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梅汕客运专线梅州至潮汕段(简称梅汕高铁)是承接梅州与潮汕地区乃至珠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其建成将会给梅州带来各方影响。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可视化技术,结合相关理论、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分析梅汕高铁给梅州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梅州市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梅州市产业升级与优化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铁路 人口流动 机遇与挑战 数据分析 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2(a)-0142-03
交通运输是生产的继续,是联系工农业的物质基础。一个城市的对外交通运输是促使这个城市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質要素。高铁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的一部分,相对于公车、火车等其它交通运输方式而言,拥有着便捷、快速、环保的特点,而高铁的通行是否能够大幅度提高梅州的通达性,取决于梅州是否能抓住机遇,迎将挑战。
1 梅汕高铁概况
梅汕高铁位于闽粤两省的东南滨海地区,全线长122km,时速250km,是梅州的第一条高铁。其线路起于梅州,自规划中的广梅汕铁路扩能新双线由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设梅州西站引出,经丰顺、揭阳,接厦深铁路潮汕站,经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引入汕头火车站,连接了梅州通往珠三角的道路。
2 梅汕高铁带来的机遇
2.1 缩短时空距离
通过对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官方网站的数据分析得出,梅汕高铁建成后,梅州可在2.5h到达广州,2h到达深圳,而到达汕头仅需半小时。通行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交通出行成本。其次,大大缩短了梅州与潮汕地区、珠三角、海西区之间的时空距离,区域内可达性得到提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需求。梅汕高铁的建成无疑打开了梅州与外交流的窗口,这是新的机遇,更是挑战。
2.2 人口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根据腾讯位置大数据(数据来自腾讯地图定位平台)得到2017年10月梅州人口迁徙热度的情况,由表1数据可知,高铁建成之前,梅州人口迁出情况明显,特别是流向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高铁建成后,可达性的提高将会带来人口的汇聚,尤其是在站点周边,梅州人口迁出热度将有所降低,高铁沿线城市的人口将往站点方向流动,梅州居住人口将慢慢增加。因而,在高铁建成后,人口流动方向将显著发生改变。
2.3 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
梅汕高铁在丰顺设站点,对丰顺县的辐射及影响相对其它县要更为明显突出。利用BIGMAP谷歌卫星地图下载器,分别下载了2002年和2017年丰顺县15级卫星影像图,经过前期预处理,再进行监督分类等后续处理,最终得到建筑群在不同年份的空间形态分布图。由图的对比可知, 2002—2017年丰顺县的建筑群在空间位置上明显发生变化。丰顺县在空间上不连续分布,城市由几片组成,呈多个团块状,由于地形的限制,各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近年来由于梅汕高铁的建造,交通条件的改善,丰顺县的人口以及建筑群将会很大程度的靠近丰顺东站点以及建桥站点,同时,梅州市北边的平远县、蕉岭县以及大埔县的人口也会逐渐靠近梅江区,梅州市的城市散点型的布局发展速度将会逐渐放缓。梅州市的空间扩张方向将发生改变。
2.4 提升梅州的地理区位,为产业带建设来新转机
梅州市拥有9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注重地域互动,通过工业集聚,促进产业集聚带产生。在产业带附近国道、高速公路纵横贯通,未来再凭借园区、产业和企业的优良基础,通过资源整合能够更加推动产业集聚带的建设。高铁助力梅州市正在实施的“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和“三城三区”规划建设,有利于打造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将对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和向内转移提供同等重要的空间和可能,促进梅州的经济建设以及城市群的慢慢形成,为产业建设带来新转机。
2.5 区域经济一体化
梅汕高铁连同已建成的厦深高铁和广汕铁路,在空间上与珠三角、潮汕地区建立空间联系,促进了信息交流。高铁站点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互,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使沿线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交往逐步频繁。城市的相互作用,提升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传输的时间,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强有力的“经济走廊”。在区域网络中,由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可以促使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区域之间会出现分工与协作,并且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调整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将深度合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3 展望未来
