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美的教育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moh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是在一个美的世界里谈美育问题,我们又是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谈学校的美育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有这样一段话:“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这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内涵又有了新的拓展。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个《决定》里,强调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其中特别提到我们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没有精神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战线是文化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础工程。学校美育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发挥着特殊的功能。所以,应当抓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战略机遇期,加强学校美育,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和艺术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我想,这是我们今天加强学校美育的大的社会背景。
  一、美育的基本定位及其重要功能
  (一)美育是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学校美育,首先要准确把握美育的定位。首先要强调美育是学校的目标,不单纯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具体的工作。现在,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把美育看成是贯穿在学校全部教育活动中的教育目标,而是把它看成是艺术教师的一项具体工作。不仅美育是这样,德育、智育、体育也都是这样。其实,德、智、体、美都是教育目标。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也由于对教育目标理解上的差距,在教育实践中却往往把教育目标给肢解了,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乎变成互不相关的工作。
  我是不赞同“德育三支骨干力量”的提法的。这种提法,把德育的骨干力量限定在班主任、政治教师、团队干部。实际上德育最主要的渠道是课堂。“德育三支骨干力量”的提法,将德育的骨干力量置身于课堂之外,课堂主渠道教师却不把德育当成首要任务。所以一讲德育问题,就会被认为是班主任、政治教师、团队干部的事。同样,一讲学生健康问题,就被认为是体育教师的事,一讲美育就是音乐、美术教师的事,这实际上是把教育目标给切割开了。所以我想,美育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应当贯穿于所有教育活动之中。美育和德、智、体诸育一样,首先是教育的目标,是为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是所有教师的责任。
  (二)美育具有多种教育功能
  美育有多种教育功能,概括起来,最主要的是如下三个方面。
  1.陶冶道德情操。最早讨论教育方针的时候,有一些同志提出是否将美育包含在德育里边,因为美育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情操。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美育的功能主要是陶冶道德情操。因为美育是一种自由的形态,是润物细无声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使人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世界,并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人必须通过审美状态才能由单纯的感性状态达至理性和道德的状态。审美是人达到精神解放和完善人性的先决条件。”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先生也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2.发展思维能力。很多时候,我们比较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美育是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1978年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格拉索在回答“如何才能造就好的科学家”的问题时说过:“往往许多物理问题的解决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涉及多方面的学问可以提供广阔的思路,如多看看小说,有空去看看动物园也有好处,可以帮助提高想象力。”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科学家,他的科学思维,往往也是来自其它许多方面的启发。最近,中南大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酷爱数理逻辑的学生刘路的报告,彻底解决了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反推数学领域关于拉姆齐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的西塔潘的猜想。他所得出的结论,得到国际数学界的认可。当有人问他:“你中学时候的数学成绩是不是特别好?”他回答说:“有的时候考得很好,有的时候很差。时好时坏的原因是自己马虎。”有人质疑,数学最重要的是严谨。不严谨怎么能解决这样复杂的难题呢?而他自己却认为,最重要的不是严谨,而是直觉。“我在解决这个难题时,忽然想到可不可以用这种方法呢,一试,解决了。”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形象思维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而美育正是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3.培养创新精神。钱学森自己倡导的“大成智慧学”强调“集大成得智慧”,而这个“大成”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就是人的审美能力。创新型人才是具有较高审美素质的人才,审美素质体现在人的人格、情操、精神境界之中,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
  日本著名的数学家,茶之水女子大学教授藤原正彦在谈脑力革命的时候,认为创新人才需要六个条件,在这六个条件当中,他把对美的感知力放到了非常突出的地位。他说:“天才只诞生于一种特定的环境中。就是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在美的事物包围中长大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环境、家庭和教育培养出来的。”这就把美育的重要性和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凸显出来了。近代哲学家王国维认为,为了培养真、善、美的人,我们需要加强智育、德育、美育。   所以,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是要美化人自身,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因而,美育的根本宗旨是培育学生的人格和心灵。
  二、将美育渗透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因为美育是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应该自觉地将其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于全部的教育活动当中。
