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里的风箱是由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构成的,是用来产生风力的设备。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家庭厨房大多使用砖石砌成的锅灶,锅灶旁边放着这样一台风箱,烧水做饭时,左手拉风箱鼓风,右手抓着柴禾往灶膛里塞。这种场面,我记忆犹新。
如今,用风箱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家里不用风箱也已有几十年了,但母亲一直留存着。我知道,风箱留有母亲太多的情感记忆。
风箱是家里最古老的物件,奶奶嫁给爷爷时就有。据此推算,清末民初,家里就已经拥有它。奶奶进家门后,老风箱便成为奶奶最常使用的工具。
2015年清明节前,我赶去上坟。父亲离世早,每年到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沉沉、酸酸的。到家时,母亲正为我做饭。我和母亲一边做饭,一边闲聊,聊着聊着又聊起了家里的老风箱。
母亲主动说及老风箱,还是近几年的事。
关于这台老风箱,还得从爷爷说起。爷爷年轻时从军离家,一走就是16年。这段日子里,老风箱伴随了一家人的生活。等爷爷再次回家时,带奶奶随军,临走还带上了16岁的姑姑和3岁的哥哥。爷爷、奶奶从此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大哥也直到25岁回老家时才和母亲再次团聚。
爷爷、奶奶临走时,家里一贫如洗,连温饱都无法解决,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那只老风箱算是家里不大不小的物件。虽说生活困难,但爷爷走时硬是留下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30元钱。父亲和母亲都知道,爷爷带这么多人远去新疆更需要钱,他们执意不要,爷爷只好将钱一层一层裹起来,搁在风箱上。
后来,母亲曾多次提及此事。
奶奶随爷爷走后,老风箱又成为母亲最常使用的工具。母亲很珍爱它,每每使用完后,还会为它蒙上盖布。
自我记事起,父亲坐在风箱边上烧火,母亲做饭。这时候,灶台边上会放置一大堆柴草,父亲一边往灶台里塞柴草,一边鼓风。遇到刮风下雨或者变天时,我便蹲在风箱边烤火取暖。
父亲偶尔会坐在一边歇一歇,这时他会把我揽在怀里逗一逗,我也最喜欢依偎在父亲怀里。父亲有时候会点上烟斗抽几口旱烟,从口中吐出的烟雾很呛,我受不了时便挣开。
母亲念子心切,时常会唠叨起我远去新疆的哥哥。父亲一边烧火,一边安慰母亲。母亲却总是要到村口的路上来回张望,日日夜夜,年年岁岁,母亲望穿了眼,她期盼自己的孩子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母亲一直想念的儿子、我的大哥——王锡锋,1980年在新疆博乐入伍,后一直在部队服役直至退休。大哥在部队曾先后六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这是最令母亲感到骄傲的事。
在我16岁那年,因为突发事件,父亲永远离开了,家里一下子陷入万丈深渊。在我的记忆中,有无数个日夜,伴随母亲的是无尽的泪水。特别是在母亲做饭时,每当她看到老风箱孤单的身影,便会不由自主地伤心落泪。
那些年头,家里的日子最艰难困苦,苦得无法言说。
那时,二哥已逐渐懂事。为了减轻母亲心中的伤痛,二哥干脆将老风箱封存起来。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我们兄妹都很怕在母亲面前提及老风箱。因为一旦提及,母亲总会忆起在风箱旁边鼓风烧火的那个熟悉身影,泪水便如同开闸的河堤,奔涌而出。
再后来,老风箱一直被搁置在一间小屋内。随着我们逐渐长大,老风箱便渐渐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去。
这些年,随着日子逐渐好转,家里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里各个屋子都摆上了新式家具。哥哥觉得老风箱放在屋里占空间不说,也有些多余,建议搁在外面算了,唯母亲不愿意。她说,老风箱陪伴了好几代人,保存着也是个念想。
其实,没有忘记老风箱的,还有远在新疆博乐的爷爷、奶奶和姑姑。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刚满20岁,第一次去新疆博乐看望爷爷、奶奶。聊起家里的生活,奶奶首先就问家里还使用风箱吗?没想到,奶奶最先想起的是那台老风箱,毕竟,奶奶使用它有20多年时间。新疆的姑姑也有所回忆,老风箱存有她儿时的许多记忆。我告诉奶奶:“家里早就不用风箱了,妈妈将那台老风箱很好地保存着。”爷爷插话说:“家里那台风箱是柳木箱、枣木杆。”我问缘由,爷爷说:“因为柳木有弹性,而且性软、不裂、耐磨,风箱杆的作用是牵动‘猫耳头’,所谓‘猫耳头’,指风箱的‘活塞’,实际上它是一块立在箱内可以来回活动的长方形夹板。”
爷爷所讲的这些风箱术语我听不大懂,但分明,家中的老风箱一直藏在他的记忆里。
我顺便告诉爷爷:“妈妈常常说起您当年离家时搁在风箱上的30元钱。”爷爷顿了顿说:“你妈妈是个强人,她很不容易。”
普普通通的一台风箱,留存着几代人的深情回忆。
我相信,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看到风箱定会有千丝万缕的感受。母亲之所以保存以前的旧物,就是因为老风箱有太多过去的回忆。睹物思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使她内心略感慰藉。
我忽然在想,善良的母亲隐忍坚强,亦如同家里那台老风箱,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想到这里,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我伤痕累累的母亲,所有的语句一下子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风箱依旧,往事如烟!
