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管理各项事务的基本准则,是确保社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制度保障,高校也应该构建法制的理念依法治校,尤其是在学生管理方面,更应该充分的发挥法制化的优势,提高管理效率。本文就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法制化创新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法制化
1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现实意义
法制化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识,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结合依法治国理念推行的有效管理的方法论,是“法制中国”的组成部分——“法制校园”。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在法制精神的指导下推行的管理模式,在法制管理的模式中学生与学校都享有法制权,都可以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当学生违反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违法相关法律法规,就会受到应有的制裁,高校管理法制化应该确保始终处于科学、客观、平等的模式内运行。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体现了法制精神,确定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科学的进步意义。
2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历史背景
2.1初级阶段(夏朝~1910年)
我国学校出现于夏朝,从夏朝至1910年,处于学校法制化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由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构成,在奴隶社会,允许在学校上学的只能是奴隶主、贵族,其他阶层不允许进入学校学习,这个时代的学校处于完全的私营状态;在封建社会,允许社会各阶层进入学校学习,习得的内容大多是经史子集,以国家规定教材为主,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内容少有涉及,这个阶段的学校完全处于“朝廷”的管理下,所谓的法制化就是“朝廷”用来管理人民的手段。
2.2发展阶段(1910年~1949年)
1902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当时的最高学府——京师学堂制定了学生管理办法,这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具备现代意义的大学生法制管理体系。隨后在北洋军阀、中华民国等执政时期都尝试着改善大学学生法制管理章程,最终都未能取得突破性的效果。
2.3成熟阶段(1949年至今)
建国初期,我国模仿苏联开展集中管理制度,执行计划经济管理,全国高校按照国家的统一模式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各自的特点,但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文革时期,我国大学学生管理法制化探索遭到停滞,直到文革结束,我国确定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步入正轨,各高校获取了管理自主权,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学生管理法制化工作。
3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法制化问题
3.1把学生管理视为学校义务,未能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应该对教育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管理也同样如此,因此高校把学生管理视为学校义务。这种义务理念背后隐藏的是服务的意识,按照这种理念,管理就是服务,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所以开展管理,这样就过分的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导致学校管理中出现价值偏向,导致学生犯错。尊重学生没有问题,服务学生也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程度的把握不够准确,没有形成客观的、科学的管理理念。
3.2学生自治行政化程度较低
尽管高校存在学生会、社团等各级学生组织,可是它们并没有实现学生自治行政化的规模优势,自治行政化的程度较低。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组织开展法制化管理。当学生利益与学校利益发生矛盾时,学生组织不能在法制理念指导下,从学生角度出发,调节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让法制化管理进程受阻。
4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法制化创新路径
4.1学生管理者建立法制化思维
制度可以确保法制化管理顺利推进,学生管理法制化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人来落实,学生管理者不仅要把法制化管理落到实处,还要参与法制化制度的建设中,所以学生管理者必须建立法制化思维,习惯用法制化的思维来进行价值判断,保持客观的态度才能让学生管理法制化。
4.2加强法制化的宣传力度
对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并是完全的依靠管理者执行的单向模式,而是要结合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模式。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效率,高校要加强法制化的宣传力度,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学生自觉的接受学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工作。
4.3提升学生组织法制化的执行能力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如果仅凭有限的教职人员开展,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学生法制化管理工作中,需要融入学生组织的力量,让学生组织以自治自理的形式开展法制化工作、落实学校的法制化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从这个角度出发,学校要适当的给予学生组织一定的行政权力,加大对学生组织的支持力度,从而充分的提升学生组织在法制化管理中的执行能力。
5总结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集中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依法治国是取得全面胜利的法宝。鉴于此,高校要自觉的与社会法制化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用与时俱进的思路不断更新法制理念,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模式与方法,确保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落实到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培养遵法守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洪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3):84-85.
[2]郭圣鹏.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研究 ——以学生权利为视角[J].中外交流,2017,(3):78.
