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布局和结构的现状
(一)总量规模不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和服装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也是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第一出口大国。同时,国内纤维消费量也已占全球总量的1/5,成为全球纤维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2004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已达2000多万吨,约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0%;纺织全行业年销售值约达264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9万户,销售值1.548万亿元;全行业从业人数约1800万人;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974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的15.96%,贸易顺差达805亿美元,相当于全国商品贸易顺差总额的243.94%。
(二)工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和劳动生产率低
目前,东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和上海5省市纺织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纺织行业的75%左右,利润占85%左右,出口额接近80%。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纺织工业发展缓慢,困难企业比较多。
我国纺织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在经济规模明显的行业平均规模偏小,劳动生产率低。以涤纶为例,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工厂平均生产能力分别为我国的3.5、12、30、35倍。由于工厂平均规模偏小,技术装备差,管理水平不高,使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先进国家(地区)相比差距悬殊,先进国家(地区)企业化纤人均产量约是我国的5—10倍。
(三)工艺、技术装备差、产品开发能力弱、品种结构偏低
纺织产品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纤维原料的质量、品种,以及纺织和染整工艺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我国纺织业纤维原料的质量、品种不能适应后加工产品的要求,制约了中高端产品的开发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纺织工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在现有棉纺纱锭中,上世纪90年代先进设备约占40%,80年代及以前的设备约占60%。我国纺织生产总体上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技术。
我国纺织工业的研究与开发水平低、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纺织业发展的一项瓶颈。多年来,影响我国纺织产品上档次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深加工,后整理技术)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同时,在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如多组分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高仿真纤维、新合成纤维技术、新溶剂无毒纺丝技术,更为滞后,有些仍属空白。
工艺、技术装备差、产品开发能力弱,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产品结构偏低,我国纺织品主要集中于低附加值、高消耗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此外,在品牌与市场销售网络方面的差距更大。
二、主要的问题
(一)投入高、消耗高、产出低
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但高增长是在高投入、高消耗的基础上取得的。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2003年,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598.6亿元,同比增长66.7%;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高达1179亿元。二是原料消耗高,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1—2倍。但我国纺织工业的总体产出水平不高,纺织大国“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以产品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的比重计, 2004年1—5月,美国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数量仅占全球市场销售总量的3.4%,销售额却占了22.7%。而同期,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数量远超过美国,但金额却仅占18%。
(二)生产与可供资源的矛盾突出
纺织业基本上属于资源加工型产业,原料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在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可供资源上存在较大的缺口。一是国内天然纺织原料的可供能力和数量波动大,并有较大缺口,需从国际市场进口。近年来,国内企业多头采购,竞相抬价,导致原料价格的大起大落,严重影响了行业经济效益。二是化纤原料,虽然后续加工能力强,但原料本身的生产发展滞后、供应缺口大,进口依赖性强、成本高。
(三)环境污染与治理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长期以来,我们采取“边污染,边防治”的政策;同时,环境治理基本以“末端”环节处理为主。这种传统控制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费用高昂,且收效不大。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与治理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发达国家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挂钩并作为新贸易壁垒的做法,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构成了严峻挑战。
由于在环境标准制定、实施和资金投入、环境技术水平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按其环保标准,我国纺织服装业相当一部分产品存在环保问题,极易遭受技术壁垒打击。2002年以来,我国纺织品遭受到的各种技术壁垒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贸易保护会以更多的形式表现出来。
(五)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过剩和低价竞争。外延式数量型的增长方式和产业规模急剧扩张的直接后果,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过剩和低价竞争,并进而导致原材料的需求过旺、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
三、对策建议
(一)突破技术创新瓶颈
多年来,影响我国纺织产品上档次的关键技术一直没有重大突破。主要的瓶颈是企业规模小,创新开发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为此建议:一是组建大型纺织集团。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工业巳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并在集群内部开始形成基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因此,在这种产业集聚基础上,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引导和促进集群内部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一体化,以及出口型集群的跨国兼并(使我国的资源优势与发达国家的技术、销售渠道优势互融互补),形成几大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型纺织集团。二是实施关键技术专项计划。由国家有关部门和纺织行业协会确定关键技术项目,通过全方位招标的形式,吸纳各个学科的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力争使我国纺织产品在深加工和后整理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大力营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可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形成以大型纺织集团为依托的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并建立与区内大学和研究机构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对区域内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工艺创新,提供共享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纺织品安全标准体系,提高检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品种结构
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纺织品安全标准体系,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冲破贸易技术壁垒,尤其要尽快推出有关键限量指标的强制性标准。二是提高检验技术水平,加大技术、人员和资金投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检验系统。三是有关部门可考虑改变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彻底改变我国纺织品的数量型出口和过度低价竞争状况。
(三)完善排污收费制度,推行清洁生产
一是逐步提高污染物排放允许浓度标准。二是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三是适当扩大排污收费的征收范围。四是加强监管。不治理污染的企业要接受高额处罚,当企业无力支付或以各种手段逃避支付时,要责令关门。五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纺织工业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并把其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取得实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把此项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范围。
(四)进一步引导和促进纺织企业走资源节约和区域协调的发展之路
