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保险业迅猛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保险业的发展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矛盾,本文拟从我国保险业发展所发挥的功能和呈现的特点分析人手,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快我国保险业发展的若干对策思路。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特点分析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保险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局面,各有关保险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和社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经济补偿功能不断增强。据有关数据,2000年以来我国各保险公司对事故灾害所支付的赔款和给付金额每年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一些地方、行业、单位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保险公司的及时理赔和补偿,为受灾地方、行业、单位实现重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第二,资金融通功能日益凸显。保险业运用大量的保险资金余额,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此外,保险公司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持有的企业债券占企业债券总量的一半,持有的证券投资基金占整个证券市场基金额接近30%,这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总体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社会服务保障功能逐步显现。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去年全国抗冰冻雨雪灾害及四川“5·12”大地震及其后的灾后重建中,保险公司及时筹集理赔资金,向社会捐助了大量资金,在减灾防损、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从发展历程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明显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发展时间短,但增速快。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及所具有强劲增长态势令世人所瞩目,保费收入较1980年增长了200多倍,平均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国内业务保费、承保金额、职工人数、险种等反映保险业发展的指标都直线上升,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保险业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保险供给快速增长,但市场空间仍然巨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保险供给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和潜在的市场需求相比较,仍然显得偏小。据有关机构的预测,目前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还占不到整个保险市场潜在规模的一半。
(三)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仍缺乏公正和规范的竞争手段与规则。市场经济基本原则是竞争机会平等的原则。这个原则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竞争活动的参与,竞争规则的公正,竞争过程的透明和竞争结果的有效。但从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离市场经济的这一要求还相差很远。主要表现在: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太少、太弱;税赋不平等;市场主体的违规行为还较为普遍;保险市场虽然立法,但各项配套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与矛盾
由于我国的保险业是在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的,受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困难与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不合理的保险费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投保。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保险费率的制订上忽视了行业差别和企业风险程度、技术条件及管理水平的不同,从而造成某些设备先进、管理水平较高、风险程度较低的企业所交保费较多,但赔付却很少,而另一些设备条件较差、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程度较高的企业交纳的保费很少,赔付却时有发生,影响了部分企业投保的积极性。
(二)保险资金使用率仍然偏低。一方面,我国经济建设仍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我国的保险公司其保险资金使用率总体还偏低,大量的保险资金存入银行、难以发挥,严重影响了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
(三)保险投资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矛盾。保险资金和其他资金不同,其投资首先必须考虑盈利性,这是保险投资最直接的目的,同时也是保险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安全性,保险资金承担着将来到期偿付的责任,因此其安全性不容忽视,保险资金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尽可能投放到不同的领域,分散投资风险;最后才是流动性,保险资金担负着不同时期支付赔款的责任,一旦发生支付,其资产应能够立即变现。但三者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
(四)风险总量增大与消费者风险及保险意识滞后的矛盾,保险的目的之一是化解与分散风险。但目前我国经济主体面临的风险总量增大。首先,国民经济的增长将带来消费者财富量的增长,并由此导致风险载体增多,风险总量提高,从而使消费者增加对保险的需求;其次,在高科技发展步伐加快的情况下。风险具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再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由谁来承担风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承担风险的主体也逐渐从政府转移到企业和个人。
(五)业务迅速扩张与人才匮乏的矛盾。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在我国,保险公司方面的培训水平总体有限,而全国建立保险专业的几十所高等院校,也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匮乏、教材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保险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各保险公司为应付业务急剧发展的需要,只能在人才方面降低要求,在业务上只能以粗放经营的方式来完成“抢占市场”的目标,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来眼前业务量的增长,这将严重制约保险业的长期发展。
