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对高中生而言,这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不少学生利用它来玩电子游戏、聊天,甚至考试作弊、浏览低俗信息。因此,班主任一般都不支持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学校也出台过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但学生喜欢手机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也时常开展猫捉老鼠的游戏,但这些“堵”和“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还因忽视学生正常使用的需要。造成师生关系紧张。
疲于应付的我,在与同样受手机问题困扰的班主任闲聊时,突然闪现灵感:对于手机的管理,我们能不能做到既满足学生正常的使用需要,又尽量减少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呢?渐渐地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想法,我将它称之为“手机申报制”,并在班级管理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所谓“手机申报制”,就是对确有使用需要的学生,经家长同意,老师许可,允许其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制度。具体要求是,签订三方教育契约,约定相关权利义务。在此将其概括为“一讲、二报、三限、四罚”。
一讲,即讲诚信。
以“确有需要,自主申报,诚信使用”为原则,在家长允许,班主任同意的前提下,学生可在校携带和使用手机。实施“手机申报”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求学生讲究诚信,严格遵守相关约定,尤其是使用时段、使用区域,要求尤为严格,这无疑是对学生诚信的考验。
实施前我也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就怕允许学生带手机后,情况失控。纵容了学生无异“放虎归山”,到时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家长都没法交代。但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有自制力的,利用手机做一些不恰当的事情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
此外,学生最终将走上社会。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应该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被社会和他人认可。
而从之前的“地下工作”转变为现在的“公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讲究诚信,履行约定,自控自制。
通过一年多的实施,证明我当初的担忧是多余的,除了刚开始个别学生有违规行为外,利用手机考试作弊、半夜“煲电话粥”的现象在我班已经绝迹。
二报:即报号码、报话费。
申报号码和话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学生手机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学生要向家长和老师申报使用的手机号码。我一般建议,以家长的身份证向移动公司购买一个号码。如果学生需要更换号码,需向家长和老师说明,并重新登记号码。
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家长控制话费,同时有助于老师和家长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监控。在契约中,我们规定了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除规定以外的时间一律关机。家长或老师可以随时拨打学生的号码,监督学生是否违反相关规定。此外家长也可到营业厅抽查学生使用手机的记录和话费,监督学生是否违规使用。一经查实,可根据契约进行相应处罚。
在契约中还约定了每月话费,这是为了防止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学习。每月由家长查询学生使用的实际话费,班主任进行登记,对于超出使用额度的学生进行相应处罚,对于节约使用的给予一定奖励。
三限:即限时间、限区域、限话费。
1 限时间:即限制在校使用的时间段。一般为四段:早上6点到6点半;中午11点50分到12点25分;下午5点15分到5点45分;晚自修结束到就寝前。除以上四段时间外必须关机。
2 限区域:即限制使用的区域。使用区域主要为宿舍或班主任办公室。除上述规定以外的教学区等公共场所一律禁止使用,以免影响到教育教学秩序,破坏学校整体学习氛围。
3 限话费:即限制话费额度。根据实际情况,在三方都认可的情况下,约定每月话费的上限。如学生违反相关规定,要对其采取下调每月话费的处罚。如学生能节约使用,家长可酌情对其进行奖励。
四罚:即四项处罚。
实行手机申报,有限度地允许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是基于诚信原则,以信任学生为前提的。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有效避免少数学生滥用手机,在契约中我们也设定了“防火墙”,即处罚条例,以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对违反契约的学生,我们作如下处罚:
1 书面警告。对初次违反“三限制”,情节较轻的,书面警告。
2 减少话费额度。两次违反“三限制”的,缩减原先约定的每月话费额度。
3 短时取消使用权。对于三次违反“三限制”的,采取停用手机一月。
4 永久取消使用权。对于不讲诚信,私自另购号码,欺瞒家长、老师的;对于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的;三次以上违反“三限”的,一经发现,永久取消使用权。
手机进校园现象,单纯采取禁止的方法,忽视了学生正常的使用需要,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反感。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掩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其禁而不止,不如疏而导之,采用创新方式解决这一矛盾。
签订契约这样的个性化管理方式,旗帜鲜明地树立了“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的教育理念,最大可能地适应高中生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显著增强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恰当的教育方式,这也促使教师在更深层次上关注学生的特殊需要和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责任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也是家校合作的主体,实行“手机申报制”,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监控,防止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后出现攀比现象……都必须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教育这一过程,逐步树立与学校一致的正确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从而使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默契的支持者、同盟军。家长为学校提供关于学生更丰富的信息,与教师合作交流、相互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通过试行该制度,手机管理从最早的“堵”到现在的“疏”,从地下到相对地上,从失控到相对可控,基本实现了学生舒心,家长安心,老师放心。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创新,不仅使我从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进一步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师生关系也更民主和谐了,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了。
