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刚刚过去。这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充满艰辛、经受挑战并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刚刚过去。这一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严峻困难和不断发展的复杂形势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严峻的考验来自于震惊世界的严重自然灾害——从年初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到破坏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广、救灾难度之大都创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的“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严峻的考验来自于势头凶猛、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从发达国家到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受到冲击,这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严峻的考验来自于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很大程度上依然依靠贴牌产品的加工,依靠重化工业的投资扩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严峻的考验来自于经济运行的现实矛盾——在经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景气已开始回落。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分别在2008年的10月和11月首次出现负增长,工业生产指数也进入“偏冷”区间;
在这样的考验下,2008的岁末,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一时间,政府关注,百姓关注,海内外关注。
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
“我们要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这一切为我们的2009指明了方向。
2009,“保增长”是头等大事,对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增速过慢,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缓解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就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
2009,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用好“扩大内需”这剂良方,我国经济才能够保持平稳前行,从容抵御各种外部风险和冲击:
2009,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我们的主攻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谋求的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09,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2009刚刚到来,中国经济这艘巨轮驶入了新的年度。
2009值得期待。经济新政,让我们积聚起走向未来的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政策信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会议在总结2008年经济发展情况后,提出2009年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确定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并部署2009年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五大任务:排定今年经济工作重点
一、大幅增加公共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
看点1: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中小企世、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看点2: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扩大最终消费
看点3:保持资本市场健康,发挥房地产业支柱产业作用,减轻居民购房负担
二、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看点1:确保粮食安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增加对“三农”投入
看点2: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三、保增长,明年头号经济工作
看点1:稳定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
看点2: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节能减排环保工程建设
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看点1:深化价格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看点2:推进垄断行业分类改革,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五、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看点1:社保关系全国统一转续提上日程,重点扶助中低收入群体
看点2: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标准和法律体系
十项措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发展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
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具会负责人就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
Q:2D08年第四季度1 000亿投下去,今后两年要投入4万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A中央提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中央拟安排1.8万亿元左右,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共计4万亿元。2008年第四季度在原计划基础上,先增加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000亿元。
Q: 4万亿元安排情况如何?
A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约2800亿元,加快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约3700亿元,加快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约18000亿元,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约400亿元,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工程约3500亿元,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约1600亿元,加快灾后重建约10000亿元。
Q:此次扩大投资会不会引发重复建设、破坏环境、产能过剩等问题?
A此次扩大投资强调要从源头上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破坏环境和产能过剩等问题。第一,突出重点,科学确定投资方向;第二,严格管理,按建设程序选准选好项目。
Q:如何有效防止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腐败问题和“豆腐渣工程”?
A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紧急落实新增1 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方案》,确保投资安排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项目安排按照公开、透明、有效的原则,充分协商、共同研究,确保投资和项目安排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项目建设要符合项目审核、土地、环评、节能等管理要求。中央将陆续派出24个检查组分赴有关地方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对项目资金、质量、进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Q:中央投资具有导向性,如何引导地方投资跟着中央的方向走?
