地处理。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技能。目标是通过技术管理来控制独立技术的状态,以满足运营需求。
目前,公务机公司实行基于工程师责任制的扁平化管理。主管工程师负责管理飞机的工程管理,航线技术管理,航线维护和发布。由于这种特殊的跨部门管理方法,分工相对较弱,相反,生产经理直接管理工程师的路线技术。第一级路线维护管理要求生产经理在执行系统管理时扮演工程师的助理和辅导员的角色,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性总体控制。
第一层级(生产经理)的航线维修管理思维逻辑应该如下。
(1)飞机最好不出现故障。若做不到,至少应该是(2)。
(2)不出现影响运行的关键故障。若做不到,至少应该是(3)。
(3)尽量提前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准备好处理预案。若无法完全做到,至少应该是(4)。
(4)想办法提前发现故障,给自己留下充足的处理时间。若无法完全做到,至少应该是(5)。
(5)在故障发生时,尽力协调公司运行部门,将故障对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若无法完全做到,至少应该是(6)。
(6)事后进行技术总结和管理改进。例如,因公务机长期停场,再加上南方天气潮湿,容易诱发计算机突发故障(预测)。为及早发现类似故障,因而要求停场期间每隔三天进行通电检查和航班前一天进行通电检查(实时监控)。该制度实行至今计算机故障明显减少,很多故障都在停场期间及时发现,避免了多次航班延误。
第二层级(工程师)技术管理思想逻辑应该如下。
(1)航空公司人员故障报告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如果是,那么下一步。
(2)世界船队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以及是否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供参考。如果不是,那么下一步。
(3)系统分析故障的内部因果逻辑,如何描述故障隔离手册,以及是否有更清晰的因果分析(一对一通信)。如果是,那么下一步。
(4)有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如MEL的发布,更换,计算机复位,等效评估,软件重新加载,部件重新组装,局方特别批准,制造商技术评估,人员分配,下一次飞行后处理等等)各种情况的可能结果以及领导层是否可以提供明确的选择。如果可以,那么下一步。
(5)在紧急情况下执行决策并准备执行其他计划(包括生产准备)。如果问题解决了,那么下一步。
(6)做好技术总结和分析,总结早期发现和快速处理,并提出管理改进建议。
尽管每次处理故障并不总是最好的,但我们力求做到最好。准确,全面,及时地了解故障信息是快速解决方案的先决条件,其本质是一种优化过程控制的生产技术管理。例如,飞机在飞行前一天检查电源时检测到TCAS天线故障信息,并将故障代码分析为线路问题。由于过去几天下雨,天线有点潮湿。故障不能释放,AOG订货太晚,因为时间久了,天线不能拆卸(需要密封),连接器拧紧也没用。告知操作部门的情况并向客户解释,最后确定AOG。
在订购时,使用吹风机将吹风机连续吹干天线接线盒附近。第二天失败消失以确保飞行。同时,暂时处理泄漏的原因(已下令进行永久性检查)。预测性维护管理包括四个阶段:早期检测(通常是维护,第一级)-快速处理(发现故障时的第二级)-技术总结(故障排除后,第二级)-管理改进一级日常维护)。通过两级技术管理的闭环控制,飞机故障保持在可控状态,故障对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
4 结束语
航线维修关系到航线的正常稳定运行,对于维修工作航空公司高度重视,并通过优化手段提高维修效率。
参考文献
[1]杨 军.民用航空器現代航线维修[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5(4):48~49.
[2]李克军.谈民用航空器现代航线的维修[J].科技资讯,2017(31):100.
[3]张 艳.飞机维修方案的合理优化产生的经济效益[J].科技致富向导,2016,30:179~180.
[4]马丽珠.建设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7(6):146~147.
