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畜产品加工的每个教学要素都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近年来畜产品加工专业的发展受外界因素冲击而原地踏步,迫切需要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施行。项目导向教学是最具实效的企业生产模拟教学,不但解决了上述现实问题,而且对培养畜牧兽医领域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持。
关键词:畜产品;项目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92-01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当前的重点是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学的管理和训练学生教学模式。
笔者调查样本A校是J省唯一一所农业类综合性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国家千所改革示范校之一,畜产品加工专业专业是热门专业,多次被评为省级师范专业。但近些年,市场供需改变、教育改革升级等外部因素对该校本专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一、畜产品加工专业教学改革背景
(一)课堂教学模式“率由旧章”。以A校为代表的中职畜产品加工专业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堂沿用上世纪推行的讲授教学法,大纲中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为“三基”教学,事实上已经演化为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当看客的现实,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以实用为原则、以实践为中心的育人目标。
(二)教学组织形式“一刀切”。A校的畜产品加工专业以大班授课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这在90年末缓解财力紧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欣欣向荣”的背后是忽视个体差异特别是性别差异。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男生的理性思维迅速发展,女生的感性思维日益增强,这就导致了两者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行为举止等方面差异显著。客观上,生理心理双重变化已经不适应一个班级、一套教案、一份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考核评价制度以“分数论英雄”。纵观A校考试档案,考核制度仍以笔试为先、实践为次,评价方式以分数论英雄,谁的分数高,谁就被贴上“全面发展”的标签,一张张喜报、一个个表扬的背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遭遇“瓶颈”。因此必须在考核评价环节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贴合职业发展的应用性人才。
二、以勇士断腕的魄力推行项目导向教学
在就业市场倒逼的大环境下,走出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专业办学路子,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校大步前进、企业认可接纳,是摆在A校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现实课题。据笔者了解,A校该专业的领导班子先后五次到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交流,为下一步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积累智慧财富。A校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对畜产兽医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数十家知名厂商确定校企合作事宜,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天地。
随后,A校畜产品加工专业全体教师坚持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重新理顺知识体系,明确以项目实训课为教学改革主战场,在项目导向教学中为学生和企业当好“月老”。
三、项目导向教学在畜产品加工专业的教学实践
A校以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为指导,在项目实训课程中以一年级新生为实验样本,稳步推进项目导向教学。在项目导向教学中,教学过程成为人人是主角的创造实践活动,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不再关注最终结果,而是着眼于执行的过程,落脚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当“主角”,老师演“配角”,实现了师生的良性互动。
(一)名企见习—理论有了用武之地。A校定期组织畜产品加工专业学生去某省数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参观实习。每次见习中,“师傅们”都会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安排加热杀菌、冷藏密封、着色整形、风味改良等实习岗位,在实训中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二)校企合作—我就在企业生产一线。在学生系统学习了畜产品深加工的基本功后,为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深化的提升,A校与某牛奶生产企业牵线,将某畅销高钙牛奶生产引进课堂生产实习教案中,一系列生产流程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根据项目导向教学的统筹规划,畜产品加工专业二年级学生将完成三千件成品生产。学生在生产一线深化了理论知识,而且感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实践教学—我设计、我加工。为了激发学生研发畜产品的积极性,A校联合姊妹企业把新品设计的任务交给学生。由姊妹企业首席设计师先进行示范教学,然后给每位学生下派课题,要求限时完成,并自行设计成果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每个设计方案都会原汁原味的送到买家手中,接受市场的公平检验,合格方案立即投入生产。专业教师再也不是教书匠的角色,而是与厂方技术人员全程监控生产、保证质量,结合每位学生特点安排合理的流水岗位,时刻解答疑难问题,他们与学生在工作中结为临时同时,在生活中成为知心朋友。
四、项目导向教学在校企合作中初具成效
历时两年的项目导向教学试验结束后,学生的专业知识、操作实践和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得到了飞跃式提升,毕业后心情舒畅的投入到梦想的工作岗位,纷纷成为畜产品加工领域的新星。企业普遍反映,A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团队意识、无私奉献的品质明显优于其他校同专业毕业生。因此可见,畜产品加工专业的教学改革要始终以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学生成长为基本理念,重新审视、调整构建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努力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评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1(7)
[2]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4)
[3]安森亚.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4)
[4]钟韬.协助畜产品加工专业中职学生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措施[J].教学研究,2015(2)
