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春英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怎么现在才回啊,你知道吗?许春英走了!”
  听罢,我的手不禁颤抖。
  那一年,我终于有时间来到大洋彼岸休假,窗外,碧水蓝天,清风吹拂,望着这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也许你会生发出许多由衷的感慨。那段时间,是我人生最自由放松的时光,也勾起了我对往昔青春的回忆。我想起了故去的亲人,想起了许多曾经走过我人生的朋友,我真想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回到那蓝蓝天空下姹紫嫣红的青春,那个晚上我仿佛在时空的隧道里穿行。
  醒来的时候,大西洋上的太阳已经低垂,摸到手机,我居然已睡了十五六个小时。手机里有几十个未接电话和短信。
  手机拨了好一会不见应答,美国与中国有十多个小时的时差,此时正是早晨五六点,也许还没起来呢。正当我准备退出时,电话那边传来了老同学苏红急促而悲泣的声音。
  1
  许春英是我的小学同学。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手工业者家庭。
  许春英的老家是鲁迅笔下的绍兴水乡。从火车站到村里要走20多华里的田埂路,村口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樟樹,青瓦白墙的老宅炊烟袅袅,连着开满油菜花的田畴。小河蜿蜒,石桥弯弯,河面上的乌篷船来来往往。
  许春英父亲那一辈兄弟姐妹有8个,其中第三个儿子在2岁时因病夭折,第七个女儿给人做了童养媳。1947年,许家的长子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充军,战场上俘虏后参加了解放军,但在一场战斗中不幸牺牲。为此,政府还特地派人送来了抚恤金和烈士证,这些都存放在许家的老宅里。
  绍兴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其实,绍兴的印染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国时期,绍兴的印染业非常发达。俗话说,绍兴三只缸,指的即是酒缸、酱缸、染缸。解放前,绍兴人谋生的职业也以这“三缸”居多。
  许家的二儿子即许春英父亲也选择了自己吃饭的行当——进了染坊。
  许春英父亲这家染坊叫裕兴染坊。染坊主要染纱和布。当时绍兴农村盛产棉花,牵好纱以后要织布。那些纱要染色,那些白布也要染色。染坊里有十来只缸,这些要染的纱和布就浸泡在这红、蓝、黑等不同颜色的水缸里。那时候,许春英父亲一心想学技术,可是不管他怎样殷勤、卖命。可老板、师傅总是那个样,热脸孔贴冷屁股,说白了,防他三分,留了一手。别看许春英父亲看似木讷脑子还是蛮灵光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细观察,暗暗揣摩,也许假以时日,老板和师傅都不在了,他也能独当一面。
  那一年,许春英父亲不堪老板的欺辱,独身一人来到杭州,还是到了一家染场。许春英父亲又听话又勤快,颇得老板喜欢。这老板膝下无子,时间一长,后来便索性把许春英父亲认作了干儿子,手把手地教他打理生意。来到杭州,能够遇上如此重情重义的老板,是许春英父亲的大幸。不料说来也怪,有一天,老板与人在喝酒吃饭时由于情绪过于兴奋,一下竟被噎死了。
  此时,正是1948年的秋天,风雨飘摇之中,金圆券急速贬值,经济一蹶不振。老板娘本是烟花女子,是老板把她从青楼赎出来的。她本想把染坊卖了,可惶惶不安的社会,哪里还有接盘的人呢。于是只能把这染场半卖半送了给干儿子,好事落到了许春英父亲头上。一夜之间,许春英父亲便由一个打工的变成了老板。解放后,在经历了合作社及“公私合营”等一系列运动后,许春英父亲也随即进入了国营丝绸印染厂,又一次完成了身份的改变,从一个老板成为了一个所谓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其实,他本来就是一个劳动者。即便是那时当老板,他也没有雇工。如果说有,那就是后来成为他老婆的那个女人。
  1972年,我父亲从部队转业至省城,被安置在了向阳新村。这是政府为改善居民的居家条件而在城市东部建设的一个居民住宅区,由十多幢三层简易楼房组成。我家被分配在二幢的一楼。这里安置着这个城市的机关干部、转业军人、教师、医生、工程技术人员及各行各业的工人等上百户家庭。许春英也住在这个新村的一幢。
  那天早晨,父亲给我办了转学手续,我被一位高个子女老师领到了班级,与我同桌的正是许春英。
  看到我的到来,看得出许春英十分高兴,一会儿为我擦桌子椅子,一会儿为我送来新书,十分热情。她说,我家搬家那会儿,她正在我家对门。后来听老师说要来一个新同学,估计是我。所以已经早早地把桌子椅子腾出来。从她那儿我知道,她大姐叫夏英,二哥叫冬勇,四妹叫秋英。父亲按子女们出生的季节而取的名。大姐和二哥为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已去了黑龙江和云南。在她的家里,许春英算长得最俊俏了,瘦瘦的鹅蛋脸,高高的个子,尖尖的鼻梁,眼睛不算太大,但看上去特别有神,从五官来看,许春英汲取了父母的优点,鼻梁上有几颗浅浅的雀斑,不过,这一点儿也不影响她的形象。尤其到了高年级后,身体器官各个部位也渐渐成熟,尤其是她的胸部好像比班里其他女同学发展得快些,到了五年级下学期已明显地从平地“崛起”,一些调皮的男同学背地里叫她“肉包子”。
  许春英的大姐、哥哥回来探假,我也见过。大姐长得胖胖的,最漂亮的是那双眼皮的大眼睛,圆圆的脸孔,一对酒窝,但她的皮肤明显要比许春英黝黑。后来听说她大姐与同在支边的上海青年相恋,那男的是个资本家的后代。
  许春英的哥哥仿佛与他的母亲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仅脸长得相似,连走路的姿势也很相像,结实的身板仿佛有使不完的劲,老是喜欢找人掰手腕。那时我们以为他凭的是力气,其实掰手腕讲究的是技巧。你看他开始时平心静气,不使狠劲,僵持不下,一到对方难以坚持,他才咬牙发力。几个回合下来屡战屡胜。得意之时,他便会亮起自己的胳膊,秀美于众人,好一副得意的样子。
  许春英的妹妹许秋英比她姐姐小两岁,长得矮矮小小的,总感觉她穿的衣服与她的身材不太相称,不管是白底碎花的衬衣还是咖啡色的格子外衫。后来才知,她所穿的所有衣服都来自于她姐姐,衣身长了,裤管长了,袖口长了,家里就把它改装一下,然后就成了老四的新衣服。所以她去哪儿都显得特别寒碜。好像她在家里也是最不被重视的那个。有好吃的、好穿的,许家第一个想到的总是老三许春英。   在班里,许春英是个活跃分子。擦黑板,搞卫生,做值日,组织送肥下乡小分队,到处有她的身影。许春英为人热情友好,有着较好的人缘,也为老师和同学们喜欢。不过这个扎着羊角辫、积极活跃的小姑娘也招致一些女同学的不悦,背后叫她“假积极”。
  在那个“灰色”的年代里,服装色彩大多为单一的蓝灰色,最流行的是草绿色军装。而许春英显然是那个年代的“异类”。她总是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衣服,就是穿的假领子也是粉红色的,打破了全班单一的服饰色彩。许春英的爱美之心足以可见,但也引起了一些女生的议论。可许春英才不管呢!照样穿着她的红衣裳乐呵呵的。
  后来我知道,许春英家后门放有两只大缸,她穿的红衣蓝裤就是出自这两只大缸。这是许家的“资本”,也是许家的“秘密”。其实,尽管许多年了,许春英父亲早年开染坊掌握了染布的工艺,但到逢年过节或邻居相托,他还会重操旧业露几手,也好让他的儿女们风光一些,可是许春英总是不以为然,每次看到她父亲浑身带着刺鼻的气味,总是那种嫌弃的眼光。
  那天,我们几个小伙伴怀着好奇心“偷偷”地走近许春英家的后门时,只见一个老头,脚穿着长筒的黑色雨鞋,身上围着一条脏兮兮的看不清任何颜色的围裙,手拿着一根棍棒,在那用力搅拌染缸里的衣服。走近染缸时,一股难闻的味道扑面而来,那是一种难以描述的刺鼻的味道。只见烟蓝色浸泡在热气腾腾的大染缸里,一抹一抹刺激性的色素窜上窜下,在水流中翻腾起伏。见到我们到来许春英父亲喜出望外,停下了手中的活,擦着额头上的汗珠,后退一步,站着对我们憨笑着:“你们是来找春英的吧……”
  正当我们要回话时,一个纤细而响亮的声音从远处直奔而来。“你们看啥呢,走走走!”只见许春英恼羞着脸,说话几乎是喊出来,声音比平时高了不知多少分贝。脸上由于紧张而导致脸部的神经显得非常的僵硬,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只见许春英用眼睛狠狠地剜了她父亲一眼。
  事后,许春英翘着嘴巴,狠狠地说了她父亲一顿。有人听见她对着父亲大着声“你这丢人现眼的样子,弄得我在同学们面前面子也没有,我宁可不穿你的衣服……”后来说着说着竟哭了起来。
  许春英的父亲耷拉着脑袋,像做了什么错事似的。
  一直以来,在同学们的眼里,许春英是个爱漂亮的人,这件事情发生以后,使班上的同学认识了许春英的另一面——爱慕虚荣。
  在班里,许春英的成绩不是太好,一直处于中等水平。最好的科目是音乐和图画,那时还不叫美术。尤其是唱歌,经常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也让许春英平添了几分自信。班主任甚至一度也认为,许春英形象思维不错,逻辑思维是她的短腿,兴许将来她会走艺术的路子。
