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核心学科,也是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学科,改革的关注度高,且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大家都在进行着方法的尝试。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探讨小学语文学科“新课改”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导学案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况,对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实践与反思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导学案;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235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不停的更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开始进行转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主动性的学习态度可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正在不断改善、转变。
一、导学案于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现状
深入小学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上。首先,在使用方法上,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剩余学生则是按照老师的设计照搬去做,或是抄书亦是查阅,将导学案看做测试卷来完成。其次,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处于学习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多按照自己备课的需要,将问题罗列在导学案上,未进行系统性的策划。最后,在使用效果上,三分之二的学生反映效率不高,甚至有学生认为导学案的使用只不过是题量的增加,从而成为学习上的负担。无论是从学生角度还是教师角度来看,如何实效落实导学案教学有待深入研究。
二、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势
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从而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行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师发挥自己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習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探究,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我们在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五步,即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学检测、巩固练习、拓展练习。
(二)导学案设计原则
导学案是助力同学们高效学习的媒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设计时,以全局性、前瞻性的眼光谋篇整体布局。导学案主要由自学、群学、反馈三大部分,自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五个环节构成。自学过程包括预习和导入两部分,教师依据教学实况带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高了同学们的关注度,有利于推进教学的有效性。群学包括对学、群学、展示三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对学环节即为对子间交流合作,解决难度较低层次的问题。群学的小组探究环节采用六人一组,共同探讨,生生参与,花较短的时间探究重难点,降低目前教学课时不足的难度。展示即为交流学习成果的过程,在导学案中设置此框格列写展示思路,及时把握引导学生观点。反馈分为三个框格,即自我反馈、互测、互评,及时反馈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导学案辅助语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发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教学,确实能够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能做的交还给学生。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有他应有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学生展示环节,这个过程更多的是优秀生在做,而学困生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同时,在应用导学案过程中出现了过于教条的现象,导致拘泥于此,课堂学生生成的内容受到了制约,存在制约学生思维的不足。更为关键的是,在应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甚至是高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值得深思的。课堂交给了学生,势必意味着教师对于课堂掌控的能力更高,合理地做好“收”与“放”,这是我们必须要布置的。在作业环节,结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作业的精选精练是必须要关注的。最后,学习内容的差异性意味着我们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而不是固守死板和僵化。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模式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从语文教学的发展而言,有利于建构语文课堂的整体性,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从教师专业成长而言,有利于培养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流程;从学生发展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掌握所学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利用导学案,在塑造学生性格习惯上具有长效性作用。同时,若对于导学案设计,教学课堂把握不到位等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落实小学语文课堂的建构,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促进语文高效落实,提高学生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甘肃教育,2019(24):108.
[2]张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N].黄冈日报,2019-12-01(004).
[3]周慈婵.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创新[J].农家参谋,2018(24):165.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导学案;实践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2-235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在不停的更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开始进行转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主动性的学习态度可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新课改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正在不断改善、转变。
一、导学案于小学语文教学应用现状
深入小学调查发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学案的使用现状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上。首先,在使用方法上,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剩余学生则是按照老师的设计照搬去做,或是抄书亦是查阅,将导学案看做测试卷来完成。其次,教师在导学案的设计处于学习阶段,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多按照自己备课的需要,将问题罗列在导学案上,未进行系统性的策划。最后,在使用效果上,三分之二的学生反映效率不高,甚至有学生认为导学案的使用只不过是题量的增加,从而成为学习上的负担。无论是从学生角度还是教师角度来看,如何实效落实导学案教学有待深入研究。
二、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势
根据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从而落实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推行导学案教学模式,教师发挥自己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角色,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習要求,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探究,这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我们在利用“导学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般分为五步,即温故互查、设问导读、自学检测、巩固练习、拓展练习。
(二)导学案设计原则
导学案是助力同学们高效学习的媒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设计时,以全局性、前瞻性的眼光谋篇整体布局。导学案主要由自学、群学、反馈三大部分,自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五个环节构成。自学过程包括预习和导入两部分,教师依据教学实况带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提高了同学们的关注度,有利于推进教学的有效性。群学包括对学、群学、展示三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对学环节即为对子间交流合作,解决难度较低层次的问题。群学的小组探究环节采用六人一组,共同探讨,生生参与,花较短的时间探究重难点,降低目前教学课时不足的难度。展示即为交流学习成果的过程,在导学案中设置此框格列写展示思路,及时把握引导学生观点。反馈分为三个框格,即自我反馈、互测、互评,及时反馈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导学案辅助语文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发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教学,确实能够让学生动起来,学生能做的交还给学生。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有他应有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学生展示环节,这个过程更多的是优秀生在做,而学困生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同时,在应用导学案过程中出现了过于教条的现象,导致拘泥于此,课堂学生生成的内容受到了制约,存在制约学生思维的不足。更为关键的是,在应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甚至是高效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值得深思的。课堂交给了学生,势必意味着教师对于课堂掌控的能力更高,合理地做好“收”与“放”,这是我们必须要布置的。在作业环节,结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作业的精选精练是必须要关注的。最后,学习内容的差异性意味着我们要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而不是固守死板和僵化。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模式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从语文教学的发展而言,有利于建构语文课堂的整体性,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从教师专业成长而言,有利于培养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流程;从学生发展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掌握所学知识。小学语文教学有效利用导学案,在塑造学生性格习惯上具有长效性作用。同时,若对于导学案设计,教学课堂把握不到位等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落实小学语文课堂的建构,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促进语文高效落实,提高学生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峰.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甘肃教育,2019(24):108.
[2]张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N].黄冈日报,2019-12-01(004).
[3]周慈婵.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策略创新[J].农家参谋,2018(2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