(六)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与监管力量薄弱的矛盾。保险市场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失灵的问题。首先是市场垄断力,在保险市场上,当政府严格限制市场准入的条件,或者当一些大公司有巨大的经济规模时,这些公司可能对保险业的发展存在一种垄断的力量。其次,负的外部性,在保险中这一外部性表现为投保人购买保险以后,故意损毁财产以及为牟取保险金而实施的谋杀。最后,信息问题,在保险领域,投保人与代理人及其公司之间、公司与代理人之间以及公司及代理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之间在信息上实际上存在一种非对称的关系。上述这些问题,由于监管力量的不足,在监管上也还存在薄弱环节、存在难度。
三、加快我国保险产业发展的对策性思路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保险业在减灾防损、分散风险、加强保障和确保稳定等方面有着其他力量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仍将长期保持增长的基本格局下,进一步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势在必行。我以为,加快我国的保险业发展,应采取以下的对策思路。
(一)加快推进保险意识、保险企业行为方式及管理方式的转变 首先,在全社会的保险意识上,要从依赖政府向“自我保障”转变。全社会保险意识的强弱是保险业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全社会对保险的强烈现实需求,保险的供给也是很难增长的。因此,我们应当通过不断扩大舆论宣传,提高国民的保险意识,使人们从依赖政府向“自我保障”转变。其次,在 保险企业的行为方式上,要从官商型向服务型转变,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保险公司经营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对每个公司都应当建立和健全完整的规章制度,公司内部必须设有消费者服务部,专门负责处理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同时要尽快建立起保险公司的评估机构,定期对保险公司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使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能够科学、理性地作出自己的合理选择。第三,在对保险企业的管理方式上,要从行政性管理向法律法规加市场化管理转变,加大市场化管理改革力度,强化保险业的法律监管,以达成以下目标:一是偿付能力目标。因为人们购买保险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为了得到财政上的保护。如果保险人无偿付能力,它就无法提供这种保护。二是平等目标。平等目标的内容是,保证被保险人、保险人、受益人、第三方索赔者、债权人、股东和所有其他与保险交易有关的当事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交易。三是效率目标。公司经营得越有效率,保费就可以越低,这无疑对消费者是十分有利的。
(二)着力建立和培育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保险市场体系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仅要求有公正的竞争规则。而且要有相当数量的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现在需要注意:既要积极组建加快国内保险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又要稳妥地加快外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当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进程、数量是要与我国保险市场法规的完善程度、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国内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国民的保险意识、保险产品的配套市场等条件相适应的。如果不考虑上述因素,片面强调加快步伐,其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
(三)合理选择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组合。保险资金是一种负债而不是利润,因此,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必须符合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对于我国来说,保险资金主要可考虑投向金融市场、不动产投资和直接贷款三个方面,并注意保持合理的投资结构,以优化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金融市场方面,在我国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在内的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为保险资金的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渠道,其中最主要的是债券投资,它不仅具有安全可靠、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等特点,而且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除了债券以外,股票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投资渠道。我国目前已建成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证券商遍及全国,且拥有先进的通讯网络,股票投资方式可转让性强,有较大的灵活性,能满足保险资金即时变现的要求,尤其是最近两年,证券市场迅猛发展,证券交易所股票的上市品种和金额不断增加,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要把握好投资额度,因为在证券法规尚不健全,投机成份较大的情况下,这方面的投资风险较高。不动产投资方面,保险资金用于经营房地产,这在西方国家是一种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形式,在通货膨胀较高的情况下,还能起到保值作用,但房地产投资流动性较差,不容易及时兑现,急于兑现会发生价值上的损失。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总体上面临资金短缺,而保险公司相对来说却是资金使用不足,所以保险资金投资于住宅建设,不仅可以在风险较低情况下获得较高投资收益,而且在客观上也支持了国家的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贷款方面,保险资金用于贷款,一方面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保险公司与其他企业建立广泛与稳固的战略联系,扩大业务范围,但是风险较大。目前,我国的保险资金贷款主要用于短期性的流动资金贷款,而保险资金来源中最主要的就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这种资金成本率很高,期限较长,我们把这种资金用作流动资金贷款必然造成有限资金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投资的经济效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资金的有效配置,把长期资金运用到长期的、高效益的投资项目上,减少流动资金贷款,同时要做好流动资金贷款的搭配,尽量让短期资金也发挥出长期资金的效益。