A:地方投资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三是要按照规划办事。四是要按照建设程序办事。在上述措施的有力保障下,各地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工作。
新要求·新政策
公共支出
·会议要求: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支 出……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
专家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
在大幅度增加的公共支出中,对社保的投入将会占相当比例,这一方面是因为这符合中央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和突出社会公平的原则取向,另一方面在亟须扩大内需的前提下,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将给人民相应的安全预期,进而提升人民的消费信心。在增加公共支出的政策选择方面,应首选保就业、保低收入阶层生活,因为“保就业就是保增长”,只有保障就业,贫困面才不至于扩大,劳动力也才不会产生非自愿返乡这样的逆向流动。为达到这一目标,2009年中央和地方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有利于就业岗位的增长以及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倾斜;同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卫生与医疗保障事业。
楼市股市
会议要求: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强投资者信心……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专家解读: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在起作用,现在要做的就是贯彻执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8年11月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销售出现回暖迹象。对于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我认为,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是两个分开的市场,它们之间应保持平衡状态。政府可以考虑收购破产开发商留下的大量空置房和烂尾房,改造成保障性住房。
农民增收
会议要求: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
·专家解读: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
“十一五”规划的既定目标,每年农民增收幅度均应达到6%,但是2009年的实现难度会很大。目前农民增收的两大途径为外出打工和家庭务农,但是现在两个方式都受到很大影响。首先是外需疲软导致出口导向性企业受影响,就业机会大幅减少,这是农民增收的大头,而且现在看来2009年也不容乐观。从农业收入来看,近期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这最主要是受内需减少的影响。要使农民增收达到既定目标,一方面需要宏观经济刺激消费,减少农民工返乡现象,另方面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和转向,部分企业由外向型转为内向型,以稳定就业岗位。此外,国家还应当挖掘农业的增收潜力,最主要是千方百计稳定粮价和油价,包括提高最低收购价托市,以及大宗鲜活农产品的价格保持稳定等。
新提法·新信号
新提法1——结构性减税
新信号1——税制结构内部优化
·名词解释:结构性减税——既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减税,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结构性减税更强调有选择的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
·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
结构性减税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强调贴近现实经济的步伐,相对更为科学。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意味着税收的基数和总量基本不变;而结构性减税则着眼于减税,税负总体水平是减少的。在当前外部需求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保经济增长的重点就是扩大内需,就是要拉动投资和消费。2009年1月1日起全国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就是一种结构性减税。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企业用于设备购置等投入可抵扣增值税,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和优化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新提法2——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
新信号2——重在熨平经济波动
·名词解释: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指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加大时,就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反之,当经济增长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风险之时,货币政策则要适度宽松。
·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
过去10余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在反周期的调节方面,已经经历了两次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经历了一次从紧的货币政策周期,主要任务是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反经济周期的调节与保障流动性供给两者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保障流动性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例如,直接降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今年9月以来,央行几次降息并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既是为了保增长的需要,也是为了支持金融体系流动性的需要。
新提法3——最终消费需求与中间需求
新信号3——细分需求,治标更要治本
·名词解释:最终需求——指全社会的消费者对社会总产品的最终使用或消费。中间需求——指生产者和商家为了转售、为了进一步加工或制造而进行的购买需求。
·专家解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志——
投资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中间需求,只有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才能有效带动投资需求增长。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形成发展新优势。”这在当前外需减弱、内需对“保增长”更为重要的情况下,具有更关键的意义。如何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家将大力促进农民消费,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这些措施的落实会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真正动力。
新举措·新实践
把脉现实 布局未来
中国的2008非同寻常,四川的2008非同寻常:在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之后,在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之后,在这个特别的辞旧迎新之时,在深入领会中央关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之时,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我们自己的判断——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信心,止滑提速,加快发展。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规划实施,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重振震前发展势头,促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通过这一轮恢复重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达到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阶段性目标。
现实背景
长期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同时又面临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经济下滑是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矛盾。
两大机遇
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机遇——中央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 特殊政策是我省独有的区域性政策优势;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投资需求形成巨大投资拉动,是我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特殊优势和强劲支撑;对口支援恢复重建将形成产业转移和投资促进的特殊渠道。
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有利于我省企业生存发展,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有利于我省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上马批大项目,办成过去多年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总的来看,2009年经济工作机遇大于挑战,办法多于困难。
重点任务
抓紧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启动和建设,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要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全局性意义,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加快”和“提前”的重任,为全国经济大局作出贡献。
抓紧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加大“三农”投入,发挥农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抓紧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要把扩大投资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