一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二是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引导和促进东部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大型纺织集团,逐步向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需求驱动和技术辐射,带动当地纺织工业的更快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副研究员)
(一)总量规模不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和服装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世界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国,也是世界纺织品和服装第一出口大国。同时,国内纤维消费量也已占全球总量的1/5,成为全球纤维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2004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已达2000多万吨,约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30%;纺织全行业年销售值约达264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9万户,销售值1.548万亿元;全行业从业人数约1800万人;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974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的15.96%,贸易顺差达805亿美元,相当于全国商品贸易顺差总额的243.94%。
(二)工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和劳动生产率低
目前,东部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和上海5省市纺织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纺织行业的75%左右,利润占85%左右,出口额接近80%。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纺织工业发展缓慢,困难企业比较多。
我国纺织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在经济规模明显的行业平均规模偏小,劳动生产率低。以涤纶为例,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的工厂平均生产能力分别为我国的3.5、12、30、35倍。由于工厂平均规模偏小,技术装备差,管理水平不高,使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与先进国家(地区)相比差距悬殊,先进国家(地区)企业化纤人均产量约是我国的5—10倍。
(三)工艺、技术装备差、产品开发能力弱、品种结构偏低
纺织产品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纤维原料的质量、品种,以及纺织和染整工艺的技术和装备水平。我国纺织业纤维原料的质量、品种不能适应后加工产品的要求,制约了中高端产品的开发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我国纺织工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在现有棉纺纱锭中,上世纪90年代先进设备约占40%,80年代及以前的设备约占60%。我国纺织生产总体上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技术。
我国纺织工业的研究与开发水平低、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纺织业发展的一项瓶颈。多年来,影响我国纺织产品上档次的关键技术问题(如深加工,后整理技术)一直没有重大突破。同时,在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如多组分纤维、复合纤维、改性纤维、高仿真纤维、新合成纤维技术、新溶剂无毒纺丝技术,更为滞后,有些仍属空白。
工艺、技术装备差、产品开发能力弱,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产品结构偏低,我国纺织品主要集中于低附加值、高消耗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此外,在品牌与市场销售网络方面的差距更大。
二、主要的问题
(一)投入高、消耗高、产出低
近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但高增长是在高投入、高消耗的基础上取得的。一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增长。2003年,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598.6亿元,同比增长66.7%;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高达1179亿元。二是原料消耗高,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1—2倍。但我国纺织工业的总体产出水平不高,纺织大国“大而不强”、“多而不精”。以产品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的比重计, 2004年1—5月,美国生产的纺织品和服装数量仅占全球市场销售总量的3.4%,销售额却占了22.7%。而同期,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数量远超过美国,但金额却仅占18%。
(二)生产与可供资源的矛盾突出
纺织业基本上属于资源加工型产业,原料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在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可供资源上存在较大的缺口。一是国内天然纺织原料的可供能力和数量波动大,并有较大缺口,需从国际市场进口。近年来,国内企业多头采购,竞相抬价,导致原料价格的大起大落,严重影响了行业经济效益。二是化纤原料,虽然后续加工能力强,但原料本身的生产发展滞后、供应缺口大,进口依赖性强、成本高。
(三)环境污染与治理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长期以来,我们采取“边污染,边防治”的政策;同时,环境治理基本以“末端”环节处理为主。这种传统控制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费用高昂,且收效不大。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污染与治理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四)发达国家将环境问题与贸易挂钩并作为新贸易壁垒的做法,对我国纺织品出口构成了严峻挑战。
由于在环境标准制定、实施和资金投入、环境技术水平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按其环保标准,我国纺织服装业相当一部分产品存在环保问题,极易遭受技术壁垒打击。2002年以来,我国纺织品遭受到的各种技术壁垒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后配额时代的到来,贸易保护会以更多的形式表现出来。
(五)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过剩和低价竞争。外延式数量型的增长方式和产业规模急剧扩张的直接后果,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生产过剩和低价竞争,并进而导致原材料的需求过旺、价格上涨和劳动力短缺。
三、对策建议
(一)突破技术创新瓶颈
多年来,影响我国纺织产品上档次的关键技术一直没有重大突破。主要的瓶颈是企业规模小,创新开发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为此建议:一是组建大型纺织集团。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纺织工业巳形成了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并在集群内部开始形成基于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因此,在这种产业集聚基础上,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引导和促进集群内部以龙头企业为主的产业一体化,以及出口型集群的跨国兼并(使我国的资源优势与发达国家的技术、销售渠道优势互融互补),形成几大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型纺织集团。二是实施关键技术专项计划。由国家有关部门和纺织行业协会确定关键技术项目,通过全方位招标的形式,吸纳各个学科的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力争使我国纺织产品在深加工和后整理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大力营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可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形成以大型纺织集团为依托的区域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并建立与区内大学和研究机构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对区域内中小企业的产品设计创新和工艺创新,提供共享信息、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纺织品安全标准体系,提高检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调整品种结构
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纺织品安全标准体系,充分利用标准化手段,冲破贸易技术壁垒,尤其要尽快推出有关键限量指标的强制性标准。二是提高检验技术水平,加大技术、人员和资金投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检验系统。三是有关部门可考虑改变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彻底改变我国纺织品的数量型出口和过度低价竞争状况。
(三)完善排污收费制度,推行清洁生产
一是逐步提高污染物排放允许浓度标准。二是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三是适当扩大排污收费的征收范围。四是加强监管。不治理污染的企业要接受高额处罚,当企业无力支付或以各种手段逃避支付时,要责令关门。五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纺织工业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并把其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为取得实效,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把此项工作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范围。
(四)进一步引导和促进纺织企业走资源节约和区域协调的发展之路
一是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二是国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引导和促进东部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大型纺织集团,逐步向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的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需求驱动和技术辐射,带动当地纺织工业的更快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