(四)不断探索新的保险投资形式,拓宽投资领域。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也不应满足于现有的投资形式和投资领域,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投资领域,从我国现在的情况看,比较可行的主要有产权交易、金融期货和投资基金。产权交易是指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将其全部或部分资本予以有偿转让的行为。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产权交易也逐渐发展起来,这就为保险资金的运用开拓了新的领域。保险投资必然产生逾期投资,逾期资产的增加不仅影响保险投资的收益,而且影响到投资资产的合理流动和资产结构的优化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逾期资产从债权变为股权,进而通过产权交易将资产变现,优化资产的质量和结构。另外,保险公司一般都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良好的商业信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素质较高的金融专业人员,因此,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产权交易的中间业务,即低价买入企业产权,改造后高价卖出,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渠道。金融期货主要包括外币期货、利率期货、黄金期货和指数期货,金融期货自70年代产生以来,现已成为各金融机构套期保值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出于收益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往往持有很大比重的中长期债券,但由于利率经常波动,这些债券将面临贬值的风险;另外,涉外保险业务中,保险公司收取外币保费收入,汇率变动也会给外币资产带来贬值的风险,为了防止利率或汇率变动的风险,保险公司可利用金融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投资基金是一种由不特定多数投资者不等额出资,汇集成基金后,经由专业性的管理者投资运用,获取投资收益后由投资人按出资比例分享的投资工具。投资基金作为一种保险投资形式,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投资基金汇集了众多小额投资人的资金,实力雄厚,可以购买几十种以上的证券,实现证券的最佳组合,降低投资风险i其次,投资基金的经营者都聘有各方面的专家,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此外,投资基金操作简单,容易变现,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五)强化保险业内部管理,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保险投资效益不仅要强化内部管理,还要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宏观指导,改善保险投资的外部环境。首先,进一步健全资金运用体制,资金运用权必须集中在总公司和省级公司,省级以下公司不得进行资金运用,保证保险资金的统一使用、调度和管理,有效地发挥保险资金的规模效应;其次,严格控制资金运用总量,规模要控制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比例之内,贷款规模控制在总公司下达的指标之内,同时要调整资金使用结构,逐步形成以国有债券等有价证券为主的资金使用结构,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第三,进一步完善包括证券二级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各类市场。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要公平税赋,解决长期以来保险业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提高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积极性;第五,政策性保险业务和社会保险业务应逐步移交给政策专门机构,暂时无法移交的也应单独核算。
(六)大力加强保险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保险市场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有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操作和管理这些公司、驾驭整个保险市场的专业人才。可以说,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整个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保证。我国现有几十所大学和院校开设了保险学专业,但教员本身的培训、教材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与经济学的其它学科相比较,保险学的研究由于受实践发展的影响而显得更为薄弱一些。保险学的研究应当具有超前性,也应当有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不同层次以及单项研究和综合研究的不同层面。比如说从当前来看,’怎样将保险业放在国民经济的整个大背影之下进行整体设计,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果没有一个理论上较完善的方案,而是在实践上走一步、看一步,虽然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容易引起后患。
(编辑/陈志华)
一、我国保险业发展特点分析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保险业发展呈现出全新的局面,各有关保险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和社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经济补偿功能不断增强。据有关数据,2000年以来我国各保险公司对事故灾害所支付的赔款和给付金额每年均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特别是在一些地方、行业、单位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后,保险公司的及时理赔和补偿,为受灾地方、行业、单位实现重建、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实现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第二,资金融通功能日益凸显。保险业运用大量的保险资金余额,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此外,保险公司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持有的企业债券占企业债券总量的一半,持有的证券投资基金占整个证券市场基金额接近30%,这为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总体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社会服务保障功能逐步显现。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去年全国抗冰冻雨雪灾害及四川“5·12”大地震及其后的灾后重建中,保险公司及时筹集理赔资金,向社会捐助了大量资金,在减灾防损、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从发展历程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明显呈现出以下显著的特点:
(一)发展时间短,但增速快。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速度及所具有强劲增长态势令世人所瞩目,保费收入较1980年增长了200多倍,平均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国内业务保费、承保金额、职工人数、险种等反映保险业发展的指标都直线上升,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保险业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二)保险供给快速增长,但市场空间仍然巨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保险供给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和潜在的市场需求相比较,仍然显得偏小。据有关机构的预测,目前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还占不到整个保险市场潜在规模的一半。
(三)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仍缺乏公正和规范的竞争手段与规则。市场经济基本原则是竞争机会平等的原则。这个原则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竞争活动的参与,竞争规则的公正,竞争过程的透明和竞争结果的有效。但从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离市场经济的这一要求还相差很远。主要表现在: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太少、太弱;税赋不平等;市场主体的违规行为还较为普遍;保险市场虽然立法,但各项配套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与矛盾