抓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要按照“打开通道、构建枢纽、完善路网”思路,强化项目牵引,新上和提前实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快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口等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上尽快取得更大突破。
抓紧恢复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努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实施旅游振兴工程,加快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的恢复重建,要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
抓紧承接产业转移,切实增强充分开放合作实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深化灾后重建大招商活动。
抓紧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安排好项目和资金,增加财政投入比重,争取办成批群众期盼的大事实事。
抓紧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不断增添加快发展的新动力——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
严峻的考验来自于势头凶猛、愈演愈烈的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从发达国家到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受到冲击,这场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严峻的考验来自于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很大程度上依然依靠贴牌产品的加工,依靠重化工业的投资扩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严峻的考验来自于经济运行的现实矛盾——在经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景气已开始回落。财政收入、外贸出口分别在2008年的10月和11月首次出现负增长,工业生产指数也进入“偏冷”区间;
在这样的考验下,2008的岁末,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一时间,政府关注,百姓关注,海内外关注。
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先后发表重要讲话:
“我们要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考虑得更周密一些。”
“我们要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这一切为我们的2009指明了方向。
2009,“保增长”是头等大事,对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增速过慢,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缓解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就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
2009,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用好“扩大内需”这剂良方,我国经济才能够保持平稳前行,从容抵御各种外部风险和冲击:
2009,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我们的主攻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谋求的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09,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2009刚刚到来,中国经济这艘巨轮驶入了新的年度。
2009值得期待。经济新政,让我们积聚起走向未来的力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政策信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会议在总结2008年经济发展情况后,提出2009年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确定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并部署2009年经济发展主要任务。
五大任务:排定今年经济工作重点
一、大幅增加公共支出,实行结构性减税
看点1: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中小企世、重大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看点2: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扩大最终消费
看点3:保持资本市场健康,发挥房地产业支柱产业作用,减轻居民购房负担
二、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看点1:确保粮食安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增加对“三农”投入
看点2: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三、保增长,明年头号经济工作
看点1:稳定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
看点2: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节能减排环保工程建设
四、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看点1:深化价格体制改革,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看点2:推进垄断行业分类改革,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五、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看点1:社保关系全国统一转续提上日程,重点扶助中低收入群体
看点2: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标准和法律体系
十项措施: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发展
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
七、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
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九、在全国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具会负责人就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
Q:2D08年第四季度1 000亿投下去,今后两年要投入4万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A中央提出,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自主创新等方面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中央拟安排1.8万亿元左右,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共计4万亿元。2008年第四季度在原计划基础上,先增加安排中央财政资金1000亿元。
Q: 4万亿元安排情况如何?
A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约2800亿元,加快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约3700亿元,加快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约18000亿元,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约400亿元,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工程约3500亿元,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约1600亿元,加快灾后重建约10000亿元。
Q:此次扩大投资会不会引发重复建设、破坏环境、产能过剩等问题?
A此次扩大投资强调要从源头上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破坏环境和产能过剩等问题。第一,突出重点,科学确定投资方向;第二,严格管理,按建设程序选准选好项目。
Q:如何有效防止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腐败问题和“豆腐渣工程”?
A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紧急落实新增1 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方案》,确保投资安排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项目安排按照公开、透明、有效的原则,充分协商、共同研究,确保投资和项目安排工作的科学性和时效性。项目建设要符合项目审核、土地、环评、节能等管理要求。中央将陆续派出24个检查组分赴有关地方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对项目资金、质量、进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Q:中央投资具有导向性,如何引导地方投资跟着中央的方向走?
A:地方投资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三是要按照规划办事。四是要按照建设程序办事。在上述措施的有力保障下,各地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工作。
新要求·新政策
公共支出
·会议要求:要较大幅度增加公共支出,保障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支 出……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
专家解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
在大幅度增加的公共支出中,对社保的投入将会占相当比例,这一方面是因为这符合中央近年来一直强调的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和突出社会公平的原则取向,另一方面在亟须扩大内需的前提下,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将给人民相应的安全预期,进而提升人民的消费信心。在增加公共支出的政策选择方面,应首选保就业、保低收入阶层生活,因为“保就业就是保增长”,只有保障就业,贫困面才不至于扩大,劳动力也才不会产生非自愿返乡这样的逆向流动。为达到这一目标,2009年中央和地方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有利于就业岗位的增长以及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倾斜;同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卫生与医疗保障事业。
楼市股市