  好像那个年代的父母不会太在乎孩子的学习成绩。即便学习成绩差,常常被老师点名,也不会产生自卑和叛逆心理。
  那天,我正路过她家门口,透过窗户,看见许春英把一张白纸片在父亲眼前晃了一下。
  “什么?成绩单?”许春英的父亲戴着老花镜终于看清了。
  “當然喽,我这学期都是优良。”许春英的脸上显出无比自信。
  “优良……”许父翻开了成绩单。
  “优良就是最好的啦!”许春英煞有其事似的。
  “哦……那我阿囡聪明的。”许父咧着嘴笑了。
  “那你要奖励我的啰。”许春英撒娇道。
  “好好好……”许父开心了。
  小学毕业后,年级的各班人马都被贡院大街的那所重点中学招收,当时的初中招生都是按区域划分。我和许春英当然也去了这所学校,不过不在同一班,我在二班,她分在了七班。
  再后来,初三那会儿,我家又搬了次家,渐渐地与许春英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2
  上世纪70年代,城市的天很蓝,风轻云淡。大街上的汽车也很少,偌大的大街上也就行驶着三三两两的几辆车。马路上,除了公交车,电车,还有少量的公车。
  那天我去向阳新村的同学家,从我家所处的解放路,途经延安路到体育场路下车,再走十几分钟的路,便到了向阳新村。电车在城市的横轴及纵轴线上穿行,几乎跨越了大半个城市。电车温柔地把我从城市的一端带到城市的另一端。那种车辆行驶中发出的轻微的带有节奏的“嘶嘶”声,仿佛像电杆划过线网发出的声音,让我非常享受。这种声音好像与谍战剧里那种摩尔斯电报发报的“滴答”声有些异曲同工。这种由电流与电波而断续的信号与声音,都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形成,仿佛在苍穹之上,演奏着一台美妙的音乐会。
  那天上午,我来到向阳新村,去我“发小”家借一部长篇小说。刚跨入新村门口,只见一个穿着圆领汗衫的三十多岁男子手上拎着双塑料拖鞋,正在追赶一名约十来岁的孩子。那个孩子拼命地往前跑,男子紧追其后。跑着跑着,孩子气喘吁吁,速度似乎明显地慢了下来,到了拐弯处,男子追上前去,一脚踢倒了小孩,举起鞋向小孩打去……
  此时,许春英的哥哥许冬勇正从外面回来,看到这一切,制止了他:“干吗打孩子?”
  “他偷吃了我家的东西!”男人气势汹汹。“这个小西斯偷了好几次,我今天终于逮着了!”男人眼光紧盯着小孩,脸上有些杀气。
  “有事好好说嘛。”许冬勇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关你什么事啊?”男子突然放下小孩,转过身来对着许冬勇。
  “你想怎么样?”许冬勇也毫不示弱。
  “让你管闲事。”男子话音未落,重拳便挥了出去。顿时,许冬勇上扬的嘴角流出一丝鲜血。
  此时有人叫了起来,围观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人群中有人劝和着。
  男子依仗着自己身高占上风,根本没把眼前这个小青年放在眼里,摆出一副格斗的架子。正当他再次出手时,许冬勇摆出了一个动作,先是稍稍退后,正当对方扑上来时,许冬勇侧身飞起左腿,重重地踢在了男子的右肋。只见“啊哟”一声,男子一个趔趄痛苦地倒在了地上。
  他当然不知道,面前的小伙子练习散打已有时日。此时许冬勇刚从云南回来探亲不久。这一脚,他仿佛把全身的气力都用上了,那男子迎面倒在地上,磕得半天回不过气来,不断地呻吟。几个邻居见状,连忙跑过来想扶他起来。可能由于剧烈的疼痛,那男子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时男子的爱人也急匆匆赶来了,见丈夫被打倒在地痛苦不堪的样子,转身怒视着许冬勇,一边咬牙切齿地骂骂咧咧着,一边两手不停地挥打着许冬勇。   “是你丈夫先动手的!又不是我哥哥的错。”许春英尖细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我转过身去,在围观的人群中,我看见了许春英。不知她什么时候也来到了现场,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许冬勇看似神情自若,其实透过眼神还是能感觉到他内心深处的一丝惊慌与不安。这时许春英来到哥哥身前,用身体护着她哥。
  不知过了多久,医院的救护车来了。下来两位医生,小心翼翼地把那男子抬上担架,那女人也哭涕涕地随着救护车去了医院。
  事后听说,许冬勇这一脚踢断了对方三根肋骨,那男子休养了好长时间。
  当天上午,警察来到了许家,带走了许冬勇。尽管许家强调是正当防卫,当时也有许多邻居可作证明。但警察意思,不管怎样得调查取证。
  这时许春英找到了我。
  “那天我看到你家来过一个戴大檐帽的警察,脸黑黑的。”
  我想起来了,的确有这么一个人,他是我父亲的一个战友。
  “听说那个男人是给当官开车的,上头有背景,我爸妈愁死了……”许春英紧皱双眉,透着焦急和焦虑。一边说着,一边眼泪也吧嗒吧嗒滴了下来。
  下午到家后,父亲不在家,我跟母亲说了下大致情况。傍晚时候,母亲与父亲说了许家的事。
  几天后,许冬勇被放出来了。
  日后,父亲战友来我家小坐,从他们的谈话里,我知道,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念许冬勇是为了保护孩子而在争执中防卫过当,导致对方轻伤,情况比较特殊,故不属上述范畴。根据案情,公安各打五十大板,考虑到一方的伤情和赔偿要求,公安酌情进行了调解,最后许家拿出了一笔钱,算是对对方医疗、护理的赔偿。
  许冬勇回家后没几天就回了云南。
  许多年后,从新村的邻居那里,我还听到了有关许冬勇的另一个版本。那天,偷吃邻居家空地上东西的那个男孩,有个大姐,长得非常白净,比许冬勇低一年级,这个姑娘我也见过。别看许冬勇这人在平时大大咧咧,敢打敢冲,可是在感情问题却像个大姑娘,非常害羞。也许是自卑的心理作祟,明明喜欢这姑娘,但却不敢表白。他总是在她放学以后,在学校大门口附近,等那姑娘走出校门。他也只是远远地随着她,也不敢上前打招呼,直到她走进家门,他才像是完成了任务似的,如释重负。好像是上级专门派他来保护那姑娘似的。即使平时路上碰到了,他也只是偷偷地瞄上一眼,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听说许冬勇在刚去云南前夕,特地剪了一个平头,刮了胡子,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草绿军服——那是他父亲根据他的要求特地为儿子做的。临出门时还特地戴上了自以为很标准的军帽。他在镜子面前反复地照着自己,整好了领扣。他想以这样的形象引起姑娘的注意,留下一个好印象。
  姑娘安静地下了学校的楼梯,他走了上去,朝姑娘笑笑。姑娘见他面熟,也点头回应。他走到她跟前,脸也似乎有些红了,两只手好像也不自在。
  许冬勇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情感,第一次与姑娘说话。姑娘的表情似乎有些尴尬,白皙的手紧紧抓着书包的背带。他吞吞吐吐地告诉姑娘自己快要去云南支边了。
  那姑娘抬起头也笑着告诉他,她是家里老大,毕业以后也会去下乡插队。
  也许同病相怜,也许是许冬勇的真诚打动了那姑娘,他们相谈甚欢。
  不知道他们之后是否有着童话般的故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暗恋还是单相思,那姑娘对于许冬勇而言,赋予了他做人的力量和动力,即使他到了祖国的大西南,在广阔的天地,他也依然想有所作为,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3
  等我再次见到许春英,那已经是几年以后的事了。
  那年夏天,考试结束后,几个同学兴致挺高。当时,电影院正在热播南斯拉夫的电影《桥》。同学老关建议去西湖电影院,于是我们骑上二十八寸,拧着大板铃,以百米冲刺的速度直奔影院。此时,西湖电影院台阶下人头 攒动,几个黄牛正在吆喝着,要不是老关那在影院工作的表哥关系,根本进不了影院。进入影厅,漆黑一片,影片已和着音乐在播放演职人员名单,悄悄落座,影片开始。这是一部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历经艰险炸毁敌军撤退途中一座桥梁的故事。许多年后,虽然电影的情节和人物的名字已渐渐淡忘,但是那首“那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的主题曲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那生动而富有动力的节奏,舒展流利的旋律,一时以口琴与口哨传唱主题曲调,响彻在大街小巷。由于这部电影放映于一个精神食粮缺乏的年代,因此上映之后的轰动效应在这个城市里可说也是空前的。当影片结束、步入影院大厅时,老关已经以口哨学着吹奏,我不知道这位老兄怎么熟记了曲调与旋律。口哨越吹越响,引得前面的姑娘们纷纷回头驻足,老关更得意了。
  此刻,夕阳西下,落日闪着金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走出影院,我们几个沿着西湖并排推着自行车,从影院出来的人们好像不约而同地涌向了西湖边,《桥》中的主题曲飘扬在我们上空。老关依然在吹着口哨。一路上南斯拉夫游击队员的激情燃烧着我们一颗颗火热的心。快走到延安路口时,老关飞身下车摆出游击队员的姿势,指着前方说道:“各位,我们去海丰西餐社!”
