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有名的启发式施教原则,它强调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循循善诱,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时要积极动脑思考,融会贯通,发挥其主体作用。这对于今天的教育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启发,但运用这一原则时要辩证灵活、适时适度、推陈出新。
一、把握好启发的时机
当学生充分开动脑筋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教师应当恰当点拨,使学生欲知而后快,茅塞顿开。
如有一个作文考试题为《开了》(湖南师大广益实验中学小升初招生考试作文题),大多数学生拿到题目后,不知从何着手,只好草草了事。针对这一现象,我也在本班做过实验,学生看了题目后开始确实目瞪口呆,一时想不出写什么材料好;之后,我在题目前面画上一根横线,让学生们再想一想可在前面补充什么词。顿时,讨论声就如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心花开了,心锁开了,花坛里的花开了,思绪开了,心结开了,解题的思路开了,有的人见钱眼开了……我将其内容归为思路类、情感类、植物类,然后指导习作,大家觉得容易多了,效果很好。反之,如果启发时机不成熟,教师就去启发,将会收效甚微。曾有一位教师在作文竞赛课上指导学生写《我喜欢的食品》,当学生品尝食物后,教师便急匆匆要他们说自己喜欢这一食品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只能说好吃、很辣、很喜欢等简单的短语;有些学生不知道从哪说起,更难说具体。教师急得满头大汗,怎么就启而不发呢?究其根由,是教师未掌握好启发的时机,如果教师先引导学生对食品察其色、观其组成、闻其香、品其味并与曾经吃过的食物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二、掌握好启发的度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局面,有的就是这堂课的闪光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时机,掌握好启发的度,学生将兴致高昂。
如我教《养花》,在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时,一位学生提出:老师,养花的乐趣包括忧伤和眼泪吗?它是不是与乐趣相矛盾?我在备课时及在以往教学中都未想过这个问题,如何解答呢?我先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梳理思路。有的学生抓住文章最后一段的总结句回答“应该包括,但说不出理由”;有的根据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归纳说“包括,但还是说不清”。此时,我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年365天总是晴天,没有其他天气,大家喜欢吗?高兴吗?学生立即想到晴天的好处,久晴后下雨的兴奋,下雪带给大家的乐趣,这样就使一年四季阴晴雨雪的好处不言而喻。那养花呢?如果这其中都是高兴的事,是不是太单调了?再加点佐料:为菊秧被砸死而忧伤,为花生病欲死而流泪,是否使养花的乐趣更丰富、更全面了?启发到这儿,我戛然而止。学生经过思考,终于明白老舍为什么把养花的乐趣归纳为“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了。原来忧伤与流泪是养花的情感流露,养花的乐趣既包括养花的高兴事,又包括为花担忧的事。忧与泪是养花的另一种乐趣,不养花,便没有为花忧、为花哭的份儿,何来伤心之趣,为花操心之趣。我们也常常看到,学生不懂某个问题时,教师的启发讲解精细无比,启发的“度”超过了学生要思考表达的“度”,学生学习后,过一段时间不遗忘,那才稀奇呢!因此,何处启发,启发到什么程度,教师要向孔子学习,掌握好火候,使教学水平炉火纯青。
三、批判性地继承教学方法
子曰: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如果你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关于孔子的这一看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教学。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与教育模式及所授的学生,与今天都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犯教条主义。当学生在教师启发后还不得要领,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启发,不能抛开学生不管,更不能不再教他。我们教育的标准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如学习《飞夺泸定桥》这一课,学生对战斗的环境、战斗的残酷、战斗的情形不能很好地感受、领悟,难道我们就不教了,让他们有个一知半解算了吗?这是教育的大忌。这时,教师要根据其内容运用挂图、幻灯或多媒体课件播放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场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引导他们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读出自己的理解,深刻体会红四团二十二位勇士夺桥的激烈及他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中,许多内容与学生的体验有距离,教者要在备课及施教时想到学习者理解的难度,借助多媒体降低领悟的坡度,帮学生搭好理解的平台,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孔子的启发性原则,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择其善者而从之”,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责编侯艳星)
