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士成看过县考的榜,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
  “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惊,直跳起来,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又听得嗡的敲了一声磬,自己的嘴也说道:“这回又完了!”
  ……
  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碗筷也洗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寓在这里的杂姓是知道老例的,凡遇到县考的年头,看见发榜后的这样的眼光,不如及早关了门,不要多管事。最先就绝了人声,接着是陆续的熄了灯火,独有月亮,却缓缓的出现在寒夜的空中。
  ……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眼里颇清净了,四近也寂静。但这寂静忽又无端的纷扰起来,他耳边又确凿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他耸然了,倾耳听时,那声音却又提高的复述道:“右弯。”
  他记得了。这院子,是他家还未如此凋零的时候,一到夏天的夜间,夜夜和他的祖母在此纳凉的院子。那时他不过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榻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讲给他有趣的故事听。伊说是曾经听得伊的祖母说,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子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
  对于这谜语,陈士成便在平时,本也常常暗地里加以揣测的,可惜大抵刚以为可以通,却又立刻觉得不合了。有一回,他确有把握,知道这是在租给唐家的房底下的了,然而总没有前去发掘的勇气;过了几时,可又觉得太不相像了。至于他自己房子里的几个掘过的旧痕迹,那却全是先前几回下第以后的发了怔忡的举动,后来自己一看到,也还感到惭愧而且羞人。
  但今天铁的光罩住了陈士成,又软软的来劝他了,他或者偶一迟疑,便给他正经的证明,又加上阴森的催逼,使他不得不又向自己的房里转过眼光去。
  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
  “也终于在这里!”他说着,狮子似的赶快走进那房里去,但跨进里面的时候,便不见了白光的影踪,只有莽苍苍的一间旧房,和几个破书桌都没在昏暗里。他爽然的站着,慢慢的再定睛,然而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比硫黄火更白净,比朝雾更霏微,而且便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
  陈士成狮子似的奔到门后边,伸手去摸锄头,撞着一条黑影。他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张皇的点了灯,看锄头无非倚着。他移开桌子,用锄头一气掘起四块大方砖,蹲身一看,照例是黄澄澄的细沙,揎了袖爬开细沙,便露出下面的黑土来。他极小心的,幽静的,一锄一锄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竟太寂静了,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
  土坑深到二尺多了,并不见有瓮口,陈士成正心焦,一声脆响,颇震得手腕痛,锄尖碰到什么坚硬的东西了;他急忙抛下锄头,摸索着看时,一块大方砖在下面。他的心抖得很厉害,聚精会神的挖起那方砖来,下面也满是先前一样的黑土,爬松了许多土,下面似乎还无穷。但忽而又触着坚硬的小东西了,圆的,大约是一个锈铜钱;此外也还有几片破碎的磁片。
  …… “这里没有……到山里去……”陈士成似乎记得白天在街上也曾听得有人说这种话,他不待再听完,已经恍然大悟了。他突然仰面向天,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想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朝笏一般黑魆魆的挺立着,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
  而且这白光又远远的就在前面了。
  “是的,到山里去!”
  ……第二天的日中,有人在离西门十五里的万流湖里看见一个浮尸,当即传扬开去,终于传到地保的耳朵里了,便叫乡下人捞将上来。那是一个男尸,五十多岁,“身中面白无须”,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经县委员相验之后,便由地保埋了。至于死因,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剥取死尸的衣服本来是常有的事,够不上疑心到谋害去:而且仵作也证明是生前的落水,因为他确凿曾在水底里挣命,所以十个指甲里都满嵌着河底泥。
  (选自《鲁迅文集》,鲁迅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有删改)
  
  鉴赏空间
  《白光》中的陈士成是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他一心想升官发财,但连续16回的落第,粉碎了他的升官梦,勾起了他的发财欲望。在幻觉中,银子发着“白光”“左弯右弯……”“这里没有……到山里去……”,把他从家引到山里。他怔怔忡忡地追逐“白光”,最后溺死湖中。全文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致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读有所思]
  读了《孔乙己》和《白光》这两篇小说,你对封建科举制度有了怎样的深刻认识?对封建科举制度下落第知识分子的命运又有了怎样深刻的理解?