  去就去呗,可这架势把我们逗乐了。
  曾经这条与西湖一墙之隔的马路云集了杭州众多的老字号,知味观、素春斋、海丰西餐社、南方大酒家、太子楼酒家……这些响当当的老字号至今依然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说起海丰西餐社,在那個年代可谓红极一时,但凡杭州城里有点小资情调、有点品位、有点小钱的都会去那里,也许海丰西餐社就是一代人初恋开始的地方。上海作家王安忆曾经用诸多笔墨描述了沪上当时最知名的西餐厅“红房子”和“天鹅阁”,我敢说杭州的海丰西餐社在那个年代一点也不逊色。此时,海丰西餐社排队的队伍已快到了东坡大剧院。
  海丰的一楼人声鼎沸,经过一番相互“客气”后,确定由“发小”负责安排采购,我和老关负责寻找桌位。   四下张望,厅堂里坐满了人,我与老关分头从两个方向搜寻,好久也不见人们起身。回到中央的时候,耳边似乎听到一个尖尖的女声在喊我,按着发声的方向寻去,在右边角落里一个姑娘正扬手招我。
  嗨!原来是许春英和她的几个姐妹们。
  “你们怎么也来啦?”许春英目光炯炯地盯着我。
  “是的!得到情报,知道你们在这里搞资产阶级,所以我们找来了!”老关答道。
  “你们也想资产阶级一下吗?”许春英将脸庞凑近了老关,直勾勾地望着他。
  老关却怵了。
  多时不见,许春英洋气多了,不,准确地说,比先前更漂亮了。上身穿着镶着边儿的浅黄碎花衬衣,下身穿着一条藏青色的的确良八字裙,额头的刘海有些卷卷,显然是用烫钳烫过的,两腮稍稍有些微红。
  老关没见过这一阵势,眼睛直溜溜地盯着许春英,倒还是许春英显得落落大方。
  一会儿,“发小”绕过厅堂的人群,把冰赤豆汤和一小块蛋糕端了上来。只见那端盘刚一落座。
  “谢谢啊!”许春英边说边把手伸了过来。
  “发小”愕然了一下,只见那纤细的手在白色的奶油蛋糕上划了个弧线,随即又收了回去。
  “这么小的蛋糕,给谁吃啊!”
  “我可是把全部家当都掏了啊!”“发小”的额头还在冒着汗。
  “骗谁啊!”
  “我向毛主席保证!”
  静静打量着眼前这一切的许春英被“发小”一本正经的样子逗乐了,爽朗地笑了。
  “好啦,再去买个大蛋糕,今天我请客!”说完,许春英莞尔一笑。
  “什么?”“发小”的眼睛直视着许春英,试图想从她的眼睛判断此话的真假。
  “告诉你,这学期我在工厂实习,工厂给我发补贴了,今天也算谢谢大家以前对我的关照。”许春英望着大家一字一句地说道,“不过大家以后发了也别忘了我啊。”
  “啊,那当然咯!”
  于是,众人哈哈大笑,皆大欢喜。
  原来许春英在初中毕业后报考了丝绸学校,不久前,她刚去了一家有名的丝绸企业实习,听说他们想留她。这家企业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目前正在与外商洽谈,厂里正在吸引外资。
  看着许春英激动的样子,可能因为久别重逢她有些兴奋。
  4
  有人说,我们终极一生也许会遇到许多人,生命中,那一个个走进你生命里的人,终有一天会渐行渐远。但是对于许春英,虽然过去了许多年,她在我的心里不仅没有退色,反而愈加鲜明生动起来。
  我本是一个不太热衷于这会那会的人,不过对于时隔十多年的同学会,我还是有所期待。
  同学会是小学班长徐琳发起的。别看这女生身材娇小,却秀外慧中,在学校绝对是个“学霸”。她大学毕业后也进了省电视台,在国际部当编辑,算来在同学里,只有我俩吃着“新闻饭”。
  徐琳也真会选择好地儿,把同学会选在了临近西湖的一处茶馆。那是一个雨后的下午,整个城市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茶馆濒临西湖,保俶塔之下,断桥之旁,凭窗远眺青山隐隐,一泓碧水的湖面上荷花含苞怒放,苏堤上虽不见桃红柳绿,游人依然如织。
  虽与老婆恋爱时时常来此“浪漫”,然终成正果之后好像好久没来光顾了,要不是同学会恐怕还真无缘一见西湖今日之美。
  步入茶馆二楼,只见偌大的包厢已被二十多个男男女女填满,那些熟悉而陌生的面孔一一撞入我的眼帘,个个神采飞扬,人人喜笑颜开。一些帅哥们早已早生华发,然精神抖擞,白色衬衣系着玫瑰色的领带,美女们个个打扮入时,风姿绰约。我感觉好像不是在参加同学会,而是在赶赴一场节日的盛宴,甚至有点相亲的感觉。
  这是一个兴奋而激烈的时刻,你说,从一群不谙世事的少男少女,甚至可说童男童女,中间竟然跨过了漫长的十多年的时间。小学结束,中学毕业,升学的升学,当兵的当兵,海外的海外,下海的下海,工作的工作……上百名同学顷刻间好似被整个城市淹没了。大家各奔东西,在忙碌的岁月中度过,等到再回首,却已是一群历经风风雨雨的中年人,多年之后还能走在一起,述说情谊,笑谈趣闻,回味往事,我以为这样的团聚是美好的,也是令人珍惜的。
  午后的太阳终于穿过云层,透过窗户晒进房间,阳光打在了每一张脸上,一个非常享受的下午。
  忽然听到有人在喊我。哦,是女生那边,一群女生正合围着嗑着瓜子呢。
  “你怎么老是在男生那儿,不跟我们交流交流?”徐琳说话依然是这么直来直去。
  “有人想你了,知不知道?”苏红跟着起哄。
  “不可能吧!”我应付道,其实脸也有些红了。
  “这么多年你跑哪里去啦?怎么也不和我们联络?怕我们吃了你啊?”苏红说话从来就是这么不饶不依。
  “我一直念着大家,这不是来了么。”我支吾着说。
  女生们哈哈大笑。我自知不是这帮尖牙利嘴女人的对手。此时许春英与女友们调侃嬉笑着,眼光偶尔地打量我一下,并没有久别重逢的感觉。她好似成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也许岁月改变她的性格、脾气抑或其它什么。我这么想着。
  在这帮女人堆里,你不得不承认,许春英依然是最有魅力的那个——人到中年,端庄大气,风韵犹存,尤其身上那件紫罗兰色荷叶边的真丝绣花裙装,更给人一種神秘的色彩。
  此刻,只见她两手交叉在胸前,举手投足感觉是个见过大世面的女人。今日的许春英与昔日那个染坊业主的女儿是怎么也联系不起来了。我真不知道这个女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原本那日下午家里有事,于是当我手机再次响起的时候,我不得不抱歉地与大家拜拜了。
  临走时,我给众人留下了手机号,便溜之大吉。
  行驶在回家路上,我打开车窗,任凭凉风习习,收音机里正点播着一首老歌——李谷一的《乡恋》,这首《三峡传说》的歌曲深情真挚,曲调凄婉悠扬。歌声在我的心中掀起了阵阵涟漪。快到家时,接到了许春英发来的短信“真高兴见到你,改日再见。”   几天后,接到了许春英短信,刚想回复,“发小”来电话了,说是许春英想请我们几个吃个饭,小范围的,下班来接我。
  我曾经设想过见面我们会聊些什么,毕竟我们这么多年没有联络交流。聊我们逝去的青春?她的罗曼蒂克?她的家庭?抑或是生活?还是什么呢?
