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老师们普遍反映中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很差,而中学化学课程,是理科学习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所以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就会唤起学生强烈的对化学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精心上好第一课,吸引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每当接到一批新生时,我对给学生上的第一节化学课分外重视。从教多年来我给学生上的第一课都不是讲新课。通常我会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在第一次化学课堂上进行适当延伸,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常用的例子有用纯碱制的馒头可口好吃,用二氧化碳加压制的汽水可以消暑,以及冬天为什么会煤气中毒等等。我要用我的第一课就让学生知道,化学不但有趣而且很重要,以便吸引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化学的愿望。
刚开始学的化学,知识性不强,要求学生了解化学、认识化学、应用化学。我采用设置活动,学生想象来完成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观看实验了解认识化学,感受化学的神奇,增强学好用好化学的意识。通过假设与畅想,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巧设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特洛夫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敲好开课的第一锤,使之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化学教师要善于开发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案例,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生活观察能力。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用煤火炉烧开水时,水开后常常会溢出来,洒在通红的煤火上,火不但不会熄灭,反而会蹿出很高的火苗来。水能灭火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很多学生感到很疑惑。教师针对这一生活现象,应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化学原理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习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过程。经过讨论交流,学生慢慢明白了水和炽热的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因此,就会蹿出很高的火苗来。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思考中逐渐提高认识,学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和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它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有很多概念、理论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但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他们只会“看热闹”,不懂得“看门道”,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地观察实验很重要。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侧重于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做到“眼、耳、脑、手”的协调配合。“眼”指用眼睛观察实验现象、教师的操作及黑板上的重点板书;“耳”指用耳听教师课上讲解的实验现象及对基础理论的分析、讲解、举例;“脑”即用脑想“为什么”,能提出问题,进而则会解决问题;“手”即用手快速地记课堂笔记,包括实验现象、操作的注意事项及板书的重点内容。只有四者皆备,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四、利用化学实验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添加剂。因此,我还坚持给同学们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可贵。这样的活动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化学,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从而巩固了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研究的内容已走进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畅想未来的化学发展前景,让学生真正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内涵,从而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总之,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轻松、愉快、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和手段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生学习化学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者,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化学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金海燕,《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生活化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2005年02期
[2] 张亚东,《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J],《中学数学》,2005年04期
[3] 郝延芳、李效忠,《探索化学生活化的做法》[J],《山东教育》,2004年10期
一、精心上好第一课,吸引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每当接到一批新生时,我对给学生上的第一节化学课分外重视。从教多年来我给学生上的第一课都不是讲新课。通常我会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在第一次化学课堂上进行适当延伸,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常用的例子有用纯碱制的馒头可口好吃,用二氧化碳加压制的汽水可以消暑,以及冬天为什么会煤气中毒等等。我要用我的第一课就让学生知道,化学不但有趣而且很重要,以便吸引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化学的愿望。
刚开始学的化学,知识性不强,要求学生了解化学、认识化学、应用化学。我采用设置活动,学生想象来完成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以“学生为本,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观看实验了解认识化学,感受化学的神奇,增强学好用好化学的意识。通过假设与畅想,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二、巧设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特洛夫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敲好开课的第一锤,使之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化学教师要善于开发日常生活中的化学案例,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生活观察能力。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用煤火炉烧开水时,水开后常常会溢出来,洒在通红的煤火上,火不但不会熄灭,反而会蹿出很高的火苗来。水能灭火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很多学生感到很疑惑。教师针对这一生活现象,应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将化学原理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习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过程。经过讨论交流,学生慢慢明白了水和炽热的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一氧化碳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因此,就会蹿出很高的火苗来。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思考中逐渐提高认识,学会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主体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和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它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有很多概念、理论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但由于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他们只会“看热闹”,不懂得“看门道”,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地观察实验很重要。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侧重于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做到“眼、耳、脑、手”的协调配合。“眼”指用眼睛观察实验现象、教师的操作及黑板上的重点板书;“耳”指用耳听教师课上讲解的实验现象及对基础理论的分析、讲解、举例;“脑”即用脑想“为什么”,能提出问题,进而则会解决问题;“手”即用手快速地记课堂笔记,包括实验现象、操作的注意事项及板书的重点内容。只有四者皆备,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四、利用化学实验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添加剂。因此,我还坚持给同学们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可贵。这样的活动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化学,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从而巩固了学习兴趣。要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研究的内容已走进生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畅想未来的化学发展前景,让学生真正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内涵,从而树立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远大理想。
总之,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作为化学教师应该努力创设轻松、愉快、活泼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和手段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学生学习化学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者,努力把每堂课上好、上活、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从心底里喜欢上化学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金海燕,《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生活化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2005年02期
[2] 张亚东,《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全面参与》[J],《中学数学》,2005年04期
[3] 郝延芳、李效忠,《探索化学生活化的做法》[J],《山东教育》,200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