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将君子不再当抽象概念讲,而是作为理想人格的实践结果,并从此着手,试分析中庸对于“实体化君子”的密切性,从而论证中庸作为君子必要条件的合理性。
关键词:中庸;君子;孔子;论语
一、“君子”意义的阐发
作为具有可实践性的理想人格,“君子”可以看做是仁、礼、中庸等在人化后的理想表现。孔子在思想方法上宣扬“中庸”思想,而对“中庸”的深入理解,离不开对其行为主体的的探讨,即对君子的探讨。所谓君子的中庸,对应的行为主体,应是作为实体人而存在的君子。
那么作为概念的君子与作为实体人的君子有何区别?“君子”可以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作为道德、地位或才能的理想体现;实体化的君子则为“君子”实践化的产物,是德、位、才三者合而为一,并作用在同一个实体人身上,也唯有如此,这个“人”方能称作“君子”,这个“君子”就是“作为实体人而存在的君子”。
孔子的“君子观”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先的政治意义,并作用于实践中。一方面,“名不正则言不顺”,作为对社会等级的匡正之法,“正名”思想也同样对“君子”有所要求。尽管孔子生活的时代已是礼崩乐坏,但“是可忍,孰不可忍”已明确揭示孔子对匡正社会各级的坚定态度。另一方面,孔子也将有德而不用于世看作是不道德的表现。实体化的“君子”所对应的政治践履就是“反僭越而谋位”。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君子有位”外,相较于先前“君子”仅从位而言的单一内涵,孔子更是把“君子”扩充为人格上的一种等级划分。因而在此处,实体化的“君子”所对应的人格践履为“破传统(政治囿限)而修德”。
那么言“才”又是从何而来?孔子主张积极入仕,而这必然要求才能的具备,然而无论最终是上入庙堂还是处于江湖,有了“才”才能做出选择。可以说有才是成君子的必经之路。因而在此处,实体化的“君子”所对应的才能践履为“广积学而累才”。
二、君子之行必有中庸
首先而言,中庸作为一种德性,是对君子概念在德位上的要求;同时,中庸亦作为一种德行,是在实体化的君子在行事过程中德位上的体现。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_, “和”是因共同高尚的心性而引发的自然情感、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同”却是有意为之;君子行事有身份的约束,但这种约束来自于内心,表现在外时便成为自然的流露,不偏不倚,而不是有意与偏激,这也就是孔子提倡的中庸。因此,君子行事的德性要求,表现之一就是采用中庸之道。
其次,中庸的方法论,在不偏不倚的同时又对君子在行事过程中的“才”进行了一种调和。一方面,中庸在“才”内进行调和。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与“文”的比例不能偏于一面,即在行事过程中“质”与“文”需用中庸之道调和为一种比例相等的状态,否则行为主体就不能称为君子。另一方面,中庸对“才”同“德”与“位”的关系进行了调和。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礼约才,以此不让有才者恃才放旷,避免成为老聃口中“博者不知”的人,正是运用中庸去调和一个人身上“才”与“德”“位”之关系,使君子行事过程中避免偏执而误入歧途。
孔子语境中,中庸是周礼不走极端和反对偏激的可贵之处。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_所谓“和”,有子所言指中和蕴于礼之中,而为求中和而中和,有时是不可行的,需要用礼来规范。此外,中庸是君子政治取舍基本态度。孔子主张积极入仕,但同时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入”与“出”并不是孔子的思想矛盾,孔子最终的理想都是为了回归周礼,维护不变的“道”。既不偏在危邦执于入仕,又不在有道之时隐退,根据中庸来灵活地为谋位进行选择,将出与入作为手段而非目的,故而出仕与入仕二者之间没有矛盾存在。
综上,达到中庸即是达到政治理想的一部分,而君子在行事过程中实际采用的方法即是中庸之道。
三、君子与中庸关系的继续展开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_观之君子,人并非生来就是君子,只有行君子之事方可成为君子;行君子之事,采用的方法论,即为中庸之道。有必要再次澄清的是,中庸与君子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为:一个人做君子之事(其中包含中庸之道)方才成君子,而非成君子后才要求他采用中庸之道。
通过强调君子与中庸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首先可以说明中庸对于君子的必要性;其次,中庸并非君子独特的行为特征,不具有排他性,非君子也可以采用中庸之道,并可以在其他德行上要求自己,于是自身由非君子而转变成君子亦存在了可能性。_如果要对前文提到的作为“至德”的中庸与此处的中庸进行比较,那么孔子在此更强调中庸作为方法的内涵——“叩其两端而竭焉”,中庸的提出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不偏执,进而是取舍过程中的灵活性。当中庸与不同于以往等级含义的君子相遇时,其灵活性与君子的人格化一同标志着一种动态过程,而双方的目的是要一同维护的是不变的礼,因此是否可以认为,中庸的提出也是为了弥补动态化君子对于周礼的冲击,类似于一个“圆谎”的过程——已经预设最终的目标,之后再对骨肉进行填补——已预设复礼的目标,从而反对僭越等;已预设成君子的目标,从而要求做君子事、采用中庸之道。
参考文献:
[1]《论语》.