  晚上,在北山路上的“新新饭店”我们如约而至。
  那是19世纪90年代建造的一幢老式洋楼。岁月的斑驳刻在它历尽沧桑的容颜上。穿过长廊,偌大的餐厅已被屏风分隔成若个干包厢。大厅中央的大圆桌摆着一大盆鲜花,颇有些喜庆的气氛。
  此刻,暮色已经湮没了城市的角角落落,夜色下藏不住的纸醉金迷也慢慢显现开来。
  金碧辉煌的大厅顶棚上华灯璀璨,把地面上的地砖照得锃亮。穿过几个屏风,便看见早来的许春英和苏红。
  许春英站了起来。笑着招呼着,说原本想安排在“楼外楼”,想想还是这里幽静些。前段时间她厂在这里接待过外商,饭店的一楼刚刚对外开放,也不失是个好去处。
  看来她也是煞费苦心。
  酒杯里映着美妙的月光。
  那一年,高考之后,几个“哥们”要各奔东西,临走前我们小聚了一番。发小提出几个“和尚”太单一,让许春英也来吧。
  许春英为人热情大方,性格开朗,是许多男生的心仪之人。
  那天,许春英穿了一件无袖的衬衣,配了一条黑底碎花的短裙,裸露着纤长雪白的大腿,还有那腋下的满园春色,让几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哥们”心里翻江倒海,想入非非。不过,她来的可不是一人,还叫上了苏红。我知道,苏红不仅是许春英的老同学好姐妹,还是许春英的什么亲戚。
  几个“哥们”在一番相互吹捧、溢美之词之后,开始不停地向许春英谄媚讨好,有的借着酒劲温柔地把脸凑了上去。
  “去去去,把酒喝了。”深谙人们心理的许春英,随手端起酒杯堵住了“哥们”的嘴。
  还有的试图把手搭在许春英的肌肤上,还没沾上便宜,耳朵立马被许春英揪了。
  “哎呦哎呦,放手放手!”
  “谁让你这么不老实!”许春英放声大笑,继续喝酒聊天。
  那天,诸位兴致颇高,以致到了曲终人散、饭馆打烊的时间,整个大厅只剩下我们这一桌了。
  记得许春英是“发小“背回去的,尽管距家不过一站多路,可他俩却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有人说他俩在我们离开不久,就在饭馆旁的小弄堂亲吻了。许春英把自己浓烈的嘴唇贴了上去,“发小”也迅速将嘴唇迎了上去,两人的舌头缠绕在一起,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我一直以为他俩会天长地久地携手走在一起。可若干年后,两个曾经相爱的人,到最后却成了别人的妻子和别人的丈夫。
  此刻,高脚水晶灯下,微微有些发福的许春英感觉更加妩媚了,雪白的颈上佩着闪亮的珍珠项链,那身浅绿色旗袍完美无缺地把她姣好的身段体现了出来,前片上刺绣着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栩栩如生。这种服装的色彩效果有着很强的赏心悦目的画面感,不得不说,许春英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她知道自己的身材,更知道怎样打扮自己,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优势。
  也许环境的缘故,也許是酒精的作用,许春英的话变得多了起来,言行也更为自然。
  “唉,这些年你到哪里去了?怎么一点音讯也没有?”许春英望着我。
  “那会儿当记者忙,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搞得人都神经兮兮的,后来工作交流到外地,就没时间了。”
  “那你也应该来找我们叙叙旧。”
  实话说,有一年,我真去过故地,整个新村变成了建筑工地,到处都是脚手架。听人说,这是市里的旧城改造工程,这里的大部分人已异地安置,曾经的邻居也已各奔东西。
  至于“发小”与许春英的关系究竟如何,苏红曾经告诉我一个关于他俩的版本。苏红与“发小”从小青梅竹马,关系自然十分热络。许春英也无数次做梦长大后能嫁给“发小”,她知道不少女同学对副班长的“发小”也颇有好感。当然,也有男生对许春英挺有意思,递过“条子”。什么“你是我饥饿中的大面包,寒冷中的大皮袄,黑暗中的大灯泡……”可许春英一撕了之,倾心一人。
  许春英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华昌丝绸印染厂,虽然“发小”喜欢许春英,但始终没有挑明关系。
  “发小”的父亲是山东人——南下干部,母亲在一家纺织工厂当副书记。平时他父亲也不太管他们兄妹两个。“发小”的父亲以前在山东老家有个老婆,解放后来南方离了。分手前老婆只提了一个要求,让大儿子随父亲去南方,老头爽快地答应了。其实,那时老头已经看中了“发小”他妈,至于是否隐瞒了已婚的事实,不得而知。不过,解放前也没有一纸法律的说法,家里定了亲,拜了堂就算结婚走到一起了。
  日后,“发小”给我讲了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发小”的母亲听说儿子对许春英有点意思,早就警告,许春英是工人家庭,门不当户不对,,结婚后会影响未来家庭生活。发小的母亲原本有计划,她姐夫是战斗英雄,大军区副司令。如果让儿子去当兵,姐夫也一定会关照,当然最好能考上军校,如果不行就先去当兵,然后伺机提拔,再上军校,将来在部队发展,再不行转业回地方,凭着“发小”老爸的关系,也不难落个好部门。可问题是“发小”这人很犟,有自己的想法,根本不听他妈这一套。
  为了许春英的事,整整一个月,母子俩都不言语。“发小”临去上学前,给家里留了封信。
  “大人们,谢谢你们的好意,从今以后我的问题请二老再勿操心,毕业工作一事我也会自己解决。最后感谢大人们十几年来的教育和培养。”
  晚上,见到此信,“发小”的老爸气得大发雷霆,怒睁着眼,直着脖子嚷道:“这混小子,养他这么大,竟称我们大人们!”还言称要打电话给学校。
  开学几个月了,“发小”也没跟家里联系。时间一长,当妈的也急了,终于把电话直接打到了“发小”学院的系主任办公室。
  “怎么这么长时间也不给家里来个信啊?我们是你的父母啊……。”电话里“发小”的母亲不停地唠唠叨叨。   面对着母亲的数落,一种从未有过的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
  几天后,“发小”的姐姐来看他了,还给他带了许多吃的东西,“发小”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姐姐的到来,终于使“发小”和父母的关系缓和了下来。
  那天,“发小”下完课,刚走出教学楼,只见楼前草坪旁站着一个长发女郎,朝他笑着。走近了,“发小”一愣;“咦?这不是许春英么?”