  首先,美育要渗透于学校环境。近年来,学校对环境文化建设做了许许多多的努力。有人说,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第三位“老师”,除了教师、课本之外,那就是环境。好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环境美不在奢华,而在内涵。现在,学校的环境建设投入不小,有的是园林式的,有的是教堂式的。但是有的墙面上的说教太多,这大概都源于苏霍姆林斯基“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的这句话。而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的本意是让每一面墙都应该有一种教育的效应,而我们却把这理解成了让每一面墙都要写上一些话。因而就把许多的名人名言上了墙,还不够的话,论语、唐诗也上了墙,这样一来,学校里到处都是标语,还有的学校将“十大校规”“五个不准”也挂在了墙上。
  大家想一想,如果每一面墙都在唠里唠叨地讲了好多话,学生天天在那里经过,会去看吗?就是看,几天也就烦了。所以我想,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是讲环境的教育作用,重要的是要氛围的感染。我曾经展示过剑桥大学的图片,墙上很少有文字。你在那里一待,就会感受到这里是一个学术的殿堂,是充满诗意的环境。这实际上就是在说话,是在说一种没有写成文字的话。因此,环境建设关键是内涵,要考虑环境到底想说点什么,想表达点什么。
  其次,美育要渗透于教师形象。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素质教育不仅对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首先对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最近,特别是“孽童事件”出来以后,社会的种种指责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应该看到我们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我担任北京教育局局长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发现四名同学总在那随意说话,劝告不听。老师急了,就把这四个学生叫到教室后面罚站,然后用胶布把他们的嘴给封上了。当时我们严厉地处分了这位老师。
  教师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情感,具有良好的师德、气质、风度,其本身就是最好的美育。教师要重视自身的素质和形象,要增强自身的美育意识和美育能力。美育不是教师的单向灌输活动,教师与学生各自有着对美的不同感受,教育过程应当成为教师与学生互相激发、互相交流的互动过程。
  再次,美育要渗透于学科教学。美育必须以教学过程为主要途径,充分挖掘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确立各学科的美育要求,强调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挖掘教材本身的审美因素,做到让美的内容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美的享受,成为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但实际上,许多学校忽视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和美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比如语文课教学,本来很多的课文都是生动的美育内容,但常常被肢解了。一个词一个词地解释,一句话一句话的解释,最后整体的美没有了,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句。
  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眼睛里,应该把自己的教学看成是艺术,应该重视美育与德、智、体诸育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知识、情感与行为的有机结合,从而在各学科教学中实现真、善、美的统一,通过内化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最后,美育要渗透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健美体魄,培养兴趣和发展个性特长,丰富精神生活。除此以外,美育还要渗透于其他多种渠道。要和家庭、社会相结合,对学生实施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展现生活方式美,青春美。要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美的因素,培养学生成为审美主体,提高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加强与改进学校艺术教育
  加强与改进学校的艺术教育是当前全面提高学生基础素质的重要环节。这里我想谈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即委内瑞拉“音乐救助体系”的启示。
  2008年12月中旬,27岁即已蜚声全球古典乐坛、极富传奇色彩的委内瑞拉指挥家古斯塔沃·杜达梅尔,率领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进行两场演出,引起极大轰动。由他执棒的西蒙·玻利瓦尔青年交响乐团的声誉甚至盖过了欧美一流名团。而这个乐团年仅17岁的低音大提琴手鲁兹现在已成为柏林爱乐乐团最年轻的乐手,中提琴手瓦奎兹连夺八项中提琴国际大赛头奖……这些都不令人惊奇。令人惊奇的是,这些音乐家原来都曾是街头的不良少年,是委内瑞拉的“音乐救助体系”使他们成长为改写21世纪音乐史的古典乐坛天才。
  这个体系从1975年开始创立,至今已成功运作37年,创始人何塞·安东尼奥·阿布瑞博士最开始的设想是为贫民区的孩子提供免费的乐器和乐团合奏训练,让他们远离街头的毒品和枪战,并能受到音乐的熏陶。30多年后,只有3000万人口的委内瑞拉,却拥有176个儿童乐团、216个青年乐团、400多个歌舞团和合唱团。接受乐队训练的孩子近30万,在体系内工作的音乐教师近万人。委内瑞拉到处都是乐队,乐队就像国旗一样成为该国的象征。“音乐,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在这里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正在实践中的理想。
  委内瑞拉的音乐教育创造了奇迹,这不仅表现在它培养了很多杰出的音乐家,更重要的是,在过去的30余年里,它拯救了几十万个生活在贫困边缘的孩子。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曾流落街头,或与偷窃和毒品为伍,是音乐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该体系免费、无区别地为所有儿童和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音乐教育,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犯罪率,巩固了家庭和社区关系。   而在我国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在音乐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少地区的领导同志,甚至不少学校对音乐的重大教育作用还缺乏更深刻的认识,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任重道远。
  另一个可资借鉴的案例是北京金帆艺术团的艺术教育实践。1987年,一朵金帆从北京扬帆起航。25年来,朵朵金帆载着无数学子驶向成才的彼岸。金帆艺术团的成功实践在北京教育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金帆艺术团不仅在北京市的学生艺术教育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外艺术教育界的朋友们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个学生的艺术团体能够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确实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
  艺术教育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净化灵魂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全国来看,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要防止艺术教育的功能异化。
