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格雷厄姆去世,享年82岁。1996年8月9日,柯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将他称为“华尔街最伟大的传奇人物之一”。
据说,格雷厄姆凭借买进价格不到资产净值一半的股票,赚到了大笔财富。在格雷厄姆与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 中,对这种方法有详细的说明,这本书普遍被投资者视为价值投资圣经。
格雷厄姆的信徒当中,包括投资大师巴菲特。巴菲特在老师的有生之年,积极带头称颂格雷厄姆。有一次,巴菲特为富有的投资者主办了一次邮轮之旅,巴菲特跟格雷厄姆一起出席,他对大家说:“我们来这里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倾听格雷厄姆的智慧。”
但是,称颂顶多只有一半是事实。
便宜货是什么?
首先,我们讨论以资产净值一半的价格买入股票的问题。常识总是告诉我们,如果股价只有清算净值的一半,大股东、首席执行官、他们的朋友或公司的银行以及会计师,很快会替自己、家人和好朋友买进这只股票,然后立刻清算公司,从而赚取丰厚的利润。
我经营一家美国业务最多的并购中介公司,时间长达35年之久。在经营期间,我拜访过上万家非上市公司,从来没有找到一家公司,可以以这么低的价格买入,也从未听说过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0世纪30年代,证券交易所似乎有这种便宜货,然而交易手续费高昂,竞价和出价之间又存在着高的离奇的差价,这会使买入便宜货成为一场空欢喜。
如果现代企业具有格雷厄姆所说的特性,又没有被人大口吃掉,那简直就只是一个幌子,目的只是吸引投资者买进,随之可能就出现一连串的坏消息。
巴菲特也认为,低于净值的折价似乎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在他事业生涯的早期,曾经非常喜欢购买这种公司。在那些从事并购经纪业务的公司手上,都有一堆这种公司等着出售,包括没落城市里的地区性百货公司、注定会被进口产品取代的美国钢铁产品经销商、纺织机械生产商,以及处在生命周期没落阶段的其他制造业,这些产业需要巨额的资本投资。
显然,伯克希尔公司提供的海量资金,让巴菲特可以并购很多这种公司。在巴菲特为自己和股东累积财富方面,这些公司一定也有所帮助。然而,巴菲特的律师、一位每年在内布拉斯加州伯克希尔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跟巴菲特同样坐在讲台上的传奇人物查理·芒格曾经明白地告诉巴菲特,不要再买垂死的恐龙。巴菲特被芒格一语点醒,这种公司会永远把资本套住,并持续亏损,而且因为没有人要这种公司,因此绝对不可能卖到比巴菲特所付价格还高的价钱。
我从事并购业务时发现,并购一方的看法多半跟芒格相同,我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不管未来利润如何、只要便宜就愿意买的买主。
像巴菲特一样,我发现这种公司的老板总是乐于为新老板工作,领取比现在低很多的薪水。如同巴菲特说的一样,只要新老板不干预他们的“企业家精神与独立性”。这种情形之中,惟一的问题是这些老板为什么都愿意领低薪工作,大家不要忘记他们这样做的前提是拿到了自己同意出售的超高价格,或是他们寄希望于公司在被收购后能够撞大运,并离奇地起死回生。
格雷厄姆投资方法中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在理论和实务上,通过把资金借给成长太快、股本回报率太高,无法利用内部资金或银行贷款资助投资机会的公司,投资者都会从中得到报酬;折价出售的公司通常是不会成长的公司。
这点很有道理,如果公司能够应对不断变化和难以了解的消费者品味,而大量生产和销售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通常就可以欣欣向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产生一种诱惑,让大家赚钱,同时改善大家的物质生活。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首先提出了这种观点;100年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中对此进一步发展,此后这一观点变成了大部分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固有部分。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经济学教科书是明显的例外,因为当时大家认为,看不见的手和诱因只是资本主义分子为邪恶制度合理化的工具。我们的印象告诉我们,上过大学的格雷厄姆信徒都拒绝接受这种观念。
业绩并不理想