  几年没见,许春英比以前更丰满了,身着米黄色风衣,脖子上系着一条蝴蝶结似的浅蓝丝巾,一头波浪式长发,打扮得十分优雅。
  走了大约两站路,他们终于在一家小餐馆坐了下来。
  对于许春英而言,此行并非仅仅只看望老同学那么简单,她还有一桩心底的秘密。
  “发小”这家伙,吃饱了,喝足了,嘴一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海阔天空,天南地北,人间情暖,芸芸众生,拉拉扯扯说了老半天。其实他是心虚,他以为许春英还不肯放过他,想重归于好。其实,许春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她才不会在感情问题上缠缠绵绵呢。
  绕了一大圈子,话题终于转到了“发小”母亲。
  她听说“发小”妈与她的厂长原来是一个单位的,那厂长原来是生产科长,他妈是车间主任。那一年生产科长由组织安排去了丝绸印染厂,一直做到了现在的厂长。前几天,有人告诉她,厂里准备招一个市场推广部主任。听说报名有不少,她觉得自己的条件挺符合,但竞争激烈心里没底,所以想让“发小”他妈帮帮忙,与厂长打个招呼。
  话语一出,“发小”愣了,也许这才是许春英此行的真实意图。
  既然如此哪能不帮忙呢?不过许春英的事家里挺敏感。考虑再三,“发小”当即决定写上一封信,让姐姐交给,请母亲帮忙。许春英当然点头称是。
  当晚,发小就在这小饭馆里给母亲写了满满一张纸,说他在学校一切都好,望父母不用挂念,感谢父母的关心。然后特地说明,儿子现在专心读书,不考虑个人婚恋。但许春英一事,还请母亲帮助关照。最后还特地署上了:兒子梁曙光,某年某月某日。临了,还去边上的小卖部买了一个信封,郑重地写上:母亲大人亲启。
  之后,许春英还真的将此信交给了梁家。
  再之后,许春英如愿以偿,从生产一线跳到了管理中层。
  也许,那时的许春英脑子里满是理想的云彩。至今,我常常还能想起那个年代的许春英那张十分生动而干净的脸孔。
  5
  九十年代初,我还在报社跑采访那会儿。有一天,分管纺织轻工片的一哥们儿临时有事,让我代为参加一个丝绸产品展销会的记者会。在那次会上,我了解到许春英所在的华昌丝绸印染厂是一家久负盛名的百年老厂。当时该厂丝绸生产总量占了全省丝绸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创新省内的优秀产品20多个,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苏联、西欧、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省内丝绸大型重点企业。
  从丝绸工业局局长的介绍中,我看到了那个坐在主席台左侧那个华昌丝绸的主人——赵杭生,剃着平头,脸上的络腮胡刮得铁青,白色的衬衣配着暗红色的领带,一付魁梧的身体,粗硬有力的脸上露着豪迈的气容。看得出这是一个敢说、敢干、敢当家的人。
  随着厂长先生滔滔不绝的介绍,我的脑子在飞速地运转着,我在努力想象许春英在丝厂的画面:戴着白色工作帽,罩着大口罩,在机器隆隆作响的车间里忙碌着;此刻的许春英在干吗?也许正在电话机旁联系工作,也许正在向他们介绍工厂的产品,也许……总之,现在的她应该是春风得意,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吧。
  厂长先生在一番照本宣科之后,开始进入回答记者提问的环节,尽管他的普通话说得令人汗颜,但透过他讲话的内容,还是可见此人的经营理念和改革思路。
  我听懂了两点,一是丝绸产品中的织造属于薄利产业,高附加值最终体现在深度加工的织品中;二是丝绸企业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赋予企业生机与活力。华昌丝绸厂正是通过对丝织产品的深度研发,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打开了外销出口,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有了如今的大好局面。
  会上,我没有见到许春英,也没有在厂长先生面前提及许春英,我也不知道许春英在厂里到底混得怎样。
  早年,许春英的父亲为了谋生进了染坊,如今许家的女儿为了理想也来到印染厂。是巧合?是偶然?还是天意?就好像是冥冥中的一种安排,不管怎样,也算是女承父业吧,这份工作还是许春英自己努力争取得来的。
  成立于1958年的华昌丝绸,前身为华昌染坊丝绸有限公司的私人企业,由1956年公私合营而来,文革中曾改名“红卫丝绸印染厂”。改革开放后,那位赵杭生被任命为这家厂的厂长,他对工厂进行了全面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推行了一套经营管理办法。通过多年的努力,使这个300多人的小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到了1986年,该厂产值、利润名列全省丝绸行业榜首,一度成为全省同行业的领跑者,也成为了全国丝绸产业的一面红旗。
  那位干过车工、搞过检验、跑过采购、当过生产科长的赵杭生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走上了“优秀企业家”舞台。那报社的哥们还特地为他写了一篇长篇通讯《为了企业的腾飞》,并配以栏目“改革弄潮儿”。
  那些年,许春英就工作生活在“华昌丝绸”无限风光的光环下。
  此间老关来报社小坐说:“许春英现在正红着呢,在厂里组织了一支时装表演队,从全场上千名女工中挑选了十多位靓女,请了大学老师来指导。这些没有经过形体训练女工,在经过简短的培训后便开始闪亮登场了。那几个模特,别看是普通女工,个个身材颀长,姿态优雅,长得水灵灵的,五光十色的镭射灯下,宛如清风飘飘而来,尤其是短裙下那裸露的大腿雪白雪白。”那哥们眉飞色舞地讲到此时,好像还沉浸在回味之中。
  我想许春英的初衷是对的,无非是想通过这种时装表演的方式为华昌丝绸扩大影响、树立形象罢了。
  又有同学告诉我,说许春英现在在华昌丝绸背靠大树,春风得意,当上了团委书记,电大也毕业了。言说中好像带有明显的妒忌的意思。我知道那哥们心里有点不平,含辛茹苦大学毕业,至今还是一家工厂的普通技术员。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见过许春英,也没有许春英的消息,我也没有刻意去打听有关许春英乃至“华昌丝绸”的有关趣闻,最多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收到过老同学包括许春英等一些朋友的新年问候,仅此而已。
  1998年,我的工作变动了,在即将离开报社前,听说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华昌丝绸”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东窗事发。
  报社那位仁兄说,“华昌丝绸”赵杭生原本是一个勤奋敬业的能人,有热情有干劲有能力,由于他的改革创新,“华昌丝绸”才由小变大,由弱到强。但究其原因此人文化程度不高,企业在他手里俨然成了他的私有财物,在厂里他推行一系列高度集中管理和控制。原料采购,人员调动,干部任免乃至于大大小小的决策全由他一人裁决。这种事无巨细的管理方式,不仅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偏颇,也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全厂上下围着他一人转,在厂里他把自己当成了皇帝,我行我素,唯我独尊,连党委书记的话也听不进去,更致命的是由于过度扩张,“联营厂”贴牌质量屡屡爆雷,工厂的资金链也出现了问题,加之职工的举报上访,使本已岌岌可危的企业雪上加霜。
  “华昌丝绸”出现了一系列戏剧性的变化,客观地讲,这里也有新闻媒体过度宣传推波助澜的作用和影响。
  华昌完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跃上我的大脑皮层。有传言,“华昌”老板收受贿赂上百万,也有传言,案件牵涉许多人,他将被判处徒刑甚至终身监禁。
  此时,有人传来消息,说许春英也被检察院带走了,几天没有音讯。
  6
  “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华昌’老板那叫报应!”回到母亲家,母亲感慨说道。
  不要以为老太太退休在家几十年什么都不知道,消息可灵通着呢!
  说,“华昌”老板什么优秀企业家,劳动模范,坏着呢!在厂里独断专行,整天吃吃喝喝,还和女人不三不四,这样的人早就该抓进去了!
  “是是是。”我敷衍着。
  “那你们报社还为他吹吹拍拍,把他捧上天?”
  “哎呀,这都是以前的事了!”
  “那你们那个小学同学叫许什么英,也在那厂工作?”
