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编辑技术精品课程建设模式的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建设成果的推广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论文以“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为例,探讨精品课程把握核心点、贯穿主线、平台化教学环境的建设方式,又称为“点线面”结构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精品课程;非线性编辑技术;建设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4-02
  精品课程建设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在建设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建设模式也在实践过程中被探讨和归纳。总结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非线性编辑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可以归纳出“点、线、平台”结构的精品课程建设模式。“点”就是首先找准有专业特色、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先进建设目标,从而确立课程建设的核心点;“线”就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做主线,按顺序贯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环节,从可操作性的由易到难进行建设;“平台”就是教学环境平台化,把学校的传媒教育大环境作为特色教育背景,组合校内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物化资源,形成课程的教学平台。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点是确立先进的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一步是制定本课程的建设目标,而目标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对课程建设成败有决定意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先进性体现在:贯彻“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有新成果”的战略思想[1],课程建设要能够体现专业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为正处于改革发展攻坚阶段的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贡献。
  专业建设带动精品课程建设。“非线性编辑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目标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这一项目的申报以“数字媒体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为基础。在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曾经邀请电视台制作部、技术部的高工、视频技术公司和软件公司经理、学生代表和家长进行座谈,听取他们对原来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意见和建议,请他们对实习生、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做出评价和反馈,并且通过研讨形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新的培养方案,然后在新的培养方案的框架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面向传媒业界和数字创意产业培养人才,而业界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具有多向性:电视台既需要懂得电视技术和艺术,又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了解软件开发的人才;视频技术公司的管理层则强调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要能够看懂工程图,了解项目管理知识,能依照客户的项目需求设计非线性编辑系统和虚拟演播室系统;软件技术公司希望学生用C或JAVA程序设计语言或VRML进行创作(动画、游戏、虚拟场景制作的编程),成为掌握编程技术又懂得视频合成、在线包装的复合人才。所以课程建设目标还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此,把先进的建设目标融入课程大纲,实现知识结构、课程内容整体优化是课题组首先把握的核心点。同时,精品课程建设还对教师进修和教改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作为主线贯穿各个建设环节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做主线,从可操作性的由易到难进行建设,贯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各个环节。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门课程都是艰巨任务。2012年教育部下达的全国教育工作要点第24条要求“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探索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推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还提出了“科研创新、协同创新、产学研用创新、项目创新”的要求[2]。这是对我国多年来创新教育经验的总结。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贯穿各个建设环节和过程,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自编并出版非线性编辑技术教材,教材中讲述国产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创业过程和创新设计,学生通过实践对知识综合运用,培养创新能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学生和教师“走出校门寻找课题和项目”,贴近现实更好地参与创新。
  学习资料的数字化与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培养学生开发能力的重要手段。教材、教学参考书、实验设计、实习实践指导,加上计算机多媒体课件与网络课程、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逐年积累。本课程的数字化建设以非线性编辑技术网络课程为中心展开,自行设计的网络课程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多媒体课件大赛并获奖。
  三、组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搭建起特色的立体化的教学平台
  教学环境平台化,把学校的传媒教育大环境作为特色背景,组合校内和社会的教育资源、信息资源、物化资源,形成课程的教学平台。
  作为传媒院校,各专业构成的传媒教育环境是精品课程的背景和平台。传媒院校设置的编导、动画、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媒介管理、播音主持、电视新闻、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都开设非线性编辑课程。各专业的非线性编辑课程有共性,也有个性。教务部组织了非线性编辑平台课,平台课教师研讨和共享教育资源。校园内有大量的相关课程可供学生自主选学。
  非线性编辑技术实验教学环境的构建坚持综合性、开放性、兼用性。课程实验分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三类,其中创新实验包括电视台内制播业务网站与网页设计制作、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设计、DV原创短片创作、动画与游戏编程、电视形象包装、课程资源开发等。与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相关的实验、实践条件组合成实践平台。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条件还包括电视演播馆、虚拟技术实验室、数字媒体技术综合实验室、网络原理实验室。可以开设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相关的综合类课程设计、数字影视项目设计以及毕业设计。项目设计类型主要有电视台业务运行网站设计类、媒资系统类、虚拟现实技术类、游戏开发与设计类、电视形象包装类等。
