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51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09-01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占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第一位,发病率在15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多发生于50岁-70岁的男性,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血尿、排尿困难,当肿瘤坏死、溃疡形成、合并感染或存在原位癌时,可出现膀胱刺激征[1]。其治疗主要有根治性全切术和保留膀胱的肿瘤切除术。保留膀胱的手术术后均应用化学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这是当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为了降低肿瘤复发,术后常应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通过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杀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微小病灶或病原癌,膀胱灌注治疗使膀胱肿瘤的复发率下降70%左右。恰当的灌注方法及精心的护理,可防止或减少患者在灌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保证灌注治疗的连续性,提高治疗效果。
1 膀胱灌注前的指导
1.1 健康指导:膀胱灌注是膀胱肿瘤最重要的后续治疗阶段。选用有效的经膀胱灌注辅助治疗,符合“保留器官的局部手术加化疗”这种近年来国际上治疗肿瘤的新趋势[2]。但由于膀胱灌注疗程较长,患者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应向患者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灌注目的、意义与方法,做好心理护理。
1.2 灌注前准备和副作用观察:吡柔比星(THP)是新一代半合成品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能迅速进入癌细胞并分布于细胞核,抑制DNA聚合酶,阻止DNA复制与转录,使癌细胞不能繁殖,从而使癌细胞死亡[3]。THP抗肿瘤作用强,毒性小。丝裂霉素(MMC)分子量为329,不被膀胱黏膜吸收,副作用少,MMC能使细胞内DNA螺旋带交叉连接抑制DNA的复制,因而可抑制癌细胞的分裂[4]。对THP和MMC在灌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①骨髓抑制:可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为计量限制性毒性;②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③少见的副作用有间质性肺炎、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等。应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嘱患者灌注前2h禁水,排空膀胱尿液,以减轻尿液对药物的稀释作用,并可使药液在膀胱内停留较长的时间而充分发挥作用。药液稀释过多,药物浓度太低,会引起患者过早排尿,达不到应有的疗效;稀释药液过少,药物浓度太高,又会刺激膀胱,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因此,稀释药液一般以30ml为宜[5]。
1.3 贮尿训练和提肛肌运动训练:坚持长期膀胱括约肌功能训练。术后拔尿管前1-2天夹管开始训练膀胱括约肌功能,即夹管-放尿-夹管进行贮尿功能训练,提高膀胱贮尿的顺应性。拔管后指导患者做提肛运动,即提肛-缩臀-收腹-放松,提肛训练有助于增加骨盆薄弱肌的收缩力。训练目的是膀胱灌注后延长化疗药物在膀胱内贮留时间,保证治疗效果。同时,防止因尿道括约肌松弛而致灌注后药液流出。同时也避免部分患者灌注拔尿管后出现心理性尿频,灌注后约1小时排尿会影响灌注药物的吸收。因此,在第二次灌注前6天内嘱其加强括约肌功能的训练,当天灌注前延长禁饮水时间,灌注时速度缓慢,有效避免尿频的发生。
2 膀胱灌注后的探讨
2.1 健康指导:向患者发放灌注时间卡,按时有规律的膀胱灌注和定期膀胱镜检查。10次灌注为1个疗程。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预防感染。选择透气性能良好的棉质内裤,勤换并保持外阴清洁。此外要防止因尿道括约肌松弛而致灌注后的药液流出,避免破坏外阴正常菌群。女性患者月经期禁行膀胱灌注,另外,要及时排尿,不憋尿。当有感染或结石时,在病情许可下多饮水,饮水量为2000-3000ml/d,灌注当日及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2.2 灌注后的体位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灌注药物应保留时间1-2小时,体位为平卧-左侧位-右侧位-俯卧位,每种卧位15-20分钟,交替进行。若病变部位在膀胱三角区影响膀胱括约肌松弛,括约肌功能良好者,体位为站位-平卧-左侧位-右侧位-俯卧位,使药液与膀胱黏膜各面充分接触,保证化疗效果,时间同上。还可以膝胸卧位、半坐卧位等交替使用。
3 健康指导
出院后应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如:上下楼梯、跑步、踩单车等,注意保持大便的松软通畅,勿用力排便,预防再出血,必要时可服用一些软化大便的药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避免煎、炒、炸的食物,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并禁止吸烟、饮酒及使用腌制食物。同时指导病人应坚持按时地返院行膀胱灌注及复查,如有血尿等不适要及时返院治疗,从而及时发现疾病的动态变化,让病人坚持接受治疗,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病人出院后可参加正常的工作。做好病人的随访工作,目的是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出院后每3个月做1次膀胱镜检查,连续两年,然后改为每年一次。
4 小结
膀胱肿瘤大部分可以行膀胱切除或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但其复发率仍可达60%-90%,尤其是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往往有较多的肿瘤细胞脱落引起膀胱黏膜的局部种植导致复发,因此灌注对预防肿瘤复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明显提高了膀胱癌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膀胱内使用化疗药物安全、简便、省时,并可显著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和局部的毒性反应。
参考文献
[1]曾进.现代泌尿肿瘤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6
[2]Hongbo Hu,Chunli,Xiaozhong Cai,et al.An nhibitory effect of AAAD1 on bladder tumor cellular proliferation in vivo[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6,3:2
[3]易笑一.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的方法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14):1137
[4]宋丽敏,莫顺仙.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4):197