  想不到母亲还记得许多年前的这么一个小姑娘。中午,我亲自下厨为母亲做了几个菜,便开了一瓶葡萄酒,那是我“发小”从东北带回来孝敬我的,难得与老妈共进午餐,假以烘托个气氛。第一次喝这个酒,甜甜的,非常入口,老妈心情也特好。
  午后,不胜酒力的我倒在床上,脑子里浮光掠影,尽是“华昌丝绸”与许春英的绰绰影影。
  “华昌丝绸”车间里静悄悄的,隆隆的机器声不见了,车间的空地上,横七竖八地堆积着半成品,仓库里产品堆积如山,办公楼里已被愤怒的工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此刻“华昌”老板埋在沙发里不停地抽烟,人显得苍老、消瘦,似乎一夜之间生出了许多白发,额头上的皱纹与脸上的线条,似乎比平常要幽深,这个平日里迎合上级操纵下面、收买人心笼络干部攀亲拉故乱搞女人善于耍一整套手腕的不可一世的家伙也有今天……
  在审讯室里,几名警察正严肃地对许春英说着什么,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幡然悔悟,回头是岸。刺亮的灯泡下,许春英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流了下来,表现得极为慌张和恐惧,一口咬定她与赵杭生只是正常的上下级关系,经济方面的事一概不知,也从未接受过任何财务和资金。也许,许春英的内心正经受着剧烈的煎熬,她的灵魂与她的肉体在努力地挣扎着。
  昏暗的光线下,一个中年男人正搂着许春英在舞池中央翩翩起舞。许春英穿着裸露的衣着,前额的刘海烫得像波浪似的,涂了口红,打了眼影,脚蹬着一双高跟红皮鞋,上空飘荡着那个年代流行的乐曲——《迟来的爱》。动听的音乐,一次次煽起男男女女们的情欲。许春英与那男的似乎贴得更紧了,几乎面贴着面,好像两个沸腾的身体渐渐地抱在了一起,突然,一个男青年从画面外闯了进来,拉开许春英,拿起酒瓶用力地朝男人的脑袋打了下去,黑红色黏稠的液体顺着男人的脖子流了下来,中年男人踉跄几步,倒了在地上……
  啊,我猛然一惊!咳,原来是梦。
  此时,母亲为我泡了一杯浓茶放在床边,静静地坐在床旁看着我,见我有些惊魂未定的样子,还以为我有什么事呢。
  人是醒了,可思维还停留在梦里。过了一会儿,老婆来电,说是南京的一位战友来了,晚饭不过来吃,让我陪陪我妈。我知道,她这是顺水推舟,假客气。
  快傍晚时,我对母亲说,晚上别做饭了,到饭店去吃。母亲推辞了几下,终于还是遂了儿子的意。
  听说朝晖路上有家新开的“聚乐园”,走过去不过二三百米,穿过钢筋水泥的庞然大物,在两座高楼的之间有一个沿街的二层小楼,左边是居委会,右边就是聚乐园。来得还早,便选了靠窗的小桌,饭店厅堂不大,十多张方桌,但设计别具匠心。纯实木的桌子板凳,大厅上方悬挂着一个个大草帽似的大灯,墙上张贴着几份毛主席语录及《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样板戏的宣传画,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怀旧氛围。
  刚入座一会儿,只见食客们像准时赴约似的鱼贯而入。一眼望去,厅堂除了年轻人,还有不少像母亲这样的老人。
  别看这饭店不太起眼,但挺有特色,做的都是适合大众的家常菜,价格也很亲民。我随便点了几个母亲喜欢的小菜,便一边喝着茶水等着上菜,一边与母亲闲聊。此时,总感觉斜对面有位老人一直在打量着我们。难道他认识我和母亲?正纳闷着,只见她起身慢慢地向我们走来。
  我赶紧示意母亲。走近了,母亲也站起身。
  “周老师,真是你啊!我是阿红她妈,还记得我吗?”老人激动的神情,端详着母亲。
  母亲也欣喜地迎了上去,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陈医师,多年不见,你好吗?”
  来人是苏红母亲,原来她住在朝晖小区。那年,她的房子被拆迁之后,随即住到了儿子苏斌家,顺便也照顾年幼的孙子。
  苏红妈见到母亲喜出望外。我知道那几年母亲去医院,常常是苏红妈帮忙,省却了排队挂号的麻烦,有时甚至是找医生。尽管苏红妈只是一個护士,可在母亲眼里,医院里的人都是医师,这样也显得对人尊重。我知道这也是母亲人际交往方面的艺术。因此,对苏红妈自然有一份情谊。   此时,陪妈来饭店的儿子——苏斌也带着媳妇孙女一起来见母亲。小女孩长得甚为可爱,满嘴一个“奶奶好!”让母亲欢喜不得。母亲提议难得在一起,一起吃叙叙旧。苏红妈推辞了几下也就同意了。于是,我赶紧让服务员加了几个菜。
  苏斌当兵三年,从部队退伍回来后,被安置在了建设局。由于在部队立过功,又有一手开车的本领,所以被领导看中,成了局长的“挡位书记”。文静的媳妇也是他妈看中的,在医院营养科当营养师。苏红也挺争气,现已是医院十大护士明星,其丈夫也小有成就,是知名的心血管内科专家,苏红的儿子也考进了重点中学。苏红妈含辛茹苦几十年,终于把孩子养大成人“带出山”,看着他们一家和睦甜蜜的样子,我和母亲真为苏家高兴。
  谈话中有一个却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个人与她的家庭与苏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这个人与这个城市正在议论的热门话题有关,这个人就是——许春英。
  坊间有许多传闻,但是我确信,苏家的信息是最有权威的。因为许春英不仅是苏红的闺蜜,更重要的,她是苏家的亲戚。许春英大爷爷的媳妇正是苏红外婆的姐姐。
  正是有了这层关系,因此,苏家格外关注许家的命运。
  许春英的父亲是个有名的老实人。虽然媳妇长相平平,没文化,但这位从小指腹为婚的媳妇十分贤惠,操持家务井井有条。许春英父亲在杭州落脚后不久,很是牵挂家里还没过门的媳妇,于是便把她接到了杭州。新中国成立了,那些“染坊”、“酒坊”的记忆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取而代之的是公私合营。许家辛辛苦苦积攒起的家业也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国家的,许父虽是当场签了字,响应了国家号召,晚上回到家中闷闷不乐,借酒消愁,这酒是什么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许家小屋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加饭酒的醇香,媳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不时地陪丈夫喝上几口。
  许家媳妇对许家最大的贡献就是为许家续下了香火——一男三女。这是她今生最得意也是最自豪的事。
  这许家媳妇虽然大字不识,也没有工作,但是依然能把家里人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
  在那个凭票供应的年代,吃饭要有粮票,穿衣要有布票,就是洗个澡也得有洗澡票。的确,票证真真切切地成为了第二货币。
  从那年代过来的人,都有许多酸甜苦乐的记忆,有人把那些个年代比喻成中华民族的创业史,也有人把那些个年代说成是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我以为一点也不为过。许家大大小小六口人,全靠着丈夫一人的工资。可这位许家媳妇节衣缩食,精打细算,硬生生地从票证里讨出了生活。那年头,按规定每人每月可凭票购买一斤猪肉,而买猪头就不一样了,一斤猪肉票可以买到一只大大的猪头。旦当肉店贴出通知,人们便要在凌晨四点甚至更早的时间去排队,为了能买到猪头,许家媳妇不怕吃苦,凌晨三点起床,一个月两次雷打不动。她是那种为了家人舍得付出的女人。对于剩下来的肉票,还有一时用不着的肥皂票、糖票,购买工业品的工业券等等什么的都被她换成了人民币和家里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你说这女人会过日子吧!有着这么一位好媳妇和母亲,也许真是许家上辈子修来的福气。然而这位媳妇并没有什么好福气。
  到了八十年代,许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早在知青大返城那年,许家大女儿夏英随上海知青的丈夫去了上海,二儿子冬勇也从兵团返杭,进了邮电的一家工厂。工厂位于城市的西郊,虽然不在市区,但好歹也是国有企业。那位绍兴籍的师傅满心喜欢这新来的徒弟,便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了冬勇。老三春英在丝绸厂里混得也不错,样样争先。唯独放心不下的就是老四秋英。
  秋英初中毕业进了一家食品厂,那年才17岁,没多久就与厂里一个小混混好上了,这小混混与她在同一条流水线上。刚开始秋英说上班太远,上夜班不安全,住在了同事家,后來索性平时就不回家了,家里就跟他约法三章,一个姑娘家除了上夜班,白班必须回家。刚开始还听话,时间长了,秋英野惯了,也由不得家里了。
  有一天秋英突然蔫头耷脑地回家了,然后蒙着被子恸哭,哭声撕扯着母亲的心。
  “怎么啦?怎么啦?”心理崩溃的秋英终于坦白,那人又有了相好,不要她了。
  其实这几年虽没对家里明说,可家里都心知肚明,秋英早就住在了男友家。这消息不亚于一颗炸弹,家人听得五雷轰顶,她妈也蒙了。
  这怎么可能?自己的女儿竟然被抛弃了?许家的脸面还往哪放?母亲拎起哭哭啼啼的女儿,欲去找那昧着良心的家伙说理。
  当敲开那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小屋,满屋子乌烟瘴气。一个瘦瘦的高个,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出现在她们眼前。仿佛根本不把这母女放在眼里,也似乎根本没有打算让她们进屋。秋英妈咆哮着谴责那男子,最后起了口角,双方推推搡搡,争执中她妈一下就倒了下来。后来叫来了救护车,可为时已晚,她妈,就这么一下子走了。
  之后虽然那男青年迫于压力与秋英领了结婚证,但没多久就离了。
