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4月18日,我校举行了高一年级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期中考试。其中语文一门,我所教的班级53名学生的平均分在4个实验班中排倒数第一,在年级16个班级中占第七位。仅以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本次考试中,文学类文本阅读考察的是散文《背水的日子》,四个主观问答题,共计20分,我班的平均分是7.82分。其中,第一题,平均分为1.82,得分率45.5%;第二题平均分为2.24,得分率37.3%;第三题,平均分为1.48,得分率37%;第四题,平均分为1.74,得分率29%。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事后,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的答卷,发现:除了阅读能力的欠缺之外,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着力改变这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明显。现在我以《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例,简要地说说我的做法。
一、查找问题
古典诗歌的教学,侧重于思想情感、内容和手法三个方面。所以,按照这首词的写作脉络,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按照时间顺序,可将本词划分为离别之前、离别之时和离别之后三个层次,请用“/”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2.上阕“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个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3.请用50—100字来表述从“都门帐饮无绪”至“竟无语凝噎”的内容。
4.请根据“念”字加以推断,以下所写“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何处之景?请据此说说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本词中的运用。
5.有人认为,“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请谈谈理由。
6.反复阅读本词,说说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上课之前,我将学生的预习作业本收上来检查,并作简单记录:
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这首词的内在思路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将离别之后的层次分辨出来,而对离别之前和离别之时分辨不清。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离别环境的理解。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把画面表述清楚,然后用一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来概括这个画面的特点。而景物描写的作用必须从时间、地点、气氛、人物形象和情节等入手。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在解答该题时,仅是用悲凉、悲伤、伤感等加以简单概括;提及其作用时,回答得也非常笼统,甚至有学生就回答“交代了时间、地点,营造了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词句。
3.本题考查的是表述能力。其一,要点要完整;其二,语句要通顺、流畅。这个题答得要比其他题好一点。
4.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推断能力。“念”,就是想。也就是说,以下所提之景为想象之景。也有学生根据“楚天阔”推断这些景为楚地之景,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够准确,可补充为“想象中的楚地之景”。本题第二问考查的是对特定手法的理解。所谓虚实结合,就是虚写和实写的结合。回答本题的时候,必须指出什么是实写,什么是虚写。但是,一部分学生回答得非常笼统,甚至有个别学生直接就回答“‘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虚实结合”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5.本题考查的是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理解。本题有两个点要注意:一是“微妙则耐思”,是说这个句子深奥玄妙值得思考,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二是“景中有情”,是说这个句子景中含情。所以,解答这个题目的时候,如果选择同意,则必须把这两个要点解答清楚;如果选择不同意,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否定。但是,大部分学生甚至连题目都没弄懂,更别说把这两个要点回答清楚了。因此,这个题目是回答得最差的一个题。
6.本题考查的是词人表达的情感。结合书下注释和手头上已有的参考资料,学生基本能指出词人表达的是依依惜别、恋恋不舍之情。
二、规范答题
所谓规范答题,实则上就是对题型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建立统一的答题模式。所以,针对以上7个问题,我做了以下归类整理:
第一类,内容类,如第2题第一问和第3题。其中,第2题第一问是概括题,第3题是表述题。遇到这类题,通常首先要进行区分:如果是概括题,必须先答具体内容,然后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来概括这个内容的特点;如果是表述题,则需把所有要点都表述清楚,同时注意语句通顺,没有语病。
第二类,表达技巧类,如第4题第二问。遇到该类题型,分三步作答: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如虚实结合、比喻、拟人、对比、用典、托物言志等);②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在解答该类题型时,必须注意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否则,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得分。
第三类,观点、看法类,如第5题。解答该类题时,需注意:如果题干已经给出别人的观点,那么要注意把该种观点的所有要点全部整理清楚,然后对其进行肯定或者否定;如果是要求表述自己的观点,那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其辞。另外,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肯定或者否定别人的观点还是表述自己的观点,都必须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第四类,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类,如第2题第二问。遇到该类题,可从三个层面进行思考:①是否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②是否渲染了某种气氛;③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或者人物的心情等。
第五类,表达特色类。解答该题时,分四步:①着眼于角度,即声音、色彩、高低远近、动态静态等等;②考虑手法,以修辞手法为先,然后是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③回答所表现的内容;④阐述作者情感。
在做了以上简单的题型分类和答题规范之后,我要求所有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或者练习中都必须按照这样的步骤来答题,以此来最大程度降低学生在考试中因答题不规范而导致丢分的概率。
三、检测效果
5月底,高一年级举行了一次近期学习效果检测。其中,语文试题是我命制的。在诗歌鉴赏这个模块,我选择了这样一道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云物:云雾。
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3分)
2.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杜牧因为此句而称作者为“赵倚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归雁(或“横塞的大雁”),盛开的篱菊(或“紫艳半开的篱菊”),凋谢的渚莲(或“落尽红衣的渚莲”)。(评分建议:一个景物1分,共3分。注意景物的状态,只答景物本身不给分。)
2.①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残星几点、雁横塞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评分建议:特色各1分,诗句分析各1分,共4分。)