会议要求: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增强投资者信心……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专家解读: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在起作用,现在要做的就是贯彻执行。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08年11月份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销售出现回暖迹象。对于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我认为,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是两个分开的市场,它们之间应保持平衡状态。政府可以考虑收购破产开发商留下的大量空置房和烂尾房,改造成保障性住房。
农民增收
会议要求: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
·专家解读: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
“十一五”规划的既定目标,每年农民增收幅度均应达到6%,但是2009年的实现难度会很大。目前农民增收的两大途径为外出打工和家庭务农,但是现在两个方式都受到很大影响。首先是外需疲软导致出口导向性企业受影响,就业机会大幅减少,这是农民增收的大头,而且现在看来2009年也不容乐观。从农业收入来看,近期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这最主要是受内需减少的影响。要使农民增收达到既定目标,一方面需要宏观经济刺激消费,减少农民工返乡现象,另方面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和转向,部分企业由外向型转为内向型,以稳定就业岗位。此外,国家还应当挖掘农业的增收潜力,最主要是千方百计稳定粮价和油价,包括提高最低收购价托市,以及大宗鲜活农产品的价格保持稳定等。
新提法·新信号
新提法1——结构性减税
新信号1——税制结构内部优化
·名词解释:结构性减税——既区别于全面的、大规模减税,又不同于以往的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结构性减税更强调有选择的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来削减税负水平。
·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
结构性减税强调税制结构内部的优化,强调贴近现实经济的步伐,相对更为科学。有增有减的税负调整,意味着税收的基数和总量基本不变;而结构性减税则着眼于减税,税负总体水平是减少的。在当前外部需求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保经济增长的重点就是扩大内需,就是要拉动投资和消费。2009年1月1日起全国实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就是一种结构性减税。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企业用于设备购置等投入可抵扣增值税,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加快技术改造和优化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新提法2——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
新信号2——重在熨平经济波动
·名词解释: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指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加大时,就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反之,当经济增长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风险之时,货币政策则要适度宽松。
·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
过去10余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在反周期的调节方面,已经经历了两次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任务就是为了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经历了一次从紧的货币政策周期,主要任务是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反经济周期的调节与保障流动性供给两者并不是截然分离的。保障流动性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例如,直接降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今年9月以来,央行几次降息并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既是为了保增长的需要,也是为了支持金融体系流动性的需要。
新提法3——最终消费需求与中间需求
新信号3——细分需求,治标更要治本
·名词解释:最终需求——指全社会的消费者对社会总产品的最终使用或消费。中间需求——指生产者和商家为了转售、为了进一步加工或制造而进行的购买需求。
·专家解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杨志——
投资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中间需求,只有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才能有效带动投资需求增长。所以,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形成发展新优势。”这在当前外需减弱、内需对“保增长”更为重要的情况下,具有更关键的意义。如何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国家将大力促进农民消费,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这些措施的落实会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真正动力。
新举措·新实践
把脉现实 布局未来
中国的2008非同寻常,四川的2008非同寻常:在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之后,在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之后,在这个特别的辞旧迎新之时,在深入领会中央关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之时,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我们自己的判断——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信心,止滑提速,加快发展。
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围绕“两个加快”,全面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规划实施,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重振震前发展势头,促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要通过这一轮恢复重建、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达到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阶段性目标。
现实背景
长期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同时又面临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经济下滑是当前我省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矛盾。
两大机遇
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机遇——中央支持灾后恢复重建的 特殊政策是我省独有的区域性政策优势;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投资需求形成巨大投资拉动,是我省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特殊优势和强劲支撑;对口支援恢复重建将形成产业转移和投资促进的特殊渠道。
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有利于我省企业生存发展,国家出台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有利于我省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上马批大项目,办成过去多年想办但没有办成的大事。总的来看,2009年经济工作机遇大于挑战,办法多于困难。
重点任务
抓紧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启动和建设,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要充分认识灾后重建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全局性意义,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加快”和“提前”的重任,为全国经济大局作出贡献。
抓紧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推动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加大“三农”投入,发挥农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抓紧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努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要把扩大投资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结合起来,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
抓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要按照“打开通道、构建枢纽、完善路网”思路,强化项目牵引,新上和提前实施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快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港口等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上尽快取得更大突破。
抓紧恢复发展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努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实施旅游振兴工程,加快旅游景区和旅游设施的恢复重建,要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
抓紧承接产业转移,切实增强充分开放合作实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深化灾后重建大招商活动。
抓紧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八项民生工程”,安排好项目和资金,增加财政投入比重,争取办成批群众期盼的大事实事。
抓紧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改革,不断增添加快发展的新动力——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