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S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眼与荔枝同属于我国南方水果,英文名为 longan、lungan,应该是汉语的谐音。龙眼果肉为半透明乳白色,内为黑色,与动物的眼球相似,因而被叫作“龙眼”或“骊珠”。“骊珠”与“荔枝”的发声相近,为避免混淆,此名就不太用了;而“骊珠”与“益智”音近,于是又被人误解为多吃龙眼有益智慧,于是龙眼又被人们叫作“益智果”或“聪明果”。
  龙眼与荔枝同属无患子科乔木,有许多相似之处。荔枝的果实大,口感佳,在四月初夏即可采摘上市,而龙眼要到盛夏才能采摘上市,于是古人又把龙眼叫作“亚荔枝”、“荔枝奴”。
  龙眼的鲜果风干后就是桂圆,可以生食,民间多用以作甜汤,如《红楼梦》第一一六回:“只见王夫人叫人端了桂圆汤叫他喝了几口,渐渐地是入神。”桂圆上市是在八月,而八月正是桂花飘香时,因而八月俗称“桂月”。
  我老家福建盛产龙眼,乡人把鲜果称为“龙眼”,而干果并不叫“桂圆”,而叫“bao黄”。询之乡人,谁也不知此“bao”该怎么写,是什么意思。我搜尽古籍,也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希望有人来解释这个问题。乡人又把大粒的桂圆叫 “大圆”,依次为“二圆”、“三圆”,桂圆见得多了,谁都能分清大圆、二圆。
  荔枝搭上了大美人杨贵妃的故事而名扬天下,龙眼则是汉武帝征战在南方时发现的,遂将龙眼列为贡品。把龙眼鲜果运到几千里之外的大西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百姓叫苦不迭。于是一位叫唐羌的人上书皇帝,汉和帝听取了他的意见,从此龙眼不再作为贡品北运京师。因龙眼缺少荔枝与杨贵妃的故事,名气就远不如荔枝。
  凡是生长荔枝的地方就有龙眼,挂果的龙眼大多外壳呈青黄色,有鳞状纹,大如弹丸,所以龙眼又有“木弹子”、“小弹子”等名。龙眼果实长得很繁密,一分枝上就可以挂二三十颗,因而也被称为“海珠丛”。
  龙眼鲜果难以长期保鲜,以前上海市场难见水果摊有龙眼供应,倒是南货店长期供应桂圆。我祖母在世时,从乡下来探望她的人很多,倒是经常可以吃到从家乡带来的龙眼鲜果。
  上海人认为桂圆有补气血不足的功效,是妇女产后极佳的补品。而我老家盛产龙眼,乡人认为桂圆性太热,不主张产妇食用龙眼——这药膳的事总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苏东坡曾被流放到海南,“天涯海角”也曾留下他的手迹,他对龙眼和荔枝是十分熟悉和留恋的,把龙眼喻作“星陨空”、“珠江三角”倒是首创;而“蛮荒非汝辱,幸免妃子污”更是以龙眼叹自己的经历——生于南蛮荒远之地并不是你的耻辱,还因此避免了宫廷皇妃的玷污。
  龙眼的果期不长,且不易储存,所以龙眼上市时,劝君不妨买点吃。桂圆在上海市场长年供应,以前上海的桂圆大多由福建泉州、漳州船商运抵上海,再整理分级装小包装到南货店销售。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对"生活"这一概念,笔者认为,不能将其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
现代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强调以学生为背景的新课改下进行对现代诗歌的教学,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而后让学生融入其中,体会诗情,最后让学生通过
2011年全国高考安徽卷理科第20题是:
历史人物的教学是整个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人物教学首先必须明确学科要求.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
2011年巴西圣保罗州南部地区约40%的农场遭受洪水袭击,香蕉产量预计约为100万t。
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信息的能力,能够评价获取信息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在交流与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