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与道德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与道德历来是传统理论法学家探讨的焦点,明确法与道德的关系更能有效的使两者相互配合在调整领域发挥作用。本文通过价值取向的表达方式、自然法视角以及传统社会的法治模式等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分析法与道德的关系
  【关键词】:法与道德 价值取向 自然法视角 道德规范
  正如美国著名社会法学家罗斯科·庞德在他那本著名的“小册子”《法律与道德》中所言:十九世纪法学著作的三大主题是:法律的性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法律史的解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思考与讨论不仅仅停留在十九世纪各种法学流派的法学家的文采飞扬之中,自人类社会开始对于法律这种与文明社会共生的技术性规范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开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如何去使二者衡平就成为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而这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价值取向的两种表达方式
  在以康德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学家不断开展理论阐释之后,人们似乎都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法律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而道德则支配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动机”。但是事实上正如自然法学家们所说的那样,一切法律的最初形态绝非源于社会契约所组成的社会团体需要来制订一套成文规范。事实上,法律的最初形态就表现为一种“成长于历史之中的交往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形成与部族、群落所坐落的地域、人种的习性以及各自生活的基础有着不可脱离的关系。
  “康德式理论”(外部调整与内部支配)认为法律不考虑潜在的动机问题,只要求人们从外部行为上服从现行的法规,而道德则诉诸于人的良知。但是事实上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人对于价值选择的一种体系性表达。自认法学派与实证法学派曾就“法究竟是什么”进行了长达数个世纪的争论,但不论双方谁在立论与论点上更胜一筹,无可争议的是,在二战之后,为了避免再次出现纳粹式的“法治国”,法律运行的实践当中更加强调“法益保护”“比例原则”与“实质合法性”。这种法律思维的转变在事实上都在弱化实证法学派所坚持的底层逻辑——即法律就是纯粹的基于权力的技术性规范。庞德在论述法的价值时所提出的“律令-技术-理想”说实际上也正反应了法是一种价值取向的诉求。
  中华法系的历史特点之一就是礼法并举相为表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在古代社会,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的个人价值并未被完全发现,而在人的价值被发现之后,社会便由群落集向离散的人和转变,这种转变无疑要求通过国家机器这种昂贵的执行保障作为后盾的法律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外部,更加注重通过律令的方式来使每一个个体服从他们可能并不认同的价值取向,以重新来构造对于国家统治集团“普遍理想”的向心力。这也是如同康德在后世观察的一样,法律更侧重的执行的效率性与规则的确定性。这样一来,法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它的底层基底与道德有着同质性,但是价值选择的冲突性与复杂性要求它必须以关注行为外部性为核心来构造自己的逻辑体系。
  二、概念金字塔与自然法视角
  古罗马的塞尔萨斯将法律定义为善与衡平的艺术,仍含有浓郁的道德味道。庞德指出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然法理论为人们在现代进行一场把法律从道德中解放出来的运动奠定了基础。奥斯汀与凯尔森更直言,“必须从法律的适用和执行中排除伦理价值判断和道德推理”,“法律概念没有丝毫的道德涵义”。这些学说推动了法的技术化与科学化,但是同时将法律置于了一个尴尬的地位。自然法学家们一方为强调法律与道德的区别,另一方面却又将本身就内涵于道德的理性、正义、善良与公正作为自然法的顶层价值,这样对于法与道德的区别在逻辑上似乎缺失了说明力。
  同时,萨维尼给与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作为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虽然在法律渊源的论述中强调历史精神、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并且承认道德与习惯对于构造一国法律體系不可缺失的作用,但是在他看来法的内涵远远大于法律规范,这样一来法作为一个上位概念就更看重价值选择,作为具体地来关注外部行为的法律则严格地将逻辑结构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萨氏认为,法律应该是一个“概念金字塔”,这个领域内的底层逻辑是一系列的法律概念,这些法律概念通过逻辑推演衍生出新的概念,在潘德克顿法学体系的指引下形成一套完整的逻辑自洽的规范体系。概念金字塔的分析视角使得法学学科在科学化的道路上进一步前进。
  三、传统型社会的法治模型
  一切学说的争论最终能否得到历史的选择一定是与它指导实践的能力相挂钩的。西方法理学给与了诸多观察法与道德关系的视角,但是正如同萨维尼所言,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的建构一定是与其民族精神相符合的。近些年在在中国出现了诸多涉及法与道德关系思辨的实践案例,这些案例讨论的背后则反映了一个历来注重道德约束的国家在面对法治现代化时所经历的不适与迷茫。在面对涉及到道德力量与法律规范的权衡对抗时,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显现出来,核心是在当代中国司法实践中,面对法律与道德的碰撞时究竟如何权衡。
  中国社会从上古时期开始就非常强调道德的作用力,这是基于客观历史原因与主观历史意愿的双重影响。在古代中国,中原地区的人们始终面临着黄河泛滥与北敌入侵的双重威胁,在这样一种历史条件下,中原地区的统治者很快意识到一套通行全国的规范对于管理农耕事物与组织防御力量的重要意义。但是在秦代以前因为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央政府无法对于地方形成有效的行政管辖,于是分封制应运而生,同时分封制将权力一步步下放,最终造成了作为强制力的法律规范无法在当时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就算是秦代之后建立了全国性的政令传输通道、颁行了“反映帝国意志”的“律令科比”,中华帝国的法律施行依然具有很强的恣意性与分离性,乃至今天都有“政令不出中南海”的政治玩笑。这样一来,在历史中国中,礼法作为一种显性的道德模型被放置到了国家核心规范的层面,而以刑为主的法则体现了统治者在人民一旦突破礼法约束后的惩罚性举措。
  法律与道德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他们控制的领域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实质性的法律规范永远不可能被道德规范所替代,但是在价值取向上两者却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谐振,这样精巧的衡平结构是每一个法律实践者所必须要关注的内容。而传统法理学的思考远不停留于此,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做到法律适用的精准与道德判断的合理才是中国将后司法改革与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
