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品牌成长之路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r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确,当大家都往某一个方向发展的时候,“路”便这样形成了。2016年初,我有幸加入周奇名师工作室。我们工作室有一个专项课题,叫作“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语文教师个性化发展”。工作室导师周奇老师鼓励我们努力发现自身语文教学的独特之处,形成自己的教学品牌。
  从此以后,我就在品牌路上砥砺前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几年来,我在工作室的沃土里,努力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
  死胡同——我“被品牌”了
  这是一个迷茫的阶段。
  虽然我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奋斗了十几年,但是,当“品牌”这个词出现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的,更加没有想过要形成自己的品牌,感觉“品牌”这东西离我很遥远。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的深入,工作室里的一朵朵“品牌”之花已经悄然开放,已经争奇斗艳。但我的品牌之花在哪里?我不知道。我的品牌之香在哪里?我寻不着。我仿佛已经失去了方向……
  迷茫,迷茫,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只能寻求“百度”的帮忙,了解什么是“品牌”。“教学品牌”应该就是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总结、反思,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独特之处。
  可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品牌,谈何容易?我只能在茫茫海洋中,寻找别人的品牌,然后硬生生地套在自己的身上。從那以后,我“被品牌”了,虽然能蒙过了一时,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每当要汇报或研究时,都让我喘不过气来。我走进了“品牌”的死胡同,周围一片漆黑,没有找到出路。
  拐弯处——名师引领,终见曙光
  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正当迷茫、找不着方向时,周奇老师犹如海上的灯塔,为迷途中的我们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周老师经过长期的研究总结,确立了自己的教学品牌——聊天课堂,从而使他的课堂极具特色。在他的课堂上从来看不到精美的PPT课件,也没有花哨的环节,但总能磁铁般吸引学生。每次上完课,学生都收获满满。我想这是因为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就像聊天一样,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到知识。
  如《跑进家来的松鼠》一课,周老师用10分钟就带学生读完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他微笑着对学生说:“这节课才过了10分钟,我们就学完了课文,那接下来,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其实就是周老师的匠心所在。接下来,周老师巧妙地用“拆锦囊”的方式,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略读文的表达方法。
  又如《“童年”课文一组》,周老师整合整个单元所学,聊天式地引导学生发现作家“胡言乱语”“胡作非为”“胡思乱想”地表达对童年的热爱……仿佛这一切都是浑然天成,润物无声。
  周老师的课堂为什么能这么吸引人?我想,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他在指引我们努力的方向,他在勉励我们做好自己专业化成长的规划,做教育的有心人,做自己的英雄。
  于是,从此以后,我从“高效课堂”开始思考,一节语文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何做到让学生“一课一得”,如何让40分钟真正发挥作用……我每天上完课以后,坚持写反思,从中看到自己做得好的以及不好的地方,及时查漏补缺。
  万事开头难。开始的时候,还是摸不着头脑,不管西瓜还是芝麻都不放过,都记录下来,结果还是走了弯路,最后还是没有收获。
  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我开始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观察,每天记录一个方面,再进行筛选整合,结果有了发现,没有收获不是缺乏素材,而是缺乏自己的思考。唯有思考,方能理清思路;唯有思路清晰,方能到达彼岸。心中已经有了方向,每天坚持做一点,再乘以365,这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
  在“拐弯处”,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品牌——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原来就在语文课堂中。
  康庄道——我为我的品牌代言
  这是一个发展的阶段。
  经过一年左右的思考、提炼,我把自己的品牌定位为“素静课堂”,素即朴素、素雅,静即安静,静谧。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固然好看,但回归“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快快乐乐教语文”的本色的、常态的、鲜活的、效益的语文课堂教学范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愿我的语文课能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本色、秉持初心。
  我为我的品牌代言。我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通过研读教材,挖掘文本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以线串珠,以主干问题作为引领,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让我的课堂素雅而端庄、静谧而自然。
  我为我的品牌代言。我致力于教学常态化的研究,形成了市立项课题《小学中年级阶段式推进‘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的研究与实践》,城区获奖自研课题《小学六年级语文‘微复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我为我的品牌代言。我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获广东省录像课一等奖,形成论文《呼唤段落教学》。