3.用典,思乡之情和归隐之思。(评分建议:手法1分,情感2分,共3分。)
事后,我又对本题做了数据统计,得出的结果是:平均分为6.51,得分率65.1%。因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几乎没有。由此,我得出结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责编 张翼翔)
事后,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的答卷,发现:除了阅读能力的欠缺之外,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最主要的原因。因此,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着力改变这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效果明显。现在我以《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例,简要地说说我的做法。
一、查找问题
古典诗歌的教学,侧重于思想情感、内容和手法三个方面。所以,按照这首词的写作脉络,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按照时间顺序,可将本词划分为离别之前、离别之时和离别之后三个层次,请用“/”在课本上标注出来。
2.上阕“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个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3.请用50—100字来表述从“都门帐饮无绪”至“竟无语凝噎”的内容。
4.请根据“念”字加以推断,以下所写“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何处之景?请据此说说虚实结合的手法在本词中的运用。
5.有人认为,“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微妙则耐思,而景中有情”。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请谈谈理由。
6.反复阅读本词,说说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上课之前,我将学生的预习作业本收上来检查,并作简单记录:
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这首词的内在思路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将离别之后的层次分辨出来,而对离别之前和离别之时分辨不清。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离别环境的理解。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把画面表述清楚,然后用一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来概括这个画面的特点。而景物描写的作用必须从时间、地点、气氛、人物形象和情节等入手。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在解答该题时,仅是用悲凉、悲伤、伤感等加以简单概括;提及其作用时,回答得也非常笼统,甚至有学生就回答“交代了时间、地点,营造了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词句。
3.本题考查的是表述能力。其一,要点要完整;其二,语句要通顺、流畅。这个题答得要比其他题好一点。
4.本题第一问考查的是推断能力。“念”,就是想。也就是说,以下所提之景为想象之景。也有学生根据“楚天阔”推断这些景为楚地之景,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够准确,可补充为“想象中的楚地之景”。本题第二问考查的是对特定手法的理解。所谓虚实结合,就是虚写和实写的结合。回答本题的时候,必须指出什么是实写,什么是虚写。但是,一部分学生回答得非常笼统,甚至有个别学生直接就回答“‘杨柳岸、晓风残月’是虚实结合”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5.本题考查的是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理解。本题有两个点要注意:一是“微妙则耐思”,是说这个句子深奥玄妙值得思考,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二是“景中有情”,是说这个句子景中含情。所以,解答这个题目的时候,如果选择同意,则必须把这两个要点解答清楚;如果选择不同意,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加以否定。但是,大部分学生甚至连题目都没弄懂,更别说把这两个要点回答清楚了。因此,这个题目是回答得最差的一个题。
6.本题考查的是词人表达的情感。结合书下注释和手头上已有的参考资料,学生基本能指出词人表达的是依依惜别、恋恋不舍之情。
二、规范答题
所谓规范答题,实则上就是对题型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建立统一的答题模式。所以,针对以上7个问题,我做了以下归类整理:
第一类,内容类,如第2题第一问和第3题。其中,第2题第一问是概括题,第3题是表述题。遇到这类题,通常首先要进行区分:如果是概括题,必须先答具体内容,然后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来概括这个内容的特点;如果是表述题,则需把所有要点都表述清楚,同时注意语句通顺,没有语病。
第二类,表达技巧类,如第4题第二问。遇到该类题型,分三步作答: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如虚实结合、比喻、拟人、对比、用典、托物言志等);②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的;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在解答该类题型时,必须注意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否则,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能得分。
第三类,观点、看法类,如第5题。解答该类题时,需注意:如果题干已经给出别人的观点,那么要注意把该种观点的所有要点全部整理清楚,然后对其进行肯定或者否定;如果是要求表述自己的观点,那么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其辞。另外,要注意的是,不管是肯定或者否定别人的观点还是表述自己的观点,都必须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第四类,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类,如第2题第二问。遇到该类题,可从三个层面进行思考:①是否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信息;②是否渲染了某种气氛;③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或者人物的心情等。
第五类,表达特色类。解答该题时,分四步:①着眼于角度,即声音、色彩、高低远近、动态静态等等;②考虑手法,以修辞手法为先,然后是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③回答所表现的内容;④阐述作者情感。
在做了以上简单的题型分类和答题规范之后,我要求所有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或者练习中都必须按照这样的步骤来答题,以此来最大程度降低学生在考试中因答题不规范而导致丢分的概率。
三、检测效果
5月底,高一年级举行了一次近期学习效果检测。其中,语文试题是我命制的。在诗歌鉴赏这个模块,我选择了这样一道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云物:云雾。
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3分)
2.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杜牧因为此句而称作者为“赵倚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归雁(或“横塞的大雁”),盛开的篱菊(或“紫艳半开的篱菊”),凋谢的渚莲(或“落尽红衣的渚莲”)。(评分建议:一个景物1分,共3分。注意景物的状态,只答景物本身不给分。)
2.①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残星几点、雁横塞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评分建议:特色各1分,诗句分析各1分,共4分。)
3.用典,思乡之情和归隐之思。(评分建议:手法1分,情感2分,共3分。)
事后,我又对本题做了数据统计,得出的结果是:平均分为6.51,得分率65.1%。因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几乎没有。由此,我得出结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