改革开放后,梅州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运输条件有明显的改善,高铁更是顺应经济发展需求,逐步深化城市对外输出的能力。为了最大化发挥高铁效益,现提出几点建议。
3.1 积极融入区域网络,打造“节点”功能
高铁的建成带来的并不仅是交通条件的改善,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的城市圈之间协作增多,对于梅州来说融入区域网络成为新挑战。因此,梅州应认清自身在城市网络中的区位,承担发达城市交接或转移的产业,努力成为区域网络中的节点城市。
3.2 发挥“世界客都”的魅力,避免“虹吸效应”
梅州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第五届客商会也是在梅州举行,客家文化是梅州发展的一个突破点。根据梅州市统计局的官方数据,近年来梅州的第三产业发展速率逐年提升,旅游业更是成为梅州的一大支柱产业。针对梅州现状,在高铁建成期间,梅州应该重新规划调整公交、高速公路、航运建设方案,整合旅游景点路线,从整体上提高外部人口到梅州旅游的道路可达性。借由旅游业的发展,以及高铁的辐射范围,吸引外部资金流,科学技术和先进人才,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提高竞争优势。
3.3 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人才
根据梅州市统计局的数据,到2014年,梅州市总人口528.64万人,常住人口864.65万人,劳动人口高达402.23万人,可见劳动资源丰富。根据现有数据进行数据灰色模型的建模,以此得出2007-2016年间人口的增长变化趋势,同时根据目前的人口增长幅度对梅州市人口进行了接下来10年的人口数量预测。
从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2007-2016这10年间的人口在以一定的稳定趋势在逐年增长,并且在接下来到2016—2026年10年的预测也是会根据这个增长的幅度稳定增长人口。因而如何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人才显得意义深重。
3.4 建设美丽乡村
梅州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梅州的农民可以在农村放心扩大生产,也可以流转土地经营权,进城务工。村党支部可以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贯彻,充分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及整理,预测分析了梅汕高铁的建成对梅州可能带来的空间可达性、人口流动、区域经济互动等各方影响。为了最大化发挥高铁建设的积极作用,梅州应把握时机,在高铁建设、交通条件提升的同时做好城市建设,规划整顿交通路线,同时建设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独有魅力的世界客都。
参考文献
[1] 赵丽虹.高铁建设与沿线欠发达城市发展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0:14-20.
[2] 李松涛.高铁客运站站区空间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 马林.高速铁路旅游经济与空间结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4] 李雪燕.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对沿途欠发达城市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5] 王兰,王灿,陈晨,等.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发展与规划_基于京沪高铁的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4(4):31-37.
关键词:高速铁路 人口流动 机遇与挑战 数据分析 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2(a)-0142-03
交通运输是生产的继续,是联系工农业的物质基础。一个城市的对外交通运输是促使这个城市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質要素。高铁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网络的一部分,相对于公车、火车等其它交通运输方式而言,拥有着便捷、快速、环保的特点,而高铁的通行是否能够大幅度提高梅州的通达性,取决于梅州是否能抓住机遇,迎将挑战。
1 梅汕高铁概况
梅汕高铁位于闽粤两省的东南滨海地区,全线长122km,时速250km,是梅州的第一条高铁。其线路起于梅州,自规划中的广梅汕铁路扩能新双线由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设梅州西站引出,经丰顺、揭阳,接厦深铁路潮汕站,经厦深铁路汕头联络线引入汕头火车站,连接了梅州通往珠三角的道路。
2 梅汕高铁带来的机遇
2.1 缩短时空距离
通过对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官方网站的数据分析得出,梅汕高铁建成后,梅州可在2.5h到达广州,2h到达深圳,而到达汕头仅需半小时。通行时间明显缩短,降低了高铁沿线城市间的交通出行成本。其次,大大缩短了梅州与潮汕地区、珠三角、海西区之间的时空距离,区域内可达性得到提高,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需求。梅汕高铁的建成无疑打开了梅州与外交流的窗口,这是新的机遇,更是挑战。
2.2 人口流动方向发生改变
根据腾讯位置大数据(数据来自腾讯地图定位平台)得到2017年10月梅州人口迁徙热度的情况,由表1数据可知,高铁建成之前,梅州人口迁出情况明显,特别是流向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高铁建成后,可达性的提高将会带来人口的汇聚,尤其是在站点周边,梅州人口迁出热度将有所降低,高铁沿线城市的人口将往站点方向流动,梅州居住人口将慢慢增加。因而,在高铁建成后,人口流动方向将显著发生改变。
2.3 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