收稿日期:2018-5-17
关键词:航线;维修;措施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8-0222-01
1 前 言
飞机是我们常见的交通工具。飞机航线的安全是每一个航空公司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航线的维修效率高低也关系到航空公司的效益。
2 维修方案制定
维护程序,维护计划和维护程序是维护工作顺利维护的指导性文件。维护程序(MRB)是由航空公司和制造商组成的工业指导委员会(ISC)组织制定运输经营人维护计划的框架和基础。
由MSG-3维护理论制定的初步最低定期检查和维护要求,并由局方为特定运输等级或已安装的发动机批准,以确保民用飞机的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制造商的维护计划文件(MPD)使航空公司可以轻松地参照本文档制定合规维护计划(AMP),并更合理地执行维护计划和相关规定。维护计划提供详细信息,例如计划维护工作所需的手动维护,每个维护间隔计划的维护任务项目以及维护工作组合后的手动和维护停机时间分析。航空公司制定的维修计划(MP)是维修飞机的最后基础。
3 预见性航线维修管理的闭环控制
持续适航维护计划(CAMP)是行业内最高级别的安全管理。它包含连续分析和监督系统(CASS)等10个要素,CASS不断分析和监控CAMP的有效性,以确保实现CAMP的安全目标。通过持续的分析监督和实时数据监控,确保CASS的维护方案和维护手册的有效性,并达到预期效果。从运营角度来看,CAMP绩效指标是飞机可用率。如果由于维修原因飞机不可用,则意味着计划维护任务的效果不如预期,或维护管理计划需要进一步改进。航空维修方案继续改善,以实现预期的运营指标。预测性路线维护管理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级属于生产经理的管理责任范围。要求提前发现故障,以便有足够的处理时间来减少对操作的影响;及时管理和改进,以便更容易检测或避免日常维护的发生。目标是通过生产管理来控制车队的技术条件并满足运营需求。
第二级属于主管工程师的技术管理责任范围。要求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处理,避免或减少对操作的影响;之后,可以及时进行技术总结,以便下次更好更快地处理。这是一个相对专业的技能。目标是通过技术管理来控制独立技术的状态,以满足运营需求。
目前,公务机公司实行基于工程师责任制的扁平化管理。主管工程师负责管理飞机的工程管理,航线技术管理,航线维护和发布。由于这种特殊的跨部门管理方法,分工相对较弱,相反,生产经理直接管理工程师的路线技术。第一级路线维护管理要求生产经理在执行系统管理时扮演工程师的助理和辅导员的角色,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性总体控制。
第一层级(生产经理)的航线维修管理思维逻辑应该如下。
(1)飞机最好不出现故障。若做不到,至少应该是(2)。
(2)不出现影响运行的关键故障。若做不到,至少应该是(3)。
(3)尽量提前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准备好处理预案。若无法完全做到,至少应该是(4)。
(4)想办法提前发现故障,给自己留下充足的处理时间。若无法完全做到,至少应该是(5)。
(5)在故障发生时,尽力协调公司运行部门,将故障对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若无法完全做到,至少应该是(6)。
(6)事后进行技术总结和管理改进。例如,因公务机长期停场,再加上南方天气潮湿,容易诱发计算机突发故障(预测)。为及早发现类似故障,因而要求停场期间每隔三天进行通电检查和航班前一天进行通电检查(实时监控)。该制度实行至今计算机故障明显减少,很多故障都在停场期间及时发现,避免了多次航班延误。
第二层级(工程师)技术管理思想逻辑应该如下。
(1)航空公司人员故障报告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如果是,那么下一步。
(2)世界船队是否存在类似问题,以及是否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供参考。如果不是,那么下一步。
(3)系统分析故障的内部因果逻辑,如何描述故障隔离手册,以及是否有更清晰的因果分析(一对一通信)。如果是,那么下一步。
(4)有多种技术解决方案(如MEL的发布,更换,计算机复位,等效评估,软件重新加载,部件重新组装,局方特别批准,制造商技术评估,人员分配,下一次飞行后处理等等)各种情况的可能结果以及领导层是否可以提供明确的选择。如果可以,那么下一步。
(5)在紧急情况下执行决策并准备执行其他计划(包括生产准备)。如果问题解决了,那么下一步。
(6)做好技术总结和分析,总结早期发现和快速处理,并提出管理改进建议。
尽管每次处理故障并不总是最好的,但我们力求做到最好。准确,全面,及时地了解故障信息是快速解决方案的先决条件,其本质是一种优化过程控制的生产技术管理。例如,飞机在飞行前一天检查电源时检测到TCAS天线故障信息,并将故障代码分析为线路问题。由于过去几天下雨,天线有点潮湿。故障不能释放,AOG订货太晚,因为时间久了,天线不能拆卸(需要密封),连接器拧紧也没用。告知操作部门的情况并向客户解释,最后确定AOG。
在订购时,使用吹风机将吹风机连续吹干天线接线盒附近。第二天失败消失以确保飞行。同时,暂时处理泄漏的原因(已下令进行永久性检查)。预测性维护管理包括四个阶段:早期检测(通常是维护,第一级)-快速处理(发现故障时的第二级)-技术总结(故障排除后,第二级)-管理改进一级日常维护)。通过两级技术管理的闭环控制,飞机故障保持在可控状态,故障对运行的影响降至最低。
4 结束语
航线维修关系到航线的正常稳定运行,对于维修工作航空公司高度重视,并通过优化手段提高维修效率。
参考文献
[1]杨 军.民用航空器現代航线维修[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5(4):48~49.
[2]李克军.谈民用航空器现代航线的维修[J].科技资讯,2017(31):100.
[3]张 艳.飞机维修方案的合理优化产生的经济效益[J].科技致富向导,2016,30:179~180.
[4]马丽珠.建设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7(6):146~147.
收稿日期:201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