  其一,要防止艺术教育特殊化。在一段时间内,部分学校严重忽视艺术教育,把艺术学科列为副科,甚至随意侵占艺术学科的教学时间,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只抓个别艺术社团,艺术教育变成特殊教育。一谈到艺术教育,就拿出一个社团来表演,而多数孩子没有接受到应有的教育。
  其二,要防止艺术教育低俗化。在一段时间里,低俗文化在校园中蔓延。一些内容不健康、格调不高、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作品进入了校园,甚至占领了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主要阵地。我们尊重多元艺术的存在,也不反对学生接触多元的艺术形式,但必须保证高雅文化艺术的主流地位。重视世界优秀文化的弘扬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艺术教育不能简单地迎合学生的趣味,而要通过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高雅品位,这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
  其三,要防止艺术教育技能化。有些学校和家长为了给学生升学时创造一些有利条件,片面强化音乐、美术等技能训练,这种艺术教育技能化倾向,不能够真正发挥美育的功能。
  其四,要防止艺术教育功利化。有些学校和地区将学生作为学校和教师参与比赛获取名利的工具,在艺术教育各种比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正之风,影响整个艺术教育的健康开展。
  人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教育中也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自觉地进行美育。我们将美育的教育目标最终转化为自觉的教育活动,就是在创造美的教育。
  责任编辑/李书华
其他文献
考了一天试,你筋疲力尽,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在梦里,这一年,你十七岁。你的眼中透着一股锐气,似乎能穿透一切险阻。可是,眼高手低的你从不愿意埋下头来辛勤耕耘,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一身才气可以征服世界。你对自己说:“还好,我今年只有十七岁,以后的路还长。”接着,你继续没有方向地生活,幻想着二十七岁时意气风发的自己……  这一年,你二十七岁。这时的你,如波涛中的一片叶子,摇摆不定。今天学理财,明天练唱歌,后天
很多教师发现,教育案例精彩纷呈,看似信手拈来,恰如“神来之笔”,然而,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再次呈现,或再实践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是未能真切地解剖教育案例实践,领悟其教育的真谛。  比如,陶行知大师“四颗糖”的教育故事已经成为经典,启发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  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在校园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当即斥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里去。  放学后,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为进一步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全校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线彰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价值,树立“阳光自己每一刻,关爱他人每一天,健康幸福过一生”的意识;帮助学生
[摘要]公民教育的实施与公民教育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开发的公民教育系列教材《我们人类》是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中使用较广泛的教材。2003年秋季,公民教育中心与项目研究管理公司联合,对使用《我们人类》公民教材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使用该教材的学生比没有使用该教材的学生在公民知识和态度方面略胜一筹,由此可见公民教育教材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教材;教
教育发展到今天,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党的十八大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全民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以德为先”?如何“养德润行”?如何让孩子们幸福触摸自己的“中国梦”?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与实践。大连金州新区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依托新思维、创生新机制、借助新点子、探索新路径,编织五彩德育梦,开启靓
家长:“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    (侧记:一位学生家长在给徐校长的信中说道:“孩子进入高中后,各方面均有明显的长进:一是学习的自主性增强了。‘你该做作业啦’‘作业完成了没有’已不要我们讲了。二是懂得了理解和宽容。让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现在孩子不仅孝敬长辈,宽厚待人,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懂得回报父母的恩情。如孩子主动整理家中的书籍、家什和自己的内务,吃饭前会帮
近年来,学校秉承“以德统学 以学修德”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家委会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凝聚强大育人合力,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为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百家讲坛”—挖掘课程资源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曾说道:“从广义上讲,不同家庭的生存背景、不同家庭的生活样式、不同家庭产生的不同故事,都是课程,都是课程资源。差异就是课程资源,生活就是课程资源,参与就是课
在南京市江宁区,有一种工艺制品,叫做金箔工艺品。江宁是金箔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一块厚重的金锭经过几万次的捶打,幻化成片片柔滑光亮的金箔,轻如鸿毛,软如绸缎,薄如蝉翼。金箔为人类装点着华丽的生活,将金箔粘贴在墙壁上,便是所谓的“金碧辉煌”。金箔工艺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品,这个传统工艺的背后,是一代代手艺人执著的坚守并不断创新。  而江宁区的德育,就如同这片大地孕育的金箔手艺。德
一个时期以来,本该让广大中小学生心荡神驰的春游活动,在安全这根“高压线”面前变得让人闻之色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安全为要、层层设堵,学校管理者更是噤若寒蝉,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本该让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春游统统被取消,把孩子们“圈养”起来成为广大中小学校最安全、最保险的举措。  但是,枣庄市峄城区坛山街道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坛山中心小学”)没有因噎废食,他们在组织学生春游,特别是困难留守儿童出
喜欢在家里不起眼的角落,置一些花草。让其在妆点家居的同时,也活跃一下自己的心情。不太忙碌的双休天里,给它们松松土、浇浇水,也是我的生活。  好长时间没有理会它们了,剧降的低温让它们的叶片都失去了往日的鲜活,我只得又将它们移至朝阳的阳台,晒晒太阳,进行一下光合作用。  记得上次打理它们时,已是一个月前的事。那时,气温还不是很低。看着叶片上的灰尘,我决定为它们洗面换肤。一盆清水,一块棉布,几盆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