其他文献
【摘要】:縱观日本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每个历史时期的法律也都有其不同的历史特色,我们可以把日本整过法律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奴隶制时期的法律,因为这一时期日本还处于形成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日本法律体系和结构还不是十分的完善,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是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第二阶段是日本封建时期的法律,日本是个民族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并且可以融入自己的文化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所以这一时期法律
期刊
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检索等方式,认真分析了目前国家的几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并对所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以期望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1、平邑县畜禽养殖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  平邑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临沂市西陲,沂蒙山区腹地,总面积1825平方公里,辖12个镇、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15个行政村(社区),人口106万。  1-1、平邑县畜禽
期刊
【摘要】:陶淵明对生命的思考在积累了几代人的沉痛探寻后,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魏晋诗人的终极境界,他沉潜在一个瑰丽、矛盾的时代,将诗歌、生命、哲学融为一体,以一种自然平淡,安贫乐道的透彻风骨居于田园。  【关键词】:陶渊明 自然 平淡 诗歌  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
期刊
【摘要】:邵雍对太极的解释源于他对《易经》的阐发。邵雍用道家无为的思想解释太极,体现了他儒道兼综的思想特点。太极的衍化遵循一分为二的法则,衍化生成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再由六十四卦生成天地万物。整个衍化从简单到繁复,无穷无尽,称之为“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邵雍用直观的图象表示太极的衍化过程,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先天易学体系,使易学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邵雍 渔樵问对 太极的衍化  《渔
期刊
【摘要】:茶叶起源于中国,距今约有五六千的的历史,在过去的历史发展中,茶文化随着我国历史的发展与演变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从开始的作为药用到现在成为人们日常饮品,而如今茶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象征着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之后中国茶文化逐渐走出国门,一方面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得到继承与传播,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本文将分析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而提出对于茶文化的内涵解读。
期刊
【摘要】:近代以来,以西方为核心的管理学取得长足发展,在实践中形成不同的管理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对管理学的客观需求愈发强烈,如何将西方管理学落实到中国企业的生产中成为实践难题。本研究致力于阐述权变理论面临的理论困境,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补充和发展。本研究认为,权变理论主要面临单向管理、忽视员工主动性、领导风格转换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挖掘《道德经》中的管理思想,对权变理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期刊
【摘要】:在建筑装饰过程施工,建筑收口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较为高档的建筑物,用于装饰施工的时间占据施工总时间的一半,因此,就需要加强对装饰施工收口技术的探究,加强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对这一技术的重视,来提升施工的综合质量。本文结合装饰施工收口技术展开探究,对工程中的要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建筑装饰 施工收口技术 实施要点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
期刊
【摘要】:上田秋成不仅以其读本小说《雨月物语》闻名于世,同时对日本国学也颇有见解。《雨月物语》是秋成的第一部物语小说集,由9个短篇小说组成,其中大部分由中国明代的《剪灯新话》和“三言”中的故事为蓝本改编而成。笔者做出假设:秋成的文学性作品《雨月物语》中隐含了他的日本国学思想,尤其是其中的佛教观、儒教观和今古观。本文以《雨月物语》的文本为依托,通过分析中国原作小说和《雨月物语》间的不同之处,从佛教观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低轨卫星直扩系统全并行捕获算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算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应对大频偏,采用多通道预补偿的方案;应对低信噪比,采用累加码元的方案,通过两种方案的综合提出全并行捕获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案。  【关键词】:低轨卫星直扩系统 捕获算法 多通道预补偿  1.引言  在低轨卫星通信体制中,常采用直接序列系统(DSSS), 以达到抗干扰能力强、截获概率低、多址能力强、抗多径和保密性好
期刊
母乳喂养是最原始的喂养方法,母乳是婴儿的天然营养食品,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法,是任何代乳品无法比拟的,而母婴同室是提高纯母乳喂养的关键,然而母乳喂养能否得到成功,必须掌握最佳的开奶时间,即从婴儿出生伊始,立即母乳喂养,建立起良好的开端。  一、一般资料:  本院自1992年實行母乳喂养及母婴同室,1992年1月份至今,产妇分娩数达3026人次,除个别子癫、癫痫、休克、精神病或心功能Ⅲ级至Ⅳ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