[3]刘晓丹.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实现途径[J].文教资料,2010,(2):177-178.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法制化
1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现实意义
法制化是一个国家进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识,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结合依法治国理念推行的有效管理的方法论,是“法制中国”的组成部分——“法制校园”。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在法制精神的指导下推行的管理模式,在法制管理的模式中学生与学校都享有法制权,都可以依靠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当学生违反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违法相关法律法规,就会受到应有的制裁,高校管理法制化应该确保始终处于科学、客观、平等的模式内运行。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体现了法制精神,确定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有科学的进步意义。
2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历史背景
2.1初级阶段(夏朝~1910年)
我国学校出现于夏朝,从夏朝至1910年,处于学校法制化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由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构成,在奴隶社会,允许在学校上学的只能是奴隶主、贵族,其他阶层不允许进入学校学习,这个时代的学校处于完全的私营状态;在封建社会,允许社会各阶层进入学校学习,习得的内容大多是经史子集,以国家规定教材为主,自然科学类的知识内容少有涉及,这个阶段的学校完全处于“朝廷”的管理下,所谓的法制化就是“朝廷”用来管理人民的手段。
2.2发展阶段(1910年~1949年)
1902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对当时的最高学府——京师学堂制定了学生管理办法,这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具备现代意义的大学生法制管理体系。隨后在北洋军阀、中华民国等执政时期都尝试着改善大学学生法制管理章程,最终都未能取得突破性的效果。
2.3成熟阶段(1949年至今)
建国初期,我国模仿苏联开展集中管理制度,执行计划经济管理,全国高校按照国家的统一模式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缺乏各自的特点,但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在文革时期,我国大学学生管理法制化探索遭到停滞,直到文革结束,我国确定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推出,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步入正轨,各高校获取了管理自主权,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学生管理法制化工作。
3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法制化问题
3.1把学生管理视为学校义务,未能形成科学的管理理念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应该对教育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管理也同样如此,因此高校把学生管理视为学校义务。这种义务理念背后隐藏的是服务的意识,按照这种理念,管理就是服务,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所以开展管理,这样就过分的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导致学校管理中出现价值偏向,导致学生犯错。尊重学生没有问题,服务学生也没有问题,问题就出在程度的把握不够准确,没有形成客观的、科学的管理理念。
3.2学生自治行政化程度较低
尽管高校存在学生会、社团等各级学生组织,可是它们并没有实现学生自治行政化的规模优势,自治行政化的程度较低。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组织开展法制化管理。当学生利益与学校利益发生矛盾时,学生组织不能在法制理念指导下,从学生角度出发,调节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让法制化管理进程受阻。
4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法制化创新路径
4.1学生管理者建立法制化思维
制度可以确保法制化管理顺利推进,学生管理法制化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人来落实,学生管理者不仅要把法制化管理落到实处,还要参与法制化制度的建设中,所以学生管理者必须建立法制化思维,习惯用法制化的思维来进行价值判断,保持客观的态度才能让学生管理法制化。
4.2加强法制化的宣传力度
对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并是完全的依靠管理者执行的单向模式,而是要结合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模式。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效率,高校要加强法制化的宣传力度,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学生自觉的接受学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的工作。
4.3提升学生组织法制化的执行能力
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如果仅凭有限的教职人员开展,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学生法制化管理工作中,需要融入学生组织的力量,让学生组织以自治自理的形式开展法制化工作、落实学校的法制化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从这个角度出发,学校要适当的给予学生组织一定的行政权力,加大对学生组织的支持力度,从而充分的提升学生组织在法制化管理中的执行能力。
5总结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集中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依法治国是取得全面胜利的法宝。鉴于此,高校要自觉的与社会法制化工作的开展结合起来,用与时俱进的思路不断更新法制理念,积极的探索与研究学生管理法制化的模式与方法,确保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落实到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培养遵法守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洪涛.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3):84-85.
[2]郭圣鹏.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研究 ——以学生权利为视角[J].中外交流,2017,(3):78.
[3]刘晓丹.依法治校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实现途径[J].文教资料,2010,(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