[5]李露霞,朱晓玲,刘晓蓉.18例膀胱癌术后膀胱药物灌注的护理与疗效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68-469
关键词:膀胱肿瘤 膀胱灌注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51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09-01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占泌尿男性生殖系肿瘤第一位,发病率在15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多发生于50岁-70岁的男性,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血尿、排尿困难,当肿瘤坏死、溃疡形成、合并感染或存在原位癌时,可出现膀胱刺激征[1]。其治疗主要有根治性全切术和保留膀胱的肿瘤切除术。保留膀胱的手术术后均应用化学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这是当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为了降低肿瘤复发,术后常应用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通过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杀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微小病灶或病原癌,膀胱灌注治疗使膀胱肿瘤的复发率下降70%左右。恰当的灌注方法及精心的护理,可防止或减少患者在灌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保证灌注治疗的连续性,提高治疗效果。
1 膀胱灌注前的指导
1.1 健康指导:膀胱灌注是膀胱肿瘤最重要的后续治疗阶段。选用有效的经膀胱灌注辅助治疗,符合“保留器官的局部手术加化疗”这种近年来国际上治疗肿瘤的新趋势[2]。但由于膀胱灌注疗程较长,患者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应向患者讲解有关的疾病知识,灌注目的、意义与方法,做好心理护理。
1.2 灌注前准备和副作用观察:吡柔比星(THP)是新一代半合成品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能迅速进入癌细胞并分布于细胞核,抑制DNA聚合酶,阻止DNA复制与转录,使癌细胞不能繁殖,从而使癌细胞死亡[3]。THP抗肿瘤作用强,毒性小。丝裂霉素(MMC)分子量为329,不被膀胱黏膜吸收,副作用少,MMC能使细胞内DNA螺旋带交叉连接抑制DNA的复制,因而可抑制癌细胞的分裂[4]。对THP和MMC在灌注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有:①骨髓抑制:可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为计量限制性毒性;②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③少见的副作用有间质性肺炎、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等。应有充分的估计和认识。嘱患者灌注前2h禁水,排空膀胱尿液,以减轻尿液对药物的稀释作用,并可使药液在膀胱内停留较长的时间而充分发挥作用。药液稀释过多,药物浓度太低,会引起患者过早排尿,达不到应有的疗效;稀释药液过少,药物浓度太高,又会刺激膀胱,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因此,稀释药液一般以30ml为宜[5]。
1.3 贮尿训练和提肛肌运动训练:坚持长期膀胱括约肌功能训练。术后拔尿管前1-2天夹管开始训练膀胱括约肌功能,即夹管-放尿-夹管进行贮尿功能训练,提高膀胱贮尿的顺应性。拔管后指导患者做提肛运动,即提肛-缩臀-收腹-放松,提肛训练有助于增加骨盆薄弱肌的收缩力。训练目的是膀胱灌注后延长化疗药物在膀胱内贮留时间,保证治疗效果。同时,防止因尿道括约肌松弛而致灌注后药液流出。同时也避免部分患者灌注拔尿管后出现心理性尿频,灌注后约1小时排尿会影响灌注药物的吸收。因此,在第二次灌注前6天内嘱其加强括约肌功能的训练,当天灌注前延长禁饮水时间,灌注时速度缓慢,有效避免尿频的发生。
2 膀胱灌注后的探讨
2.1 健康指导:向患者发放灌注时间卡,按时有规律的膀胱灌注和定期膀胱镜检查。10次灌注为1个疗程。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预防感染。选择透气性能良好的棉质内裤,勤换并保持外阴清洁。此外要防止因尿道括约肌松弛而致灌注后的药液流出,避免破坏外阴正常菌群。女性患者月经期禁行膀胱灌注,另外,要及时排尿,不憋尿。当有感染或结石时,在病情许可下多饮水,饮水量为2000-3000ml/d,灌注当日及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2.2 灌注后的体位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灌注药物应保留时间1-2小时,体位为平卧-左侧位-右侧位-俯卧位,每种卧位15-20分钟,交替进行。若病变部位在膀胱三角区影响膀胱括约肌松弛,括约肌功能良好者,体位为站位-平卧-左侧位-右侧位-俯卧位,使药液与膀胱黏膜各面充分接触,保证化疗效果,时间同上。还可以膝胸卧位、半坐卧位等交替使用。
3 健康指导
出院后应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如:上下楼梯、跑步、踩单车等,注意保持大便的松软通畅,勿用力排便,预防再出血,必要时可服用一些软化大便的药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避免煎、炒、炸的食物,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并禁止吸烟、饮酒及使用腌制食物。同时指导病人应坚持按时地返院行膀胱灌注及复查,如有血尿等不适要及时返院治疗,从而及时发现疾病的动态变化,让病人坚持接受治疗,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病人出院后可参加正常的工作。做好病人的随访工作,目的是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出院后每3个月做1次膀胱镜检查,连续两年,然后改为每年一次。
4 小结
膀胱肿瘤大部分可以行膀胱切除或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但其复发率仍可达60%-90%,尤其是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往往有较多的肿瘤细胞脱落引起膀胱黏膜的局部种植导致复发,因此灌注对预防肿瘤复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明显提高了膀胱癌病人的生存质量,同时,膀胱内使用化疗药物安全、简便、省时,并可显著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和局部的毒性反应。
参考文献
[1]曾进.现代泌尿肿瘤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56
[2]Hongbo Hu,Chunli,Xiaozhong Cai,et al.An nhibitory effect of AAAD1 on bladder tumor cellular proliferation in vivo[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6,3:2
[3]易笑一.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的方法及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14):1137
[4]宋丽敏,莫顺仙.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4):197
[5]李露霞,朱晓玲,刘晓蓉.18例膀胱癌术后膀胱药物灌注的护理与疗效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