  教学品牌之路,从来就不是坦途。只有且行且思,才能撷取那一抹新绿,享受那一路芬芳。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一、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有趣的课,课题的名字叫——  生:(齐)朱德的扁担。  师:老师读课文,请大家一边听一边画下生词。我说怎么画,你们就怎么画。  (学生按照老师的提示分别用符号“□”“△”“○”标注生字词。)  师:刚刚画下的词语,你们在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老师再读一遍课文,这次不需要大家动手,而是动脑。我随时会插入问题,你们可要注意听啦。  师:1928年,(停
摘 要 阐述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蓝墨云班课为载体,构建全时空、多维度的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从前端分析、活动与资源设计、教学评价设计三个方面开展教学实践,并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成绩,提升实验课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 蓝墨云班课;高职;药物制剂技术;立体化实验教学模式;虚拟仿真教学;智能虚拟实训仿真平台;教学资源
摘 要 现阶段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实施项目化教学,这是一个全新的变革的教学方法。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类专业坚持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线,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课程内容整合为应用化学基础,用模块和项目做框架,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应用化学基础;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我来自湖北,周奇兄是湖南人,能在东莞共事十多年,实在是缘分。当然,于我而言,更觉得是幸运。因为年龄相仿,且都是爱语文之人,共同话题自然不少,久之,便成为挚友。提起周奇老师,印象最深的如其名——奇!  奇遇——名师,就在身边  我从教之初,恰逢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免不了要承担各种比赛、汇报、研讨等公开课任务。我与很多年轻老师一样,每次接到任务时,便在网上看视频、搜教案,希望从中找点“灵感”
摘 要 坚持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劳动精神为背景,以农业实践为主的劳动教育课程在涉农院校广泛开展。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两方面分析目前农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作物栽培与管理”实例,阐述项目教学在此类课程中的创新应用及效果,为农业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项目教学;农业实践课程;劳动教育;农作物栽培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
学生学习写作,常常有三种状态兼在:一是在任务中,习作是一次目标清晰的学习任务,必须攻克它,完成它;二是在训练中,这样的习作任务已经不止一次遭遇过,只不过任务情境不同,侧重点不同;三是在角色中,每次习作是为了实现一个具体角色担当,为了演绎这个新角色,需要责任和智慧,更充满着趣味和挑战。前两种状态,是身体之外的教学附加,常常让学生叫苦不迭,而第三种状态则是内心的渴望,饱含游戏色彩,则让学生欲罢不能。统
一、聊天课堂的概念浅说  “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谈天”,轻松、自然、平和是聊天的主要特征。课堂中的“聊天”,指的是师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展开对话与互动,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智慧的共生共长。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审视,“聊天”的意义就在于把学生带入一种真实的交往情境。因为儿童语言能力的最初习得依托的并不是刻意的“教授”,而是自然状态下的对话与交流。把儿童从小学习语言的方式迁移到语文教
为规范市场,扶优扶强,扩大优秀产品的知名度,进而推动创名牌产品,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继续开展向各级各类学校、采购招标单位以及其他用户推荐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活动。现将2009年度推荐产品(见附件一)予以通告,作为采购和招标的参考,望招标采购部门在招标采购过程中能优先采购推荐产品。  由生产企业申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主管单位把关,经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依据必备条件进行预审和有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主动搜集和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积极与同学交流感受,在想象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语段。  3.关注单元整体编排,明晰阅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的内容和任务。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不动笔墨不读书  1.根据提示自学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把自己体会到的英雄气概写在书
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课堂教学质量无疑是重中之重。就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而言,我们会十分关注众多提高质量的对策和方法,却容易忽略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假性阅读”。从表象上看似乎都在认真阅读,乃至在读书时也琅琅有声,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读进去。这就是俗语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如果要把这种“假性阅读”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发生在学生身上,可以长时间持续,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