格雷厄姆总是认为,道琼斯指数涨到100点以上就太高,道琼斯指数涨到100点后,留在市场里就一直让他不能安心。由于道琼斯指数自1942年后就从来没有跌破100点,因此格雷厄姆总是保持过于保守的倾向。20世纪50年代初,道琼斯指数涨到大约300点,他开始从投资圈中撤退,建议学生不要投资,因为股市已经涨得“太高”。由于他在长时间内都一直认为市场被高估,导致投资业绩比不上“买入并长期持有”策略或任何其他合理的替代策略。1956年,道琼斯指数首次涨到500点以上,他永远离开投资圈,把余生用在寻欢作乐方面。
在格雷厄姆的投资记录中,有一个最奇怪、最让人难以了解的问题,就是他的投资成就当中,有多少是来自他后来卖给巴菲特的盖可汽车保险公司(Geico)。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写道,购买Geico是他没有遵照自己方法所做的一项投资。但是,他从Geico中实现的报酬,可能远高于从运用他自己方法中所实现的报酬总额。这家保险公司也是巴菲特投资成功的主干,它为巴菲特提供了大量的保险金,让他从事套利交易。
遵照格雷厄姆的规则投资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率?1976年,他的一位信徒创立了一只共同基金,把格雷厄姆的理论化为实际,这只基金叫“里·格雷厄姆基金”,1998年这只基金清算或合并时,资产价值为360万美元。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基金经理人业绩优异,一开始可以招募到5亿美元的种子基金,只要成功地操作几年,那么就可以多吸引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这只基金最后的资产总值这么少,表明基金的实际业绩顶多只是乏善可陈。
下表显示了在里·格雷厄姆基金成立的1976年,分别对该基金和标普500指数投资1万美元的业绩比较。
表面上,格雷厄姆要大家购买价值股的说法似乎相当合理,谁不希望买到的东西物有所值呢?但是其中有一个小问题,价值股的战绩跟大家普遍认定的不同,至少从1965年起表现就一直不如成长股。1965年受到价值股涨势的刺激,价值线公司研究主管山姆·艾森斯达特(Sam Eisenstadt)开始从自己研究的股票中,选择最好的价值股,将l500家公司的样本根据价值分成十类,每个月更新所选择样本的内容,定义价值股的主要参数包括股票销售比、股票净值比与市盈率。
但是价值线不是回溯研究价值股,而是选择当时的公司。因此,价值线的价值股业绩纪录是无意之间进行的实际研究,没有回溯测试、生存者偏差或后见之明的问题。
价值线公司报道的是价格上涨幅度,而不是回报率。研究结果表明,由成长股构成的价值线第一类股,很快就超越了三种价值股。到2002年3月,成长股的回报率几乎是表现最好的“价值股”的28倍。
(维特·倪德厚夫是股票、债券、外汇和期货市场万中选一的投机客,被评为美国最优秀的商品交易人,也是乔治·索罗斯的顾问和操盘手,以及其他许多投资理财高手的导师。本刊记者石伟译。)
据说,格雷厄姆凭借买进价格不到资产净值一半的股票,赚到了大笔财富。在格雷厄姆与多德合著的《证券分析》 中,对这种方法有详细的说明,这本书普遍被投资者视为价值投资圣经。
格雷厄姆的信徒当中,包括投资大师巴菲特。巴菲特在老师的有生之年,积极带头称颂格雷厄姆。有一次,巴菲特为富有的投资者主办了一次邮轮之旅,巴菲特跟格雷厄姆一起出席,他对大家说:“我们来这里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倾听格雷厄姆的智慧。”
但是,称颂顶多只有一半是事实。
便宜货是什么?
首先,我们讨论以资产净值一半的价格买入股票的问题。常识总是告诉我们,如果股价只有清算净值的一半,大股东、首席执行官、他们的朋友或公司的银行以及会计师,很快会替自己、家人和好朋友买进这只股票,然后立刻清算公司,从而赚取丰厚的利润。
我经营一家美国业务最多的并购中介公司,时间长达35年之久。在经营期间,我拜访过上万家非上市公司,从来没有找到一家公司,可以以这么低的价格买入,也从未听说过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20世纪30年代,证券交易所似乎有这种便宜货,然而交易手续费高昂,竞价和出价之间又存在着高的离奇的差价,这会使买入便宜货成为一场空欢喜。
如果现代企业具有格雷厄姆所说的特性,又没有被人大口吃掉,那简直就只是一个幌子,目的只是吸引投资者买进,随之可能就出现一连串的坏消息。
巴菲特也认为,低于净值的折价似乎具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在他事业生涯的早期,曾经非常喜欢购买这种公司。在那些从事并购经纪业务的公司手上,都有一堆这种公司等着出售,包括没落城市里的地区性百货公司、注定会被进口产品取代的美国钢铁产品经销商、纺织机械生产商,以及处在生命周期没落阶段的其他制造业,这些产业需要巨额的资本投资。