由于我国的保险业是在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快速成长起来的,受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影响,保险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困难与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不合理的保险费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投保。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保险费率的制订上忽视了行业差别和企业风险程度、技术条件及管理水平的不同,从而造成某些设备先进、管理水平较高、风险程度较低的企业所交保费较多,但赔付却很少,而另一些设备条件较差、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程度较高的企业交纳的保费很少,赔付却时有发生,影响了部分企业投保的积极性。
(二)保险资金使用率仍然偏低。一方面,我国经济建设仍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我国的保险公司其保险资金使用率总体还偏低,大量的保险资金存入银行、难以发挥,严重影响了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
(三)保险投资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矛盾。保险资金和其他资金不同,其投资首先必须考虑盈利性,这是保险投资最直接的目的,同时也是保险业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次是安全性,保险资金承担着将来到期偿付的责任,因此其安全性不容忽视,保险资金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尽可能投放到不同的领域,分散投资风险;最后才是流动性,保险资金担负着不同时期支付赔款的责任,一旦发生支付,其资产应能够立即变现。但三者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
(四)风险总量增大与消费者风险及保险意识滞后的矛盾,保险的目的之一是化解与分散风险。但目前我国经济主体面临的风险总量增大。首先,国民经济的增长将带来消费者财富量的增长,并由此导致风险载体增多,风险总量提高,从而使消费者增加对保险的需求;其次,在高科技发展步伐加快的情况下。风险具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再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是由谁来承担风险。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承担风险的主体也逐渐从政府转移到企业和个人。
(五)业务迅速扩张与人才匮乏的矛盾。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在我国,保险公司方面的培训水平总体有限,而全国建立保险专业的几十所高等院校,也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匮乏、教材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保险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各保险公司为应付业务急剧发展的需要,只能在人才方面降低要求,在业务上只能以粗放经营的方式来完成“抢占市场”的目标,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来眼前业务量的增长,这将严重制约保险业的长期发展。
(六)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与监管力量薄弱的矛盾。保险市场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市场失灵的问题。首先是市场垄断力,在保险市场上,当政府严格限制市场准入的条件,或者当一些大公司有巨大的经济规模时,这些公司可能对保险业的发展存在一种垄断的力量。其次,负的外部性,在保险中这一外部性表现为投保人购买保险以后,故意损毁财产以及为牟取保险金而实施的谋杀。最后,信息问题,在保险领域,投保人与代理人及其公司之间、公司与代理人之间以及公司及代理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之间在信息上实际上存在一种非对称的关系。上述这些问题,由于监管力量的不足,在监管上也还存在薄弱环节、存在难度。
三、加快我国保险产业发展的对策性思路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保险业在减灾防损、分散风险、加强保障和确保稳定等方面有着其他力量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国民经济仍将长期保持增长的基本格局下,进一步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势在必行。我以为,加快我国的保险业发展,应采取以下的对策思路。
(一)加快推进保险意识、保险企业行为方式及管理方式的转变 首先,在全社会的保险意识上,要从依赖政府向“自我保障”转变。全社会保险意识的强弱是保险业能否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全社会对保险的强烈现实需求,保险的供给也是很难增长的。因此,我们应当通过不断扩大舆论宣传,提高国民的保险意识,使人们从依赖政府向“自我保障”转变。其次,在 保险企业的行为方式上,要从官商型向服务型转变,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对保险公司经营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对每个公司都应当建立和健全完整的规章制度,公司内部必须设有消费者服务部,专门负责处理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同时要尽快建立起保险公司的评估机构,定期对保险公司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使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能够科学、理性地作出自己的合理选择。第三,在对保险企业的管理方式上,要从行政性管理向法律法规加市场化管理转变,加大市场化管理改革力度,强化保险业的法律监管,以达成以下目标:一是偿付能力目标。因为人们购买保险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为了得到财政上的保护。如果保险人无偿付能力,它就无法提供这种保护。二是平等目标。平等目标的内容是,保证被保险人、保险人、受益人、第三方索赔者、债权人、股东和所有其他与保险交易有关的当事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交易。三是效率目标。公司经营得越有效率,保费就可以越低,这无疑对消费者是十分有利的。
(二)着力建立和培育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保险市场体系一个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不仅要求有公正的竞争规则。而且要有相当数量的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现在需要注意:既要积极组建加快国内保险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又要稳妥地加快外资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当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进程、数量是要与我国保险市场法规的完善程度、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国内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国民的保险意识、保险产品的配套市场等条件相适应的。如果不考虑上述因素,片面强调加快步伐,其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