[2]王建军.论黑格尔“具体概念”的内在机制.哲学研究,2014(02).
关键词:中庸;君子;孔子;论语
一、“君子”意义的阐发
作为具有可实践性的理想人格,“君子”可以看做是仁、礼、中庸等在人化后的理想表现。孔子在思想方法上宣扬“中庸”思想,而对“中庸”的深入理解,离不开对其行为主体的的探讨,即对君子的探讨。所谓君子的中庸,对应的行为主体,应是作为实体人而存在的君子。
那么作为概念的君子与作为实体人的君子有何区别?“君子”可以是一个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作为道德、地位或才能的理想体现;实体化的君子则为“君子”实践化的产物,是德、位、才三者合而为一,并作用在同一个实体人身上,也唯有如此,这个“人”方能称作“君子”,这个“君子”就是“作为实体人而存在的君子”。
孔子的“君子观”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先的政治意义,并作用于实践中。一方面,“名不正则言不顺”,作为对社会等级的匡正之法,“正名”思想也同样对“君子”有所要求。尽管孔子生活的时代已是礼崩乐坏,但“是可忍,孰不可忍”已明确揭示孔子对匡正社会各级的坚定态度。另一方面,孔子也将有德而不用于世看作是不道德的表现。实体化的“君子”所对应的政治践履就是“反僭越而谋位”。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君子有位”外,相较于先前“君子”仅从位而言的单一内涵,孔子更是把“君子”扩充为人格上的一种等级划分。因而在此处,实体化的“君子”所对应的人格践履为“破传统(政治囿限)而修德”。
那么言“才”又是从何而来?孔子主张积极入仕,而这必然要求才能的具备,然而无论最终是上入庙堂还是处于江湖,有了“才”才能做出选择。可以说有才是成君子的必经之路。因而在此处,实体化的“君子”所对应的才能践履为“广积学而累才”。
二、君子之行必有中庸
首先而言,中庸作为一种德性,是对君子概念在德位上的要求;同时,中庸亦作为一种德行,是在实体化的君子在行事过程中德位上的体现。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_, “和”是因共同高尚的心性而引发的自然情感、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同”却是有意为之;君子行事有身份的约束,但这种约束来自于内心,表现在外时便成为自然的流露,不偏不倚,而不是有意与偏激,这也就是孔子提倡的中庸。因此,君子行事的德性要求,表现之一就是采用中庸之道。
其次,中庸的方法论,在不偏不倚的同时又对君子在行事过程中的“才”进行了一种调和。一方面,中庸在“才”内进行调和。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说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与“文”的比例不能偏于一面,即在行事过程中“质”与“文”需用中庸之道调和为一种比例相等的状态,否则行为主体就不能称为君子。另一方面,中庸对“才”同“德”与“位”的关系进行了调和。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礼约才,以此不让有才者恃才放旷,避免成为老聃口中“博者不知”的人,正是运用中庸去调和一个人身上“才”与“德”“位”之关系,使君子行事过程中避免偏执而误入歧途。
孔子语境中,中庸是周礼不走极端和反对偏激的可贵之处。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_所谓“和”,有子所言指中和蕴于礼之中,而为求中和而中和,有时是不可行的,需要用礼来规范。此外,中庸是君子政治取舍基本态度。孔子主张积极入仕,但同时又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入”与“出”并不是孔子的思想矛盾,孔子最终的理想都是为了回归周礼,维护不变的“道”。既不偏在危邦执于入仕,又不在有道之时隐退,根据中庸来灵活地为谋位进行选择,将出与入作为手段而非目的,故而出仕与入仕二者之间没有矛盾存在。
综上,达到中庸即是达到政治理想的一部分,而君子在行事过程中实际采用的方法即是中庸之道。
三、君子与中庸关系的继续展开
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_观之君子,人并非生来就是君子,只有行君子之事方可成为君子;行君子之事,采用的方法论,即为中庸之道。有必要再次澄清的是,中庸与君子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为:一个人做君子之事(其中包含中庸之道)方才成君子,而非成君子后才要求他采用中庸之道。
通过强调君子与中庸在时间上的逻辑关系,首先可以说明中庸对于君子的必要性;其次,中庸并非君子独特的行为特征,不具有排他性,非君子也可以采用中庸之道,并可以在其他德行上要求自己,于是自身由非君子而转变成君子亦存在了可能性。_如果要对前文提到的作为“至德”的中庸与此处的中庸进行比较,那么孔子在此更强调中庸作为方法的内涵——“叩其两端而竭焉”,中庸的提出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不偏执,进而是取舍过程中的灵活性。当中庸与不同于以往等级含义的君子相遇时,其灵活性与君子的人格化一同标志着一种动态过程,而双方的目的是要一同维护的是不变的礼,因此是否可以认为,中庸的提出也是为了弥补动态化君子对于周礼的冲击,类似于一个“圆谎”的过程——已经预设最终的目标,之后再对骨肉进行填补——已预设复礼的目标,从而反对僭越等;已预设成君子的目标,从而要求做君子事、采用中庸之道。
参考文献:
[1]《论语》.
[2]王建军.论黑格尔“具体概念”的内在机制.哲学研究,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