显然,伯克希尔公司提供的海量资金,让巴菲特可以并购很多这种公司。在巴菲特为自己和股东累积财富方面,这些公司一定也有所帮助。然而,巴菲特的律师、一位每年在内布拉斯加州伯克希尔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跟巴菲特同样坐在讲台上的传奇人物查理·芒格曾经明白地告诉巴菲特,不要再买垂死的恐龙。巴菲特被芒格一语点醒,这种公司会永远把资本套住,并持续亏损,而且因为没有人要这种公司,因此绝对不可能卖到比巴菲特所付价格还高的价钱。
我从事并购业务时发现,并购一方的看法多半跟芒格相同,我也从来没有碰到过不管未来利润如何、只要便宜就愿意买的买主。
像巴菲特一样,我发现这种公司的老板总是乐于为新老板工作,领取比现在低很多的薪水。如同巴菲特说的一样,只要新老板不干预他们的“企业家精神与独立性”。这种情形之中,惟一的问题是这些老板为什么都愿意领低薪工作,大家不要忘记他们这样做的前提是拿到了自己同意出售的超高价格,或是他们寄希望于公司在被收购后能够撞大运,并离奇地起死回生。
格雷厄姆投资方法中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在理论和实务上,通过把资金借给成长太快、股本回报率太高,无法利用内部资金或银行贷款资助投资机会的公司,投资者都会从中得到报酬;折价出售的公司通常是不会成长的公司。
这点很有道理,如果公司能够应对不断变化和难以了解的消费者品味,而大量生产和销售消费者需要的产品,通常就可以欣欣向荣。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通常会产生一种诱惑,让大家赚钱,同时改善大家的物质生活。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首先提出了这种观点;100年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中对此进一步发展,此后这一观点变成了大部分经济学教科书中的一个固有部分。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经济学教科书是明显的例外,因为当时大家认为,看不见的手和诱因只是资本主义分子为邪恶制度合理化的工具。我们的印象告诉我们,上过大学的格雷厄姆信徒都拒绝接受这种观念。
业绩并不理想
格雷厄姆总是认为,道琼斯指数涨到100点以上就太高,道琼斯指数涨到100点后,留在市场里就一直让他不能安心。由于道琼斯指数自1942年后就从来没有跌破100点,因此格雷厄姆总是保持过于保守的倾向。20世纪50年代初,道琼斯指数涨到大约300点,他开始从投资圈中撤退,建议学生不要投资,因为股市已经涨得“太高”。由于他在长时间内都一直认为市场被高估,导致投资业绩比不上“买入并长期持有”策略或任何其他合理的替代策略。1956年,道琼斯指数首次涨到500点以上,他永远离开投资圈,把余生用在寻欢作乐方面。
在格雷厄姆的投资记录中,有一个最奇怪、最让人难以了解的问题,就是他的投资成就当中,有多少是来自他后来卖给巴菲特的盖可汽车保险公司(Geico)。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写道,购买Geico是他没有遵照自己方法所做的一项投资。但是,他从Geico中实现的报酬,可能远高于从运用他自己方法中所实现的报酬总额。这家保险公司也是巴菲特投资成功的主干,它为巴菲特提供了大量的保险金,让他从事套利交易。
遵照格雷厄姆的规则投资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率?1976年,他的一位信徒创立了一只共同基金,把格雷厄姆的理论化为实际,这只基金叫“里·格雷厄姆基金”,1998年这只基金清算或合并时,资产价值为360万美元。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基金经理人业绩优异,一开始可以招募到5亿美元的种子基金,只要成功地操作几年,那么就可以多吸引几十亿美元的资金,这只基金最后的资产总值这么少,表明基金的实际业绩顶多只是乏善可陈。
下表显示了在里·格雷厄姆基金成立的1976年,分别对该基金和标普500指数投资1万美元的业绩比较。
表面上,格雷厄姆要大家购买价值股的说法似乎相当合理,谁不希望买到的东西物有所值呢?但是其中有一个小问题,价值股的战绩跟大家普遍认定的不同,至少从1965年起表现就一直不如成长股。1965年受到价值股涨势的刺激,价值线公司研究主管山姆·艾森斯达特(Sam Eisenstadt)开始从自己研究的股票中,选择最好的价值股,将l500家公司的样本根据价值分成十类,每个月更新所选择样本的内容,定义价值股的主要参数包括股票销售比、股票净值比与市盈率。
但是价值线不是回溯研究价值股,而是选择当时的公司。因此,价值线的价值股业绩纪录是无意之间进行的实际研究,没有回溯测试、生存者偏差或后见之明的问题。
价值线公司报道的是价格上涨幅度,而不是回报率。研究结果表明,由成长股构成的价值线第一类股,很快就超越了三种价值股。到2002年3月,成长股的回报率几乎是表现最好的“价值股”的28倍。
(维特·倪德厚夫是股票、债券、外汇和期货市场万中选一的投机客,被评为美国最优秀的商品交易人,也是乔治·索罗斯的顾问和操盘手,以及其他许多投资理财高手的导师。本刊记者石伟译。)