  结合社会资源搭建教学平台,联系电视台、影视传媒公司、动画游戏软件企业、计算机软件培训机构,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在校外校内教师共同指导下,学生作品“《One-piece》海贼王”获得过亚太动漫协会最佳造型奖(AYACC),在新华网报道、在优酷网展演的实习作品“农民工”等电视片;在工信部、教育部信息技术应用和就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院系组织学生科研立项、建立创新学分制度,使课程由单纯教学变为应用、开发。对论文发表、原创作品、获得专利、培训证书、参赛获奖给予创新学分;以学生为主体开办校园电台、电视台;成立学科竞赛指导组、组织学生工作室。这些活动都是非线性编辑技术实践机会,是课堂之外的课堂和考场。
  总之,精品课程的建设模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十年来,高等院校各门类、各专业的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逐步形成。2012年教育部仍然把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举措之一。因此,继续探讨更好的建设模式,建设更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才能更快地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EB/OL].(2011-01-25).
  http://www.gov.cn/ldhd/2011-01/25/content_1792264.htm.
  [2]教育部.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EB/OL].(2012-01-20).
  http://www.moe.edu.cn/2012.1.20.
  基金项目: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精品课程(20110327)
  作者简介:苑文彪,男,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周灵,女,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教育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笑颜,女,研究实习员,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以课文为依据,适当拓展资源,丰富小学生口语交际的内容,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内容;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7-0220-02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生活语言情境,在具体语言情境中,使学
摘要:班级管理工作中,围绕教育主题,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以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生活技能,起到“知识育人、专业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教育目标。  关键词:德育工作;主题活动;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029-02 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国的文化建设进入具体实施的新阶段。高校近些年形成的大量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联的新专业,急需人文课程作支撑。当今不少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作品也正是以文学经典作品作为他们的创意资源。这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文学课程走出困境的机遇,也是专业建设和人文课程建设在互惠中共同发展的结合点。由此,《大学语文》能够在推进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事业中发挥出它
摘要: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各高校也在结合学校学科优势上制订自己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制定符合学生个性成长需要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和路径,培养优秀人才。本文就某高校实施卓越人才一年后的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卓越人才;培养;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在校大学生,研究志愿服务相关概念及其作用,发现当今高校的“两课”开设的情况不容乐观,近30%的大学生缺失信仰;并论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走出课堂,志愿服务是其有效载体。文章认为大学生参与山区助学的志愿服务的特殊作用就是在高校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大学生思想信仰中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志愿服务  中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WINDOWSXP操作系统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计算机游戏,计算机又是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运行的?”这些问题会引起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巧设导入新课;游戏激发学习动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摘要:本文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目标、程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文认为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要理顺院系与实验室的关系及实验内容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的关系,要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队伍建设,吸引企业共建实验室。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196-02  我国独立学院都肇始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方法、实用性等方面的启发和培养,同时强化教师对教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为了实施好高效课堂教学,我校也积极进行课堂改革,提出了“三案四段”课堂教学模式,它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对优化课堂结构、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起着积极的催化作用。  关键词:新
摘要:目前课堂教学中,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忽略了学生提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现状,探讨化学课堂变“师问”为“生问”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爱问、敢问、能问、会问的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问题;来源;策略;解决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23-02  古人云:“学贵知疑
摘要:专业英语是我国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就该课程提出两点改革措施,一是立足英语能力培养,联系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包括紧贴大学阶段相关英语考级考试和推荐生物相关影视剧作品;二是突出生物专业特色,结合生物学发展史和实践教学,包括融入自然科学领域名人名言和延伸生物学实践教学。  关键词:生物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