[5]孔保华.畜产品加工特色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教学研究与改革,2012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邹伯骏,男,1990年,教育学在读硕士,文学学士,就读于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多篇学术论文刊登于教育类刊物。
指导教师:周建忠,男,1966年,教育学博士,教授,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多篇论文刊登于教育类重点期刊,著作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
关键词:畜产品;项目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92-01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当前的重点是要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制度,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学的管理和训练学生教学模式。
笔者调查样本A校是J省唯一一所农业类综合性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国家千所改革示范校之一,畜产品加工专业专业是热门专业,多次被评为省级师范专业。但近些年,市场供需改变、教育改革升级等外部因素对该校本专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一、畜产品加工专业教学改革背景
(一)课堂教学模式“率由旧章”。以A校为代表的中职畜产品加工专业的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课堂沿用上世纪推行的讲授教学法,大纲中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为“三基”教学,事实上已经演化为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当看客的现实,完全背离了职业教育以实用为原则、以实践为中心的育人目标。
(二)教学组织形式“一刀切”。A校的畜产品加工专业以大班授课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这在90年末缓解财力紧张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欣欣向荣”的背后是忽视个体差异特别是性别差异。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男生的理性思维迅速发展,女生的感性思维日益增强,这就导致了两者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行为举止等方面差异显著。客观上,生理心理双重变化已经不适应一个班级、一套教案、一份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
(三)考核评价制度以“分数论英雄”。纵观A校考试档案,考核制度仍以笔试为先、实践为次,评价方式以分数论英雄,谁的分数高,谁就被贴上“全面发展”的标签,一张张喜报、一个个表扬的背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遭遇“瓶颈”。因此必须在考核评价环节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贴合职业发展的应用性人才。
二、以勇士断腕的魄力推行项目导向教学
在就业市场倒逼的大环境下,走出一条具有自我特色的专业办学路子,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校大步前进、企业认可接纳,是摆在A校每一位教学工作者的现实课题。据笔者了解,A校该专业的领导班子先后五次到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交流,为下一步大刀阔斧进行教学改革积累智慧财富。A校领导与企业负责人对畜产兽医发展趋势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数十家知名厂商确定校企合作事宜,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天地。
随后,A校畜产品加工专业全体教师坚持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重新理顺知识体系,明确以项目实训课为教学改革主战场,在项目导向教学中为学生和企业当好“月老”。
三、项目导向教学在畜产品加工专业的教学实践
A校以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为指导,在项目实训课程中以一年级新生为实验样本,稳步推进项目导向教学。在项目导向教学中,教学过程成为人人是主角的创造实践活动,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不再关注最终结果,而是着眼于执行的过程,落脚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当“主角”,老师演“配角”,实现了师生的良性互动。
(一)名企见习—理论有了用武之地。A校定期组织畜产品加工专业学生去某省数家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参观实习。每次见习中,“师傅们”都会对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安排加热杀菌、冷藏密封、着色整形、风味改良等实习岗位,在实训中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
(二)校企合作—我就在企业生产一线。在学生系统学习了畜产品深加工的基本功后,为使学生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深化的提升,A校与某牛奶生产企业牵线,将某畅销高钙牛奶生产引进课堂生产实习教案中,一系列生产流程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根据项目导向教学的统筹规划,畜产品加工专业二年级学生将完成三千件成品生产。学生在生产一线深化了理论知识,而且感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实践教学—我设计、我加工。为了激发学生研发畜产品的积极性,A校联合姊妹企业把新品设计的任务交给学生。由姊妹企业首席设计师先进行示范教学,然后给每位学生下派课题,要求限时完成,并自行设计成果展示。值得一提的是,每个设计方案都会原汁原味的送到买家手中,接受市场的公平检验,合格方案立即投入生产。专业教师再也不是教书匠的角色,而是与厂方技术人员全程监控生产、保证质量,结合每位学生特点安排合理的流水岗位,时刻解答疑难问题,他们与学生在工作中结为临时同时,在生活中成为知心朋友。
四、项目导向教学在校企合作中初具成效
历时两年的项目导向教学试验结束后,学生的专业知识、操作实践和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得到了飞跃式提升,毕业后心情舒畅的投入到梦想的工作岗位,纷纷成为畜产品加工领域的新星。企业普遍反映,A校毕业生的学习能力、团队意识、无私奉献的品质明显优于其他校同专业毕业生。因此可见,畜产品加工专业的教学改革要始终以市场需求、行业发展、学生成长为基本理念,重新审视、调整构建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努力为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评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1(7)
[2]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和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4)
[3]安森亚.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4)
[4]钟韬.协助畜产品加工专业中职学生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措施[J].教学研究,2015(2)
[5]孔保华.畜产品加工特色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教学研究与改革,2012
作者介绍:
第一作者:邹伯骏,男,1990年,教育学在读硕士,文学学士,就读于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多篇学术论文刊登于教育类刊物。
指导教师:周建忠,男,1966年,教育学博士,教授,吉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多篇论文刊登于教育类重点期刊,著作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