(三)合理选择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组合。保险资金是一种负债而不是利润,因此,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向必须符合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对于我国来说,保险资金主要可考虑投向金融市场、不动产投资和直接贷款三个方面,并注意保持合理的投资结构,以优化投资组合,降低投资风险。金融市场方面,在我国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在内的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为保险资金的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渠道,其中最主要的是债券投资,它不仅具有安全可靠、风险较低、收益较高等特点,而且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除了债券以外,股票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投资渠道。我国目前已建成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证券商遍及全国,且拥有先进的通讯网络,股票投资方式可转让性强,有较大的灵活性,能满足保险资金即时变现的要求,尤其是最近两年,证券市场迅猛发展,证券交易所股票的上市品种和金额不断增加,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要把握好投资额度,因为在证券法规尚不健全,投机成份较大的情况下,这方面的投资风险较高。不动产投资方面,保险资金用于经营房地产,这在西方国家是一种风险相对较小的投资形式,在通货膨胀较高的情况下,还能起到保值作用,但房地产投资流动性较差,不容易及时兑现,急于兑现会发生价值上的损失。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总体上面临资金短缺,而保险公司相对来说却是资金使用不足,所以保险资金投资于住宅建设,不仅可以在风险较低情况下获得较高投资收益,而且在客观上也支持了国家的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发展。直接贷款方面,保险资金用于贷款,一方面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保险公司与其他企业建立广泛与稳固的战略联系,扩大业务范围,但是风险较大。目前,我国的保险资金贷款主要用于短期性的流动资金贷款,而保险资金来源中最主要的就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这种资金成本率很高,期限较长,我们把这种资金用作流动资金贷款必然造成有限资金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投资的经济效益,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资金的有效配置,把长期资金运用到长期的、高效益的投资项目上,减少流动资金贷款,同时要做好流动资金贷款的搭配,尽量让短期资金也发挥出长期资金的效益。
(四)不断探索新的保险投资形式,拓宽投资领域。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金融工具不断创新,作为金融业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也不应满足于现有的投资形式和投资领域,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投资领域,从我国现在的情况看,比较可行的主要有产权交易、金融期货和投资基金。产权交易是指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将其全部或部分资本予以有偿转让的行为。随着我国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产权交易也逐渐发展起来,这就为保险资金的运用开拓了新的领域。保险投资必然产生逾期投资,逾期资产的增加不仅影响保险投资的收益,而且影响到投资资产的合理流动和资产结构的优化组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逾期资产从债权变为股权,进而通过产权交易将资产变现,优化资产的质量和结构。另外,保险公司一般都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良好的商业信誉,丰富的投资经验和素质较高的金融专业人员,因此,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产权交易的中间业务,即低价买入企业产权,改造后高价卖出,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渠道。金融期货主要包括外币期货、利率期货、黄金期货和指数期货,金融期货自70年代产生以来,现已成为各金融机构套期保值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出于收益性和安全性的需要,往往持有很大比重的中长期债券,但由于利率经常波动,这些债券将面临贬值的风险;另外,涉外保险业务中,保险公司收取外币保费收入,汇率变动也会给外币资产带来贬值的风险,为了防止利率或汇率变动的风险,保险公司可利用金融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投资基金是一种由不特定多数投资者不等额出资,汇集成基金后,经由专业性的管理者投资运用,获取投资收益后由投资人按出资比例分享的投资工具。投资基金作为一种保险投资形式,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投资基金汇集了众多小额投资人的资金,实力雄厚,可以购买几十种以上的证券,实现证券的最佳组合,降低投资风险i其次,投资基金的经营者都聘有各方面的专家,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此外,投资基金操作简单,容易变现,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五)强化保险业内部管理,加强宏观调控。提高保险投资效益不仅要强化内部管理,还要加强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宏观指导,改善保险投资的外部环境。首先,进一步健全资金运用体制,资金运用权必须集中在总公司和省级公司,省级以下公司不得进行资金运用,保证保险资金的统一使用、调度和管理,有效地发挥保险资金的规模效应;其次,严格控制资金运用总量,规模要控制在人民银行规定的比例之内,贷款规模控制在总公司下达的指标之内,同时要调整资金使用结构,逐步形成以国有债券等有价证券为主的资金使用结构,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风险;第三,进一步完善包括证券二级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在内的各类市场。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要公平税赋,解决长期以来保险业税收负担过重的问题,提高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积极性;第五,政策性保险业务和社会保险业务应逐步移交给政策专门机构,暂时无法移交的也应单独核算。
(六)大力加强保险理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保险市场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有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操作和管理这些公司、驾驭整个保险市场的专业人才。可以说,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整个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保证。我国现有几十所大学和院校开设了保险学专业,但教员本身的培训、教材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与经济学的其它学科相比较,保险学的研究由于受实践发展的影响而显得更为薄弱一些。保险学的研究应当具有超前性,也应当有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不同层次以及单项研究和综合研究的不同层面。比如说从当前来看,’怎样将保险业放在国民经济的整个大背影之下进行整体设计,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果没有一个理论上较完善的方案,而是在实践上走一步、看一步,虽然不失为一种办法,但容易引起后患。
(编辑/陈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