疲于应付的我,在与同样受手机问题困扰的班主任闲聊时,突然闪现灵感:对于手机的管理,我们能不能做到既满足学生正常的使用需要,又尽量减少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呢?渐渐地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想法,我将它称之为“手机申报制”,并在班级管理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所谓“手机申报制”,就是对确有使用需要的学生,经家长同意,老师许可,允许其携带和使用手机的制度。具体要求是,签订三方教育契约,约定相关权利义务。在此将其概括为“一讲、二报、三限、四罚”。
一讲,即讲诚信。
以“确有需要,自主申报,诚信使用”为原则,在家长允许,班主任同意的前提下,学生可在校携带和使用手机。实施“手机申报”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求学生讲究诚信,严格遵守相关约定,尤其是使用时段、使用区域,要求尤为严格,这无疑是对学生诚信的考验。
实施前我也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就怕允许学生带手机后,情况失控。纵容了学生无异“放虎归山”,到时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家长都没法交代。但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有自制力的,利用手机做一些不恰当的事情的学生毕竟还是少数。
此外,学生最终将走上社会。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首先应该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被社会和他人认可。
而从之前的“地下工作”转变为现在的“公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讲究诚信,履行约定,自控自制。
通过一年多的实施,证明我当初的担忧是多余的,除了刚开始个别学生有违规行为外,利用手机考试作弊、半夜“煲电话粥”的现象在我班已经绝迹。
二报:即报号码、报话费。
申报号码和话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学生手机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学生要向家长和老师申报使用的手机号码。我一般建议,以家长的身份证向移动公司购买一个号码。如果学生需要更换号码,需向家长和老师说明,并重新登记号码。
这样做的好处是方便家长控制话费,同时有助于老师和家长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监控。在契约中,我们规定了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除规定以外的时间一律关机。家长或老师可以随时拨打学生的号码,监督学生是否违反相关规定。此外家长也可到营业厅抽查学生使用手机的记录和话费,监督学生是否违规使用。一经查实,可根据契约进行相应处罚。
在契约中还约定了每月话费,这是为了防止学生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学习。每月由家长查询学生使用的实际话费,班主任进行登记,对于超出使用额度的学生进行相应处罚,对于节约使用的给予一定奖励。
三限:即限时间、限区域、限话费。
1 限时间:即限制在校使用的时间段。一般为四段:早上6点到6点半;中午11点50分到12点25分;下午5点15分到5点45分;晚自修结束到就寝前。除以上四段时间外必须关机。
2 限区域:即限制使用的区域。使用区域主要为宿舍或班主任办公室。除上述规定以外的教学区等公共场所一律禁止使用,以免影响到教育教学秩序,破坏学校整体学习氛围。
3 限话费:即限制话费额度。根据实际情况,在三方都认可的情况下,约定每月话费的上限。如学生违反相关规定,要对其采取下调每月话费的处罚。如学生能节约使用,家长可酌情对其进行奖励。
四罚:即四项处罚。
实行手机申报,有限度地允许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是基于诚信原则,以信任学生为前提的。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有效避免少数学生滥用手机,在契约中我们也设定了“防火墙”,即处罚条例,以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对违反契约的学生,我们作如下处罚:
1 书面警告。对初次违反“三限制”,情节较轻的,书面警告。
2 减少话费额度。两次违反“三限制”的,缩减原先约定的每月话费额度。
3 短时取消使用权。对于三次违反“三限制”的,采取停用手机一月。
4 永久取消使用权。对于不讲诚信,私自另购号码,欺瞒家长、老师的;对于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的;三次以上违反“三限”的,一经发现,永久取消使用权。
手机进校园现象,单纯采取禁止的方法,忽视了学生正常的使用需要,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反感。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掩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其禁而不止,不如疏而导之,采用创新方式解决这一矛盾。
签订契约这样的个性化管理方式,旗帜鲜明地树立了“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的教育理念,最大可能地适应高中生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显著增强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提供恰当的教育方式,这也促使教师在更深层次上关注学生的特殊需要和个性差异,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责任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也是家校合作的主体,实行“手机申报制”,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监控,防止允许学生使用手机后出现攀比现象……都必须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家长通过参与学校教育这一过程,逐步树立与学校一致的正确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从而使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拥有了一支强大的、默契的支持者、同盟军。家长为学校提供关于学生更丰富的信息,与教师合作交流、相互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通过试行该制度,手机管理从最早的“堵”到现在的“疏”,从地下到相对地上,从失控到相对可控,基本实现了学生舒心,家长安心,老师放心。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创新,不仅使我从纷繁复杂的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进一步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师生关系也更民主和谐了,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