其他文献
进入八年级下学期,我们接触的语文世界会更加丰富且变化多姿。在此,我和同学们聊一聊这两个单元的文体编排特征和学习要领。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咏物抒怀”,简单地说,就是“吟咏事物,抒发情怀”。第一单元的五篇文章,咏的事物分别是海燕、马、白杨、石榴、紫藤萝,其中有动物,也有植物,抒发的情怀也各不相同:海燕隐晦地象征了时代的先知和先驱,马喻指人才,白杨树象征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北方的农民,石榴寄托了作者蓬勃
时值深秋,寒冬即将到来。有些同学每到冬季严寒侵袭时,就会生冻疮,先是患处皮肤发白,然后变为暗红肿块,奇痒,严重的还痛得厉害,甚至溃烂流脓水。冻疮虽不是大病,但也十分痛苦。  冻疮发生的机理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经常接触冷水的人、长时间生活在沿海或寒冷潮湿环境中的人易生冻疮,因为潮湿可加速体表散热,故冬季湿度大的地区,冻疮发生
作者简介:张凝伊,江苏省张家港常青藤实验中学国际部2013年毕业生。现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  为了追逐梦想,我选择了到美国留学。在踏上美利坚的土地之前,我对未来的留学生活设想过无数种可能:和家人分别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场景,来到一个陌生又未知的国度会有怎样的憧憬,面对新环境、新室友、新生活会有怎样的心情……但是当这些幻想和假设都变为现实,当真正开始这段崭新的求学旅程后,我才发现我所经受的困
“平时我闲着没事干就写点文章写点诗,也没人要求,就是自己想写,不写不舒服。”  对于费东来说,写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却不可或缺。  说起写诗,费东也算是传承家学,因为费爸爸就喜欢写诗,家里有他写的厚厚的几本诗。而费妈妈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平时也非常注重培养费东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于是,在家庭的熏陶下,费东早早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据费妈妈回忆,当费东还是一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时,有一天,在很偶
今年冬天是个寒冬,外面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玻璃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纹,北风呼呼地吹着,怎一个“冷”字了得。  天刚蒙蒙亮,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热被窝,带着面包和热水就急匆匆地上学去了。今天还是爷爷送我,我坐上爷爷的“爱车”——一辆敞篷式三轮车;爷爷戴着棉帽,穿着厚厚的大衣,全副武装。我背对着爷爷,刚刚行走不远,一股刺骨的寒风就灌进了我的胸口。我不禁缩起了脖子,把外套的拉链拉到最高,想找一个可以避风的地
今年10月,哥伦比亚大学一个共和党学生组织邀请了一个叫吉姆·吉尔克里斯特的人来演讲。这个吉尔克里斯特,是“民兵”组织的发起人。这个组织专门招募志愿者,在美墨边境巡逻,阻挡非法移民从墨西哥入境。近年来非法移民问题是美国的一个热点问题——右翼势力倾向严格禁止非法移民入境,左翼主张更宽松的政策。吉尔克里斯特来哥大讲演,无非是来宣传他在移民问题上的右翼主张。  本来这应该是一个很普通的校园活动吧。不,让你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学校也会在这个美好的季节组织同学们春游,与大自然来个“亲密接触”。在春风里沐浴暖阳,看花花草草恣意生长,与老师同学欢歌笑语,无不是关于春游的美好回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春游的动人故事,有哪些地方、哪些风景、哪些趣事留在了你的记忆里?在这春风和煦、万物生长的季节,快来跟笑笑一起聊聊,那些年,大家一起参加的春游!  自然春色最动人  金陵笑笑生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基础练兵场(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0分)  编zhuàn( ) mí( )猴 áo( )游 吮( )吸 病入膏huāng( )  kǎi( )甲 胚( )胎 濒( )临 华yì( ) 梦mèi( )以求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 。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 。  ③ ,今日又南冠。  ④ ,灵旗空际
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自发表以来,对中国几代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很多人能滚瓜烂熟地将全文背诵出来,说“字字句句烙在心底”毫不夸张。那么,作为很多人耳熟能详的经典议论文,《纪念白求恩》强大的说服力又是来自哪里呢?  一、 由分到总,思路缜密  文章先简述了白求恩的经历,既让大家对白求恩有个大概的了解,也使下面的议论有了一定的事实基础,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接着,以“这是什么精神”设问,引
优良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能在错误中汲取教训,告诫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不断地进步,才能趋于完善。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平时在作业、练习、甚至于考试中的错误,通过它来提高我们对某些概念、思想方法和知识要点的新的认识,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让我们一起在错误中进步!接下来,我们以“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一章为例,对这一章常见的错误进行举例分析.  一、概念理解有偏差  例1 关于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