一、把握好启发的时机
当学生充分开动脑筋思考后仍不得要领时,教师应当恰当点拨,使学生欲知而后快,茅塞顿开。
如有一个作文考试题为《开了》(湖南师大广益实验中学小升初招生考试作文题),大多数学生拿到题目后,不知从何着手,只好草草了事。针对这一现象,我也在本班做过实验,学生看了题目后开始确实目瞪口呆,一时想不出写什么材料好;之后,我在题目前面画上一根横线,让学生们再想一想可在前面补充什么词。顿时,讨论声就如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心花开了,心锁开了,花坛里的花开了,思绪开了,心结开了,解题的思路开了,有的人见钱眼开了……我将其内容归为思路类、情感类、植物类,然后指导习作,大家觉得容易多了,效果很好。反之,如果启发时机不成熟,教师就去启发,将会收效甚微。曾有一位教师在作文竞赛课上指导学生写《我喜欢的食品》,当学生品尝食物后,教师便急匆匆要他们说自己喜欢这一食品的原因,大多数学生只能说好吃、很辣、很喜欢等简单的短语;有些学生不知道从哪说起,更难说具体。教师急得满头大汗,怎么就启而不发呢?究其根由,是教师未掌握好启发的时机,如果教师先引导学生对食品察其色、观其组成、闻其香、品其味并与曾经吃过的食物进行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二、掌握好启发的度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料之外的局面,有的就是这堂课的闪光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一时机,掌握好启发的度,学生将兴致高昂。
如我教《养花》,在总结课文主要内容时,一位学生提出:老师,养花的乐趣包括忧伤和眼泪吗?它是不是与乐趣相矛盾?我在备课时及在以往教学中都未想过这个问题,如何解答呢?我先把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梳理思路。有的学生抓住文章最后一段的总结句回答“应该包括,但说不出理由”;有的根据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归纳说“包括,但还是说不清”。此时,我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年365天总是晴天,没有其他天气,大家喜欢吗?高兴吗?学生立即想到晴天的好处,久晴后下雨的兴奋,下雪带给大家的乐趣,这样就使一年四季阴晴雨雪的好处不言而喻。那养花呢?如果这其中都是高兴的事,是不是太单调了?再加点佐料:为菊秧被砸死而忧伤,为花生病欲死而流泪,是否使养花的乐趣更丰富、更全面了?启发到这儿,我戛然而止。学生经过思考,终于明白老舍为什么把养花的乐趣归纳为“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了。原来忧伤与流泪是养花的情感流露,养花的乐趣既包括养花的高兴事,又包括为花担忧的事。忧与泪是养花的另一种乐趣,不养花,便没有为花忧、为花哭的份儿,何来伤心之趣,为花操心之趣。我们也常常看到,学生不懂某个问题时,教师的启发讲解精细无比,启发的“度”超过了学生要思考表达的“度”,学生学习后,过一段时间不遗忘,那才稀奇呢!因此,何处启发,启发到什么程度,教师要向孔子学习,掌握好火候,使教学水平炉火纯青。
三、批判性地继承教学方法
子曰: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说,如果你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关于孔子的这一看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去教学。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与教育模式及所授的学生,与今天都有很大的区别,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犯教条主义。当学生在教师启发后还不得要领,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辅助手段启发,不能抛开学生不管,更不能不再教他。我们教育的标准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如学习《飞夺泸定桥》这一课,学生对战斗的环境、战斗的残酷、战斗的情形不能很好地感受、领悟,难道我们就不教了,让他们有个一知半解算了吗?这是教育的大忌。这时,教师要根据其内容运用挂图、幻灯或多媒体课件播放飞夺泸定桥的战斗场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引导他们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读出自己的理解,深刻体会红四团二十二位勇士夺桥的激烈及他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中,许多内容与学生的体验有距离,教者要在备课及施教时想到学习者理解的难度,借助多媒体降低领悟的坡度,帮学生搭好理解的平台,循序渐进。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孔子的启发性原则,我们要一分为二地对待,“择其善者而从之”,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