  这时,许春英的父亲早就不在人世了。
  历次运动的冲击,使许父的精神受到了冲击,不到60岁就病退回家了。那时,他几个儿女的工作都有了着落,有了固定的收入,他这点退休金也够夫妻俩生活了,他这棵家庭的大树也终于可以休息了。其实他在厂里也干不了什么。按当时的阶级成分划分,他是属于资本家行列。公私合营后,他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有事没事的时候,他就去车间里转悠转悠,权当是检查,厂里给他开了“八级工”的工资,这在工人堆里也算是最高的等级了。
  许春英的父亲也没什么特别的嗜好,如果要说他有什么嗜好,就两点,一是抽烟,但不是抽卷纸那种,他的腰上总是别着一支已经泛黄的纯铜烟枪和一个咖啡色的真丝绣花烟袋。那烟枪看上去挺有年代感。他总是喜欢搬一张小板凳坐在房前的空地上,一边看着小孩玩耍,慢悠悠地从烟袋里抽出一些烟丝,一小撮、一小撮按到烟嘴上,直到塞满了,于是清清嗓子,掏出火柴点着烟丝,然后“吧嗒吧嗒”地开始“腾云驾雾”。一会抽完了,便拿起放在地上的搪瓷大杯,呼噜噜地一口气把杯里的茶水喝个精光。然后眯着眼,一直望着天外,看得很远很远……   要说他的还有个嗜好,便是好买水果。他不是一斤一斤地买,而是一筐一筐地买。平时,许父总是时常光顾附近的水果摊,看到那些熟透了、擦破了、撞伤了的那些水果,什么梨啊、桃啊、苹果啊……他便会与摊主讨价还价,然后折价买回,一一分给那些街坊邻居的孩子,那时候好像是他最开心的时刻,仿佛周围的小孩都是他的子女。
  本来说,他还有一大嗜好是喝酒。早几年,许父身体不舒服,,老是咯血,去医院检查后,家里立马让他戒了酒,原本还想让他戒烟,可老头死活不肯。
  其实,我们以前真不了解许春英的父亲,大多时候他还是清醒的,他是一个老实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善于温暖别人的人。
  然而让人想不明白的是最终他为什么会选择以投河的方式了结了自己。那是1984年的冬天。
  我努力想象着许春英扑在那已经僵硬的尸体上嚎啕大哭的情景。在那个冬天,这个世界上最疼爱她的人走了。
  下葬那天,雪下得很大很大。
  短短几年,许家两位老人相继撒手人寰,令许家子女措手不及,也让许春英心至冰点。
  1986年的秋天,可以说是许家的一条生活的分水岭,巨大的阴影笼罩着许家儿女。
  那几天,苏红妈妈一家可是帮了不少的忙。许春英几天不吃不喝,房间里不时地传来她哭泣的声音。原以为许春英平日里对父母的态度似乎感情没那么深厚,也许从那时起,她明白了父母于她生命中不同寻常的意义;也许从那一刻起,一个埋藏在她心底的无比强烈的愿望在许春英的心里萌发。
  本该说,许春英是家里最有出息的孩子。她在工厂的表现与她在小学的行为如出一辙。这不,进厂没几年,年年被评为先进。又没过几年,提了干。那时在同学们的眼里,许春英在言行举止方面有意无意地显示出一个前途不可估量者的自信和踌躇满志,谁料想“华昌”赵杭生贪污腐败一案竟牵扯上了许春英。
  难道许春英真如传言那样?
  许春英的确有几分姿色,几分优雅,但毕竟只是一个小女子。她是个明白人,难道她会飞蛾扑火?我始终无法想象,今天的许春英是怎样一个人,如果真是那样一个女人,那我可真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为其而悲了。
  7
  数日后,我看到了丝绸工业局抄送的一份《内部情况》,华昌丝绸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杭生涉嫌严重违法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这时迄今为止得悉的最为官方的消息。
  许多天后,报纸公开报道“华昌丝绸”赵杭生涉嫌贪污、受贿、行贿罪、职务侵占罪,此外还有贪图享受,生活腐化的问题,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200万。法院还依法对同案刘美丽、张继生等人分别判处一至二年徒刑。
  据说,这一切还是赵杭生在归案后主动供述有关犯罪事实,且退清全部赃款,认罪态度较好才依法予以的从轻处罚。
  “华昌”赵杭生——一个昔日光彩熠熠的改革硬汉,治企能人,没能抵住权势的诱惑,就这么倒了。
  这篇百字新闻稿,也许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四个字——生活腐化。这四个字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幕,背后的女人究竟是谁?一个个问题在我头脑上空盘旋。
  单位里一个善于打探消息的家伙一语道破“天机”,那个刘美丽正是赵杭生的姘妇,“华昌”财务科科长。而那个张继生是“华昌”的销售科科长,俩人正是赵杭生的左臂右膀。正是助纣为虐,罪该万死。
  世风日下,国人就是喜欢传播小道消息,以拨弄是非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也许道听途说,也许是以讹传讹最终把许春英描绘成了那样的女人,我这样想着。
  冬天来了,又一年过去了。
  年前我接到组织通知,将去外地任职。临行前,“发小”一定要为我践行,并叫上了苏红。我们再次来到20多年前我们曾经聚会过的那个小饭馆。不为别的,只为往昔的情谊与念想。这个小饭馆虽几易其主,也经历多次改造,然那份情怀,那份味道,挥之不去。如果生活一如本来的面目,也许该叫上许春英。此时此刻,还是不叫为好。免得见面,让人好生尴尬。
  苏红还是老样子,一把马尾发束,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散发着青春朝气。虽已是“大妈”级的了,可身材保持得还是那么让人眼羡,也许与她爱好运动有关吧。
  话题自然转到了许春英。
  苏红自小与许春英姐妹情深,自然关系不一般。
  许春英到绸厂的第三年,认识了一位男青年——同厂的机修工陈钢。后来通过介绍,两人确认了恋爱关系。这个陈钢比许春英大几岁,虽然不是什么高干子弟,也不是来自一般家庭。父亲是解放前参加革命的老兵,在70年代初,执行“三支两军”任务,下派到一家廠当党代表,对整顿工厂混乱局面、稳定人心、恢复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任务结束后,陈父便留在了地方,但没几年工厂的革命造反派就把他揪下了台,此后便一直赋闲在家。粉碎“四人帮”后,陈父恢复了名誉,本来也可以出来工作,但年纪大了,身体也多病,故直接办了离休手续。倒是陈钢的姐姐,从警校毕业后分在了公安局。
  听说,许春英之所以看上陈钢,有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细节,陈钢常常在工作八小时外喜欢穿着一件五十年代斜布纹的军衣,以革命干部之弟自居。那是陈钢父亲50年代任上尉时的纪念品。
  陈钢在工厂的表现差强人意。师傅对他的评价——做事倒还听话,但整个人好像松松垮垮,无精打采似的,平时有点自命清高,不太合群。没事的时候,不太见得到他的人影,但到有事的时候大喊一声,不知什么时候他就从哪里钻出来了。下班铃一响便立马走人。
  此人正是团支部书记许春英的帮教对象。
  虽说陈钢的家庭条件好于许春英,但与许春英的自身条件相比,就不是一个档次了。一年之后,许春英成了团委副书记,全厂青年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可陈钢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工人。
  也许陈钢感到了压力,有点自卑感,但也有了动力。许春英喜欢陈钢,她相信陈钢。环境可以改变人,教育人,塑造人。   不久之后,陈钢也有所觉悟,在许春英的鼓动下,参加了广播电视大学的考试,于是,一下班便挎起军用书包赶往电大。
  陈钢电大毕业那年,命运发生戏剧性变化,姐姐为陈钢提供了一个机会,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正在内部招聘,经过一番考试,陈钢告别了工厂,正儿八经地成为了市公安局车管所的一名干警。
  许春英与陈钢谈了三年多,本来也该瓜熟蒂落,都谈婚论嫁准备结婚了,这时,许春英体检得了肝炎。有人说她这是为了“华昌”喝酒喝的。那阵子,“华昌”招待所里夜夜醉酒当歌,歌舞升平,虽然赵杭生喜欢许春英,但许春英的未婚夫在公安局当差,这点赵杭生是弄得灵清的,况且赵杭生掌握着“华昌”的生杀大权,身边彩旗飘飘,不缺女人。再说,红颜知己们处理不当,招惹那些娘们醋意大发会带来许多麻烦。曾经财务科的那个刘美丽就因为看见他与一位女工行为亲密,便立马给他颜色,让他难堪不已。赵杭生有许多把柄都捏在刘美丽手里,至于那个供销科里的张继生,纯粹就是一个枪靶子。
  有些对许春英有看法,无非是出于妒忌。几年一个台阶,有点像坐飞机。有人这样猜想,赵杭生一定得了什么便宜,才会让许春英平步青云。他凭什么对许春英这么好。其实,小老百姓知道什么?赵杭生的姐妹捏在陈钢姐姐的手里呢,是陈钢姐姐管辖的居委会主任。赵杭生与许春英彼此心照不宣。
  许春英是个聪明人,无非就是平时说话嗲些,工作巴结些。赵杭生对她的确有恩,但是她也不至于去出卖自己啊。那些人想象力也未免太丰富了吧。
  刚开始,检察院得到举报,以为许春英是条大鱼,一连几天,问不出屁来,最后把她给赵杭生的“贡品”都一五一十地折算成了现金,权当做了受贿的数目。要说赵杭生的红颜知己,大有人在,刘美丽才是背后的真货。为这事,陈钢还与许春英闹翻了,几个月两人都不说话。
  陈钢也挺不争气,本来在车管所挺好的,后来因为经济上还是什么事犯了错误,被发配去了下面,一气之下竟辞职不干了。以后还是靠着许春英的资源,在丝绸市场找了一个店面,成立了一个贸易公司。陈钢自诩为总经理,整天手上拿着“大哥大”,神气活现的样子。
  “华昌”出事后,这男人在外面听到了些风言风语,以为自己老婆给自己戴绿帽子,整天跟许春英吵闹着要离婚。
  这么多年,你难道还不了解自己的老婆?
