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1370947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已成为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促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一、夯实校园信息化基础建设
  目前,学校已建立了成熟完善的校园网络,校园网的规模、配置、连接点以及覆盖面都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设施设备完善。学校校园网综合布线工程采用交换式1000M快速以太网技术。以光纤到校连接主控中心,从教学楼的主控中心开始,主干网采用千兆连接,百兆交换到桌面,将全校各个课室以及功能场室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贯穿全校的1000M主干高速网络。同时,学校现有多台服务器,为学校提供WEB、FTP、VOD、DHCP、OA系统、防毒系统等服务。
  二、让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1. 在日常办公中的应用情况。我校拥有校园网络广播系统、OA办公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档案电子管理系统、ESET防毒服务器版、网络监控软件、涵盖各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库系统、FTP系统,以学校网站和学科网站为主的网站系统等。全校教职员工都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学校OA办公系统。
  2. 在教学中的应用。每个周二、周三是学校的常规听课日,每节课都有同科组的几个甚至十几个老师听课,课后按惯例都进行授课者与听课者的反思和交流,但因为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任务,课后的评课经常因为没有聚集在一起的时间而不得不走过场,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们于2008年开辟了“网上评课”,先由授课老师在课后开帖进行教学反思,再由听课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撰写评课跟帖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在任意时间进行跟帖评课,同时反馈的速度也更及时,参与的教师更多。
  3. 在德育中的应用。我们在学校网站上开设了“家校联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教育。开设“家教宝典”,向家长介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交流教育体会,取长补短。开设“家长心声”,让家长自由发表见解,学校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通了博客、QQ群、公共邮箱、飞信等,使沟通更及时、到位,教育效果更显著。由于我校有两个校区,很多时候学校组织开展讲座、家长会、队干竞选等活动都不能同步,但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克服了这一问题,实现了异地同步播放。
  三、提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1. 多种培训形式。学校行政率先参加各种电化教育培训,电教员多次参加区内外的培训工作,每学期老师100%参加教育技术的培训。针对不同层面人员的需要,我校构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校外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重点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校外培训主要是选派有关教师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或到省内外机构观摩学习。同时组织教师参加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教育技术初级、中级考核等。为了使广大教师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现代信息技术,学校坚持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期校本培训学习,由教学处和信息科组具体负责,分批、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培训。
  2. 丰富培训内容。包括电教设备使用培训、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WORD和EXCEL高级应用、课件设计培训(PowerPoint、Flash)、网页制作、多媒体课堂设计培训、网络应用培训等培训。这使我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从单纯的计算机教育发展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整合各学科的教育教学。
  四、以规范的管理确保使用
  学校要顺利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抓好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在管理上和使用上我们做到了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成立由教务处、总务处及信息技术组人员组成的管理领导组,并根据我校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比如设备定时检修登记表、班级电教设备报修登记表、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等,力求做到管理到位,事事有章可循。另外,我校借助社会专业资源协助做好校内信息化设施和系统的维护、保养、升级等,从而使设备的使用处于良性状态,应用更有效,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出口大门前我国磷铵企业倍感抑郁。按说,在市场经济下,我国磷铵厂家凭借400万吨的出口体量和超过80%的产能集中度,完全有能力把控住对印价格谈判甚至是整个国际二铵出口的主动权
本文阐述了灌区存在灌溉管理体制不健全、灌区群众节水意识淡薄、工程设施缺乏维修养护、灌溉效益难以发挥、灌区用水量增加、灌溉供需矛盾突出、水费征收制度不完善、灌区维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241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6%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掌握的突发事件应急知识不够,93.5%的受访者建议将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教育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公共安全知识储备是国民素养的一部分,但无论是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都没有充分提供这方面的知识。调查揭示,受访者平时的突发事件应急知识来源依次为“电视(广播)”(71.9%)、“网络”(69.3%)、“宣
识记是政治学习的逻辑起点,我们要在政治教学上有所变革,就必须教会学生识记的方法。  一、数字法  在识记中,可以把一些高统整性的知识转化为一串有趣的数字,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易、清爽,从而增强识记的效果。  以必修四“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为例。我们可以把该框的知识转化为一串“1234”的数字:  “1”——实践的一个定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两层含义:实践是以人为主体
用25%PEG溶液处理辣椒种子,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PEG浸种对辣椒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Fv/Fm、фPSⅡ、q P和Fv'/Fm'均不同程度地降低,
〓〓高效课堂主要是从“容量”和“质量”两方面来定义的,一是单位时间内教学容量大,二是教学的质量高。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学有用功在教学总功中占的比例。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大,主要表现在所教知识对学生是否有用,能否培养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只有二者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
5月17日发布的“广东省十大家庭教育困惑”调查显示,近七成家长不知道“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在20个有关家庭教育观念的问题中,困扰家长的前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才是孩子发展的良好方式”“怎样预防孩子染上网瘾”“诚实的孩子会不会吃亏”。调查发现,男女两性承担着不同的家庭角色,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度各有不同。其中差异最大的是,“怎样才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女性选择中排位第14,男性选择中却排位第5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当中。如何在小学普及国学教育,我校做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提高认识,明确目的  1. 寻根。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国学内容,明白国学教育的意义。  “知人者明,自知者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