如今,用风箱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家里不用风箱也已有几十年了,但母亲一直留存着。我知道,风箱留有母亲太多的情感记忆。
风箱是家里最古老的物件,奶奶嫁给爷爷时就有。据此推算,清末民初,家里就已经拥有它。奶奶进家门后,老风箱便成为奶奶最常使用的工具。
2015年清明节前,我赶去上坟。父亲离世早,每年到这个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沉沉、酸酸的。到家时,母亲正为我做饭。我和母亲一边做饭,一边闲聊,聊着聊着又聊起了家里的老风箱。
母亲主动说及老风箱,还是近几年的事。
关于这台老风箱,还得从爷爷说起。爷爷年轻时从军离家,一走就是16年。这段日子里,老风箱伴随了一家人的生活。等爷爷再次回家时,带奶奶随军,临走还带上了16岁的姑姑和3岁的哥哥。爷爷、奶奶从此再也没有回过老家,大哥也直到25岁回老家时才和母亲再次团聚。
爷爷、奶奶临走时,家里一贫如洗,连温饱都无法解决,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那只老风箱算是家里不大不小的物件。虽说生活困难,但爷爷走时硬是留下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30元钱。父亲和母亲都知道,爷爷带这么多人远去新疆更需要钱,他们执意不要,爷爷只好将钱一层一层裹起来,搁在风箱上。
后来,母亲曾多次提及此事。
奶奶随爷爷走后,老风箱又成为母亲最常使用的工具。母亲很珍爱它,每每使用完后,还会为它蒙上盖布。
自我记事起,父亲坐在风箱边上烧火,母亲做饭。这时候,灶台边上会放置一大堆柴草,父亲一边往灶台里塞柴草,一边鼓风。遇到刮风下雨或者变天时,我便蹲在风箱边烤火取暖。
父亲偶尔会坐在一边歇一歇,这时他会把我揽在怀里逗一逗,我也最喜欢依偎在父亲怀里。父亲有时候会点上烟斗抽几口旱烟,从口中吐出的烟雾很呛,我受不了时便挣开。
母亲念子心切,时常会唠叨起我远去新疆的哥哥。父亲一边烧火,一边安慰母亲。母亲却总是要到村口的路上来回张望,日日夜夜,年年岁岁,母亲望穿了眼,她期盼自己的孩子能突然出现在眼前。
母亲一直想念的儿子、我的大哥——王锡锋,1980年在新疆博乐入伍,后一直在部队服役直至退休。大哥在部队曾先后六次荣立三等功,两次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这是最令母亲感到骄傲的事。
在我16岁那年,因为突发事件,父亲永远离开了,家里一下子陷入万丈深渊。在我的记忆中,有无数个日夜,伴随母亲的是无尽的泪水。特别是在母亲做饭时,每当她看到老风箱孤单的身影,便会不由自主地伤心落泪。
那些年头,家里的日子最艰难困苦,苦得无法言说。
那时,二哥已逐渐懂事。为了减轻母亲心中的伤痛,二哥干脆将老风箱封存起来。
在之后的很多年里,我们兄妹都很怕在母亲面前提及老风箱。因为一旦提及,母亲总会忆起在风箱旁边鼓风烧火的那个熟悉身影,泪水便如同开闸的河堤,奔涌而出。
再后来,老风箱一直被搁置在一间小屋内。随着我们逐渐长大,老风箱便渐渐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去。
这些年,随着日子逐渐好转,家里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里各个屋子都摆上了新式家具。哥哥觉得老风箱放在屋里占空间不说,也有些多余,建议搁在外面算了,唯母亲不愿意。她说,老风箱陪伴了好几代人,保存着也是个念想。
其实,没有忘记老风箱的,还有远在新疆博乐的爷爷、奶奶和姑姑。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刚满20岁,第一次去新疆博乐看望爷爷、奶奶。聊起家里的生活,奶奶首先就问家里还使用风箱吗?没想到,奶奶最先想起的是那台老风箱,毕竟,奶奶使用它有20多年时间。新疆的姑姑也有所回忆,老风箱存有她儿时的许多记忆。我告诉奶奶:“家里早就不用风箱了,妈妈将那台老风箱很好地保存着。”爷爷插话说:“家里那台风箱是柳木箱、枣木杆。”我问缘由,爷爷说:“因为柳木有弹性,而且性软、不裂、耐磨,风箱杆的作用是牵动‘猫耳头’,所谓‘猫耳头’,指风箱的‘活塞’,实际上它是一块立在箱内可以来回活动的长方形夹板。”
爷爷所讲的这些风箱术语我听不大懂,但分明,家中的老风箱一直藏在他的记忆里。
我顺便告诉爷爷:“妈妈常常说起您当年离家时搁在风箱上的30元钱。”爷爷顿了顿说:“你妈妈是个强人,她很不容易。”
普普通通的一台风箱,留存着几代人的深情回忆。
我相信,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看到风箱定会有千丝万缕的感受。母亲之所以保存以前的旧物,就是因为老风箱有太多过去的回忆。睹物思人,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使她内心略感慰藉。
我忽然在想,善良的母亲隐忍坚强,亦如同家里那台老风箱,经历了太多的磨难。想到这里,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我伤痕累累的母亲,所有的语句一下子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风箱依旧,往事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