  有一天,陈钢与几个狐朋狗友酒后去找了三陪女,开了房。结果有人给公安通风报信了,刚开始陈钢还嘴硬,老子就是公安出来的,老姐还在公安呢!你们敢怎么着!
  派出所管你什么来头,根本不买账。后来陈钢说,那女的根本也不是什么三陪女,是他公司的员工,两人正在处对象。民警一打听,这可不得了,这不是婚外情么?男人啊有钱就变坏!其实,陈钢与那女的早就勾搭上了。公司开业那一年,通过生意上的朋友,陈钢认識了那女的。年轻、美貌的她深深地吸引了陈钢。眉来眼去,俩人擦出了火化。很长一段时间,他俩的关系可谓相当隐蔽,圈内人一般还不知他们的地下情。
  失败的婚姻,失败的人生,那天晚上许春英在苏红家里嚎啕大哭,多年的委屈和压抑在瞬间喷涌而出……
  听罢此话,我和“发小”面面相觑。未曾料想,人前光鲜亮丽的许春英,背后却是如此不堪的境况,在她看似幸福的婚姻里,却是这样的生活。
  此时,我的情绪竟有些莫名的激动起来,我不知是为许春英的命运而悲惜,还是为她历经磨难劫后余生而庆幸。不善好酒的我主动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从此,从那时起,许春英像许多年前那样仿佛从我们的视野里消逝了,杳无音讯,再无联系,生活在彼此的世界里……
其他文献
大海,有它小小的偏执  海岸的长鞭,抽动着潮水  浪花比船头还高,却一次次败在  自己的身体里。礁石无动于衷  背叛与阴谋交相辉映  欲壑难填,这蓝色的洞穴  所有的归附都形同虚设  不断地靠近,时光才是最大的难题  乌云在向谁低头?雷霆的马尾巴  已暴露无疑。大海这小小的偏执  使我找不到一条遮丑的缝隙  帽 子  变戏法的人总喜欢戴一顶帽子  帽里帽外,秘密与惊喜同在  每个人都想用一顶帽子来
期刊
取水的人  山脚下  有人用玻璃瓶取水。卷曲的箬竹  是最好的引流管  要不了多久,水就满了  她拧紧盖子  露出满意的表情  而后微微举起,注视了一会  又抱入怀里。好像确定  这就是水休憩的样子  或许这些水  也让她感到了遥远,并充满宁静  或许这干净里  有着一个下落不明的爱情  或许在注视的那一刹那  她已经有了伸出枝条的想法  我正在猜测里踱步时  她下山了  向城市的灯火走去……  
期刊
火车跑过  一列黑色的铁皮火车  驶去铁轨的远方  它有一列火车的感觉  十几节裸露的车厢  装满货物  冒着白烟  呜啦啦地  咔嚓咔嚓地  慢跑  但看见火车的人  从来没有人叫出火车的名字  因为面对它  他们习以为常  列车上  某次列车去南宁  我从西安去武汉  深秋的大地上  大风吹来的尘土  连同  车厢内弥漫的方便面气味  二十多年了  无数趟列车上  这种气味还在开水泡面里  它
期刊
阳明故里  爱上一座城,只因它有一条路,名字叫阳明。每座城市都有几条蕴藏深层文化内涵的老街,它们是城市最初的框架,也是城市文化的源点。阳明路直贯东西,以王阳明先生而命名,说明它们曾经在城市中占据非凡的地位。  沿着阳明路,信步走进王阳明故居。那些一块块的石头见证了五百多年的风雨历史,抚摸着时光台阶上绿色的、毛茸茸的苔藓,通向数着日月的老树,这片倔强的土地,摩挲着阳明故里的标签,排列着几百年的风雨喧
期刊
王族,现居乌鲁木齐,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诗集、小说集、长篇小说等。有作品翻译成日、韩、英、俄、法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麝 鼠  虽是鼠类,却很受欢迎。  原因是,麝鼠的腺部有一个香嚢,会像香獐子一样分泌出芳香味,待分泌物凝固,便常常代替麝香入药,或被制作成香水。因为有这个功能,麝鼠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便几近于香獐子。  麝鼠又称青根貂和麝香鼠,这两个叫法不错,让人觉得它们是珍贵的动物
期刊
老屋里到处都是外婆的小脚印。  灶间、火柜边、二舅的房间,都已蒙上了厚厚的灰尘。透过那些灰尘,我又看到外婆踮着小脚在老屋里走来走去,忙这忙那,不得停歇。  那是2007年国庆期间,也是我最后一次走进老屋。阳光很好,我和母亲一起来到白峰后弄口,老屋已经在那里驻守了一百多年。望着低矮破败的老屋孤独地蜷缩在一片闪亮高大的楼房之间,我们许久没有说话。  “人死后,真的有灵魂吗?”我问母亲。  “应该有吧。
期刊
最好的秋天  最好的秋景,是车子驰过  带着一群落叶飞起来  最好的落叶,是在两排梧桐树之间  用硕大的手掌覆盖着草地  最好是你和我  坐在车子里,将这些画面  印在脑海,我描述着喜欢的情景  和前一天因为一些小状况出现的吵闹  你强行吻住我,使我不再因为空守秋天  而唠叨。所有的潮声  向一面倒去,白日里的那些落叶  在我的身体里  一片一片,翻转  你要看看秋天里的柿子树  密密麻麻的柿子果
期刊
1  我抱着童微微在树林里亲吻时,已经是夜里十一点,教学楼的走廊上只剩几颗日光灯亮着,白寥寥的,透过树林照了过来。童微微捧着我的脸,眨巴着眼睛,问我爱她吗。我觉得这简直是废话,我想再亲,她用手挡住我的嘴,说你到底爱我不。我一把箍住她的臀部,说爱,爱得想死,想融为一体。她推开我,说恶心。我说,老子就想恶心一把,然后张开手抱紧她,恨不得镶嵌在一起。  她说,你帮我做件事。我说,啥事?她说,把如戏那疯婆
期刊
罗伯特·克里利(RobertCreeley,1926-2005),美国著名诗人、“黑山派”诗歌代表之一,生于马萨诸塞州的阿灵顿,4岁时左眼不幸失明,943年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但不久便参加了美国战地服务团,于1944—1945年间前往缅甸和印度,1946年重返哈佛,后来移居西班牙马略卡岛,并在那里创建了戴弗斯出版社品。1954年应黑山派领袖奥尔森之邀到黑山学院执教,并任《黑山评论》编辑,1955年离
期刊
在剡溪和剡江的邊界  总惦念着去剡溪与剡江的边界看看,那是七月闷热的午后。  剡溪穿越溪口镇后,依然向东,经畸山后,天地间豁然开朗,沿溪如黛的青山倏忽间全跑左边去了,两岸疯长着碧绿的芦苇。前方是辽旷肥沃的平原,剡溪渐渐变成一位沉稳的汉子,放缓步履,从容前行。在前葛村西侧,它由南往北,与宁静的村庄擦肩而过,抵近萧王庙时,又像个顽童突然折向东面。不经意间,视野里溪流的特征渐渐隐去,江面上呈现出丰腴壮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