梅汕高铁在丰顺设站点,对丰顺县的辐射及影响相对其它县要更为明显突出。利用BIGMAP谷歌卫星地图下载器,分别下载了2002年和2017年丰顺县15级卫星影像图,经过前期预处理,再进行监督分类等后续处理,最终得到建筑群在不同年份的空间形态分布图。由图的对比可知, 2002—2017年丰顺县的建筑群在空间位置上明显发生变化。丰顺县在空间上不连续分布,城市由几片组成,呈多个团块状,由于地形的限制,各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各自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近年来由于梅汕高铁的建造,交通条件的改善,丰顺县的人口以及建筑群将会很大程度的靠近丰顺东站点以及建桥站点,同时,梅州市北边的平远县、蕉岭县以及大埔县的人口也会逐渐靠近梅江区,梅州市的城市散点型的布局发展速度将会逐渐放缓。梅州市的空间扩张方向将发生改变。
2.4 提升梅州的地理区位,为产业带建设来新转机
梅州市拥有9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注重地域互动,通过工业集聚,促进产业集聚带产生。在产业带附近国道、高速公路纵横贯通,未来再凭借园区、产业和企业的优良基础,通过资源整合能够更加推动产业集聚带的建设。高铁助力梅州市正在实施的“一园两特带动一精”发展战略和“三城三区”规划建设,有利于打造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将对劳动力的向外转移和向内转移提供同等重要的空间和可能,促进梅州的经济建设以及城市群的慢慢形成,为产业建设带来新转机。
2.5 区域经济一体化
梅汕高铁连同已建成的厦深高铁和广汕铁路,在空间上与珠三角、潮汕地区建立空间联系,促进了信息交流。高铁站点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互,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使沿线区域内城市之间的交往逐步频繁。城市的相互作用,提升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传输的时间,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强有力的“经济走廊”。在区域网络中,由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可以促使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区域之间会出现分工与协作,并且按照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调整经济结构,区域经济将深度合作进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3 展望未来
改革开放后,梅州大力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运输条件有明显的改善,高铁更是顺应经济发展需求,逐步深化城市对外输出的能力。为了最大化发挥高铁效益,现提出几点建议。
3.1 积极融入区域网络,打造“节点”功能
高铁的建成带来的并不仅是交通条件的改善,更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的城市圈之间协作增多,对于梅州来说融入区域网络成为新挑战。因此,梅州应认清自身在城市网络中的区位,承担发达城市交接或转移的产业,努力成为区域网络中的节点城市。
3.2 发挥“世界客都”的魅力,避免“虹吸效应”
梅州的客家文化源远流长,第五届客商会也是在梅州举行,客家文化是梅州发展的一个突破点。根据梅州市统计局的官方数据,近年来梅州的第三产业发展速率逐年提升,旅游业更是成为梅州的一大支柱产业。针对梅州现状,在高铁建成期间,梅州应该重新规划调整公交、高速公路、航运建设方案,整合旅游景点路线,从整体上提高外部人口到梅州旅游的道路可达性。借由旅游业的发展,以及高铁的辐射范围,吸引外部资金流,科学技术和先进人才,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提高竞争优势。
3.3 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人才
根据梅州市统计局的数据,到2014年,梅州市总人口528.64万人,常住人口864.65万人,劳动人口高达402.23万人,可见劳动资源丰富。根据现有数据进行数据灰色模型的建模,以此得出2007-2016年间人口的增长变化趋势,同时根据目前的人口增长幅度对梅州市人口进行了接下来10年的人口数量预测。
从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在2007-2016这10年间的人口在以一定的稳定趋势在逐年增长,并且在接下来到2016—2026年10年的预测也是会根据这个增长的幅度稳定增长人口。因而如何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人才显得意义深重。
3.4 建设美丽乡村
梅州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梅州的农民可以在农村放心扩大生产,也可以流转土地经营权,进城务工。村党支部可以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贯彻,充分收集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及整理,预测分析了梅汕高铁的建成对梅州可能带来的空间可达性、人口流动、区域经济互动等各方影响。为了最大化发挥高铁建设的积极作用,梅州应把握时机,在高铁建设、交通条件提升的同时做好城市建设,规划整顿交通路线,同时建设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独有魅力的世界客都。
参考文献
[1] 赵丽虹.高铁建设与沿线欠发达城市发展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0:14-20.
[2] 李松涛.高铁客运站站区空间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9.
[3] 马林.高速铁路旅游经济与空间结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4] 李雪燕.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对沿途欠发达城市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5] 王兰,王灿,陈晨,等.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发展与规划_基于京沪高铁的实证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4(4):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