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朝是我国北方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并对我国币制带来了一种基本的变革,这种变革一直影响到清末。元朝币制的最大特点是实行“银本位”,同时长期、广泛、大量地发行和流通纸币。元朝版图辽阔,横贯欧亚,由于纸币本身轻便,携之可“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
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虽数量不多,但种类繁杂。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法定官币,即官铸流通币,仅铸于世祖、武宗和顺帝三朝;另一类是寺庙供养钱和纪念钱,且多为珍稀品种。例如从早期蒙古汗国时期的“大朝通宝”,到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南宋景定元年至四年,公元1260-1263年)铸行的“中统元宝”小平钱等。
“元贞通宝”为元成宗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6年)所铸。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元贞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精陋,文字不清。除小平、折二外,尚有特小钱,形制不按规范。元贞汉文钱虽劣,然世间尚不易见。蒙文“元贞通宝”仅见折三一种,钱文上下左右读之,其制作较汉文钱精整。元贞钱较为罕见,有收藏价值。
例如有一枚汉文“元贞通宝”小平,直径22毫米,美品,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春拍会上,原估价人民币1000元,而成交价为22,000元。
还有一枚元代蒙文“元贞通宝”母钱,直径31毫米,极美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秋季拍卖会上,原估价70,000-100,000元,最后以101,000元成交。
我收藏的这枚“元贞通宝”鎏金大钱(见图),直径46.5毫米,穿径12.6毫米,廓厚3.4毫米。通体鎏金,红锈斑斓,包浆滋润,铸造精美。钱文大字,接廓寄缘,楷体魏韵,“元”字双挑,笔力遒劲,拙中藏锋,字口峻深,实为元代汉文钱币中所仅见。
今特借贵刊一角发表于此,以供泉友和专家鉴赏和提出宝贵意见。
(责编:丁 丑)
元朝虽以行钞为主,但也铸钱,虽数量不多,但种类繁杂。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法定官币,即官铸流通币,仅铸于世祖、武宗和顺帝三朝;另一类是寺庙供养钱和纪念钱,且多为珍稀品种。例如从早期蒙古汗国时期的“大朝通宝”,到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南宋景定元年至四年,公元1260-1263年)铸行的“中统元宝”小平钱等。
“元贞通宝”为元成宗元贞年间(公元1295-1296年)所铸。有汉文、蒙文两种版式。“元贞通宝”四字楷书,直读,光背无文,制作精陋,文字不清。除小平、折二外,尚有特小钱,形制不按规范。元贞汉文钱虽劣,然世间尚不易见。蒙文“元贞通宝”仅见折三一种,钱文上下左右读之,其制作较汉文钱精整。元贞钱较为罕见,有收藏价值。
例如有一枚汉文“元贞通宝”小平,直径22毫米,美品,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春拍会上,原估价人民币1000元,而成交价为22,000元。
还有一枚元代蒙文“元贞通宝”母钱,直径31毫米,极美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秋季拍卖会上,原估价70,000-100,000元,最后以101,000元成交。
我收藏的这枚“元贞通宝”鎏金大钱(见图),直径46.5毫米,穿径12.6毫米,廓厚3.4毫米。通体鎏金,红锈斑斓,包浆滋润,铸造精美。钱文大字,接廓寄缘,楷体魏韵,“元”字双挑,笔力遒劲,拙中藏锋,字口峻深,实为元代汉文钱币中所仅见。
今特借贵刊一角发表于此,以供泉友和专家鉴赏和提出宝贵意见。
(责编:丁 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